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制裁下叙利亚经济崩溃,总理被解职?

回答
美国制裁下叙利亚经济崩溃与总理被解职:一场复杂的相互作用

美国对叙利亚实施的制裁,特别是“凯撒法案”(Caesar Syria Civilian Protection Act),对叙利亚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稳定,导致了总理的解职。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制裁的机制、叙利亚经济的脆弱性以及政治层面的联动效应。

美国的制裁及其目标

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始于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但“凯撒法案”在2020年生效后,将制裁力度推向了新的高度。该法案的主要目标是:

惩罚阿萨德政权: 制裁旨在削弱阿萨德政府获取资金和资源的能力,以回应其在内战中犯下的战争罪行和人道主义灾难。
阻止对叙利亚重建的支持: 制裁使得外国公司和政府难以与叙利亚进行商业往来,尤其是参与叙利亚的重建项目,从而阻止对阿萨德政权合法性的认可。
施压叙利亚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美国希望通过经济压力迫使阿萨德政府与反对派进行有意义的政治谈判,以实现政治过渡。
追究战争罪行的责任: 法案特别针对与阿萨德政权相关的个人、实体和支持者,包括那些为政权提供资金或支持军事行动的人。

制裁的具体措施包括:

金融制裁: 禁止美国个人和实体与叙利亚政府及其相关实体进行交易,冻结相关资产。
贸易限制: 禁止与叙利亚进行石油、天然气等关键商品的贸易。
旅行禁令: 对被制裁的个人实施旅行限制。
针对特定实体和个人: 制裁对象包括叙利亚政府部门、军方将领、与政权有经济往来的企业主以及支持阿萨德政权的外国实体和个人。

叙利亚经济的脆弱性与制裁的冲击

叙利亚经济本已因长达十年的内战而遭受重创,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在此基础上,美国的制裁进一步加剧了其脆弱性:

金融体系的瘫痪: 制裁切断了叙利亚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使得其难以获得贷款、进行国际支付和吸引外资。叙利亚镑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失控,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贸易中断与物资短缺: 制裁使得叙利亚难以进口关键的商品,如食品、药品、燃料和工业设备。这导致了严重的物资短缺,超市货架空空如也,油价飙升,基本生活用品的获取变得异常困难。
能源危机: 叙利亚遭受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包括电力和燃料。这不仅影响了工业生产,也影响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如供暖和交通。
重建的停滞: 制裁使得国际社会在叙利亚重建方面的投入受到极大限制,即使在一些被认为相对稳定的地区,重建工作也进展缓慢。这阻碍了经济的复苏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加剧人道主义危机: 尽管美国声称制裁不针对人道主义援助,但制裁的广泛性使得银行和企业对与叙利亚进行任何交易都持谨慎态度,这无形中阻碍了人道主义援助的流动,加剧了本已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

总理被解职:经济压力与政治考量

叙利亚总理侯赛因·穆尔尼(Hussein Arnous)在2024年初被解职,这可以被视为经济困境与政治考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表现不佳的直接原因: 叙利亚经济的持续恶化,包括高通胀、货币贬值、失业率上升以及严重的民生问题,无疑是总理被解职的一个直接原因。民众对生活水平下降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政府在解决经济危机方面的无力感,使得总理成为替罪羊。
权力重组与政治稳定: 在阿萨德政权内部,对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存在分歧。解职总理也可能是阿萨德总统进行政府内部权力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旨在提升政府的执政效率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通过更换高级官员,可以向外界释放改变的信号,或者平息国内的不满情绪。
传递政治信号: 理论上,更换总理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的方式,尽管其效果存疑。可能试图表明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国内问题,或者回应国际社会对其经济管理能力的批评。
为未来政治安排铺路: 在叙利亚政治格局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任何高层人事变动都可能与更长远的政治目标相关联。虽然直接证据不多,但也不能排除为未来政治安排(例如,为可能的宪法改革或过渡做准备)进行人事布局的可能。

