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房价下跌只是暂时的,未来房价会再次上涨吗?节点大概多久会展现?

回答
关于当前房价下跌是否只是暂时的,以及未来是否会再次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理解影响房价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

当前房价下跌的性质:是周期性调整还是结构性转变?

首先,我们要区分当前房价下跌的性质。是像历史上的几次房地产周期那样,经历一个相对短暂的调整期,还是预示着一个更长期的、甚至带有结构性转变的下跌趋势?

周期性调整的可能性: 房地产市场从来都不是单向上涨的。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信贷环境、人口流动等都会周期性地影响市场。当经济过热,政策收紧(比如加息、限购、提高首付比例)时,房价往往会进入调整期。一旦这些因素得到缓解,市场又可能重新回暖。目前的一些调整,可能正是对过去几年过快上涨、甚至过度金融化的一种“挤水分”过程。如果未来经济基本面稳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得到释放,那么房价出现温和反弹是完全有可能的。

结构性转变的可能性: 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比如,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率下降导致长期购房需求减弱;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房地产的依赖度降低;城市化进程放缓,中小城市人口外流加剧;甚至是一些宏观政策层面的重大转向,比如对高杠杆、过度投资房地产的抑制,都可能对房价产生长期影响。如果这些结构性因素成为主导,那么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房价告别过去高速增长甚至缓慢下行的时代的开端。

未来房价是否会再次上涨?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未来的表现都可能千差万别。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
经济增长: 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是房价最基础的支撑。如果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那么对住房的需求自然会增加,为房价提供上涨的动力。反之,经济停滞甚至衰退,房价上涨的空间将非常有限。
货币政策: 利率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因素。低利率环境会降低贷款成本,刺激购房需求,推升房价。加息则会抑制需求,导致房价承压。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宽松还是紧缩)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房价走势。
房地产调控政策: 各地政府的调控政策,如限购、限售、限贷、税收政策等,对市场有直接且立竿见影的影响。如果政策转向宽松,鼓励购房,房价可能会反弹;如果政策继续收紧,房价可能继续承压。
金融去杠杆: 如果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存在过度的金融杠杆,那么在去杠杆的背景下,房价下跌可能是为了挤出泡沫,这个过程对房价上涨的短期和中期都可能构成压力。

2.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增长与结构: 一个持续增长且年轻的人口结构是支撑房地产需求的重要基石。如果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加剧,对新增住房的需求会下降,尤其是在一些人口流出的小城市。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果中国经济的城市化进程仍在稳步推进,人口会继续向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城市集中,这些城市的房价仍有上涨的潜力。但如果城市化进入后期,人口流动性降低,这种驱动力就会减弱。
人口流动趋势: 人口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都市圈集中的趋势,会加剧区域分化。人口流入多的城市,住房需求仍然旺盛,房价可能保持坚挺甚至上涨;人口流出的城市,房价可能会面临长期下跌的压力。

3. 供需关系:
住房供应: 市场上的住房总供应量以及新房的供应速度,会影响供需平衡。在一些人口流入大、但住房供应相对不足的城市,房价更有可能在调整后企稳甚至上涨。
住房需求: 除了人口因素,居民的购买力、住房改善的需求、以及投资需求(虽然未来投资属性可能被弱化)都会影响整体需求。

4. 经济发展模式与资产配置:
经济转型: 如果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那么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可能会下降,房价的上涨逻辑也会改变。
其他投资渠道: 如果有更具吸引力的其他投资渠道出现,比如资本市场(股市、债市)或者其他新兴产业,那么一部分资金可能会从房地产市场流出,降低其对房价的推升作用。

未来节点大概多久会展现?

