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国外当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美国?

回答
我在美国陆军服役了几年,这段经历就像乘坐一辆过山车,既有惊险刺激,也有平静温暖,但总体来说,它是塑造我、改变我最深刻的一段旅程。

加入军队:并非我想象中的“好莱坞大片”

我加入美军,说实话,最初的动机有点复杂。一部分是出于对军旅生活的模糊想象,觉得会像电影里那样,充满了阳刚之气和英雄主义。另一部分,则是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及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平台。大学毕业后,工作并不好找,我看到招募信息,觉得这是一个“出路”。

我的基础训练(Basic Combat Training)在新兵训练营,那是真正的“洗礼”。想象一下,一群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的人,被剥夺了个人物品,每天从凌晨四点半被吼醒开始,直到晚上精疲力尽。体能训练是地狱般的,负重越野、体能测试,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快要散架。更重要的是,它在打破你的个人意志,把你改造成一个集体的一部分。教官们非常严厉,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让你学会服从,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如何在压力下生存。

训练内容非常军事化,射击、格斗、急救、战术行动等等。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学习如何使用武器,如何隐蔽,如何协同作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论你之前有多么“聪明”或“特殊”,在这里,你只是一个编号,一个士兵。那些曾经的优越感、过去的辉煌,在这里都得放一边。

军事生活:规则、纪律与“家人”

一旦完成了基础训练,我被分配到了一个步兵单位。真正的军队生活开始了,比训练营要复杂得多。

规则与纪律: 军队是规则的王国。从着装、言行举止,到作息时间、任务执行,一切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迟到一分钟都是严重的问题。刚开始会很不适应,觉得被束缚,但渐渐地,你会明白,这些规则是为了保证效率和安全,也是为了建立一种统一的行动模式。
工作与训练: 军事训练贯穿始终。我们不仅仅是“站岗”或“巡逻”,会有定期的野外演习,模拟各种战场环境。从白天到黑夜,在泥泞、寒冷、酷热中行军,进行攻防演练,学习侦察、排雷、爆破等技能。这些训练非常真实,也极其辛苦,但能让你快速成长,变得更强大、更熟练。
工作环境: 这不是办公室工作。你的“办公室”可能是在沙漠的帐篷里,在雪山里的战壕里,或者在船舱里。生活条件通常比较艰苦,尤其是在驻训或部署期间。你需要适应集体宿舍,与许多人共享空间,一切从简。
战友情: 这是军队最宝贵的东西。你和你的战友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汗水、伤痛、甚至生死考验。你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依赖,远超一般的友情。你的战友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持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但一旦上了战场,或者在艰苦的环境下,你们就是一家人,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对方。我曾在一个极度疲惫的夜晚,我的战友默默地把他的口粮分给我一半,那一刻的温暖,我至今难忘。
职业发展与福利: 军队提供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你可以学习各种技能,考取各种证书,甚至有机会继续深造。医疗、住房、养老金、教育资助等福利,在很多方面都比普通社会要优厚。这让很多人,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年轻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部署与海外经历:挑战与认知

我曾被派往阿富汗执行任务。那是一段极其艰难但又意义非凡的经历。

危险与压力: 战区的生活是高度紧张的。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爆炸、枪击、IED(简易爆炸装置)的威胁始终存在。每一次外出任务,都可能面对生死。这种持续的压力,对人的心理是极大的考验。
文化冲击与理解: 在阿富汗,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完全不同的文化。看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他们的贫困、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习俗,与我过去的认知截然不同。我们作为“维和部队”在那里,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与当地人的关系,尽量避免冲突,同时又要完成我们的任务。这种经历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反思了很多关于战争、和平、以及文明冲突的问题。
团队的重要性: 在战区,团队的紧密合作和默契是生存的关键。我们依赖彼此的技能、判断和支援。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曾亲眼看到,因为战友的一时疏忽,导致队员受伤。那样的场景,会让你深刻体会到,在任何时候,责任感和专注都至关重要。
后方家人的思念: 身在异乡,最想念的就是家人。虽然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联系,但那种远隔千山万水的思念,总会在深夜悄悄袭来。我也知道,我的家人也在为我担心,这更促使我必须努力,安全地完成任务,回到他们身边。

