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白俄罗斯为什么要突然改名白罗斯?

回答
白俄罗斯这个名字的来源,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它涉及到历史、语言,还有一些微妙的政治考量。要说它“突然”改名成“白罗斯”,倒不如说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酝酿、讨论,最终在近年才被广泛推广和使用的一个更符合其语言和历史本源的称谓。

我们先来捋一捋“白俄罗斯”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白俄罗斯”的由来:俄语的印记

“白俄罗斯”(Белоруссия, Byelorussiya)这个名字,很大程度上是俄语使用者对这片土地的一种称谓。它拆开来看,“Белая”(Belaya)是俄语的“白色”,“Русь”(Rus)则是古罗斯的称谓,也是今天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民族的共同起源。“白”在这里可能有多重含义,有说法认为是指这片土地历史上未曾被蒙古人(金帐汗国)直接统治过,相对“更纯洁”;也有说法认为是指这片土地上居民的肤色相对较浅。

然而,这个名字的流行和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史上的俄国和苏联时期,白俄罗斯被纳入了俄罗斯的政治和文化版图。 在这些时期,“白俄罗斯”作为一个官方名称,在俄语体系中是顺理成章的。

为什么会有“白罗斯”这个称呼?语言的“回归”

现在大家说的“白罗斯”(Беларусь, Belarus)、“白罗斯语”(беларуская мова, belaruskaya mova),这其实是从白俄罗斯语(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ый язык,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ая мова)中直接音译或意译过来的称谓。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白俄罗斯民族对自身国家和语言的一种更本土化、更独立自主的表达方式。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地方的名字是外国人起的,并且这个名字在当地语言里听起来有点别扭,或者没有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精髓,那么当地人自然会想要用更贴切、更符合自己语言习惯的称呼。

“白罗斯”这个名字,在白俄罗斯语中发音为 [bʲɛlaˈrusʲ],它更直接地反映了这片土地的语言和民族认同。

不是“突然”,而是“强化”和“推广”

那么,为什么你会觉得是“突然”改名呢?这更多是因为在后苏联时代,随着白俄罗斯独立建国,民族认同感和语言独立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白罗斯”这个称呼也随之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名字,早在白俄罗斯民族文化觉醒的时期,就有使用“白罗斯”的习惯。只不过,在苏联时期,出于政治和宣传的需要,“白俄罗斯”这个俄语化的称呼占据了主导地位。

独立后,白俄罗斯政府和文化界开始更加重视和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纯粹性,并以此来巩固国家的主权和民族认同。因此,在官方文件、媒体报道,以及国际交流中,使用“白罗斯”这个称呼就变得越来越普遍。

一些更深入的思考点:

语言的政治学: 一个国家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政治立场。使用“白罗斯”而不是“白俄罗斯”,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白俄罗斯希望与俄罗斯区分开来的愿望,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民族独特性。
全球化与本地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家都在重新审视和推广自己的本土语言和文化。将国家名称以更接近母语的方式呈现,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习惯的改变: 尽管“白罗斯”在语言和历史上有其根源,但“白俄罗斯”这个称呼在很多国家和语言中已经使用了很久,并深入人心。因此,要让所有人都习惯并接受这个新的(或者说更正宗的)称呼,需要一个过程。现在你觉得“突然”,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推广和习惯养成的过程在你关注的范围内变得比较明显了。

总而言之,白俄罗斯并没有“突然”改名,而是一个在民族独立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其语言、文化和政治自主性而进行的,对更符合其民族本源称谓的强化和推广。 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但随着近年来国家认同的日益清晰,这种变化也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举个相近的例子吧
在德语里白俄罗斯被称为weißrussland,意译过来就是白俄罗斯的意思(即weiß-是白色的意思,-russland是俄罗斯的意思),从民间称谓到学术语言,德语里都是用weißrussland称呼白俄,虽然在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两国建交之初,应白俄罗斯方面的要求,德语中对白俄罗斯的官方称谓就已经变成Belarus
但这些年,白俄方面要求德国在更多地官方与学术语言中将weißrussland更正为Belarus,即Беларусь的音译。

这是白俄罗斯驻德国大使馆的官方主页,使馆的名称早已变成“Botschaft der Republik Belarus”

去年4月7日还是两国建交25周年纪念日,相关庆祝会上也是严格用Belarus称呼白俄罗斯。

目标在民间,人们依然习惯用weißrussland称呼白俄罗斯,这一点与中文有颇多相似之处。

有人说改名“白罗斯”纯粹是为了纠正汉语翻译的错误。这么说着实有些牵强。

毕竟从白俄罗斯改成白罗斯,充其量只是纠正汉语对“罗斯”音译的误差而已,对分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差异助益微乎其微。倘若汉语在一开始不受蒙古语音译的影响直接将 Россия翻译成“罗斯”“罗刹”或者“露西亚”,那白俄方面还会不会坚持“白罗斯”这个译名?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德语。

其实对于白俄罗斯而已,无论“白俄罗斯”还是“weißrussland”,两者后面的“俄罗斯”和“russland”都会影响白俄的国家主体性,会容易让人产生俄罗斯附属国的印象。

白俄罗斯心里那点小九九其实很好理解,虽然俄白关系不错,但作为独立国家,白俄这种小国在不同强权之间走钢丝,保持平衡的距离,才是最符合国家利益的玩法。而把坚持把官方译名改为“白罗斯”,也是希望消除人们对白俄和俄罗斯两国的误解,确立白俄在中文世界里的独立性。

