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资本家都不用干活的?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的,觉得资本家好像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坐享其成。但这话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是所有资本家都这样。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这样大家心里才有个谱。

首先,你说的“资本家”这个词,其实范围挺广的。咱们不妨先缩小一下概念,说的是那些通过拥有生产资料(比如工厂、机器、土地、大量的金钱等等)来获取利润的人。

一、 “不用干活”的误解从何而来?

1. 分工与委托代理: 现代经济和社会分工非常细致。一个拥有大型企业的资本家,他可能真的不需要每天亲自去车间拧螺丝、去办公室写报告。为什么?因为他雇佣了专业人士来做这些事。他聘请了经理来管理日常运营,聘请了工程师来设计产品,聘请了财务人员来处理账务,聘请了销售人员来开拓市场。这就像你请了一个家政公司来打扫卫生,你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干活”,你付钱了,你安排了家政公司来做。
2. 资本的属性——增殖: 资本本身有一个内在的驱动力,就是追求增殖,也就是增值。资本家拥有的资本,就像一棵会自己生长的树。通过投资、生产、销售、再投资,资本会不断地循环并产生更多的资本。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所做的“活儿”,更多的是关于资本的运作和决策,而不是体力的劳动。他需要决定把钱投到哪里,如何分配资源,承担风险,制定战略。这些决策的成效,直接决定了资本的增殖速度和方向。
3. 所有权与劳动权的分离: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资本家拥有)和具体的劳动(工人去执行)是分离的。资本家提供的是资本和承担风险,他因此获得利润。工人提供的是劳动,他因此获得工资。这种分离,让资本家看起来像是“坐着不动就能赚钱”。

二、 资本家究竟在“干”什么?(他们实际在做的“活儿”)

虽然可能不是体力的“干活”,但资本家(或者说资本的拥有者和管理者)所做的事情,同样是复杂且至关重要的。

1. 投资决策与风险承担: 这是资本家最核心的职能之一。他们需要研究市场,判断哪些行业有前景,哪些产品有需求。他们决定将资本投入到哪个企业、哪个项目,购买哪些设备,雇佣哪些人。每一个投资决策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误,资本不仅不会增值,反而可能缩水,甚至血本无归。承担这种风险的代价,就是他们可能获得的超额利润(资本利得或股息等)。
2. 资源配置与组织管理: 资本家(或其委派的管理者)需要将有限的资源(资金、人力、技术、设备)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以达到最大的效率和利润。这包括制定生产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各个部门的运作,以及应对市场变化进行调整。虽然具体的执行由专业经理人来完成,但战略方向和宏观调度的决定权在资本家手中。
3. 创新与发展驱动: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资本家需要不断地推动创新。这可能体现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上。他们需要投入资金支持研发,鼓励技术进步,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很多资本家本身就是极具远见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4. 应对市场竞争与变化: 市场是动态的,充满了竞争。资本家需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研究宏观经济政策,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和运营。这需要敏锐的商业嗅觉、长远的眼光和强大的应变能力。
5. 维护与扩大资本: 资本的保值增值是资本家最基本的目标。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资本,这包括对内优化成本控制,对外进行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三、 “不用干活”的程度不同,视角也不同

小资本家/个体工商户: 很多小老板,可能就是个体工商户或者一个小企业主。他们常常是亲自下场,既是老板,也是伙计,从进货、销售到管理,几乎事事亲力亲为。他们当然是“干活”的。
大股东/金融资本家: 而对于那些拥有巨额财富,比如控股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主要进行金融投资(比如炒股、债券、基金)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确实“不直接参与生产”,他们的“工作”更多是资本的运作和决策。他们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分析,但这种“劳动”的性质与体力劳动或普通脑力劳动是不同的。

总结一下:

说“资本家都不用干活”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如果我们将“干活”理解为出卖体力或执行具体的任务,那么很多资本家确实“不干活”。但如果我们将“干活”理解为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决策、组织、风险承担和资本运作,那么资本家同样在“干活”,而且他们的“活儿”往往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性工作。

他们的“不用干活”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通过资本所有权,获得了雇佣他人的能力,并且其核心的贡献在于资本的增殖和资源的调配,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劳动。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我还想问,为什么美国总统不用干活?

