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桥抗战时,马占山的黑龙江守军在当时算不算国军中比较强的?

回答
关于马占山在江桥抗战时期的黑龙江守军,是否算得上是当时国军中比较强的,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国军的整体实力以及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当时的国军整体实力与分布

首先,要理解马占山部队的强弱,得先看看当时的“国军”是什么一个概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名义上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实际上,东北三省已经处于被日本关东军蚕食和控制的状态。而中央政府的实力,尤其是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力,是相对有限的。

当时的国军,在中央层级,主要由黄埔系、桂系、晋系、西北军等不同派系组成,装备和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南方和沿海地区,由于财政和相对稳定,部队的装备和训练可能相对较好。但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远离中央,国民政府的直接控制和支援是比较薄弱的。

黑龙江的地理位置与兵力构成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边疆,与苏联接壤,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在“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军事力量主要由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负责。马占山本人,就是在张学良时期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省防军总司令。

当时的黑龙江省防军,主要由东北军改编或留下的部队组成。这些部队的构成非常复杂,既有东北军的正规部队,也可能包含一些地方部队、警察部队,甚至一些民间武装。因此,将其简单地归为“国军”中的某个统一标准来衡量,难度很大。

江桥抗战中的表现与部队情况

江桥抗战是马占山部队在“九一八事变”后,打响了局部反击的第一枪。这次抗战,马占山率领黑龙江省的部队,包括步兵、骑兵、炮兵等,在嫩江的江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从作战结果来看,马占山部队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勇气,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然而,从部队的整体装备、训练水平和长期作战能力来看,要说黑龙江守军是当时“国军”中“比较强的”,则需要谨慎。

1. 装备方面: 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前,虽然在数量上可观,但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和统一性与当时的日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部队的武器装备可能还停留在民国初年甚至更早的水平,弹药和后勤补给也常常捉襟见肘。黑龙江省的部队,作为地方防军,其装备水平可能更难以与中央系的精锐部队相提并论。

2. 训练方面: 东北军在训练上,特别是早期,曾受到过一些西方军事思想的影响,但整体训练水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与当时一些接受了更全面现代化训练的部队相比,可能仍有不足。在江桥抗战中,虽然士兵们英勇无畏,但面对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在战术配合和战斗意志的持续性上,自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3. 兵力与士气: 马占山部队在江桥抗战初期,动员了相当数量的部队,并且士气高昂,这是他们能够抵抗日军的重要原因。但从长期作战和部队的持续补充来看,黑龙江省地方部队的兵源和训练体系,可能无法支撑大规模、高强度的长期战争。

结论

综合来看,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下,马占山领导的黑龙江守军,虽然在江桥抗战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抵抗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抗日先声作用。但若以当时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所辖部队的整体实力标准来衡量,尤其是与一些精锐的中央军部队相比,黑龙江守军在装备、训练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可能并不能算得上是“比较强的”。

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当时在特定地区,在极端困境下,由有担当的将领率领,用血肉之躯对抗侵略者的“最坚决”和“最勇敢”的部队之一。他们的“强”,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民族气节和临危不惧的抗战意志,而非纯粹的军事硬实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精神力量的价值,是无法用简单的军事实力排名来衡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看法应该是比较强的,和日军对等兵力对抗一周然后成建制撤退而非溃败,这种能力在国军中很少见。

user avatar

算不算强不好说,但起码敢于出手抵抗,就比其他东北军强了不少。

截止江桥作战结束的1931年11月19日,关东军在东北阵亡总数为219人,其中在江桥附近被击毙者多达121人。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排除掉九一八事变当天在沈阳和吉林击毙的70人,关东军在2个月时间内在吉辽两省因作战原因只死掉28人,而这28人中,死于与东北正规军作战者又是寥寥无几。

所以说,江桥抗战的意义并不在于消灭了多少日本人,而在于这是东北军体系下的部队第一次进行成建制组织的抵抗行动,对于整个东三省正规军的抗日行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要说强,张将军在锦州防线肯定是有更强的部队。但是再强,又有什么用呢

user avatar

马占山的守军在东北军内部算二流部队,在国军内部算中下等的部队。

首先解释为什么在东北军内部算二流

马占山的军队,是这样的:

张学良的一流部队,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张学良时期的东北边防军,相比于张作霖时期的奉军冗杂的编制,精简了许多。

