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 对Elon Musk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而在知乎,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回答
Elon Musk 在不同平台上的评价差异,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多个层面的因素,包括平台特性、用户群体、信息获取渠道以及文化差异等等。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平台特性与用户群体

1. 国外社交媒体 (如 Twitter, Reddit)

以英文为主的语境和信息传播:
语言门槛与过滤: 大部分国外社交媒体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对于非英语母语的用户来说,理解和参与讨论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而对于母语为英语的用户来说,信息获取和表达的流畅性更高,更容易形成群体认同。
信息茧房效应: 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互动习惯推送内容。如果你经常关注支持 Musk 的内容,平台会倾向于推送更多正面评价,反之亦然。在国外,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精神和“改变世界”的叙事在许多社群中根深蒂固,容易形成对 Musk 的正面“信息茧房”。
“关注者”文化: Twitter 上的“关注”机制,以及 Reddit 上对特定 subreddit 的订阅,使得用户可以主动选择接触的信息源。许多 Musk 的支持者会主动关注他本人、SpaceX、Tesla 的官方账号,以及经常发布正面评价的博主。
用户群体更加多元化,但对“科技英雄”的崇拜倾向:
早期采纳者和科技爱好者: 国外,尤其是美国,拥有庞大的科技爱好者和早期采纳者群体。他们往往对创新的技术和有远大愿景的企业家抱有极高的热情。Musk 的 SpaceX 和 Tesla 在很多方面代表了这些群体所追求的未来。
创业和自由主义文化的影响: 在美国文化中,个人奋斗、打破常规、追求自由和“造富”的创业精神受到高度推崇。Musk 的经历和行为方式恰好契合了这种文化,他被视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典范。
对“颠覆者”的喜爱: Musk 的公司往往颠覆了传统行业(汽车、航天、能源),这种“挑战权威”、“改变游戏规则”的特质,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但在科技驱动的西方文化中尤为明显。
用户互动和表达方式:
直接且情绪化: Twitter 的短消息格式和即时性,鼓励了更直接、有时也更情绪化的表达。粉丝群体的“打 call”和维护,以及对质疑者的反击,很容易形成一种“正面声浪”。
表情包和梗文化: 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用表情包、梗图来表达支持或嘲讽非常普遍。这使得支持者能够更快速、更形象地表达对 Musk 的喜爱,形成一种社群认同感。
“批评者”的处境: 在一些高度支持 Musk 的讨论区,如果出现比较尖锐的批评意见,可能会面临“被围攻”、“被质疑动机”等情况,这会抑制一部分非核心支持者的发言意愿。

2. 知乎 (Zhihu)

以中文为主,信息传播的“中国视角”:
语言和文化背景: 知乎用户群体以中文为母语,对信息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解读方式,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用户群体的特点: 知乎的用户群体以高学历、年轻化、对知识和深度讨论有追求的人为主。这部分用户往往更倾向于理性分析、探究问题的本质,对信息持审慎态度。
对“造神”的警惕性: 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用户对过度“造神”现象有一定的警惕性。对于像 Musk 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知乎用户更倾向于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问题回答”的结构: 知乎以“问题回答”的模式鼓励深度分析和长篇论述。这使得用户可以从技术、商业模式、社会影响、个人品德等多个角度对 Musk 进行评价,更容易出现多样化的观点。
“谢邀”和“利益相关”的文化: 用户在回答问题前会进行“谢邀”,并披露“利益相关”。这种严谨的写作风格,也鼓励了更细致、更有依据的分析。
对“成功学”的反思: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付费的普及,用户对“成功学”和“励志故事”的解读也更加多元,不再是简单地崇拜,而是会去分析成功背后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其不可复制性或负面影响。
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与批判性思维:
多角度信息来源: 知乎用户往往会主动搜集和比较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包括英文媒体、中文媒体、行业报告、学术论文等。这种多角度的信息输入,有助于形成更全面的认知。
对“资本家”身份的审视: Musk 作为一名成功的资本家,其商业行为必然会受到对其经济利益、对社会责任、对员工待遇等方面的审视。这在知乎的讨论中会更加明显。
对“言论自由”和“平台责任”的关注: Musk 在 Twitter 上的某些言论(例如关于政治、疫情、科技监管等),在中文语境下可能会引发更多对其言论尺度、平台责任以及对社会潜在影响的讨论。
对科技发展和中国本土品牌的对比:
本土科技的崛起: 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知乎用户也更倾向于将 Musk 的公司与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如华为、比亚迪等)进行比较,从技术、市场、发展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种对比也可能影响评价。
对“民族产业”的关注: 在讨论 Musk 的同时,用户也可能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自身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及中国科技企业的挑战和机遇。

