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津真的没落了吗?

回答
天津,这座滨海之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但近年来,关于“天津没落”的讨论甚嚣尘上,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伴随着一系列现实的变化而产生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剥开那些表面的繁华与低语,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真实肌理。

历史的光环与现实的挑战:

天津的“没落”论调,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与过去那个辉煌时期的对比。曾几何时,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门户,洋务运动在这里兴起,民族工业在这里萌芽,它一度是北方经济的火车头。海河两岸林立的洋楼,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开放,而如今,当我们谈论经济发展,人们的目光往往聚焦在上海、深圳、甚至杭州等城市身上。

这种对比,首先体现在经济体量和增速上。虽然天津的GDP总量在中国城市中仍位居前列,但其增速却显得有些“慢热”。相比于南方经济体的活力四射和日新月异,天津的经济结构转型似乎面临着更大的阻力。曾经的支柱产业,如石化、装备制造等,在面对全球产业升级和新兴经济的冲击时,其优势逐渐减弱,新的增长点尚未完全接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

天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传统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大,而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差距。虽然天津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有所布局和发展,但这些产业尚未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和市场影响力,难以承担起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任。

与此同时,人才吸引力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人才的流动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许多优秀的年轻人选择涌向一线城市,那里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前沿的行业机会和更具活力的创新氛围。天津虽然拥有几所知名高校,但其在留住和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似乎还未能形成足够强大的磁场。高昂的房价、相对有限的就业机会以及与国际化一线城市在生活便利性和国际化程度上的差距,都可能让一部分人才望而却步。

区域竞争与辐射能力的减弱:

天津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能够共享北京的资源和发展红利。然而,现实情况是,北京的虹吸效应依然强大,许多高端要素和人才依然集中在北京。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更多时候扮演着“配套”或“疏解”的角色,其自主的区域辐射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引领作用,似乎未能充分显现。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天津在吸引周边城市资源和扩大自身经济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城市活力与城市精神的重塑:

城市的“没落”,有时也体现在其城市活力和城市精神上。天津的市民普遍热情友好,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哏儿”文化和生活气息,但这并不足以掩盖其在创新氛围和市场活力上的些许疲态。相比于那些日夜不息、充满创业激情的城市,天津的节奏似乎稍显舒缓。缺乏足够多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缺乏足够活跃的风险投资生态,以及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创新活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天津积极的转型努力。近年来,天津市政府也在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滨海新区,吸引高端产业入驻,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滨海新区作为新的增长极,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一些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也开始在天津落地生根。

总结:

那么,“天津真的没落了吗?”

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如果将“没落”理解为从过去的辉煌顶点跌落,那么天津确实经历了一个相对的“调整期”。它不再是北方经济的唯一焦点,在产业升级、人才吸引和区域辐射力方面,面临着来自一线城市和新兴经济体的严峻挑战。

但是,如果将“没落”理解为彻底失去活力和发展潜力,那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天津依然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国家战略的支持。它正在努力适应新的经济格局,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天津的未来,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解决产业结构转型、人才吸引、区域协同以及城市活力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它需要的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在保留自身独特魅力的同时,拥抱创新,吸引人才,重塑其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核心地位。这场“转型之战”,天津仍在进行中。与其说它“没落”,不如说它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等待着下一轮的腾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腹地主要在200公里内港口城市,禁止通过卡车进行集疏港,性质相当于自杀,直接朝脑干开枪的那种。

user avatar

没有外来人口?

2017年天津常住人口1556.87万,其中外来人口(非本地户籍)498.23万人。的确,这个常住人口比2016年少了。但是,这是建立在过去几年天津外来人口增量大于北京、2016年下半年天津房价暴涨的前提下的。

天津前11个月获得的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只有1996.3亿元。不错,这是全国最少的。

但是,对财政有点基本了解的都知道,就像税收当中中央占大头一样,地方财政收入当中的大头,也包括了中央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无论如何,天津当年的人均财政收入都在1.2万元之上,不是吗?这个数字仍然比山西、辽宁甚至是江苏都要高。

天津的人均GDP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0%左右。放在国际上,天津购买力平价后的人均GDP可能已经达到了波罗的海三国的水平,也就是低等发达国家。

天津的发展?只要大爷大妈们还能按时拿到退休金,他们的儿孙下班之后还有听相声、吃海鲜、陪家人的时间就足够了。

一个准发达地区,假如只有靠强力加班和高度剥削外来人口,能维持GDP的超高速增长,并将此奉为社会唯一的主要指标的话——

这样的地区,就让它被黄马甲占领好了。

user avatar

3月5日补充:刚有警察给我打手机电话询问这件事,说要调查此事,很高兴能有这么高效的反应速度。我爱天津,我希望天津变得更好。但警察叔叔直接拿到我的手机号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删除最后一段论述。