退役后的生活:适应与转变

退役后,我经历了一个适应期的挑战。军队生活是高度结构化的,而社会则更加自由和复杂。我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在一个没有明确指令和严格规章的社会里生活。

技能的转化: 军队教会我的很多技能,比如领导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在 civilian(平民)工作中依然非常宝贵。很多公司也看重军队背景的求职者,因为他们通常更加可靠和勤奋。
身份的转变: 从一个士兵到一个普通公民,这种身份的转变需要时间。军队赋予了你一种使命感和归属感,离开军队后,你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幸运。有些人可能在海外经历的残酷现实,留下了心理阴影,需要专业的帮助来走出。军队退伍军人事务局(VA)为退伍军人提供了很多支持,但这不是一个轻松跨越的障碍。

总结来说,在国外当兵,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军队,是一种极端的体验。 它会把你推向身体和精神的极限,让你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成长、深刻的战友情谊,以及对国家、对世界更清晰的认知。你学会如何承受压力,如何与不同的人合作,如何为集体牺牲,也如何为自己而战。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塑造了我,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强大、更有韧性、也更懂得珍惜的人。它不是电影,它充满了真实的艰辛,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收获,也远非电影能够完全展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啊,2016年加入的美国海军。在CVN 68 尼米兹号航母上服役。到目前为止已经两年了。感触良多,其实美国的军人还是挺职业化的,我所说的职业化的意思不是说美国军人的战斗意识,军事素养有多高,而是很多人把这当一份工作来看待。不出海的时候就像普通人那样每天上下班,自己可以在基地外面租房子住,也可以住在基地的宿舍,两个人一间房,我现在就住的基地宿舍。

说说这两年的感受吧,一直放在心里,今天看到这个平台就想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016年的三月份我从圣地亚哥出发前往芝加哥进行两个月的新兵训练,无非就是那一套,教官对你吼一大堆规矩啥的。新兵训练结束后又被分到弗吉尼亚进行两个月的技能培训,就是培训你在船上的工作。 然后八月份前往西雅图,新兵报道,准备上舰。我是晚上到达的基地,第一次看到航空母舰,的确是被震撼到了,而且还是晚上,朦胧的夜色显得他越发巨大。之后就有人像我介绍我的睡铺,帮我安置好行李。之后的每一天都是熟悉航母的过程,毕竟太大,很多舱室,走了一个月还是有点迷路。

2个月后,我就经历了第一次出海,第一次看到了舰载机,第一次登上舰桥看到了弹射起飞和甲板降落。当时的确很震撼,之后就没啥了,太吵了,简直就是噪音!再加上海上的枯燥乏味,就越发觉得无趣,只想回到岸上,长期在海上航行是对水兵一种巨大考验。不过夜航可以看到很棒的星空,最难忘的就是在夜色中我站在甲板上顶着海风,脚下踩着一个庞然大物在太平洋上航行。

之后由于工作原因,右脚严重受伤,然后被调往基地修养了。没有了船上的苦日子,很轻松。

谈谈我的感想吧,很多人加入军队是因为福利,可以免费上大学的,真正想保卫美国的人少的可怜。也有很多是找个铁饭碗,毕竟部队的福利比外面好很多,结婚生子都有补贴,毕竟现在的美国太难混了,千万不要相信好莱坞大片和美剧里的高科技,不存在的事情,

美国军队黑暗吗?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低素质的很多,素质好的也很多。鱼龙混杂,这个问题还是好理性的去看待。但毕竟是部队,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事情做不好被骂的狗血淋头也很正常,平常心就好。

