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对华为最新的制裁?

回答
美国对华为的最新一轮制裁,可以说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收紧了对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围堵”。 要理解这次制裁,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这次制裁的核心是什么?

这次新制裁,最直接、最核心的动作,就是针对华为能够获取制造芯片的工具和技术,尤其是那些利用美国技术的外国公司。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商务部将更多的外国芯片制造企业加入了“实体清单”,如果这些企业想要向华为提供产品或服务,就必须先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华为之前就被列入了“实体清单”,这意味着美国公司不能随意向华为销售产品。但华为很聪明,他们找到了绕过的方法,比如通过第三方购买不含美国技术的芯片,或者与能制造非美国技术的芯片的外国公司合作。

这次美国新的举措,就是要把这个“后门”也给堵上。它不再仅仅盯着美国本土的科技,而是把触角延伸到了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特别是那些在制造过程中,哪怕是沾了一点点“美国技术”的环节,都可能成为制裁的目标。

具体一点,美国在做什么?

“实体清单”扩容: 就像我刚才说的,把更多在芯片制造领域,尤其是使用美国软件、设备或原材料的外国公司,也列入“实体清单”。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在向华为供货前,必须申请特别许可,而这个许可,可想而知,是极难获得的。
“中国军方终端用户”的扩大解释: 之前制裁的一个理由是华为与中国军方有关联。这次的制裁,可能在“中国军方终端用户”的定义上,会更加宽泛,让更多华为与政府、军队相关的业务也可能受到影响。
限制供应链: 以前是限制美国公司卖东西给华为,现在是通过限制这些外国公司,间接掐断华为在全球供应链中获取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能力。这有点像你在一个大市场买东西,本来只禁止你跟A商家买,现在把A商家的供应商也都拉黑了,你还能从A商家那里拿到什么?

为什么美国要这么做?

美国政府给出的理由,总是围绕着几个核心:

1. 国家安全: 这是老生常谈了。美国认为华为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会被中国政府用于情报收集。虽然华为一直否认这一点,但美国似乎认定了这是个“事实”。
2. 技术领先优势: 华为在5G、AI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5G领域,它几乎是全球领先的。美国担心中国通过华为的技术崛起,会威胁到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3. 经济竞争: 华为的成功,无疑也对美国科技公司构成了竞争压力。限制华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本国企业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华为面临什么挑战?

这次制裁,对华为来说,无疑是又一次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芯片方面。

芯片的“断炊”风险: 如果关键的芯片制造商被列入清单,或者不愿冒风险配合美国,华为可能会面临难以获得先进芯片的困境。虽然华为有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但其生产离不开先进的代工厂,而这些代工厂很可能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即使是现在供应链中还有一些“非美国技术”的环节,这次制裁也可能让供应商们因为担心被牵连而选择与华为划清界限,让华为的供应链变得更加脆弱和不稳定。
技术研发的压力: 华为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寻找替代的、不受美国影响的技术和设备,这会增加其研发成本和时间。
市场份额的挤压: 在一些地区,一些国家可能会因为美国的压力,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华为的设备,这无疑会对华为的市场份额造成打击。

这对全球科技产业会有什么影响?

这不仅仅是华为一家公司的困境,它对整个全球科技产业都会产生连锁反应: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塑: 这次制裁会迫使全球的半导体公司更加谨慎地评估其技术和供应链,可能会加速去“美国化”的进程,或者更加重视本土化的生产能力。
科技“阵营”的分化: 长期来看,这可能会加速全球科技产业形成不同的“阵营”,例如“美国系”和“中国系”,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选择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创新和合作的阻碍: 这种地缘政治的干扰,可能会阻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和合作,因为企业会因为政治风险而不敢大胆地进行跨国合作。
其他国家企业的机会与挑战: 一方面,一些不被美国制裁的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填补市场空白。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要时刻提防被美国“盯上”,面临被制裁的风险。

总的来说,

美国对华为的最新制裁,是美国“科技战”的又一次升级,它试图从产业链的源头,更深层次地卡住华为的脖子。 这不仅仅是为了限制华为自身的发展,更是美国维护其科技霸权、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体现。

