《甄嬛传》第15集,曹贵人在勤政殿给温宜公主唱摇篮曲,苏培盛通报甄嬛求见,曹氏这个心机婊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把甄嬛和被禁足的沈眉庄扯上,让皇上心烦。
皇上赞曹氏唱的很好听,命其再唱一遍。对比第67集,太后去世后,皇上在太后榻前说:
小阿哥快长大,长大把弓拉响,这样哄小孩子的歌,您从未唱过,皇额娘您能为我唱一次吗?
也许皇上当时夸曹贵人唱得好是真心话,因为他亲额娘就知道跟隆科多苟且,争权夺利,为了“乌拉那拉氏的荣耀”,死保宜修后位,临死还不忘替“害朕的人”求情,却从未让他体会到真正的母爱。一个缺少母爱的男人,虽然有权力,但也很可怜。
定期程式化的“请安”、心情好了就给些赏赐并不能真正维持母子亲情。冷冰冰的利益盘算之后剩下的只是更加冰冷的绝望和淡漠。皇帝杀隆科多伤透了太后的心,母子隔阂更深,亲情呵呵,只剩下赶尽杀绝、兔死狗烹、忘恩负义这样的词儿了…
太后去世后,皇上就更加孤独了,连唯一一个能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了。老舍说,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香,但却没了根,此言得之。
2019.3.17更新
第62集,除夕日皇帝率众嫔妃观赏冰嬉,甄嬛与皇帝忆起当年“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浪漫相识,正在甜蜜之时,不想皇后这心机婊却阴阳怪气地插话说: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皇上可还记得姐姐刚入府时,常常吟这首诗啊。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甄嬛,你丫别得瑟,你就是我姐姐的替代品,容不容易都被皇上摧残了。
2019.3.27更新
第13集,甄嬛带安小鸟面圣时初遇四阿哥,小四人小鬼大,专程来拜见,闻听甄嬛说皇上忙没空相见,小四脱口而出:
要是真忙不过来,以后儿臣帮皇阿玛管
吓得甄嬛赶紧捂他的嘴。而来小四果然君临天下,一语成谶啊。也是在这一集,端妃亲手把陪嫁的银项圈给温宜公主戴上,娘俩也是有缘,后来其母心机曹被做掉后,端妃就抚养了温宜。这部剧许多铺垫伏笔,做得非常自然,不着痕迹。
2019.4.3更新
第40集,年羹尧“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报应不爽,接连被贬,从川陕总督—杭州将军—城门看守—“赐自尽,年富问斩,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极边”。对比之前的尊容富贵,正应了那句话,一个强大到能给你一切的权力,一定也强大到能剥夺你的一切。
安小鸟伴驾时故意把手腕上的伤疤露出,黄桑问及,辄大谈与莞姐姐的情意,人血馒头云云,博黄桑爱怜,端的是贱人就是矫情!
2019.4.16更新
第41集,年氏一族倒台,太后与皇帝论议朝政,言语之间试探出皇帝有顺势做掉隆科多之意,更兼评断曹氏此人背主藏奸,久留不得,为后来襄嫔暴卒埋下伏笔。温宜公主玩耍不慎跌倒,幸有端妃路过以身相护,娘俩缘分非浅,也为后来端妃抚养温宜埋下了伏笔。
2019.4.17更新
“欢宜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
“欢宜香”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集,就是在华妃勾腰带之前,皇上说“你好香”,华妃自己提到“皇上独独赐予臣妾的欢宜香,臣妾日日都用”。
之后围绕“欢宜香”又发生了很多事情,眉庄闻到此香也不适,甄嬛第一次小产有此香的“功劳”,事后太后与皇帝论起此事也有些唏嘘。而后似乎形成了一个规律:每次华妃失意受冷落都会嘱咐猫咪音的颂芝把“欢宜香”点上,睹物思人,寄托了华妃一片痴情!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最后,“欢宜香”也成为压倒年答应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被自己枕边人算计的滋味,真如剜心般的痛啊!
2019.4.25更新
语言暴力给人的伤害并不逊于肢体暴力,尤其是那些说话有分量的人。他如果有意使用这种隐权力,就会爆发超乎想象的能量。
领导的亲信是办公室政治中不可小觑的角色。他的看似“无心”之言,实则是心思缜密的呓语。在关键时刻嘀咕那么一句,就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一个既携带负能量,又对领导者的决策有一定发言权的不怀好意者,如果巴结不上,就要设法让他至少保持中立。
苏培盛和年羹尧的恩怨其实从第一集就已初露端倪。新帝即位,重用隆、年二人,后者得意忘形。退朝时,苏公公喊了句:大将军请留步,结果年却来了一句:苏公公,有何见教啊?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很让人难堪。
要知道,清朝的太监不比明朝,司礼监等机构的太监是读过书,识字的。他要承担官僚体系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要代皇帝“批红”的。而清朝太监很多连大字都不识得几个,这与清初统治集团感明朝宦官专权干政之弊,有意为之的制度措施有关。作为川陕总督(省部级大员)的年大将军对此心知肚明。然而他还问苏有何“见教”,这不就是明摆着让人难堪吗?