东北军分三个等级:国防军、省防军、非正规军。

国防军:东北军主力,旅编制,附有序列番号,担负国防任务

省防军:负责维持省内治安,仅驻扎在黑龙江省及辽宁省边境地区

非正规军:警察、公安队、县自卫团等

马占山的守军基本上都是省防军和非正规军

中原大战时,张学良彻底倒向蒋介石,亲率东北军主力入关,后来倒张运动兴起,张学良又调动辽、黑境内军队增援。

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关内集结了十一万五千东北军主力

原驻于黑省两个国防军正规旅在石友三叛乱时被调至关内,致使省内兵力只有省防军的三个步兵旅、两个骑兵旅、守卫省府安全的卫队团以及保安团、保安大队和兴安屯垦军下辖的三个步兵团。

东北军一线主力的配置,还得参考九一八事变时把武器锁柜子里坐在床上挨炮击的独立第七旅。

第七旅由张学良卫队团改编而来,武器精良,下辖步兵第619团、620团、621团及旅直属骑兵队、汽车队、通讯连、迫击炮连、机枪连以及战车队、辎重队和军官教育班。

然后解释下在国民党军内的程度:

这个要看东北军在国民党军内是个什么层次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根据训练水平、军官素质、武器装备、能收到的给养,大致排名如下:中央直系军(国军没这个称呼,是日本人发明的称号,指代由北伐第一军及黄埔学生发展的部队)、其他中央军、广西军队、原西北军及东北军、一部分西北回军、粤军、晋军,最后是云南、四川等省军。

——徐乃力:《抗战时期国军兵员的补充与素质的变化》,《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3期,第53页。关于抗战前夕国军各部队战力的评价,另可参阅防卫厅研修所战史室编《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东京:朝云新闻社,昭和五十年,第104—105页;刘凤翰:《论抗战前日人对中国军事之调查》,第368—383页;Carlson, The Chinese Army, chap.6.

东北军大致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二流部队姑且不负责任地在国军里算成中下水平。

但在抗战中,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战斗力不等于战绩好看,比如云南、四川这种地方军,还在采用密集阵型冲锋,但敢打敢牺牲。

