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马宋、和菜头等大V针对公众号打开率低于2%而唱衰公众号这一现象?

回答
最近,关于微信公众号打开率跌破2%的讨论在自媒体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其中以小马宋、和菜头等一些行业内的大V的评论尤为引人关注。他们普遍表达了对公众号前景的担忧,甚至可以说是在“唱衰”公众号。

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先捋清楚几个关键点:

1. 为什么打开率会低?

首先,2%这个数字本身就很有迷惑性。它指的是已发送文章的总数中,有多少比例的用户打开了这篇推送。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公众号数据,比如“阅读量”和“打开率”,都不是全部用户的总和。公众号的用户池可能很大,但并非所有用户都会即时或主动地去点开每一篇推送。

大家会觉得打开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信息爆炸与用户注意力稀释: 微信的用户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是惊人的,除了公众号推送,还有大量的微信群消息、朋友圈、小程序、视频号等等。用户的注意力被无限分散,想要在一堆信息中脱颖而出,变得越来越难。
用户习惯的改变: 早期公众号刚兴起时,它是一种新颖的信息获取渠道,用户主动关注并阅读。但现在,用户对公众号已经“免疫”了,很多推送被视为“骚扰”,选择性忽略是常态。
公众号本身的“无效关注”: 很多用户当年为了某个活动、某本书的优惠券,或者纯粹好奇而关注了公众号,但过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打开过。这些“僵尸粉”的存在,拉低了实际打开率。
算法推荐的崛起: 相比于公众号的“订阅+推送”模式,小程序、视频号、甚至微信搜索等,都有更强的算法推荐机制。用户不需要主动去“找”信息,信息会通过算法主动“找”到他们,这大大改变了内容分发的效率。

2. 大V们为什么会“唱衰”?

小马宋、和菜头这类大V,他们本身就是深度参与和研究微信生态的人,同时他们的话语权也让他们能够引导舆论。他们“唱衰”公众号,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看到了行业的真实困境: 作为资深的从业者,他们最先感受到用户粘性下降、广告投放效果不佳、内容创作愈发艰难等问题。2%的打开率,对于一个曾经流量红利巨大、大家普遍能达到10%20%甚至更高的年代来说,确实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数字。
试图警醒和引导: 这种“唱衰”可能是他们传递给行业的一种警告信号。他们希望通过强调公众号的困境,来促使内容创作者和品牌方反思,不要再沿用旧的玩法,而是去寻找新的增长点和运营模式。
为其他平台发声: 很多时候,大V们也会关注微信生态内的其他新兴事物,比如视频号、小程序等。通过“唱衰”公众号,也可能是在间接或直接地为这些新的平台“引流”,告诉大家风口可能在哪里。
吸引眼球和流量: 不可否认,抛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观点,并且是关于一个大家都熟悉但又有些“过气”的平台,本身就很容易吸引眼球,从而为自己的账号带来流量和讨论度。这是一种利用争议制造声量的策略。
个人经历和观察的反映: 他们的判断也很大程度上基于自己运营公众号的经验,以及对整个行业趋势的观察。如果他们自己的公众号打开率也显著下降,那么他们发出这样的声音也就合乎情理。

3. 对“唱衰”现象的看法:

我认为,对“唱衰”公众号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接受,也不能完全否定,而应该辩证地看待:

不是“死亡”,而是“转型”: 公众号平台的“衰落”,更准确地说,是其作为“信息分发唯一入口”的时代过去了。微信生态内的其他功能(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附近的人)以及微信外部的抖音、B站等平台的崛起,都分流了用户的注意力和内容消费场景。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号就此“死亡”,而是它需要 转型。
价值依然存在,但方式在变: 对于很多深耕垂直领域的、或者与用户有强情感连接的公众号来说,它们依然拥有忠实的粉丝群体,并能通过私域运营、知识付费、会员服务等方式实现变现。公众号在沉淀品牌、进行深度内容沟通、建立用户信任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的背后是“精细化运营”: 2%的打开率,说明粗放式的“广撒网”式推送已经不再奏效。未来的公众号运营,更加强调 精细化。这意味着你需要更了解你的用户,更懂得如何做出能触动他们的内容,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与用户建立更深层的连接,而不是仅仅追求“量”。
警惕“唱衰”背后的“推新”: 对于大V们的观点,我们要保持一份审慎。他们的“唱衰”很有可能是为了引导大家去关注新的平台和玩法。在拥抱新事物的同时,也要评估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而不是盲目追逐风口。