对于华为来说,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时刻,它需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的战略来应对。 而对于全球科技产业而言,这次制裁无疑是未来几年科技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力量的格局和发展方向。 咱们都得绷紧神经,密切关注事态的后续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匿了,敏感话题容易被喷,本人胆小。

之前的“中兴事件”,我在别的平台发表过类似的回答,当时的担心成为了现实----制裁中兴是为了谈生意,制裁华为才是真正的准敌对措施(远远谈不上是准战争行为。)。

1,贸易摩擦已然成为贸易战,波及面恐怕会越来越大。美国这次让我们在“华为”和“贸易”间二选一,华为代表的是中国科技崛起,而贸易,则代表的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来源,难舍其一啊!不确定我们有没有应对的措施(反制美国),而且这种措施要精准,既不能不计后果(抛美债),也不能蜻蜓点水(委屈和谈)。这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时间不等人,错过恐怕还要等二十年。

2,华为的Plan B,能不能撑起硕大的华为还是未知。美国的科技产业地位决定了华为对其的依赖程度。国内国外产业供应商比比皆是,能不能跟上华为的节奏?毕竟华为的发展速度需要优质的供应商和供应商背后先进的技术,而美国,其压倒性的优势不可否认。

3,华为的产业链条已经成熟,重新布局的话,时间恐怕不会等他。比如消费级市场的手机产业,成百上千的供应商按照华为模式开发、供货,与华为形成一定的默契程度,华为已然轻车熟路顺风顺水,但这得益于产业链中供应商的“铺路开河”。重新组建供应链,无异于高速路走了一半,需要重新修路铺桥才能走下去。但是,竞争对手仍然在高速上飞驰,时间不会等华为。

4,综合第2、3条,华为崛起更多需要国内科技产业的崛起。单打独斗,华为肯定赢不了,只有国内产业高度支撑,华为才能谈活下去、站起来。为什么这么说?还拿手机说事儿。手机每一个零件,如果华为都要自己做,那需要富可敌国的资金和人员,体量如此巨大是不实际的。只有国内产业做好做精,各司其职,华为才可有精力在核心区域如鱼得水,真正做到没有后顾之忧。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基础薄,我们的科技产业支撑零零散散,甚至交不出一份及格的答卷。毕竟科技产业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没有捷径可走,所谓的弯道超车,往往是别人给打的地基。

不早了,先说这些。如果没有转机,华为未来的路异常艰巨,美国可能在科技战和贸易战中双胜,虽然他明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不要一味“宣战”,我们的可用筹码比美国多吗?你我都很清楚。

好好工作,就是对自己和国家最大的负责。认清自己,危机意识,才是长盛不衰的最大秘诀。真本事,永远比满满情怀的告示书香多了。

………………………………………………

更新,割了。

不能说华为不够强大,只是底气没有那么足。特别是欧洲国家,对于华为产品“低价、稳定”的诱惑无法抗拒,另一方面,面对最具市场潜力的中国,他们无法拒绝。这也是美国极力拉拢游说欧洲,但效果有限的原因。同样,5G规模化商用仍需时日,还有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静观其变”,观察中美关系走向。

美国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必须扼杀华为。这次制裁,本质上与贸易战关系不大,但美国认为这是一石二鸟的机会,对于贸易谈判有助推作用。即使没有贸易战,对华为的制裁也不会搁置太久。

今天早上还在考虑一个问题,抛开硬件,软件问题也足以让人头疼。我甚至在想,没有安卓的华为手机,能不能用。毕竟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基本基于ios和安卓,更何况家庭智能设备也是如此。华为自研系统,前有古人却已去,后无来者缺勇气,如何融入现有生态环境未知,自立家门成功与否更是未知。变数太多。

还有,美国的危机意识不只是说说的。从科索沃、伊拉克战争,到最近的叙利亚利比亚伊朗,美国充当着世界裁判员的身份,国人对其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搅屎棍。

