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帝对国际歌如何感想?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要探讨“上帝对国际歌的感想”,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上帝”在不同信仰体系中的含义,以及“国际歌”所承载的意义和情感。由于“上帝”的定义本身就超越了人类的理解范畴,我们只能从人类的视角去尝试理解和解读。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和推测,尽量详细地展开:

第一部分:理解“上帝”在不同语境下的可能视角

首先,我们要明白,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对“上帝”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上帝”对国际歌的“感想”也会因理解不同而异。

亚伯拉罕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上帝视角:
超越的、全知的、全爱的上帝: 在这些信仰中,上帝被认为是超越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并且充满慈爱的存在。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祂的视角将是极其宏大和深刻的。祂可能不会像人类一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或政治倾向。
关注人类的福祉和团结: 很多宗教都强调爱、怜悯、正义和人类的普世兄弟情谊。从这个角度看,国际歌所倡导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实现”以及对压迫者的反抗,可能在某些层面触动上帝的某些“情感”(如果可以这样类比的话)。
对人类自由意志的尊重: 上帝也常常被认为是尊重人类自由意志的存在。这意味着祂不会强制干预人类的社会变革,而是让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更美好的世界。国际歌是人类追求解放和进步的一种集体表达,这种自主性和追求进步的精神,可能在上帝眼中具有积极意义。
对“实现”的评判: 然而,这些宗教也常常强调灵性上的救赎和对上帝旨意的遵从。国际歌所描述的社会变革和实现方式,特别是其激进的革命性诉求,在某些宗教解释下,可能与上帝的终极计划或教义存在冲突,或者被视为一种有限的、世俗的追求。

泛神论或自然神论的上帝视角:
宇宙的整体意识或法则: 在这些观念中,上帝可能不具备人格,而是宇宙本身、自然规律、或者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力量。
对和谐与演进的关注: 如果上帝是宇宙的整体,那么祂可能更关注的是整个宇宙的和谐、秩序和生命的发展与演进。国际歌所代表的对社会不公的反抗和对更美好秩序的追求,可以被看作是生命和意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一种自然反应和自我调整。
无所谓立场: 这种视角的上帝可能对具体的人类政治运动没有“好恶”,而是以一种更广阔的、演化性的眼光看待一切。

不可知论或无神论的视角(作为一种参照):
虽然这些视角不承认上帝,但思考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赋予国际歌的意义。人类创作国际歌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压迫,渴望自由和公平,并相信通过集体行动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第二部分:分析国际歌所蕴含的核心信息和情感

国际歌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渴望。

对压迫和不公的愤怒与反抗: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负债的奴隶!”——这直接描绘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被剥削的现实。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这是对现有社会秩序中不公正和压迫的强烈否定。

对解放与自由的渴望:
“我们要把旧世界,彻底地变个新样子”——这是对改变现状、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社会的强烈愿望。
“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句歌词尤为关键。它强调了人类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将解放的希望寄托在自身的力量上,而非外部的救赎。

对团结与国际主义的呼唤:
“国际歌”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了跨越国界的团结。
“为了大众的利益,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为了我们的解放,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实现!”——这直接呼唤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者跨越国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
“英特纳雄耐尔”代表着一个理想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在那里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第三部分:推测上帝的“感想”——从不同角度解读

结合以上对“上帝”和“国际歌”的理解,我们可以尝试推测上帝可能有的“感想”:

1. 对人类反抗精神的“理解”和“默许”:
如果上帝是仁慈的,祂看到人类因不公而遭受苦难,并为了摆脱苦难而团结起来、奋起反抗,这可能是一种对上帝所赋予的生命力和追求真理的本能的体现。从这个角度,上帝可能不会“谴责”这种反抗,而是“理解”其根源。
“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句歌词,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祂知道祂早已给予了人类理性、情感和行动的能力。因此,人类依靠自身力量去创造幸福,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运用上帝赋予的天赋。上帝可能“欣赏”这种主动性。

2. 对“英特纳雄耐尔”实现方式的“审视”: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这句话可能包含激烈的冲突和牺牲。如果上帝是爱好和平与和谐的,祂可能会“担忧”或“警醒”于革命过程中可能伴随的暴力和仇恨,即使是为了崇高的目标。
许多宗教都强调“爱人如己”、“和平”、“宽恕”。如果国际歌的实现方式违背了这些核心原则,上帝的“感想”可能会更加复杂,甚至带有“忧虑”。