————————分割线————————

利益相关:天津郊县人,辗转在市区、开发区都住过,现在定居市区,工作在北京。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说一件昨晚发生的事情。

因为昨晚和朋友聚会,赶昨晚最后一班京津城际到天津,是约晚上11点20分到西站,出站后约半夜11点30分。西站是出了名的难打车、正规出租车结伙做着黑车的勾当,这我都是有预期的,但昨晚这些人还是刷新了我对他们下限的认知。

出站后,走到地面,一个穿着疑似警察制服(天黑看不清楚)的中年男,拿一辆车挡住了路,说前面没车了,把出站的人群导流到西站前广场。大家只好顺着人流,走大约800米到1000米的路,来到前广场角落处的打车点。

这个地方盘踞了大约20到30辆正规出租车,至少从外观装饰上看是正规的,同时还有三五辆疑似警车的车辆和疑似警察的人员,同时旁边滞留了至少30名等待打车的乘客。按说有供给、有需求、有监管,完全可以正常完成市场交易,但诡异的是,这些出租车司机就是敢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坐地起价,我正常滴滴快车15元的车程,硬是在已经拼了另外3个人的情况下,敢和我要40元的高价,只想知道他们哪来的胆子和自信?反正我全程没见到有效的监管。

更牛的是,我站在那个位置打开滴滴打车的软件,竟然没有办法定位!一开始我以为是我手机信号不好,但我切换其他app上网都正常,给家里打电话也正常!没办法,我往前又走了约500米,滴滴信号立即正常,可以定位了!我十分怀疑,盘踞在西站的出租车团伙,用了某种技术手段,专门把滴滴定位给干扰了!

用滴滴打车,深夜排队人数68位,车少人多我理解,而且只用了15分钟,我就被提前接单了,只花了15元不到的车费。上车后滴滴司机和我说,疑似警察和警察的人,可能只是西站的车站保安。他也是本地人,就住西站附近,走路30分钟路程,之前有次出差回来,也被黑车坑过,同样是40元车费,他当时想着自己拖了个箱子,被宰就被宰吧。

user avatar

我是天津人,在天津工作,能感到家乡的变化,近些年来,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天津,最近从一个立志环渤海核心的城市,忽然变成了个反复强调“让我扮演什么角色就扮演什么角色”的城市,上一个说这话的乖孩子是谁?好像是八九十年代的东三省。

