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成本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LV 对部分产品全球调价 7%-10%,你认同吗?奢侈品是否会越来越贵?

回答
LV 全球调价 7%10%,这事儿,挺值得聊聊的。

首先, LV 这么做,我倒是不意外,也谈不上特别认同,更像是理解。你想想,LV 本身就是一个以“稀缺性”和“高品质”为卖点的品牌。如果它的成本一直在涨,比如:

原材料成本: 那些顶级的皮革、珍稀的金属配件、手工制作的布料,这些东西本身就不是便宜货。全球供应链一旦出现问题,比如运输受阻、产地原材料短缺,价格自然就往上走。
人工成本: LV 的产品,尤其是皮具和成衣,很多都是靠手工艺人一点点做出来的。这些手艺人本身就是稀缺资源,他们的技艺需要时间打磨,自然也意味着高昂的薪酬。加上现在全球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人工这一块儿的开销肯定不小。
品牌运营和营销: LV 的广告、时装秀、旗舰店的维护,这些都是巨大的开销。尤其是在全球化营销的今天,为了维持品牌形象和吸引力,这些投入只会越来越多。
汇率波动: 作为一个全球性品牌,LV 的收入和支出涉及多种货币。一旦某个主要市场的货币贬值,为了维持利润,自然需要通过提高当地售价来弥补。

所以,从成本驱动的角度来看,LV 这次调价有其合理性。把 7%10% 看成是对这些上涨因素的“成本转移”也说得过去。

但“认同”这个词,我得打个问号。 毕竟,作为消费者,我们总是希望买到更划算的东西。但我也知道,奢侈品消费,从来不是纯粹的理性消费。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身份和体验的附加值。

至于“奢侈品是否会越来越贵”,我的看法是:大概率是的,而且会呈现出一种“马太效应”般的趋势。

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1. “稀缺性”是奢侈品的生命线: 奢侈品之所以是奢侈品,就在于它的“得之不易”。如果大家都轻易能买到,那还算什么奢侈?LV 每年对部分产品进行调整价格,甚至限量推出一些“难以获得”的款式,都是在人为制造和维持这种稀缺感。当成本上涨时,涨价是维持这种稀缺性的一种方式,否则如果价格不涨,反而大量生产,那才真的是在“掉价”。

2. 品牌忠诚度与“心理锚定”: 像 LV 这样的顶级奢侈品牌,已经建立起了非常高的品牌忠诚度。很多消费者购买 LV,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实用性,更是对其品牌历史、设计美学、工艺传承的认可。他们对品牌的价格预期本身就比较高。一次小幅的涨价,并不会轻易动摇他们的购买意愿,反而可能强化其“这是好东西”的心理认知。这种“心理锚定”是很强大的。

3. “值”和“不值”的边界模糊: 奢侈品的价值,很多时候是由消费者自己赋予的。你觉得这件包包值 3 万,那它就值 3 万。当你看到 LV 的新款上市,或者某件经典款稍有涨价,但它依然是你梦寐以求的,你还是会咬牙买下,因为它满足了你的某种心理需求。这种“愿意为这份虚荣或这份认同买单”的心理,是奢侈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支撑。

4. 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尽管 LV 自己可以进行价格调整,但全球通货膨胀是大背景。当纸币的购买力下降时,很多有形资产,包括高品质的商品,往往会成为相对保值的选择。所以,即使 LV 没涨价,其他东西也涨价了,相对而言,LV 的价格吸引力可能就不会显得那么“离谱”。

5. “强者恒强”的现象: 那些真正有实力、有历史积淀、有独特设计风格的顶级奢侈品牌,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也更容易将成本和品牌价值成功地转移给消费者。而那些定位相对中低端的“轻奢”品牌,在面对成本压力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时,反而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顶级奢侈品的“贵”,可能会更加突出。

那么,是不是所有奢侈品都会一路涨下去,而且涨幅巨大?

我觉得也未必。

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线有差异: 就像 LV 内部,不是所有产品都涨价。一些经典款、入门级产品可能涨幅会更保守,而一些限量款、特别系列,或者使用更稀有材质的产品,涨价空间可能更大。不同品牌的策略也会不一样。
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反应: 奢侈品行业虽然相对封闭,但依然存在竞争。如果一个品牌涨价过猛,超出了其目标消费群体的承受能力,或者与竞争对手相比显得性价比过低,它也可能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消费者虽然有“心理锚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底线。

总结一下:

LV 这次调价,是行业内成本上涨和品牌策略的正常反应。奢侈品整体而言,因为其“稀缺性”的属性、品牌价值的支撑以及消费者对其“高价值”的心理预期,确实有越来越贵的趋势。这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品牌“价值”的一种体现和维护方式。

但这个“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品牌定位、产品线、市场竞争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这一点,也许能更理性地看待奢侈品的“涨价”现象,也更能区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品牌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上如果你是在2019年购入的很多奢侈品牌比如包啊表之类的。到现在你去卖二手,如果使用少,品相好,二手价还要超过你的原价。

这几年涨的缺失太厉害了。一般来说一年涨幅5%以内是合理的。这三年,基本上都要上到10%。个别热门款,那就不谈了。店面没有,二级市场溢价是倍数。

但是如果你想想保时捷都能加价了,就会觉得这很正常。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太快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