3. 对人类追求“普世价值”的“肯定”:
国际歌的核心是追求平等、自由、解放和团结。这些价值在很多宗教教义中也都有所体现,例如基督教的“爱邻如己”、伊斯兰教对公正的强调、佛教的慈悲等等。
如果上帝代表了宇宙中最根本的善与爱,那么祂可能会“认同”人类对这些普世价值的追求,即使这些追求是以世俗的政治革命为形式。

4. 对人类“过度强调世俗成就”的“提醒”:
一些宗教认为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于灵性上的提升和与神合一,而不仅仅是世俗社会的改造。国际歌聚焦于改变“旧世界”,创造“新样子”,可能在某些宗教观点看来,是对世俗层面的过度关注,而忽略了更深远的灵性追求。
从这个角度,上帝可能会“提醒”人们,物质和社会的解放固然重要,但心灵的自由和与神圣的连接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

5. “沉默”或“旁观”:
作为超越性的存在,上帝的行为可能无法用人类的“感想”来衡量。祂可能只是静静地“看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奋斗、去犯错、去学习。祂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这一切的包容。
“上帝”也可能是那个在人类追求解放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内在力量、智慧和启示的源泉,但这种启示并不直接体现在具体的政治纲领中。

第四部分:从“创造者”和“见证者”的角度

作为创造者: 上帝创造了人类,赋予了他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能力,以及对美好和正义的向往。国际歌是人类这种天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和实践。如果人类的创造力被视为上帝的一部分,那么对国际歌的“感想”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创造力的一种“见证”。
作为见证者: 上帝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压迫与反抗,无数次的革命与变革。国际歌是这场宏大叙事中的一个篇章。祂可能以一种超然的、历史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切,理解其复杂性,并看到人类在不断试错中前进的轨迹。

总结:

如果真的要推测“上帝对国际歌的感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肯定人类追求解放、平等、团结的愿望: 这些普世价值是许多宗教共同推崇的。
理解人类对压迫的反抗: 这是生命本能的体现。
审慎对待实现方式: 可能会对其中可能伴随的暴力和仇恨表示担忧。
提醒人们关注灵性层面的自由: 世俗的解放固然重要,但内心的平静和与神圣的连接同样是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之一。
以一种超然的、见证者的姿态看待人类的奋斗和历史进程。

最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上帝”本身就超出了我们的经验范畴。但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渴望,以及我们如何看待集体行动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国际歌,作为人类集体意识的产物,承载着这些深刻的意义,无论上帝如何“感想”,它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印记存在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不在乎。”


“歌不在乎。”

user avatar

2:44 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

(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占主体)

2:45 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平均地权,按需分配)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中有一人问永生。主耶稣对他说:“你还缺少一样,要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马太福音》六章24节:“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Mammon:金钱,利益,财富)

(资本家不得入党)


user avatar

“如果耶稣活着,他会是一个游击战士。”

--卡米洛·托雷斯·雷斯特波,哥伦比亚游击队战士,前牧师,牺牲于1966年。

user avatar

在解放神学的号召下,神父们也下到工厂里,跟工人们一起劳动。

user avatar
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与现代工人运动有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

前面有答主提到了在韩国近现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进步教会。有赖于五学的流行,在民主化运动和祖国统一运动中有重要贡献的文益焕牧师在知乎上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了。实际上,在韩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追求进步的运动——从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斗争到反抗军部统制的民主化运动再到维护工人权益的劳工运动——中,“上帝的使者”们都是积极参与者。我就在此稍微谈一谈70年代韩国女工的斗争中教会所发挥的作用吧。