对叙利亚经济崩溃与总理解职的看法

看待这一事件需要采取一种多维度和辩证的视角:

制裁的双刃剑效应: 美国制裁的初衷是遏制阿萨德政权的军事行动并推动政治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制裁确实对叙利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增加了政权的运作成本。然而,制裁也可能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了叙利亚民众的苦难,并将责任推卸给了外部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阿萨德政权的国内叙事。
叙利亚政府的责任: 尽管外部制裁是重要因素,但不能忽视叙利亚政府在管理经济和应对危机方面的责任。政府的治理能力、腐败问题以及对经济政策的错误判断,也是导致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叙利亚经济结构单一,对石油和外部援助的依赖性较高,使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尤为脆弱。
人道主义关切的突出: 制裁对叙利亚经济的冲击,直接转化为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食物短缺、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破败,这些都是普通叙利亚民众正在承受的痛苦。国际社会在追求政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制裁可能带来的人道主义后果,并寻求更有效的途径来减轻对平民的伤害。
政治解决的困境: 制裁与经济崩溃共同构成了叙利亚政治僵局的一部分。经济上的绝望可能会加剧社会不稳定,但同时,外部压力也可能促使阿萨德政权更加倾向于维持现状,以避免失去权力。一个更加公平和有效的政治解决方案,以及叙利亚国内各方之间的和解,才是真正解决经济困境和人道主义危机的根本出路。
总理解职的象征意义: 总理的解职更多的是一个政治上的调整,是对经济困境的反应,而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叙利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更广泛的改革、国际社会的援助以及政治上的稳定。

总而言之,美国制裁下叙利亚经济的崩溃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总理的解职则是这种困境在政治层面的一个体现。 理解这一复杂局面,需要看到制裁的意图和影响,叙利亚自身经济的脆弱性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政治和人道主义层面的多重考量。只有在这些相互关联的层面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放结论:叙利亚经济崩溃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由邻国经济崩溃,美国制裁,新冠肺炎,背后老板力量枯竭龃龉不断,来自北方邻居的侵蚀等等原因构成的。我们将逐一分析。在那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叙利亚的现状。


硝烟渐渐平静下来的叙利亚,一些人突然出现在街头进行抗议。

△普通人的恐惧。毕竟拿枪拿炮的反对派武装都被赶到北边儿去了,他们能做什么?


△经济不行,粮食不够吃,但是大家都三缄其口。


△一双鞋,850美元。

△由于贬值太快。商人甚至停止销售以避免损失。

△一个月的工资只够用五天的。


△大家看看涂红的地方就可以。

△对于经济局势的总结,叙利亚可以说是危如累卵。

抗议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

△叙利亚最南部的苏伟达省。一个事实上独立于叙利亚政府的省份。抗议进行。



△全国各地的反阿萨德游行开始。

△阿萨德也不甘示弱。

△阿萨德的反对者声称这些支持阿萨德的游行示威都是他自己组织的






△以上反对阿萨德的人披露的某地学生会长强制学生去参加挺阿萨德的游行示威记录

△这一波加速的结果就是,叙利亚总理被撤职了。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目前叙利亚政府的外汇储备接近为零。有人预计2021年将会发生大规模饥荒。

好,我们接下来看经济崩溃的原因。

part1,黎巴嫩银行业的崩溃

黎巴嫩是位于叙利亚西部的一个国家。叙利亚几乎将黎巴嫩完全包裹在内。在古代他和叙利亚同属沙姆地区,而所谓的沙姆是指的大叙利亚地区。

从宗教派别上来看,黎巴嫩和叙利亚边境接壤处有大量的阿拉维派(什叶派第一大国伊朗称阿维派是什叶派的分支),阿拉维派就是叙利亚的统治阶层,生活在国界线两边的阿拉维派由于这层关系往来特别紧密,双方的经济交流也十分频繁(包括走私),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们再来看黎巴嫩的情况。