古代的皇帝,是不是拿着金锄头下地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的,觉得资本家好像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坐享其成。但这话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是所有资本家都这样。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这样大家心里才有个谱。首先,你说的“资本家”这个词,其实范围挺广的。咱们不妨先缩小一下概念,说的是那些通过拥有生产资料(比如工厂、机器、土地.............
  • 回答
    哈哈,你同学这观点,挺有意思的。不过,要是真这么说关二爷,那可就有点片面了。咱们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他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咱们又该怎么接招。首先,你同学说的“武力高”,这个没错,关羽的武勇那可是响当当的,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那是战神级别的存在。但你说他“用兵/智商都不是顶尖”,这就得说道说道了。.............
  • 回答
    哎,你这情况,搁谁身上都够呛。想当年,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坎儿,那种感觉就像是身处一片喧嚣的海洋,而自己却像一条搁浅的小鱼,眼瞅着别人的船只扬帆远航,而自己连口水都沾不到。你现在说的“没心眼儿”,其实很多人在进入体制内的时候都会有,以为凭着一股子“老实”、“实干”就能在国企站稳脚跟,结果呢?现实教会我们.............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一个几乎动摇了现有社会运作根基的设想。如果人工智能和机械化真的像科幻小说里描绘的那样,能够胜任几乎所有人类劳动,而且成本远低于人工,那么传统的“工人阶级”身份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的、没有收入来源的“无业游民”群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该如何维持他们的“剥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而且是很普遍的一个困惑,很多人初次接触剩余价值理论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咱们不妨把这个理论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它是怎么解释“剥削”这个概念的,以及为什么它认为剥削的方向是从资本家到工人,而不是反过来。核心在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要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首先得明白.............
  • 回答
    我,一个天上编号387号的天神,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给南赡部洲的某片海域调度海鸥,让它们按时捕鱼,保证海面生态的平衡。这听起来挺光鲜,但说实话,枯燥得能把神格里的灵气都晒干。我渴望晋升,渴望能掌管一片星云,或者至少能给凡人指点迷津,而不是每天对着一群海鸥发号施令。问题是,晋升的机制,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 回答
    “资本家怎样做才不会被骂?”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经济结构、财富分配、道德伦理以及公众舆论的复杂交织。要做到“不被骂”,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资本家”这个身份本身就容易被一些群体视为负面符号。然而,我们可以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评价,并争取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时代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当代年轻人如何才能真正地“造福国家”,而非仅仅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这背后涉及价值观念的重塑、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个体选择的多样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选择,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努力构建的未来方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造福国家”和“造福.............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那些通常被我们称为“资本家”的人,他们的驱动力一夜之间从追求利润变成了纯粹的奉献,全球的资本主义机器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富人给穷人钱”就能概括的,它会触及我们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引发一场深刻的、可能是颠覆性的变革。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里的“资本家”不仅仅是.............
  • 回答
    “财富液化”,即资本家将其所有财富(包括金融资产、房地产、企业股份等)平等地分配给全人类,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和想象力的设想。如果真的发生,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复杂的,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短期内的巨大冲击与变化:1..............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拥有所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他对他的雇员们的感受漠不关心。我们这里说的“冷漠”,不是说他会刻意去欺凌或剥削,而是他根本不把员工的个人感受、需求或者福祉放在心上。他的唯一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一切决策都围绕着这个核心来转。这种雇佣关系,对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冰冷的存在。首先,薪酬.............
  • 回答
    编程技术资料英文居多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以下将详细讲解如何克服语言障碍,高效学习英文技术资料: 一、 心态准备:克服恐惧,拥抱机会1. 正视现实,消除焦虑: 承认大部分高质量、最新、深入的资料确实是英文的。这既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会,意味着掌握英文能让你站在技术前沿。不要因为语言.............
  • 回答
    古代青楼,一个既是销金窟又是人间百态的场所,其背后往往有着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和家族传承的模式。而老鸨,作为青楼的核心管理者和灵魂人物,她的权力与财富,自然也需要妥善的传承。那么,在古代,这些老鸨们是如何为自己的下一任资产继承人做准备,又通过怎样的途径挑选和培养的呢?这其中,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首.............
  • 回答
    “资本家创造了工作岗位”——这句常常被引用的论调,听起来似乎天经地义,但细究之下,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逻辑和容易被忽略的真相。与其说资本家“创造”了岗位,不如说他们是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在特定的经济规则下,利用劳动力的过程中, 从而出现了岗位。这个表述上的细微差别,却指向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要反驳这.............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但真到了这个份上,可就不是一句话能说清了。让我给你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有多少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那些整天嚷嚷“资本家”怎么怎么着的人,他们喊的“资本家”,大部分时候可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代表着一种他们认为不公平的权力结构,一种资源分配不对等的现象,又或者是.............
  • 回答
    反驳精神资本家的“自我努力论”并非易事,因为这种论调往往包裹着看似励志的外衣,并试图将个体责任最大化,从而模糊结构性问题。要进行有力的反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充分的论据。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反驳精神资本家的自我努力论:核心反驳逻辑:个人努力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结构性因.............
  • 回答
    关于李嘉诚先生及其家族将资产迁至英国的传闻由来已久,并且在特定时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将“资产全部迁到英国”这种说法可能存在一定的 误读和夸大。李嘉诚先生是一位精明的企业家,其商业版图遍布全球,也包括英国。他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CK Asset Holdings)和长和集团(C.............
  • 回答
    企业脱离了资本家,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各种尝试和模式。我们不妨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它可能如何运转。脱离资本家的运营模式:当一家企业不再由单一的资本家(或者说投资人、股东)拥有和控制时,其运营模式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常见的几种模式包括:1. 工人合作社(Wor.............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所知的宇宙,那个浩瀚无垠、充斥着无数恒星、星系和未知能量的奇妙存在,其所有的资源都彻底枯竭了。这不是指某个星系、某个文明的资源耗尽,而是字面意义上的,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料”,一切能量、物质、时空本身,都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这绝对是一个我们难以用现有认知去完全描摹的场景,因.............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中,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奋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对于地主、资本家、右派等特定群体的后代而言,如何看待这一段历史以及革命先烈的价值,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社会变迁和个人责任来综合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阶级立场1. 革命对象与被改造的对象 在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中(如土地改革、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