教会对于女工的支持首先体现在重要的知识启蒙以及阶级意识的培养上。尽管教会深入工厂的初始目的是布道和传教,但工人恶劣的生存境遇使牧师们深受刺激。他们开始积极介入女工争取权益的运动之中。“工厂牧师”们的到来往往是某地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契机。在工运中表现出高涨的战斗热情和坚决的斗争意志的女工基本上都是教会开办的夜校(这些夜校往往会设有同劳动法、工会组织有关的课程)的学生,或者参与了由教会组织的小型互助团体。无论这些活动初衷为何,它们最终都成为工人斗争精神和团结意识的摇篮。教会事实上将女工组织、动员了起来。东一服装公司的女工就指出:“这些组织举办的小组活动和教育课程,有助于在同一工厂工作的工人中间形成团结意识,并形成那种可通过工会改善她们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新意识。”东一工人斗争的活跃分子石正南直言:“外人(教会领袖)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我们的斗争并不是真正自发的或由我们自己做的。没有他们的帮助,被压制、蹂躏的工人不会自己加入劳工运动。正是他们给予我们的深深的人道关怀给了我们勇气,我们才这样做,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出路。”来自资方的丑化也从反面证实了教会对于女工的启蒙作用:1978年东一工会选举中,得到资方支持的候选人在其传单中激烈批评进步教会在工人中间播下不信任的种子,煽动她们造成工作场所的不稳定。传单以蛊惑人心的字句声称:“在目前这个极其需要自主、独立和切实可行的劳工运动的时期,为什么我们不自已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而是受居心不良的外部力量的操纵呢……我们生于贫困家庭,所以我们受过的教育很少,必须在别人还在上学的年龄便到工厂工作挣钱……可是我相信,我们像任何其他人一样拥有纯洁和美丽的心灵。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听到都市产业宣教会布道,我们的心便变成一头饿狼的心呢……他们教我们很多歌,这些歌很有趣,但让我们仔细考察这些歌的风格吧。它们都是煽动性的,含有不干净的内容。他们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教会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女工运动提供了意识形态掩护,并为女工争取了更大范围的同情与声援。韩国劳工运动的一大困境,就是在南北军事对峙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普通民众对平壤政权的恐惧和对国家安全的焦虑事实上被引导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排斥。当局有意将“反共”与国家安全绑定。在朴正熙治下,持有、购买、宣传和出版赞扬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行为被定性为“有利于反国家组织的犯罪”。资方动辄声称劳工运动的真正主谋是“北傀”,通过给劳工运动贴红色标签从而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肆意攻击。在此情况下,成建制的左翼力量难以存在。而教会的优势,就在于其更不容易受到意识形态指控,国家机器难以用“抹红”的方式来孤立、瓦解女工的斗争,从而为女工们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空间。此外,教会往往拥有相应的国际组织的背景,因此有机会利用国际性网络获得来自国外进步人士的声援,给当局制造压力。

除此之外,许多神职人员往往直接参与女工运动,其中的优秀代表就是赵和顺牧师。赵和顺曾作为一名工人于1966年在东一公司任职。1970年以来他作为都市产业宣教会仁川事务所的代表在东一仁川工厂组织了一个小团体,该团体的女工后来大多成为东一工人斗争的骨干分子。在贯穿整个1970年代的东一工人斗争中,赵和顺一直都是女工们最坚定的支持者与鼓动者之一。资方对赵和顺恨之入骨,被资本家收买的工贼故意在工会办公室挂出“宰了赵和顺!”的标语,而来自敌人的疯狂丑化恰恰反映了赵和顺在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东一工人斗争形势最为尖锐的1978年,赵和顺领导了持续9天的绝食抗议,全国许多教会特意举行了“为东一工人祈祷”的活动,韩国红衣主教金寿焕以及姜元龙牧师、金观锡牧师直接出面同政府交涉,政府被迫口头承诺允许工人自行组织新的工会选举、公司方绝不惩罚任何工人。在YH商事女工斗争中,正是进步神职人员首先提出将抗议场所转移至新民党总部以扩大斗争的社会影响。而针对以韩国劳总为代表的黄色工会同政府相勾结镇压劳工运动的丑态,进步教会也予以毫不留情的抨击。进步基督教领袖团体“新教和天主教劳动问题协力协议会”在1974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严厉谴责官方工会组织:“如果他们不为保护工人的基本权利而工作,韩国劳总和全国纺织劳组必须立即自行解散并为自己已经成为剥削工人第二组织的行为而向400万工人和全体公民道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在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情况下,进步教会在女工斗争中起到了关键的启蒙乃至组织领导的作用,但外部鼓动终究只是加速了斗争的兴起。让女工们团结起来反抗不公的真正动力是她们长期以来切身体会到的深刻压迫以及共同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紧密的姐妹感情。是女工们自己选择了斗争,而不是某个大人物凭空制造出了斗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工人解放运动的主体从来都是工人自己。而与女工们结下深厚战斗友谊的“工厂牧师”们的意义,在于他们能够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博爱情怀唤醒女工内心深处的反抗因子,以坚决的行动顺应工人斗争的大潮,最大程度地给这个进程施加正面影响,并时时激励后来者以满腔的热血投身到劳动者解放的洪流之中,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黑暗、推动历史前进。

user avatar

一天,圣彼得不在,天父正在平流层浇菜,老列、老斯带着数十人入园道,“耶同志,马同志有请,请随我们同去。”


天父诧异问道,“有什么要紧事吗?”