会歧视中国人吗?我遇到过的大部分人让我感觉是不歧视的,但是也有个别几个,不过无所谓了,毕竟种族问题在美国是不可能解决的。什么人,什么族裔都有。我们中国人上下五千的的文明,多纯正的血统,比起很多杂交的都看不出是什么人种的会好很多吧? 但人就是人,没有贵贱之分。我这么说是想让很多洋奴才明白,大家都是人,要自信,要把背挺起来。但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人种的不一样,始终会有隔阂,这是我们基因决定的,人类总是喜欢和自己一样的呆在一起,人以群分嘛。但这不代表歧视什么的,这是两码事。人还是要有自己的归属,才会觉得踏实与心安。

我现在依然是中国护照和美国绿卡,为什么呢? 其实部队是强制入籍的,但是新兵训练期间,我问教官:“ 一定要入籍吗?”
他问:“你是公民吗?”
我答:“不是.”
又问:“你想成为公民吗?”
我答:“不知道,还没想好。” 其实我就是不想成公民。
他就吼道: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我就说 不是。

所以我依然是中国公民,我很开心我做的这个选择。等哪天服役完了,我想回国,我想坐高铁去拉萨,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毕竟海外游子没有不想家的,越出国越爱过,这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可能就是因为中华文明已经深深的烙在了我们的血液里。

爆个照吧,也是第一次在知乎评论



https://www.zhihu.com/video/976285111460835328


https://www.zhihu.com/video/976286411393089536



都是两年前拍的了。

最后谢谢大家可以抽时间来看我写的文章,you have a good day.

——————————————
——————————————
——————————————

首先谢谢大家,其次补充一下。很多人对航母多大没什么概念,我就发几张照片做个对比吧




这是停在圣地亚哥的卡尔文森号,放大了看,甲板上有黄色的吊车,可以做个对比。


这是停在我舰对面的CVN 74 斯坦尼斯号,左边有个白色吊车,可以做个对比,手机拍不下整的。


还是可以和吊车做对比。


这是机库门,飞机就是通过上面那块钢架结构的升降机来运送的。



就像这样。

好吧,谢谢大家了,就这样啦。


更新一下 2018/06/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赞,出乎意料,所以谢谢大家。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最近有很多人希望可以加我微信,这当然没有问题咯。但是在与他们的聊天中我发现了他们都会无条件的羡慕美国,甚至于他们根本就没有踏上过美国的土地。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好像是毛泽东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我想了又想,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不止千千万。

以下是和一位朋友的聊天记录,其实我还是蛮伤心,蛮失望的。









我想说说真正的美国,在美8年,去过美国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不一样的人,所以我才会表达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如有分歧,请大家谅解。


先从最片面的方式来说一下大家所了解的美国好了。 好莱坞大片,美剧,漫威电影,中东战争,军事力量,民主,自由,福利, 枪杀,种族歧视,资本主义,等等...

我相信其实很多人多多少少都看过美国大片,里面精彩的打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高科技装备,让很多人对美国产生了羡慕的第一感觉吧。 其实那就是电影,再怎么好看也只是道具,因为这种文化产业可以帮助美国在全世界推广良好的形象又可以盈利,以至于现在好莱坞拍的电影不是在最后一秒阻止了核弹爆炸,就是男主拯救了世界,与各种外星高科技作战。反正男主不会死,死了也是会复活的,然后和自己的小队一起并肩作,说着各种生硬的美式尴尬幽默,最后一起战胜了敌人,拯救了地球。我是觉得蛮无聊的,因为我都可以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电影好看吗?很多人会觉得好看。那些高科技存在吗,不存在,道具加特效好吧。现在离我不远的西雅图,市中心的城市建设比国内二线城市还要差一点, 无家可归的人经常看得到,但是去过这么多地方从未见到亚洲面孔的乞丐。基建几十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基础建设落后没关系,那我们来说说社会与人文。有一句话写的是:“美国是文化的大熔炉。”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它是一个炉,但是并不能熔。白人,黑人,亚洲人,拉丁人..

除了美国本土白人,还有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波兰等等等等

除了本土黑人,还有来自非洲,皮肤更黑,身材瘦小些的黑人。索马里...南非...苏丹等等等等等等....