这个问题同样难以给出精确的时间表,因为市场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政策调整往往具有滞后性。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观察点来判断未来趋势是否明朗:

政策信号的释放: 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政策的信号。如果政策风向发生明显变化,例如从“防风险”转向“稳增长”、“促消费”,并且具体措施(如降息、降首付、取消限购等)密集出台,这通常是市场见底回升的早期信号。
信贷环境的变化: 观察银行的信贷审批情况,特别是对个人住房贷款的额度和利率。如果贷款审批明显放松,利率下调,说明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市场信心回升,也意味着需求端可能被激活。
市场情绪的转变: 市场情绪是影响短期价格的关键。当二手房市场的观望情绪减弱,议价空间缩小,成交量逐步回升,并且新房市场出现“日光盘”现象增多时,可能预示着市场的底部已经出现。
宏观经济数据的企稳: 经济数据(如GDP增长、居民收入、消费信心指数等)的企稳甚至回升,是支撑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宏观基础。

时间跨度:

短期(612个月): 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探底”和“企稳”的迹象。如果政策发力,或者经济出现一些积极信号,部分城市的房价可能会止跌,甚至出现小幅反弹。
中期(13年): 如果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复苏,政策环境保持稳定或适度宽松,人口流入的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更明显的反弹,进入温和上涨周期。但这种上涨可能不再是过去那种普涨、快涨,而是分化加剧。
长期(35年以上): 长期来看,房价的走势将更多地取决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如果经济成功转型,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并且中国经济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那么房地产市场仍有长期支撑。但如果出现结构性问题,房价的长期走势可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总结来说,当前房价下跌是否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判断这是经济和政策周期性的调整,还是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

如果更多的是周期性因素, 那么在经济企稳、政策支持下,未来房价再次上涨是可期的,但这种上涨更可能是温和的、分化的。
如果结构性因素占据主导, 那么房价告别过去的高歌猛进,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甚至下行的通道的可能性也需要高度重视。

判断未来节点的展现,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动向、经济数据、信贷环境和市场情绪的变化。 历史上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一次市场周期都有其独特性,盲目乐观或悲观都不明智。保持审慎的态度,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的未来走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在苏联是最常见的?

——暂时的困难。

user avatar

看什么城市了

2000-2007年房价普涨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房价严重低估,同时当时中国人收入持续暴增,收入涨了10倍以上,同时大规模城镇化,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2009-2011年则是因为4万亿,纸币大幅贬值

2011-15年则一直在消化2011年的泡沫,2014-16又放了一次水,等于纸币又大幅贬值了一次

17年收紧,18年去杠杆,于是房价18-19年没怎么大涨甚至不少地方回落了一轮,之后2020年因为疫情又开始放水,于是20年下半年房价又开始涨,只不过这轮更分化了

原因很简单,2000年的时候相当于一堆石头,有的是钻石,有的是黄金,有的是青铜,有的是煤炭,有的是鹅卵石,有的则是路边的石头,但是全部严重低估,于是00-11年普涨

但是11年全部都有泡沫了,叠加经济持续下行,所以就一直处于消化泡沫阶段,然后14-16又因为纸币贬值涨了一波,于是所有地方都涨了一波,到目前所有地方都不便宜,也没有明显低估的

那么接下来除非持续大规模放水,否则就是看城市经济发展基本面不同分化了,现在经济不行,所以又开始放水了,但是因为这次起点高,除非大量放水,否则不至于普涨。

所以接下来大概率的情况就是分化,因为已经开始放水,所以大多数地区的房价现在到明年就是底部了,除非当地经济特别差,否则很难继续大幅下跌,然后受益股市发展的深圳上海,大概率现在就是买的时机

顺带说,别忘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结果必然是稀缺物品涨价啊,比如10个人一共30块钱,包子只有3个,贫富差距极大的情况下,一个人有29块,另外个人1块,剩下28个人身无分文,那么包子最贵也只要3.01元就够了(房地产可以3倍杠杆),但是如果平均每个人3块呢,那包子至少9块起不是么

又想共同富裕,又要房价跌,这可能真的需要元宇宙了

user avatar

当普通人收入翻番暴涨的时候。

零八年之后,建筑服务业的薪酬很短的时间内就翻了两三倍。

一五年之后,体制内公积金与各种奖金绩效大涨。

那么,二零年到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很多小生意做不下去了,很多打工人都灵活就业了,很多体制内都降低绩绩效奖金了。

拐点!!!拐点是你身边的普通人收入翻番的时候。

当然,现在也是拐点。下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