第二次是年羹尧平叛有功,皇上在宫中设宴,款待年氏兄妹。皇上不过客套两句说都是“一家人”,年就得意忘形到抢先吃了起来,而且吃相也不敢恭维,颇失礼仪。华妃就规矩多了,不住地打圆场,提醒其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纵横朝堂&征战沙场多年的年大将军,其政治警惕性甚至还不如他妹子。这也就罢了,年却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当着皇上的面,让苏公公伺候他吃饭…真是no作no die.这可真是光腚上炕,不拿自己当外人~
第三次是皇上与果果在殿内下棋,年来拜见,僭越站在门前正中不说,苏公公却来了一波骚操作——给大将军搬凳子,让他“坐等”。这哪里是凳子,简直是挖坑啊~稍有IQ的人都看得出来,这里能是臣子随便坐的地方吗?年走后,皇帝询问其神情如何,苏公公就借机说其在门前坐等,然后再佯装“无心”失仪地嘀咕说“谁敢跟他计较”,精准地拨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
太监也是人,说的也是人话。
从前师傅要你忍,这回,别忍了~
——苏培盛
2019.4.26更新
安小鸟身边的宫女——宝鹃、宝雀,再加上她自己最后的封号——鹂妃,都是“鸟”,没一个像人的名字。反观甄嬛身边的:浣碧、流朱、瑾汐;眉姐姐身边的:采月、茯苓,个个都比安小鸟身边的人逼格高,而且后来都被其连累杖毙,安嫔果然是不祥啊~
2019.4.28补充
“流朱”这名字也不好,后来流朱为救甄嬛,叫来太医,果然一脖子撞到侍卫刀刃,流“朱”了…
2019.4.29更新
第60集,瑾汐与苏培盛“对食”事发,熹妃一边篦头一边拿纯元说事儿,替瑾汐求情,此时浣碧适时“说实话”,熹妃“适时”阻止,一句“多嘴”说的恰到好处,刚好让浣碧把该说的都说完再喊停,善于拿捏镜头的能力,简直比导演还厉害。
我觉得皇上在后期最大的失策就是永禁皇后,使“后党”式微,而以熹贵妃为首的“妃党”坐大,后宫势力失去平衡,使皇帝遭到10000000+的伤害算计。如果留着皇后,让后、妃两党的势力互相消长,皇帝也好从中调停,也不至于失去控制。
要知道在前期(尤其是太后还在时),皇上的平衡之术玩的可是最好的。先是纵容华妃专宠,压制皇后,然后又晋敬嫔为妃,牵制华妃(虽然效果不见得多好)。而华妃早在王府时就被端妃(作为白手套)打下了孩子,入宫后又常年与“欢宜香”作伴,对她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了。
而对甄嬛,先是生了一个胧月公主,回宫后抚养四阿哥,后来又生下六阿哥和灵犀公主,代管眉姐姐的静和公主,再加上靠胧月与敬妃结盟,靠帮端妃说和温宜的抚养权与端妃结盟,又借果果的感情与绿衣女达成谅解…俨然形成了“妃党”的小集团小团伙。皇帝对此还是太大意了,对心机婊的鉴别能力不如他皇额娘。所以说只有同性才能对同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男生才能看出渣男,女生才能看穿渣女,而舔狗之所以会出现,还是因为道行不够。
这篇回答真是细水长流,不断更新啦…
突然发现《灵魂摆渡》(忘了是第几部了)里冬青在结界里遇到的舞女“大雪”就是欣贵人…
2019.5.21更新
突然看到了这个,安小鸟的名言,好应景!
2019.6.18更新
第68集,安小鸟小产,皇上心情抑郁,康常在带着特制的桃花酥来请安,皇上斥责其“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谁看”,联系到后来皇上病危时,孙答应“腰间夹着肚兜的狂徒”的那档子事儿,就知道是给谁看的了…
可见皇上头上没少被绿。
2019.7.18更新
第68集,安小鸟小产后,甄嬛率“妃党”步步为营,欲擒故纵,以迷情香作为切入点,引出安小鸟作恶多端的“宏大叙事”,这布局简直绝了。在甄嬛有条不紊、顺理成章地把安氏的恶行抽丝剥茧,摆到皇帝面前时,坐在一旁的皇后神情便渐渐凝重起来,当甄嬛扯出“舒痕胶”这档子事时,皇后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到卫临说出“此物中含有大量的麝香”,皇后彻底扑街,一系列表情过渡得非常自然,符合情节发展,蔡少芬演技一级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