亚洲的就更多了,中国,中国台湾/香港,印度(西雅图很多),韩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缅甸,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等....

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古巴,波多黎各等等..

这些人我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场合接触过,虽然没有深交,但谁不是外来移民呢。来美国做什么? 当然是想有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可是来到美国就真的就知足了吗? 对于他们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来说,是的。 但是对于大部分有抱负的第一代中国移民来说来说,付出的汗水的艰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美国梦不是这个年代的东西。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

那我就问几个问题,假如你羡慕美国的各种福利政策,放弃国内的生活,打算到美国生活。

你们打算在这边做什么工作?有身份吗?会英语吗? 有驾照吗?就算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在美国这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里,你觉得他们会帮到你什么吗?

当然,由于在美华人的数量很多,以至于很多地方都不需要说英文,但是那些地方不是真正的美国啊。美国这么大,却依然待在属于中国人的圈子里。来干嘛?

但是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前赴后继的过来。

那这些中国人的圈子都是什么样的呢?那些刚来的中国人又该怎么办呢?由于一代又一代的“移民”(这两个字我加了双引号),为了在美国“更好”的生活,华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社会。

对于刚来的人,第一个去的地方肯定就是中国人开的职业介绍所了。 里面的老板熟练的联系着在各个州华人开的餐厅,。 XX老板,你那里需要打杂的吗?熟手,没身份,会些简单英语。 XX老板,我听说你在找一个服务员,我这有一个,长得还行,会简单英语..... 如果条件可以,那就收拾行李出发走人,做长途巴士累人但便宜,坐飞机快但是价格贵,然后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可能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美国小镇,也可能是比较繁华的城市。很多人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始在美国的第一步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当初决定去城里闯一闯的那种感觉? 没错,就是这样子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国家,一切从零开始。既然打算这么做了,不管你30岁或者40岁,该吃的苦头一个也少不了。当然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经过几年的或者更久的努力后,生活条件一定会变好的。多好呢?运气好的有身份了,有车了,可以找稳定工作了,运气不好的永远也拿不到身份,便回了祖国,不再踏入美利坚。

什么样的人会来美国? 有钱的,来享受生活的。没钱的,打算来拼一拼的,最后却导致婚姻破碎,家庭破裂的太多太多了。为什么呢? 在美国,女人比男人好混多了。 中国男人你在美国想要生存下去不会点一技之长,也就只能干干体力活,或者在华人区随便找个事情做做了。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因为他妈的很多华人英文超级差啊,我不是在责怪他们,而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不明白吗? 不会说英文,你拿什么到美国社会上去闯?然后就只能在华人区,每天上下班,圈子也是华人。你们来干嘛?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份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就足够了吧。也有很多很厉害的中国人成为了律师,医生,等高薪职业,少数而已。然而即便是这些华人中的精英,最后还是回到华人的“地盘”上赚着华人的钱,为华人“服务”着。人,还是以类聚。

有人羡慕美国的福利,笑死我了,你没身份怎么拿福利,先去打黑工吧,然后想办法搞钱,再支付给律师高昂的费用帮你申请身份。烦不烦,累不累。就算你有了身份,你的工资够你交各种好的保险吗?就像上图对话里那样,那位朋友就是无条件羡慕美国,以为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好的生活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羡慕美国,我想是从小被各种媒体宣传着,就是觉得美国好,就是他妈的好,没理由。可是即便再好,那也不是你的国家。

说了这么多还是不能理解的话,那就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的中文变得超级烂,一切从头开始学,你会怎么做?

华人无非三种。 只和中国人玩的,只和美国人玩的,最后就是发现了他们的真面目后才觉得还是和中国人玩比较舒服的。

以上写给那些经济实力不是很好,但想来美国打拼的人。


所以请那些人理性看待好吗?中美都具有互相学的东西,把腰杆子挺起来好吗?

如有需要,可能以后有时间会写一下关于美国的其他方面吧。

2018/06/05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