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可以治疗医学绝症的药方为何没人拿去赚大钱?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如果中医真的有能治愈“绝症”的秘方,为什么不趁机发家致富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现实层面的考量,远非一句“秘而不宣”就能解释清楚的。

首先,咱们得聊聊“医学绝症”这个概念。在现代医学体系下,一旦被冠以“绝症”的帽子,往往意味着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或者说,疾病的发展已经到了非常晚期,身体的损伤是难以逆转的。比如晚期癌症、瘫痪、阿尔茨海默病等等。如果中医真的能“治愈”这些,那绝对是轰动世界的。

那么,为什么没人去“批量生产”这样的药方并大赚一笔呢?

1. “治愈”的定义和疗效的界定:

“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个药方是根据病人的具体体质、病症、病情发展阶段来配伍的,同一个病症,不同的人用药可能都不同,更别说“绝症”了。现代医学的“治愈”往往有明确的客观指标,比如肿瘤消失、功能恢复等。中医的“治愈”可能更多体现在症状的缓解、生活质量的提高、延缓疾病进展,甚至达到“带瘤生存”或“带病延年”的境界。这些效果,虽然对病人意义重大,但在商业化推广上,其“绝对治愈”的属性就没那么明确,难以形成类似“灵丹妙药”的轰动效应。
疗效的可重复性和证据链: 现代医学体系非常强调疗效的可重复性和科学证据。一个药物或疗法要获得广泛认可,需要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包括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双盲、对照等),并且要有详细的数据支持。中医的很多经典方剂,虽然流传数百年,疗效也得到很多实践验证,但要按照现代医学的严谨流程去“证明”其对某个“绝症”的绝对疗效,是极其困难且成本高昂的。一个医生用某个药方让某个晚期癌症患者肿瘤缩小,这可能是个案,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作用,很难直接推断为“特效药”。

2. 中医药的特点与商业化门槛:

个性化治疗的障碍: 如前所述,中医的核心是“辨证施治”,没有万能的“灵丹”。这意味着很难将一个“绝症”的治疗方发展成标准化的、可以大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即使找到了某种对某种“绝症”有效的思路,具体到每个病人,药物的剂量、配伍、炮制方式等都需要调整。这种高度个性化的治疗,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商业运作。
药材的来源与质量控制: 中药材的质量、产地、炮制方法都直接影响药效。很多名贵中药材(如某些野生药材)本身产量就有限,价格昂贵,且难以大规模稳定供应。如果一个方子需要用到稀缺药材,那么即便是有效的,也很难满足大规模市场需求,自然就限制了“大赚一笔”的可能性。
知识产权与传承的困境: 很多中医的绝活、经验方,是经过几代人摸索、积累下来的“秘方”或“家传”。这些知识往往不完全依赖于文字记载,更多的是口传心授,蕴含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药物细微之处的把握。这种传承方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独特性,难以通过现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申请专利”并独占。一旦公开,其独特性可能消失,其价值也可能被稀释。更何况,很多老中医并非为了“赚钱”,而是出于救死扶伤的初心,他们更看重的是病人的康复,而非商业利益。
研发与审批的巨大投入: 即使某个中医方剂真的在某个“绝症”上展现出惊人疗效,想要将其发展成现代意义上的“药品”,需要经历漫长且昂贵的研发、临床试验、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流程。这个过程动辄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投入上亿。对于绝大多数中医从业者来说,他们没有这样的财力和资源去完成这一过程。而且,中医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和审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 市场与社会因素:

“神药”与“骗局”的界限: 历史上,总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中医的旗号,夸大疗效,兜售所谓的“神药”,最后被揭穿是骗局。这使得社会对中医的“包治百病”论调产生了警惕,也让真正有疗效但疗效不那么“立竿见影”的中医方剂,在市场推广上反而面临更高的门槛。
现代医学的强势地位: 在许多“绝症”领域,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手术、放化疗,还是靶向药物、免疫疗法,都有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案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的优势可能更多体现在辅助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而非完全取代。想要在“绝症”领域形成一个颠覆性的商业模式,需要中医能够提供一种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且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
“有人赚大钱”的不实猜测: 很多时候,“没人拿去赚大钱”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许多中药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经典中药、中成药,依然是盈利的,并且也有相当的规模。只不过,他们遵循的是现代药品生产和销售的规则,其“药方”不一定是针对某个“绝症”的“特效药”,更多的是在某个疾病领域有广泛应用和效果的药物。至于那些被认为是“绝症”的领域,真正能取得显著疗效的中医方法,往往存在于一些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中,其商业化模式受限,也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个体服务”而非“产品销售”。

总结一下:

如果说中医真的有能够“治愈”现代医学定义的“绝症”的“药方”,那之所以没人拿去“赚大钱”,并非因为中医的“神秘”或“不愿公开”,而是由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1. “治愈”的定义和疗效验证上的困难: 中医的疗效往往是综合性的、个性化的,与现代医学的客观量化标准存在差异,难以形成易于商业化的“特效药”概念。
2. 中医药本身的特点: 辨证施治的个性化、药材的稀缺与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传承的非标准化,都增加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的难度。
3. 高昂的研发与审批成本: 将中医方法转化为现代药品,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投入,而大多数中医从业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4. 市场与社会环境: 负面的市场联想、现代医学的强势地位,以及社会对中医“包治百病”的审慎态度,都限制了相关商业模式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否定中医在许多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也并非说中医就无法实现商业化。只是在“治愈医学绝症”这个特定的语境下,其潜在的商业化路径,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曲折得多。与其说是“没人拿去赚大钱”,不如说是“很难找到一条既能实现商业化又能真正体现中医特色和价值的有效途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靠自愈率骗钱的行业,在某一结果概率很低的情况下就不灵了。我们这里有两个名医,其一能决定生男女,每天上午十个号下午十个号,一度吸引了几个黄牛来倒号,每个号大约开1000块钱的中药,靠这一手赚的盆满钵满。其实背后的原因是,所有来调理的人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生男或生女,得逞的人都会大肆宣扬,失败的人通常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久而久之他的正面信息会越来越多,火的一塌糊涂。另一个号称能治癌症的则只是火了一小段时间,因为癌症的自愈率太低,存活率也很低,不好利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癌症和选择生男生女不一样,癌症病愈或者死亡几乎不存在说不出口的隐情,正反面信息都会流传出去,久而久之大家容易知道真相,自然不会有太多人上当受骗。通过对上面两个例子的反思,聪明的中医和其粉,你们找到收割的方向了吗?

user avatar

题主请别迷信中医,中医不包活百病。

大家看看西医如何拿治疗医学绝症的方案去攒大钱。

我父亲73岁时因肝癌看西医,西医生推荐了导管介入血管栓塞方案,花了十多万元人又死了。

然而西医生从不告诉家属,这个方案基本上100%可将活人医死。

我三十八岁的上司,另一上司五十多岁的大姐夫,五十一岁的堂外叔,五十多岁的邻居,六十多岁的同事,均死于这个西医的方案。

中医有中医的优点,也有传统医学的局限性,西医也有西医的缺点,胃寒腹泻那么小的病西医都无法治呢。

抗生素也有过敏死人的风险,也有致白血病的风险,国内滥用抗生素,细菌抗药性也是一个大问题。

寒热虚实的调理,西医就无药可用。

支持中西医并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