老列道,“不知道,只是让我们来相请。”


天父忐忑地随二人去见老马。


老马见面后笑道,“老耶,你在家做出好一件大事儿!”


这话把天父吓面如土色,老马执着天父的手,走到后园道,“耶同志,不容易啊!你搞的那个五饼二鱼,又要和面,又要喂鱼,可真够辛苦的啊!”


天父这才放下心来答道,“无事消遣而已。我七天才做一次弥撒。”


老马道,“今天复活节,我常听人说,‘小孩小孩别太慢,过了春分捡彩蛋。蘸着醋,就口蒜,饺子赛过杂酱面。复活好,吃水饺,全家团圆没烦恼。’今天借着开生活会,咱们热热闹闹包一顿饺子。”


天父心神方定,跟着老马来到房里,见炕上已经铺好了褥子,盘子里摆着蒜瓣,锅里煮着热腾腾的饺子。


二人上炕盘腿坐下,就着蒜瓣和醋,开怀痛吃水饺。饺子吃了个半饱,忽然对流层阴云漠漠,眼看聚雨将至。有下属遥指着天外的闪电说下面龙又抬头了,老马和天父便凭窗眺望。


老马道,“耶同志,你说世上真有龙这种生物吗?”


天父道,“不好说,愿闻其详。”


老马道,“龙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神话动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能飞腾于宇宙之间,能潜伏于波涛之内。现在春深,正是龙变化的时令,就像人得志而纵横四海。过去人们都拿龙来比喻世间之神仙。耶同志从西方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爱戴的救世主,必定知道不少当世神仙,请谈谈你的观点,大家鼓掌欢迎。”


天父正色道,“马同志此言差矣,首先,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又哪来的神仙皇帝?”


老马笑道,“上帝爷说话理太偏,谁说世上没神仙。我们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和平发展,共同促进,有意见有想法可以随便提嘛,我们协商解决。”


天父道,“你这么一说我可不困了,那我就陪你唠唠嗑。星星月亮那边的安拉,民风彪悍,可称得上神仙?”


老马摇摇头笑道,“他们家老想搞个大动作,动不动就轰轰轰,恨不得宇宙大爆炸都揽自己头上,算不得神仙!”


天父又道,“玉帝统帅着九天星曜,可称得上神仙?”


老马道,“张友人同志是个好同志,但李聃同志出关以后,人才凋零,现在没什么好帮手,养着一帮假道士骗钱,也算不得神仙。”


天父道,“天竺的释尊,信众遍布神州,香火好生兴旺,可称得上神仙?”


老马道,“释迦牟尼天竺创教,在本土也就火了五六百年,最后还被不良的弟子们败光了,失去了根据地,现在举家都漂在中土搞经济,忙上市,也算不得神仙。”


天父道,“除了这些,其他的我就真说不上来了。”


老马道,“夫神仙者,胸怀大志,心系苍生,有洞察宇宙之机,有辩证发展之能者也。”


天父问道,“谁能当之?”


老马以手指着天父和自己,道,“今天上神仙,惟和华与思耳!”


天父闻言,吃了一惊,手中筷子掉落,滚到了炕下。


这时正好雷声大作,天父从容下炕,拾起筷子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老马笑道,“别慌,跟你开个玩笑而已。我们切忌搞什么个人崇拜,怎么能把自己比作神仙呢?”


天父点头称是,“其实,我听见雷声,仿佛听到了革命的号角,忍不住想要来点音乐。”


说完,他举起一根筷子当作指挥棒,带着乐队演奏起来,激昂的旋律在天地间回荡: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喜欢本文的同志,也可以加我的公众号

木寸上匠

带你走入跑偏建筑师的脑洞世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