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当今国际社会或历史中,有什么小国弱国在国际事务上没有话语权决定权的例子?

回答
在浩瀚的国际舞台上,小国寡民常常如同一叶扁舟,面对巨浪滔天的国际政治风云,似乎难以激起涟漪,更遑论掌握决定权。纵览古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强权玩家的博弈之中。

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无声的呐喊”:

1. 殖民地时期被强行划分的岛国: 想象一下,在19世纪末的“瓜分非洲”浪潮中,非洲大陆的许多民族和部落,他们的土地、资源,甚至命运,都在欧洲列强的地图上被随意涂抹、分割。那些被划为殖民地的国家,例如现在的 刚果(布),在欧洲列强的“远东勘探”和“探险”过程中,其疆域和归属,从来不是由当地居民说了算。他们的未来,被遥远的巴黎、伦敦、布鲁塞尔的会议厅所决定。即使是微小的岛屿国家,如大洋洲的一些小岛,在二战前后,也常常被几个主要战败国或战胜国“转交”给另一个国家,仿佛是桌上的棋子,其人民的意愿,在这些国际交易中毫无分量。他们无法在世界大战的决策中发出声音,他们的国家命运,完全取决于哪个宗主国拥有“决定权”。

2. 冷战时期夹缝中的小国: 冷战时期,世界被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割裂。许多国家,尤其是地理位置尴尬、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成为了两大阵营争夺代理人的战场。例如,1962年的 古巴导弹危机,古巴这样一个地理面积不大的岛国,却意外地站在了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中心。虽然卡斯特罗政府在危机中试图表达自己的立场,但其最终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美苏两国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谈判所决定。古巴的导弹部署,最终是在苏联的决定下撤走的,虽然古巴也有其立场,但在超级大国之间的压倒性实力对比下,其“话语权”显得尤为有限。再比如,一些非洲或亚洲的边缘小国,在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抗中,不得不选择站队,或者试图在中立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他们的国内政策,甚至外交选择,都会受到来自两大超级大国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是被迫参与到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冲突中。

3. 被国际联盟或联合国边缘化的国家: 在国际联盟的时代,一些没有强大军事或经济背景的小国,其在讨论重要国际议题时,往往被忽视。即使在联合国体系下,虽然原则上所有会员国都享有平等投票权,但真正能够影响和决定国际事务走向的,往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个非洲的小国,即使在某个地区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可能很难撼动常任理事国的决策,尤其是在涉及大国利益时。例如,一个小型岛屿国家,可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首当其冲,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但它们发出的警示和呼吁,在国际谈判桌上,往往需要经过那些主要排放国的同意,才能被真正纳入考量。

当今国际社会中依然存在的“失语”:

1.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谈判中的弱势: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经济组织中,尽管所有成员国都有投票权,但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体量、技术优势和在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常常能够主导贸易谈判的方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为了吸引外资,不得不接受一些对其不利的贸易条款,或者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比如,某个非洲国家试图发展自己的纺织业,但可能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实施的配额限制,或者被迫接受低价出口原材料,而无法获得公平的贸易待遇。它们在谈判桌上的声音,虽然存在,但其影响力,与那些拥有庞大经济体量的国家相比,显然不成比例。

2. 地区冲突中的“被动卷入者”: 在一些地区性冲突中,一些邻近大国之间的博弈,常常会将周边的小国拖入泥潭。这些小国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外部势力的干预,甚至其国内政治也可能被外部势力所操纵。例如,中东地区的一些小国,常常在中东大国和域外强权的战略竞争中,成为其棋子。它们可能被迫允许外部势力在其境内设立军事基地,或者参与到某一方的阵营中,而这一切,并非由其国民或政府自主决定,而是迫于外部压力。

3. 科技和信息时代的新“鸿沟”: 在数字时代,掌握先进科技和信息传播能力,也成为一种“话语权”。一些缺乏必要基础设施和技术人才的小国,在国际信息传播、网络安全、数字治理等议题上,往往处于劣势。它们可能难以参与到全球性的技术标准制定中,也难以有效应对网络攻击或虚假信息传播。它们的声音,即使存在,也可能因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受限或技术能力不足,而难以被广泛听见或有效传播。