一句话:自2019年黎巴嫩经济危机加剧以来,黎镑和叙镑相继大幅贬值,美元兑叙镑黑市汇率达到1:1840。

经济困窘反过来导致人民的不满,他们纷纷走上街头进行抗议。甚至有些抗议者不幸被军警打死。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引爆了游行示威。局势雪上加霜。

混乱的局势不是短时间能够稳定下来的,因为这危机是由黎巴嫩的畸形经济结构引起的。2020年,黎巴嫩的外债已经达到了170%。政府出现了首次违约。总而言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药丸的气息。

自1950年代开始,黎巴嫩就是叙利亚与外部世界金融和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以来,黎巴嫩通道的作用日益凸现,叙人在黎银行储蓄以及支付进口货款全部仰赖黎巴嫩银行。银行崩溃,黎银行开始冻结叙人存款,限制储户购汇,导致叙利亚储户包括进口商均无法履行进口协议,叙进口贸易受阻。先是小麦进口受影响,3家主要进口商因支付帐户在黎巴嫩银行,无法签约,直接导致叙市场面粉紧缺、面包涨价,威胁叙人主食安全。其次,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进口也广泛受到影响。另外,黎巴嫩经济危机还带来了在黎叙利亚侨民大量失业和向国内汇款大幅减少。

part2来自美国的制裁——凯撒法案

也不知道美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制裁叙利亚是为了什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制裁所有在叙利亚地区的外国企业,不过外国企业早就跑了。这仗都打了十年了。

总而言之,他也肯定是有负面影响的。可能为了避免外国投资重新回来。


part3背后老板力量的衰竭与龃龉

这个很容易理解,这仗都打了十年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叙利亚政府的两大后台,俄罗斯和伊朗这些年经济都很差。特别是伊朗国内暴动连连,游击队越发活跃。前总统内贾德甚至来了句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革命爆发。(神棍也没给他客气,瞬间把他扔监狱里去)

再加上伊朗看了好多好多副本,光在叙利亚这一个地区就有10万军队要养。而且又得罪了美国,重新招来了制裁。人民苦不堪言,半年小闹一年一大闹。

俄罗斯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他也了好多副本。国内也遭到了西方的制裁。连养老金都给砍了。

普京对阿萨德最近也特别不满意,声称这是投资回报期。嫌弃在叙利亚花的钱太多,根本收不回来。双方甚至爆发了一系列的舆论战。俄罗斯十家媒体围攻阿萨德。

总的来说,这两个老板都没钱了。还想跟阿萨德要钱。阿萨德看着办吧。


part4来自北方的侵蚀——土耳其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在地图上的对比。

△光这个面积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压力。

叙利亚政府不仅承受着政治和军事的压力。在经济上,土耳其也开始出手。


这必将进一步打击叙利亚的经济。毕竟对于叙利亚的西北部人民而言。土耳其算是他们的新祖国了。


part5新冠肺炎的影响

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肺炎导致海外打工的叙利亚人无法继续工作。叙利亚的外汇也骤然减少。


目前阿萨德的情况应该是这几年最糟糕的。不过他运气比较好。阿联酋因为利比亚战争与土耳其对抗,为了拖住土耳其,给了他10亿美元。只之外还有20亿美元待汇款的。前一段时间,叙利亚和俄罗斯虽然撕破脸皮。但是这一段时间又甜蜜蜜了。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没得选,就凑合着过吧。可见阿萨德能撑过十年内战,还是有一些运气的。

但是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普京耐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阿联酋很明显不会白白给你钱。要求阿萨德在前线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目前前线可以说是阴云密布,双方都在征兵。大马士革南部处于失序状态。反对派降将招摇过市。不把阿萨德政府军放在眼里。局势究竟去往何方,谁将会力竭倒下?让我们拭目以待。


user avatar

叙利亚消费品价格自3月持续上涨,到5月份涨幅为30%。目前面粉售价从3 月初每公斤400叙利亚镑涨至700叙镑,西红柿由500叙磅涨至1000叙磅,牛肉已涨至每公斤13000叙磅,最便宜的椰枣每斤1100叙磅。