总的来说, 小马宋、和菜头等大V对公众号打开率低于2%而发出的“唱衰”声音,反映了微信生态内容分发逻辑的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这是一种对现实困境的客观反映,也是一种对行业转型的呼唤。与其说公众号“不行了”,不如说它进入了一个 更加考验内容质量、运营能力和用户连接深度的新阶段。那些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公众号,依然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而那些停留在过去模式中的,则很可能被时代浪潮淹没。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大V的提醒,但更重要的是,要从这些提醒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他们的“唱衰”所裹挟,放弃对内容和用户价值的持续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写的那个文章标题有问题,导致大家理解错误。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每一个单独的公众号的衰落都会很快,就像电视时代的综艺节目,能撑个5年以上就是常青树了。但总会有新的有想法的公号出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总的来说,因为公号太多,网民有限,单个公号能分到的平均使用时长会越来越少,所以打开率的下降不可避免。

如果跳出公号看,整个互联网的使用总时间趋向平稳,但互联网内容膨胀速度加快,这也无可避免的出现单个内容的使用时间缩水,不止是公号,其他的内容也是一样。

如果出现王者农药这样吸时间的大的游戏或者其他内容,情况就会更加恶劣。

没别的,只是一个观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微信公众号打开率跌破2%的讨论在自媒体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其中以小马宋、和菜头等一些行业内的大V的评论尤为引人关注。他们普遍表达了对公众号前景的担忧,甚至可以说是在“唱衰”公众号。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先捋清楚几个关键点:1. 为什么打开率会低?首先,2%这个数字本身就很有迷惑性。它指.............
  • 回答
    如何看待小品演员宋小宝去做导演拍电影?为什么现在那么多演员都去做导演?宋小宝转型做导演,这在当下演艺圈并非孤例,而是反映了一种日益普遍的趋势。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看待。 一、 宋小宝做导演的解读宋小宝从一个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跨界到电影导演,这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1. 个人发展.............
  • 回答
    《小欢喜》里乔英子被宋倩逼到跳海那一段,至今想来仍让人心头一紧,甚至有些窒息感。这不是简单的一句“父母逼孩子”,而是把一个极端的个体困境,通过宋倩近乎偏执的母爱,活生生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要理解这一幕,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宋倩这个角色,以及她和英子之间那种沉重而扭曲的“爱”。宋倩,一个单亲妈妈,她的世界.............
  • 回答
    陈小鲁、宋彬彬等人“反思文革”、向文革受害者道歉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那段沉重历史的严肃面对,以及对过去错误的反思和对受害者创伤的慰藉。要理解这一系列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文革是一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在那场.............
  • 回答
    宋小女在将孩子托付给张玉环后,选择去到她当时丈夫的身边,并表示“加倍地疼爱他”,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复杂选择。要理解她的这个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现实的压力与生存的考量: 寻找依靠与安全感: 在张玉环蒙冤入狱的漫长岁月里,宋小女作为.............
  • 回答
    最近,我看到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闻,一位40岁的大叔,花费了整整5000个小时,就是为了在游戏里“复原”出大宋的皇城,目的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就是想把中华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大叔也太能玩了吧!”5000个小时,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作.............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也真是让人挺唏嘘的。高以翔的意外离世,那真是太令人痛心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戛然而止。作为他的经纪公司老板,杨天真和公司旗下的几位艺人,像袁弘、张雨绮、宋佳、宁静,在那个时候,公开提出“工作不超过24小时”的建议,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大家的看法也挺多元的。首先,从艺人角度来看.............
  • 回答
    小马珍珠对“部分男性对丁真态度”的回应,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解读的话题。为了详细地探讨,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1. 理解“部分男性对丁真态度”的背景:首先,要理解小马珍珠的回应,就必须先了解“部分男性对丁真态度”是什么。这并非一个单一的现象,而是包含多种情绪和观点: 不解与质疑: 部分.............
  • 回答