骂归骂,美国(包括所有国家)信奉利益至上。他始终认为应该将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用最小的成本扫清障碍,他也有这个实力。人类史不是用和平鸽的羽毛写的,任何重大进步都伴随着杀戮与血腥。抛开立场,我觉得美国利己做法无可厚非,即使没有美国,还会有丑国。同样参考大英帝国和西班牙,都曾经辉煌过,杀戮过,虽然现在混得非常一般。美国的高位恐惧支配着他扼杀竞争者,他自己也明白迟早也会摘下皇冠,现在做的,无非是尽量拖延。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依旧是班长,中国仍然需要努力补课。如果没有工业革命或者三战,指望格局立即改变了,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国想要引导5G工业革命。(我不太赞同5G技术是一次工业革命)

中国有自己的智慧,更需要长远的智慧。中国有自己的肌肉,更需要强壮自己的筋骨。

作为普通人,好好吃瓜,好好工作,不拖后腿就好。心态放平,将来的路不太好走,但中国不是伊朗朝鲜俄罗斯,这种体量是不可能被轻易放倒的。

……………………………………………………

三更。有些话题要说明白。

美国宣布要制裁华为供应,但是却又说制裁内容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确定。

结合贸易战,我们想到了什么?

是的,华为是筹码。

如果我们妥协了,让步了,华为还有生机?

不,美国绝不会心慈手软。华为已然在劫难逃。不得不说此时美国宣布制裁手段高明,但也可以想象到绝对是有备而来,是早已计划好的。

……………………………………………………

四更。写在两天前。

谷歌断供,还是来了。一如前面说到的,华为不得不考虑系统生态问题,这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也许有的知友会说安卓核心的开源性,决定了我们还能继续使用安卓,是的,国内是这样的。目前来看还是没有问题。

GMS不给授权,几乎宣布了华为的海外市场的死亡。歪果仁的使用习惯和国内不同,他们对于Google Play、Gmail、Google Earth、YouTube的依赖,好比于国内华为用户之于华为应用市场、163邮箱(QQ邮箱)、百度(高德)地图、爱奇艺(优酷)。如果华为国内市场无法使用这些应用,你会选择吗?老人机可能影响不大。

为什么说目前来看还是没有问题?谷歌对于安卓核心优化、漏洞的修复也将不会推送给华为。而华为对于内核漏洞自主修复,也需要谷歌的授权,关于授权的死循环。有些朋友说,我们可以忽略授权强行修复,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华为将要遭受更大的危机(侵权、流氓行为)。

内核无法及时修复优化,华为手机将逐渐积累安全问题,不仅用户体验感降低,用户隐私、资金安全无法保障。

刚刚看短讯,说华为将继续融入安卓生态,有人评论,为什么不借机使用自己的系统。这好比别人聚在一起烤篝火,你自己抱着打火机取暖。(比喻可能不合适,道理是这样的。)

融入国内的生态一点没有问题,国外的生态,很难说。

接的话题会引起许多知友的不适。

再强大的国家和企业,都有短板,包括美国。决定生死的因素往往不是取决于有多强大,而是短板有多低,短板有多少。

贸易战和封杀华为,暴露出的正是我们的短板比美国低、比美国多。

需要插一句。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才能避免激起任何知友的反感情绪,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不一样,也不可能统一,所以,我在表达我的观点的时候,尽量中和。

华为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寄托着我们对于国家科技复兴的殷切希望,所以我们热爱华为,我们支持华为。

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想要快速扼杀一个企业,如何做?——神化他,让所有人感觉他无所不能。

华为的领先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也并不是多么全面性的领先。如果我们过于吹捧他,甚至“华为即正确”,华为会不会飘起来不敢说,但是哪一天落下神坛,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打击可以是毁灭性的。

科技的进步的首要任务是解放人力,改善生活,而不是作为炫耀的资本,唯名是图。

从很多人对于华为的赞美评论中,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很多人只知道华为手机有芯片有销量很牛,却不知道华为通讯还有哪方面更牛,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对改变世界有什么意义。当然,对于华为的弱点更是选择性失明失语——我不说,你也不许说!