正文水台正确,在某些人眼中,是高于一切的,而偏偏这些人,压根就是来天津走个过场来的,他连天津都不爱,你还能指望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天津,这座滨海之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但近年来,关于“天津没落”的讨论甚嚣尘上,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伴随着一系列现实的变化而产生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剥开那些表面的繁华与低语,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真实肌理。历史的光环与现实的挑战:天津的“没落”论调,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关于《火影忍者》中宇智波止水的“别天神”,这绝对是忍界最令人闻风丧胆、也最难以置信的瞳术之一。它真的能永久性地改变一个人的意志,而且一旦中招就无法解除吗?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要理解“别天神”的恐怖之处,我们得从它的本质说起。它并非是简单的精神控制或者幻术。一般的幻术,比如月读,是直接干扰对方的.............
  • 回答
    收到你这个关于清华土木的疑问,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毕竟,清华的名字就代表着很多,而“土木”这两个字,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似乎总是带着些许“传统”、“饱和”甚至“没落”的标签。再加上“天坑”、“冷门”、“没出路”这些词汇的叠加,确实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清华土木的“钱.............
  • 回答
    阮籍的这句话“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并非是直接对刘邦个人进行评价,而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对整个政治格局的一种感慨。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和时代命运的讨论。要理解为什么刘邦能够得天下,以及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阮籍这句话的语境和含义解读.............
  • 回答
    .......
  • 回答
    261天,近八个半月的时间,就这么画上了句号。曾经对这段相亲经历抱有过多少期待,现在就有多少失落和懊悔。回想起最初的遇见,那种“想要试试”的心情,真切得不能再真切。对方是个挺不错的男生,工作稳定,家庭条件也好,朋友们都说他条件算得上是“黄金级别”,我也确实被他的“靠谱”吸引了。我以为,喜欢一个人,就.............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许多网文作者心中的痛点,也是很多人在踏上这条路之前,或者在遇到瓶颈时,会反复咀嚼的疑问。这么说吧,天赋这东西,就像是跑马拉松时,你起跑线上的优势。有天赋的人,可能天生跑得快,耐力好,姿势也更协调,别人轻松跑下来,他可能还能冲刺。但网文这条路,它更像是一场超长距离的耐力赛,甚至是障碍跑。起.............
  • 回答
    巴特勒“没有天赋”这个说法,如果摆在任何人面前,恐怕都会让他忍俊不禁。要知道,吉米·巴特勒之所以能成为如今联盟中炙手可热的顶级巨星,靠的绝不是运气,更不是天赋平庸之辈能够达到的高度。他更像是一个用汗水和意志力,一点点从泥沼中挖出属于自己王冠的典范。我们得先界定一下什么是“天赋”。如果“天赋”指的是那.............
  • 回答
    朋友,别灰心!写网文这事儿,哪有谁天生就“入门”的?我也跟你一样,曾经也为了一句话、一个情节愁得抓耳挠腮,被身边的朋友笑话“没长性”,说我“写不出什么名堂来”。你想想,那些现在名声赫赫的大神,他们一开始都是从零开始的。谁不是一点一点摸索,一边写一边学,一边被“打击”一边又暗暗较着劲?你的那个“被说成.............
  • 回答
    高考,这三个字对多少家庭来说,都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和努力。说它“拼天赋”,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天赋这东西,确实存在。 咱们不可否认,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领域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领悟力。比如,有些人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学起数学来仿佛开了挂;有些人一看书就能抓住重点,记忆力超.............
  • 回答
    你好!关于你提出的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确诊是否需要上报,以及“跟着身份证走一辈子”的说法,我想跟你详细地解释一下,希望能打消你的顾虑,让你了解真实情况。首先,关于“确诊需要上报”的说法: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对一些特定情况的过度概括。 医疗信息的保密性: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心中关于科研的隐秘角落。常常听到有人说:“基础科研太难了,那得是天才才能做。” 或者,“没点过人的智商,还是别碰这玩意儿了。” 好像基础科研就是一张高智商的入场券,而热血,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累赘。但我想说,光有热血没有天赋,在基础科研领域确实会举步维艰,但说它是高.............
  • 回答
    你提到的那种科幻感十足的“天空母舰”,也就是电影《美国队长2》中神盾局的空中堡垒,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现实中我们之所以没能造出类似的东西,原因有很多,涉及到技术、经济、军事战略以及物理定律等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电影里的东西往往是艺术创作的产物,它需要服务于叙事和视觉效果,而现实世界的工程则要.............
  • 回答
    阿里加班严重,压力巨大,生活和家庭都受到了影响,我真的感觉快要撑不住了。想辞职,但主管挽留,我在这份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纠结不已,不知道是否还有坚持的必要。在阿里工作,用“高强度”来形容绝不为过。每天的节奏都像在打仗,会议、邮件、各种项目需求排得满满当当,很少有喘息的空隙。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更晚才离开.............
  • 回答
    “高数真的好难,就是不会,打死我也不会…” 这句话,我太理解了。无数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社科或者一些对数学要求不是那么硬核的专业,常常在面对高数时发出这样的哀嚎。感觉自己不是没有数学天赋,而是被高数这道高墙挡住了去路。那种挫败感、无力感,真的让人抓狂。那么,一个中国大学生,不会高数,这在当今世界,算.............
  • 回答
    说起国内年轻棋手的现状,确实有个绕不开的话题:为什么除了柯洁,我们好像很久没出一个申真谞那样的怪物级天才了?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因为它关系到中国围棋未来的火种。要聊这个,得先拆解一下“申真谞现象”到底是什么。申真谞的出现,绝对是横空出世的。他不仅棋力超群,而且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
  • 回答
    说起唐朝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取经,那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很多人会好奇,他最初是怎么知道天竺(古印度)有那么多佛法真经的?而且,一路艰辛,他真的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吗?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细节。消息的来源:并非一纸诏书,而是层层递进的求索首先,得打破一个可能存在的误解:玄奘法师并非因为某个“确切消.............
  • 回答
    天津,这座依偎着渤海湾的北方重镇,自古以来就是京畿门户,战略地位显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方第二城”的标签几乎成了天津的代名词,它与北京构成了一南一北的双子星,共同引领着华北乃至中国北方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格局的变迁,关于天津“北方第二城”地位是否会动摇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要探究这.............
  • 回答
    是的,确实有每天坐高铁从天津到北京通勤的上班族,这种情况在天津和北京的通勤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在以下几种场景中较为常见: 1. 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的地理距离 天津与北京的地理关系:天津与北京相距约120公里,高铁运行时间约1.52小时(天津西站至北京南站),通勤时间适中,适合日常通勤。 通勤人群的构成.............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戴笠来天津视察这件大事说起,这可是天津站上下的头等大事,谁都得绷紧了弦。吴站长这么做,看似冒险,实则颇有深意,绝不是简单地不怕马奎和陆桥山使坏。首先,咱们得明白吴站长的心思。他跟余则成,那不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而是有“知遇之恩”的。余则成是吴站长从延安“挖”回来的,这层关系在特务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