至于十包薯片问题,那是人民币和叙磅的换算问题,目前叙利亚一名小学老师月收入约2 万叙磅,医生月收入6万叙磅,陆军普通士兵月收入4万叙磅约合70美元,伊德利卜省自由军士兵月收入约合46美元,如果能去利比亚当雇佣军三个月能拿到约2000美元,相比之下叙球员奥马里月薪10万叙磅。

叙利亚人自己评价涨价 https://www.zhihu.com/video/1266802953257795584

不过这在叙利亚已经是中产阶级了,因为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数据,逾900万叙利亚人急需粮食援助,这相当于该国人口一半,叙利亚实际失业率接近50%。




这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和黎巴嫩危机,叙利亚在三月中开始进入全国居家封锁状态,每个月都会损失25亿美元,更糟糕的是中东的金融中心黎巴嫩爆发了金融危机,货币贬值超过一半。

2020年上半年,黎巴嫩有记录的抢劫案件为863起,高于2019年全年的650起。截至5月底,失业率超过30%,贝鲁特部分地区每天因燃料短缺停电超过20小时,因缺电贝鲁特主要医院被迫关闭手术室。



短短6个月,黎巴嫩食品价格上涨70%,食品通胀率190%。黎巴嫩镑与美元黑市价格跌到8000:1,而官方汇率仅1507:1。过去每公斤羊肉3万黎镑,现在涨到8万镑。每公斤牛肉从1.8万镑涨到5万镑,一份900克的面包也涨到2000磅。甚至黎军因买不起肉类,不得不从士兵菜单中去除肉类。

然而这却不是最大危机,因为黎巴嫩是中东银行中心,中东各国包括叙利亚政府和诸多富人的财产也多存在黎巴嫩银行,其中仅叙利亚就有约300亿美元存在黎巴嫩。



分析认为,这其中还有美国、沙特等国家在背后减少了对黎巴嫩的经济援助,似乎打算趁黎巴嫩内乱,清除黎巴嫩真主党。典型证据是黎巴嫩银行业美元提现和向境外汇款已受到严格限制,但自去年10月以来仍有数十亿美元资金私下流出黎巴嫩。

为此黎巴嫩官方命令同时冻结20家最大银行总裁、董事会成员及总经理的资产。




叙利亚目前经济基本现状如下:

一、进出口基本现状


(一)进口规模缩小


因外汇短缺,叙镑汇率大幅贬值,2019年叙利亚的进口大幅下降。2019年叙利亚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进口总额仅为56亿欧元,同比2018年总额67亿欧元下降了16.4%。


私营部门的进口额为31.3亿欧元,占进口总额的56%。而公共部门的进口额为20.7亿欧元,占总额的37%。剩下的7%为国际组织和外交使团进口的货物。


(二)进口货物组成及国别比重


公共部门的主要进口货物为石油产品,私营部门的进口货物则比较多样:机械及其零部件占总额的6%、塑料颗粒为5.2%、精制糖为5%。其他的还包括铁皮、玉米、纺织品、木材、大豆、大米、茶粉、牛奶、油脂、医疗设备和计算机等。


私营部门货物进口的国家主要为:中国23%、埃及6%、印度5.8%、俄罗斯5.5%、韩国4.4%、伊朗3.8%、阿根廷3.4%、德国3.1%、阿联酋2.8%。


叙政府颁发的进口许可证中,74%为工业原材料,9%为农业生产所需物资,2%为食品。


(三)出口额、货物组成及国别比重


叙利亚2019年的出口额达到6亿美元,与2018年同比增长了22%。出口类别为蔬菜占9.9%、服装占9.8%、橄榄油占8.4%、食品占8.2%、医药占3.3%以及冶金产品占2%。叙利亚的出口主要面向邻国,阿拉伯国家占比达73%。