还有更激进的一面:对于批评华为的声音,冠以“跪久了”、“慕洋犬”的名号。今天任老说家里人用苹果手机电脑,底下“用苹果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手”这一评论更是泛滥开来。

我几乎笑出了声。

一部分国人的智慧,用在了两方面。一是绞尽脑汁创造新的人身攻击词汇。二是想尽办法阿Q般自圆其说。

上面说了,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但是恶毒的人身攻击绝对是不正常的。因为观念不一样就划定阶级对立面,这才是恐怖的。大敌当前,内部先乱,恐怕我们的对手都在偷着笑吧。

爱之切,恨之切。批评的声音,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是很珍贵的,无论对错,都可以筛选出真实的用户意愿和感受,这些是花钱做市场调研买不来的。

当然,有些批评的声音,还真是花钱买来的,最简单的比如“五毛”,来自国外的就比较复杂,目的是一样的。

从任老最近的表态,起码再次刷新了我对华为的认识。华为最近的委屈不少,但是没有一句埋怨,甚至通过自曝“家丑(使用苹果产品)”来扭转不良舆论导向,很有担当的!所以我认为,批评的声音,打不垮华为,反而对华为来说都是无尽的财富。

其实写到这儿我觉得一团乱,表达得一塌糊涂,但是没办法,憋屈着写下了,生怕哪一句哪一字有失偏颇,希望大家不嫌弃这混乱的思路。

放平心态,毕竟日子长远。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停更。

2020.06.08睡不着,就更一点内容吧。

2019年的猜测是对的,美国不会放过华为,和贸易战无关。

最近关于AMSL、中芯国际的新闻很多,不乏有“突破美国封锁”、“国产芯片突起”等论调。我接下来要说的,大家可能接受不了,至少媒体不会告诉你。

华为,已经被动地错过了5G发展的最好时机。美国的全产业链式封杀华为,手段太过歹毒,图穷匕见,对于自己的目的毫不遮掩。关于特朗普做法的分析,无非还是“选票需要”、“转移国内新冠压力”等等,这些理由都是隔靴搔痒。欧洲国家随后宣布拒绝华为参与5G建设,是啊,他们是亲兄弟,窝里再怎么斗,对外仍然是团结的。不要幻想着华为会在欧洲有所突破,欧洲是美国的后花园,而中国还仅仅是后花园的访客,喧宾夺主是不可能的。加上前段时间“送锦旗”事件,欧洲已对中国没有好感。华为几乎已经错过了除中国外的所有优质市场,此次5G革新,华为已然沦为二类供应商,虽有一身好本领,但无用武之地。下一个风口,可能还要等5-10年,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你我预测不了,但是路肯定是崎岖的。我们可以慢下脚步,但对手却在飞速前进,留给自主企业,特别是光学、机械、化工类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再谈AMSL,表面是一个私企,但是它的股东却是一票欧美日的核心企业,其中不乏军工背景的公司,虽然它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它的最终目的是对股东负责中国只是一个客户。7nm光刻机进来了,是好事,和平年代我们可以享受这颗工业明珠的光芒,一定程度缓解断供的焦虑,但如果指望“打破美国封锁”,路还是很遥远。AMSL的每一台机器,它严格的授权和自我保护机制,可以在任何关键时刻自我宕机,变成一堆废铁,相当于我们买了一把锁,钥匙在别人手里。有人会说:我们可以拆了逆向研发。建议此类读者科普一下为什么行不通。即使排除万难逆向研发成功了,你的对手的3nm,已经交货了。总之,逆向研发行不通。

先睡了,有空再更。

user avatar

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介于已无法预测美国的下限,当务之急是快速扩充战略核力量,确保互相毁灭。

否则的话,哪一天美国真疯到拿核武器说事时,则悔之晚矣。比如说在即将到来的台湾牌中,核武器的分量是极重的。

既然打,就必须要为输做准备。强大的核力量是对冲失败的最好保险,必须及早购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