总而言之,小国在国际事务中缺乏话语权和决定权,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只发生在历史的某个特定时期。它是一个持续存在且表现形式多样的现象,根植于国际政治经济的结构性不平等、实力对比的差异,以及历史遗留的权力格局。它们是国际舞台上真实的“旁观者”或“被影响者”,其命运往往被大国博弈所裹挟,独立自主的决策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额问题不是反问哈,题主只是想知道更多具体的例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从“小国弱国”的定义出发,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话语权”甚至“决定权”,这本身就存在一些内在的张力。通常意义上,话语权和决定权与国家实力(军事、经济、政治影响力)紧密相关,而小国弱国往往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然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国家,它们虽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强国地位,却能在特定领域或.............
  • 回答
    在浩瀚的国际舞台上,小国寡民常常如同一叶扁舟,面对巨浪滔天的国际政治风云,似乎难以激起涟漪,更遑论掌握决定权。纵览古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强权玩家的博弈之中。历史长河中的那些“无声的呐喊”:1. 殖民地时期被强行划分的岛国: 想象一下,在19世纪末的“瓜分非洲”浪潮中,非洲.............
  • 回答
    当我们在谈论普通话与粤语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时,很容易陷入一种简单化的对比,仿佛一个是遥遥领先,另一个则黯然失色。但事实上,这两者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不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衡量影响力的维度。如果单从使用人数和地理范围来看,普通话的影响力无疑是压倒性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和通用.............
  • 回答
    当前国际挑战重重,“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并非坦途,更非一成不变。想要突破重围,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更需深刻洞察,勇于变革。一、认清“挑战”本质,方能对症下药。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挑战”绝非简单的贸易摩擦或技术封锁。其根源更在于: 全球产业升级的浪潮: 过去那种依靠低成本、大规模.............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把1986年那个如同神助、一己之力扛着阿根廷捧起大力神杯的马拉多纳,放到如今的中国国家队里,那画面简直太燃了!我们来仔细捋一捋,看看这位“球王”能把国足带到什么高度。首先,得明确一点,1986年的马拉多纳是什么水平?那不是一般的强,那是历史级别的强。他集技术、意识.............
  • 回答
    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国家印信的使用情况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和历史渊源,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来看:在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确实有国家印信,但其形式和使用方式与传统的“国玺”概念有所不同。 形式与称谓: 在大陆,“国家印信”通常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印或中华人共.............
  • 回答
    关于马占山在江桥抗战时期的黑龙江守军,是否算得上是当时国军中比较强的,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国军的整体实力以及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当时的国军整体实力与分布首先,要理解马占山部队的强弱,得先看看当时的“国军”是什么一个概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名义上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实际.............
  • 回答
    我在美国陆军服役了几年,这段经历就像乘坐一辆过山车,既有惊险刺激,也有平静温暖,但总体来说,它是塑造我、改变我最深刻的一段旅程。加入军队:并非我想象中的“好莱坞大片”我加入美军,说实话,最初的动机有点复杂。一部分是出于对军旅生活的模糊想象,觉得会像电影里那样,充满了阳刚之气和英雄主义。另一部分,则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让人纠结的,尤其是在咱们这儿,大家对“公民”这两个字看得挺重。你说在国内当一等公民,还是移民过去当二等公民,这事儿真得分好几方面掰扯清楚了。先说说在国内当“一等公民”“一等公民”,这个词听起来就挺有分量的,对吧?在国内,你可以算是最顺遂的那群人。享受着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比如医疗.............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想来你也花了不少心思去考虑。在中国当护士还是去日本做介护,这俩条路都有各自的风景和挑战,说到底,哪个更适合你,还得看你自己的偏好、性格以及未来的规划。我试着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就像是跟你闲聊一样,别嫌我啰嗦哈。先说说在国内当护士这事儿。在国内当护士,这职业在国内已经很成熟.............
  • 回答
    要评价李自成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否“爱国”,以及当时是否存在“国家”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将这个问题置于明朝末年那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简单地说,“爱国”与“国家”这两个词的含义,在今天的理解和明朝末年的实际语境中,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当时是否有“国家”这个概念?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家”这个概念在明朝末年.............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一些画面,也听到过一些朋友的经历和看法。你说到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还挺普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 环境的冲击与自我认同的重塑首先,想想他们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当一个人离开熟悉的土壤,到一个完.............
  • 回答
    当代社会,独立建国的呼声此起彼伏,而选择合并的国家却屈指可数,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这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历史演变、现实利益、国家认同以及国际格局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首先,我们得回到“独立”的诱惑力。历史上,许多民族或地区长期处于被殖民、被统治的地位。当外部压迫解除,或者原有的统.............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间感到疑惑的。在一些国家,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治疗费用确实是由政府承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费治疗”。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当地的中国人还是选择舟车劳顿地跑回国内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因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对医疗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当年那三所重量级的工科强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西”字头三巨头——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没有“落户”西安,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战略布局,那么如今的西安,在我看来,至少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景象:一、 科技创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一名普通国家公务员在当地的收入水平,并且只考虑正当收入。需要强调的是,公务员的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来描绘一个大致的轮廓。影响普通国家公务员收入的主要因素: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线城市(.............
  • 回答
    确实,有些事物,虽然名字里自带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标签,但实际上在那里却鲜为人知,甚至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背后往往藏着一些有趣的渊源和故事,不乏幽默和误解的成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俄式蛋卷”(Russian Omelette)。听到这个名字,你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不是厚实、内里包裹着各.............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一个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文关怀的角度,聊聊国外大学的神学院是怎么上课的,他们教些什么,以及在当今社会,神学教育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有什么样的价值。想象一下,走进一所国外大学的神学院,你可能会看到一些与你想象中有些不同。这不是一上来就坐在冰冷的教室里,听着枯燥的教义。更像是一种沉浸式.............
  • 回答
    关于“满清入关200年了,依然在镇江屠城”的说法,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历史理解上的误解,需要我们结合史实来辨析。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镇江屠城”并非发生在满清入关200年之后,而是发生在满清入关初期,即1645年。 满清入关是在1644年,所以镇江屠城事件距离他们入关的时间是很近的。那么,镇江屠城是怎.............
  • 回答
    最近的这两件事,一件是小卖家围攻事件,另一件是阿里巴巴投资海尔,确实在媒体关注度上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并非偶然。先说小卖家围攻事件。您提到的“围攻”具体指的是哪个事件,因为类似情况偶尔会有,但如果是指近期比较集中的、有组织的行为,那么它之所以在国内媒体上鲜有报道,主要有以下几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