二、农业基本现状


(一)当前农作物产量


2020年1月8日,叙利亚农业部发布了2019年农作物产量报告, 报告指出去年是自叙危机爆发以来收成最好的一年,所有农产品和商品的生产均得到改善。2019年,叙利亚各农作物产量如下:


小麦产量:超过300万吨。2019年小麦的销售量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50%。2020年第一季度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计划的70%,为125万公顷。


大麦产量:超过300万吨。2020年第一季度大麦种植面积达到了计划的96%,为143万公顷。


马铃薯产量:70.1万吨。


棉花产量:11.5万吨。2020年叙利亚棉花的种植面积为73858公顷,棉花主要种植区为腊卡省(2.88万公顷),哈塞克省(1.66万公顷),德尔祖尔省(1.43万公顷),阿勒颇省(1.13万公顷)。2020年第一季度的棉花产量为1745吨,全年预估产量为29.1万吨。


油料产量:2.5万吨。


冬季蔬菜作物产量:37.2万吨。


夏季蔬菜作物产量:125.8万吨。


橄榄产量:83万吨。据叙利亚农业部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的橄榄产量将增加,达到875吨,榨出15万吨橄榄油。橄榄作为叙利亚最大的经济作物,每年有32%的产量可以供出口。当前叙利亚橄榄的种植面积为70万公顷,共1亿棵橄榄树,每棵树可产出50公斤的橄榄。


柑橘类作物产量:103.1万吨。


开心果产量:4.6万吨。


苹果产量:33.6万吨。


畜牧业产量:650万个孵化蛋,260万只小鸡;6313吨牛奶,257吨肉类。


(二)农业出口规模及出口国家


叙利亚农业2019年的出口额已超过了1亿美元,出口的农产品为橄榄油,樱桃,苹果,石榴,西红柿,柑橘,茴香和小茴香。尽管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实施了经济制裁,但叙利亚的农产品仍继续出现在全球市场。叙利亚的水果在海湾国家、俄罗斯、埃及和约旦的市场中十分畅销,叙利亚的橄榄油甚至销往欧美国家。