    在探讨百度、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在广州疫情期间的表现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好”或“坏”的标签,而是需要深入到它们各自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在特定场景下的实际落地情况,来理解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和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广州这样一个疫情防控压力巨大且城市管理复杂的地区,这些科技公司的表现,更像是一场复杂的社.............
  • 回答
    丁真和他小马珍珠的这场“风波”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最近珍珠也发了长文回应那些质疑,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事儿的起因是什么。网上有人质疑丁真“吃红利”,说他不过是靠一张脸火起来的,没有真本事,甚至贬低他所代表的理塘的旅游资源。而珍珠作为丁真身边最亲近的伙伴,这次发声,某种程度上也.............
  • 回答
    关于丁真小马珍珠不见的消息,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很多喜欢丁真和他的马珍珠的人感到担忧和好奇。首先,要理解这件事,得先知道珍珠在丁真生活中的重要性。丁真是一个来自四川理塘的藏族小伙子,因为一段视频在互联网上爆红,他的淳朴和高颜值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而珍珠,是丁真家里的马,更是他视频里出镜.............
  • 回答
    “丁真小马”为家乡旅游发声,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意外地成为了全网热议的焦点。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社会对于网红现象、文化认同、流量变现以及地域发展的复杂心态。事件本身:简单质朴的家乡情怀首先,我们得承认,丁真作为一个从雪山走出来的男孩,他的走红并非源于精心包装的表演,而是他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
  • 回答
    关于海口中院法官蒋小马将律师赶出法庭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司法程序、法官的权力与责任、律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法律的尊严等多个层面。事件经过回顾(通常情况下,此类事件的披露信息可能并不完全公开和详尽,以下是基于公开报道和普遍理解的可能情况):一般而言,法官在庭审过程中有权维持.............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得范小勤,那个曾经被誉为“小马云”的姑娘,如今四年过去了,生活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比原点还要艰难。四年级的年纪,却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一开始,这姑娘因为长得像马云,意外走红,那真是风光无限。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各种商业活动、代言,说实话,那段时间,她的.............
  • 回答
    关于“小学37名家长联名要求7岁女孩转学”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理解其背后的复杂性。以下从教育公平、家长诉求、学校管理、儿童心理、社会舆论等维度展开讨论: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家长联名的动机 教育质量争议:家长可能认为当前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水平、课程设置等方面.............
  • 回答
    小米史上最大规模的员工激励方案,涉及4931人获得1.749亿股激励,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一、 激励规模的“史上最大”意味着什么? 对员工的重视程度空前提升: 如此大规模的股权激励,直接表明小米管理层对员工价值的高度认可。过去,公司可能更侧重于现金奖励或小范围.............
  • 回答
    如何看待小米“不能胜任工作”辞退员工终审败诉?从法律角度看这个辞退理由有哪些不当之处?小米公司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辞退员工并最终在法院终审败诉,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结果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在实践中,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往往存在着较高的举证难度和严格的.............
  • 回答
    小米电视大师系列,尤其是初期定位“大师”的超高端产品,在上市后经历了数次大幅度的价格跳水,从最初的49999元一路降至29999元、19999元,甚至在一些促销活动中能看到接近10000元的低价。这种降价行为,用“跌宕起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并且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深入理.............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分析小米于 9 月 27 日发布的 Civi 手机。由于您没有指明具体是哪一年发布的 Civi 手机,我将以近期(假设为 2023 年)发布的小米 Civi 系列新机为基础,并结合小米 Civi 系列过往的特点,为您详细解读其亮点与不足。小米 Civi 系列定位回顾:首先,理解小米.............
  • 回答
    关于“小米员工称雷军开创了996工作制,后被其他公司效仿”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分析,以形成一个更全面和客观的看法。这涉及到对历史事实的考证、对“996”概念的理解、对小米企业文化以及雷军个人角色的认知,以及对这种现象背后更深层社会经济因素的探讨。一、 历史事实的考证与“996”概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