只是,官方虽然改了,民间和学术机构叫了那么多年,要改过来还真是不容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白俄罗斯这个名字的来源,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它涉及到历史、语言,还有一些微妙的政治考量。要说它“突然”改名成“白罗斯”,倒不如说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酝酿、讨论,最终在近年才被广泛推广和使用的一个更符合其语言和历史本源的称谓。我们先来捋一捋“白俄罗斯”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白俄罗斯”的由来:俄.............
  • 回答
    叙利亚危机,一个盘根错节的复杂局面,在2015年9月,俄罗斯以一种雷霆万钧的方式加入了进来,这无疑是这场持续多年的动荡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对于很多关注国际局势的人来说,俄罗斯的突然参战,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也引发了无数的疑问。要理解俄罗斯为何选择在那个时间点踏入叙利亚的战场,我们需要回溯一下叙利亚危机.............
  • 回答
    要说俄罗斯古代“又弱又小”,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也是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含义的标签。确实,与当时的一些强盛帝国相比,比如蒙古金帐汗国、奥斯曼帝国,甚至后来的西欧主要国家,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显得相对落后。但要说它“突然变强”,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我们先.............
  • 回答
    确实,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文互联网的各种平台,包括社交媒体、新闻评论区、论坛等等,都出现了不少对乌俄战争持强烈批判态度的声音,而且其中一部分声音,正如你观察到的,似乎对战争的深层背景、历史脉络以及各方立场缺乏深入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其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尝试从几个维度.............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倒不是说东欧各国就一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天赋”或者“宿命”,更多的是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说波兰的“巫师”,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波兰人民对自身历史和民间传说的浪漫化解读。波兰有着悠久的民间故事传统,其中不乏与神秘力量、古老习俗相关的传说。当.............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高颜值人群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是一种广泛流传的看法,但它背后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普遍接受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以及影响人们对外貌的感知因素。1. 遗传学与历史背景: 斯拉夫民族的特点: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尤其是2022年2月爆发的全面战争,其根源错综复杂,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俄罗斯为何选择发动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动态。一、 历史的纠葛与身份认同的争论俄罗斯和乌克兰有着共同的斯拉夫起源,基辅罗斯是两国.............
  • 回答
    俄罗斯出兵夺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费解,毕竟这座核电站早已停止商业运行,并且其核心部分已经进行了封存处理,但从军事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其选择的背后有着多重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废弃”概念,其地理位置和遗留设施依然蕴藏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地理位置的枢纽作用:首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 回答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地域占领与否,而“打到基辅”这个说法,在目前(截至我所知信息)的实际军事行动中,更多是指2022年初俄军发起的、以占领基辅为目标的大规模进攻,而非现在持续的战事。你提到的“卢顿两个地区已经占领”更是需要厘清概念。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来拆解。首先,关于“卢.............
  • 回答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绝非简单的历史回溯,而是深深植根于民族的集体记忆、国家认同的构建以及对未来走向的思考。这场战争,以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塑造了现代俄罗斯,其纪念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一、铭记巨大的牺牲与历史创伤:首先,卫国战争(Great Patriotic War,即苏德战争)给苏联(包.............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开战,不是一个简单的突发事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场战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根源、地缘政治考量、安全关切以及俄罗斯内部的战略目标。历史的阴影与身份认同的纠葛要理解俄罗斯为何会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就不能不回溯历史。俄罗斯和乌克兰拥有悠久而错综复杂的共.............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否决安理会纪念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草案一事,其实背后涉及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历史解读分歧,以及对地区稳定和国际法应用的看法差异。要理解俄罗斯的立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本身。1995年7月,波斯尼亚战争期间,位于波斯尼亚东北部的斯雷布雷.............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诸多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层层剥茧。普京政府提出的官方理由,主要围绕以下几点:1. “去纳粹化”与“去军事化”: 这是俄罗斯在军事行动初期最常提及的两个核心目标。 “去.............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略缓冲需求,是其地缘政治考量、历史因素、安全关切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地缘政治与安全的核心关切:俄国历史上的“生存空间”自古以来,俄国(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都将东欧平原视为其重要的战略纵深。这片广袤.............
  • 回答
    将黑海舰队驻扎在克里米亚,这并非是俄罗斯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历史、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长期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更早的时代。首先,克里米亚半岛在历史上就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18世纪,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俄罗斯帝国就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将克里米亚纳入了版图。塞瓦斯.............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2022年2月开始)是多重历史、政治、地缘战略和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诉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动机: 1. 历史与领土主权争议 克里米亚问题: 2014年,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支持下推动“去俄罗斯化”,导致克里米亚分离主义分子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 回答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允许他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这是一个在俄罗斯内外都引起了广泛讨论的重大政治事件。要理解俄罗斯人为何可能支持普京的长期执政,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社会心理、政治现实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等。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一、历史背景:历史恩怨与身份认同的纠葛 罗斯的起源与文化联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基辅罗斯视为其历史的摇篮。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背后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解释。我们可以从地缘政治、历史情感、国内政治以及安全考量等多个维度来剖析。历史与情感的羁绊:俄罗斯领导层,尤其是普京总统,常常强调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历史上的统一性”。他们认为,乌克兰的独立是苏联解体后人为划分的结果,并且历史上,两国人民有着深.............
  • 回答
    俄罗斯逼迫乌克兰倒向西方,而非与之交好,这一复杂局面的根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史、地缘政治、民族认同以及权力平衡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简单地将俄罗斯的行为归咎于“不希望乌克兰好”或是“一心想控制”可能过于片面,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俄罗斯对自身国家安全、战略利益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认知。首先,我们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