(三)叙危机以来的农业损失


据叙通社2019年7月1日报道,叙农业部长艾哈迈德·卡迪里表示,受战争和经济封锁影响,叙农业灌溉设施、外销渠道、农产品加工设施均受到严重破坏,农业领域经济损失达160亿美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制裁下叙利亚经济崩溃与总理被解职:一场复杂的相互作用美国对叙利亚实施的制裁,特别是“凯撒法案”(Caesar Syria Civilian Protection Act),对叙利亚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稳定,导致了总理的解职。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制裁的机制、叙利亚经济.............
  • 回答
    小米这次在美国赢下临时诉讼,对后续的禁令和运营来说,绝对是颗定心丸,虽然不是终局之战,但至少给公司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时间,也让外界看到了小米应对复杂地缘政治挑战的能力。咱们得先明白,美国政府当初之所以把小米列入“中国军方公司”的黑名单,并施加投资禁令,主要原因是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觉得小米的技术或产.............
  • 回答
    近期,关于美国对俄罗斯研制新冠疫苗的机构实施制裁的消息,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从制裁的背景和目的来看,美国方面的说法通常是基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以及所谓的“恶意活动”。他们可能声称俄罗斯的疫苗研发活动存在窃取知识产权、进行网络攻击、散布虚假信息.............
  • 回答
    关于美国宣布制裁厦门市梧村派出所民警黄元雄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并非一起孤立的事件,而是中美关系大背景下,人权问题和国内治理策略相互交织的体现。事件背景及可能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国制裁的官方理由。根据公开报道,美国财政部将黄元雄列入制裁名单,理由是他“涉嫌在审讯中对中国境.............
  • 回答
    美国宣布制裁包括丁仲礼在内的14位中国官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缘政治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读:事件背景与原因: 制裁的对象与理由: 美国财政部将这14名中国官员列入制裁名单,通常的理由是他们被指控“与在中国香港的外国及中国内地的居民以及实体实施或有理由地实施了.............
  • 回答
    美国宣布制裁24家参与南海岛礁建设的中国企业,这无疑是中美在南海问题上一次非常直接且强硬的交锋。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美国出手制裁的“为什么”和“目的”首先,得明白美国这么做的背后逻辑。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些中国企业参与了在中国南海争议岛礁上的“强制性填海造地和军事化”活.............
  • 回答
    看待美国对中兴通讯实施全面制裁和封杀,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纠纷,更牵涉到国际政治、国家安全、科技竞争以及全球化供应链等诸多复杂因素。事件的起因与经过: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导致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采取如此严厉措施的根本原因。这主要围绕着中兴通讯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涉嫌违.............
  • 回答
    华为回应美国制裁引用的这句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是一句非常有力量且极具智慧的回应,它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华为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心态、策略以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字面含义与情感表达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
  • 回答
    如何看待中兴被美国制裁的事件?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事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企业面临的最严峻、最复杂的外部挑战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次贸易纠纷,更是一场关于国家安全、技术主权、全球供应链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的深层博弈。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 国家安全考量(美国视.............
  • 回答
    美国对华为的最新一轮制裁,可以说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收紧了对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围堵”。 要理解这次制裁,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可能带来哪些影响。首先,这次制裁的核心是什么?这次新制裁,最直接、最核心的动作,就是针对华为能够获取制造芯片的工具和技术,尤其是那些利用美国技术的.............
  • 回答
    美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措施并驱逐10名俄罗斯外交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背后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要理解这一举动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美国宣布新制裁措施和驱逐外交官的背景和原因美国政府将此次行动的理由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
  • 回答
    关于美国可能解除对伊朗制裁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牵动国际神经的重大议题,其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深刻的地缘经济考量。要理解这件事的性质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 美国“准备解除制裁”的背后逻辑首先要明确,美国官方的表态,特别是关于“准备解除制裁”,往.............
  • 回答
    美国政府对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实施制裁,这可不是个小事,其影响深远,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背后,是中美两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在军事现代化领域的直接较量。首先,咱们得弄明白,美国为啥要对这个部门下手?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指责装备发展部涉及购买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和S400地对空导弹系统。这触犯.............
  • 回答
    美国单方面宣布安理会已恢复对伊朗制裁,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极其敏感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背景、动机,以及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事件背景与美国动机首先,要明白“单方面宣布安理会已恢复对伊朗制裁”并非安理会通过新的决议,而是美国援引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
  • 回答
    小米“摘帽”:风波暂歇,意义深远近日,关于小米(Xiaomi)从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制裁名单中被移除的消息,无疑为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带来了重大的好消息。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小米自身的一次“摘帽”,更在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的道路上,释放出几个重要信号,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事件的来龙去.............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宣布对“北溪2”项目实施新制裁,这一举动在美国和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北溪2”项目本身及其地缘政治背景首先,理解“北溪2”项目对于理解制裁的背景至关重要。 项目性质: “北溪2”是一个旨在将俄罗斯天然气通过波罗的.............
  • 回答
    美国对俄罗斯主要银行和国有企业实施“全面封锁”制裁,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磅砝码。看待这一举措,不能简单地视作一次常规的经济施压,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对各方可能产生的长远后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全面封锁”这个词的力度。这并非仅仅冻结资.............
  • 回答
    余承东在朋友圈的这句话,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它不仅仅是一家企业高管的个人感慨,更折射出中国科技产业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那些“阵痛”。“举步维艰”:实实在在的困难“举步维艰”这四个字,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夸张。想象一下,一个庞大的、原本运转得非常顺畅的生产链条,突然.............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以北溪2项目等为由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此举将会产生哪些影响?美国以北溪2(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道项目等为由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举措,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制裁与反制裁”,而是涉及欧洲能源安全、俄欧关系、美国地.............
  •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也暴露了许多在分析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时,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过去那种“买办企业不会被制裁”的论调,在小米这件事上可以说被狠狠地打脸了。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判,以及小米被制裁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买办企业”这个概念。传统意义上的买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