二、 具体原因的总结

1. 信息过滤和算法推荐: 国外社交媒体更倾向于强化用户已有的观点,形成“正面声浪”,而知乎的结构和用户习惯则鼓励更全面的信息搜集和多角度分析。
2. 文化语境和价值观:
美国文化: 强调个人英雄主义、颠覆创新、自由创业, Musk 的形象非常契合这些价值观。
中国文化: 更注重集体主义、社会责任,对“资本家”的审视可能更严苛,也更倾向于理性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用户群体属性:
国外社交媒体: 包含大量科技爱好者、早期采纳者,他们对 Musk 的愿景和创新有更高的认同度。
知乎用户: 更倾向于深度分析和理性批判,对信息来源的严谨性有要求,也更容易关注 Musk 的商业行为和社会影响。
4. 表达方式和讨论氛围:
国外社交媒体: 短平快、情绪化表达,容易形成粉丝效应和快速的“赞”或“踩”。
知乎: 鼓励长文、深度分析,允许更细致的辩论和观点的呈现,更容易展现“褒贬不一”的复杂性。
5. 信息获取的差异: 国外用户可能更直接地接触到 Musk 的核心粉丝社群,而知乎用户则更可能接触到多方面的评论和分析。
6. 对“争议性”事件的处理: Musk 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许多争议性言论和行为,其影响和解读方式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可能存在差异。知乎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对这些争议性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总而言之,Elon Musk 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平台和地域差异,这是由信息传播的机制、用户群体的构成、文化价值观以及信息获取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上一个以深度讨论为特色的社区,其“褒贬不一”的评价并非异常,而是反映了用户更倾向于全面、理性地审视和评价这位备受争议的科技巨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题目就有错误。

所谓“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 对Elon Musk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大概率是一个只会用简体中文媒体来了解“国外社交媒体”的人能够得出的结论,毕竟国内诸多吹捧马斯克的文章都是从国外搬运到墙内的。

其实马斯克在国外受到的评价和国内差不多,都是褒贬不一的。考虑到马斯克本人还深度介入到了美国的党派政治之中,成为了美国右派的意见领袖之一,在日益政治极化的美国,左翼基本不太可能买他的账。民主党总统拜登在诸多场合边缘化特斯拉,引得马斯克在社媒上和他打嘴仗一直打到现在;他曾经因为涉嫌商业欺诈而被监管机构处罚,偶尔还被叫去国会听证;美国左翼多次对他在种族、疫情、政府监管方面的言论进行抨击,民主党喉舌CNN说他是“Republican”——这对于左翼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词;前一阵子Netflix大火的电影《不要抬头》(《Don't look up》)更是以马斯克为原型来设计出了一个坑死了整个地球的大反派……

维基百科上专门有一个“Criticism of Tesla, Inc.”的词条,专门收集了(主要是欧美国家)对特斯拉的批评和争议,词条很长我就截取一个词条目录让大家感受一下……

总之,欧美骂马斯克,骂特斯拉的大有人在,批评的点包括但不限于:反对疫情防控,散播阴谋论,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商业欺诈嫌疑,市场合规问题,逃税,工作场合中的种族与性别歧视,环保问题……批评的范围也比国内广泛地多了。

user avatar

国外怼他的大有人在,或许只是你看不到而已。他之前就跟 Mark Zuckerberg 互怼,他嘲笑 Mark 的科技创新只是卖广告,Mark 指责 SpaceX 要帮 Facebook 发射的卫星在点火时爆炸了。Elon 生气了就要求他手下所有公司从 Facebook 平台上撤下来,撤完了才有粉丝问他「那 SpaceX 的 Instagram 怎么不撤?」然后他表示「SpaceX 有 Instagram 账号?我怎么不知道?」

SEC(美国证监会)也曾经因为他发的一条 tweet 而罚他钱,原因是这条 tweet 的内容存在操纵市场的倾向。后来他让 Tesla 出一条 $69.420 的短裤,把 SEC 和做空 Tesla 的人嘲笑了一番。

多看一下英文原文信息,不要把自己限制在翻译成中文的信息,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user avatar

因为刻骨的嫉妒

我最佩服的就是明明p2p祸害了中国老百姓那么久,他们连一个人名公司名也记不住。明明A股里直接抢钱的公司比比皆是,他们一点也不愤怒

却总是能咬牙切齿的替大洋彼岸的虚拟货币投资者怒斥马斯克操纵虚拟货币。

羡慕嫉妒恨可以,人之常情,比如我特烦那些女粉丝多的男演员,但真没必要表达情绪时非把自己扮演成什么正义化身,恶心。

user avatar

基本正面?

user avatar

呵呵。我觉得可能是像马斯克这种大忽悠中国人见得太多了。

user avatar

Elon Musk的存在增强了美国的国力,以一己之力为美国贡献了PayPal,Tesla,SpaceX三个Big-Tech,每个都是划时代性的。所以讨厌美国的人确实有很强的动机厌恶Musk。而且Musk的个人突出贡献明显也属于“自由(个人)主义”的个人英雄表现,不符合“集体主义/中庸之道”价值观,所以讨厌“自由主义”或者喜欢“中庸之道”的人也有很强烈的动机讨厌Musk。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