能打的东北军第七旅坐在床上挨打,不能打的黑龙江省防军和日军在冰天雪地里胶着在一起,张学良则率领担负国防任务的国防军入关参与政治角逐。

都是民国时期畸形的新军阀政治体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马占山在江桥抗战时期的黑龙江守军,是否算得上是当时国军中比较强的,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国军的整体实力以及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当时的国军整体实力与分布首先,要理解马占山部队的强弱,得先看看当时的“国军”是什么一个概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名义上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实际.............
  • 回答
    近十年来抗战剧扎堆出现“纨绔少爷”和“江湖大佬”的设定,这背后确实有着多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承认,这是一种市场和观众需求的反馈。观众口味是会变的,一部剧的成功往往会带动一批模仿者。 “纨绔少爷”的吸引力: 为什么会.............
  • 回答
    明末江南士绅们“死抗朝廷税赋”,将其解读为“没有一点家国情怀”是一种过于片面的看法,也忽视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重利益纠葛。将士绅的行为简单归结为“自私”或“缺乏家国情怀”,是站不住脚的。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朝廷税赋的压迫性与不合理性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明末.............
  • 回答
    掷地有声的回应:江苏如东如何看待“最美抗疫女护士”事件?“最美抗疫女护士”这个称号,本应是荣誉的象征,是疫情期间无数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中的闪光点。然而,当这个称号被放在江苏如东县,并伴随着“曾在武汉服务50多天”的描述时,却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如东县方面对此事的回应,掷地有声,也折射出在信息爆.............
  • 回答
    江西一名16岁少年,在遭遇八人持刀围殴的情况下,为了自卫反杀了其中一人,却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检察院认为量刑过重,提出了抗诉。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让我们不得不从法律的严谨角度去剖析其中的复杂性。事件背景与法律的初步考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核心要素: 未成年人身份: 案发时.............
  • 回答
    江歌案(江歌案)自2017年案发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后续法律程序和舆论焦点持续发酵。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和法律逻辑的详细分析: 一、赔偿款的处理:公益捐赠与法律程序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2条,赔偿义务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 赔.............
  • 回答
    江歌母亲诉刘鑫案一审宣判,被告赔偿近70万元,这一案件在法律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侵权责任、民事赔偿、法律程序等多个方面。以下从法律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案件背景与法律争议焦点1. 案件基本事实 江歌与刘鑫在青岛某小区因纠纷发生冲突,刘鑫将江歌推倒后,江歌为自救翻过墙头,后因刘鑫未及时救.............
  • 回答
    关于江苏一博士“虎爸”逼六七岁儿女学高数的事件,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对教育方式、儿童发展规律和家庭教育伦理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1. 事件核心 据报道,一位博士父亲(可能为数学或相关领域博士)因对子女教育的严格要求,将六七岁的孩子强制学习高等数学(如微.............
  • 回答
    关于江西教师因发表“让扬州放弃严格防疫”言论被行政拘留15天一事,需从法律依据、言论边界、程序合法性等角度综合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事件背景与法律适用根据公开信息,该教师可能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上发布了带有煽动性或误导性的言论,例如质疑扬州防疫政策的合理性,甚至呼吁“放弃严格防控”。警方据此依.............
  • 回答
    关于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原江西城市学院)的“坑钱”问题,网络上确实存在一些争议和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经济负担和潜在问题,供参考: 一、学费与住宿费用1. 学费偏高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学费普遍高于公办院校。根据2023年招生简章: 普通本科专业:约1.............
  • 回答
    江苏某公司要求员工改用国产手机并设置奖惩机制(如购买苹果手机会被辞退,使用华为可获补贴)引发广泛讨论。这一事件背后涉及政策导向、企业责任、员工权益与市场公平等多重因素。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此类“支持国货”行为的合理性及潜在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企业动机1. 国家政策推动国产替代 近年来,中.............
  • 回答
    “江歌案”当事人刘鑫在二审期间表示“如果二审维持,我真的只有死路一条”,这一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评价刘鑫的这一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1. 表象层面的分析: 情绪宣泄与绝望表达: 在法律审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面临可能不利的判决时,任何人都可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刘鑫的这句话,在表.............
  • 回答
    江歌母亲不接受刘鑫道歉,并表示“如果她真诚,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案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情感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一、情感的深度创伤与失落的信任 丧子之痛的巨大创伤: 江歌母亲承受的是失去女儿的巨大痛苦。这种痛苦是毁灭性的,它剥夺了一个母亲生命中最珍贵的“未来”。在这种极度痛.............
  • 回答
    江苏省徐州市第四次通报丰县“铁链女”事件,虽然名为“通报”,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次针对此前质疑和批评的回应和“澄清”。这次通报发布于2022年2月23日,距离首次通报仅过去了一周多,这本身就说明了事件的敏感性和社会关注度之高。以下是此次通报中值得关注的几个要点,以及它们的深层含义:1. 关于“小花梅.............
  • 回答
    江歌案当事人刘鑫正式上诉,称“一审判决事实认定错误”,事件后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上诉的法律程序及可能出现的情况1. 二审法院受理与审理: 刘鑫的上诉提交后,将由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会审查上诉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例如是否在.............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江西男子入室杀人致 2 死 1 伤,在逃途中又杀 1 人的案件,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恶性刑事案件。根据媒体公开的报道,我可以为您详细梳理一下案件的进展和值得关注的信息:案件基本情况概述:这起案件发生在江西省鹰潭市,犯罪嫌疑人名为温某某。根据报道,温某某于2024年5月10日下午,在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尽管江西和辽宁在人口和GDP总量上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表现相似,但人们对两省的印象却差异很大,这背后涉及到 经济结构的差异、产业基础的厚重程度、发展历史的惯性、以及更重要的——人均经济指标和人们的直观感受。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
  • 回答
    “江歌案”当事人刘鑫曾公开表示“一直避免自己成为‘刘学州’”,这句话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需要结合她当时所处的语境、公众对她的认知以及“刘学州”事件的背景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刘鑫为何会说出这句话,以及她“避免”的目标是什么。刘鑫说出这句话,最直接的解读是她希望避免自己成为一个“被舆论完全否定.............
  • 回答
    江西某中学发生的“没收学生手机并挑便宜的砸毁”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校方将此行为解释为“是充电宝,怕引起火灾”,但这种解释是否能为学校的行为辩护,以及学校是否应该砸毁学生私有物品,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事件回顾与校方回应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在江西某.............
  • 回答
    关于江苏丰县“铁链女”事件的后续处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和担忧,认为事件可能“不了了之”。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事件的起因、官方的处理过程、公众的反应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暴露2022年初,一段名为“八孩母亲”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视频中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