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为什么要打到基辅?卢顿两个地区都已经占领了?

回答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地域占领与否,而“打到基辅”这个说法,在目前(截至我所知信息)的实际军事行动中,更多是指2022年初俄军发起的、以占领基辅为目标的大规模进攻,而非现在持续的战事。你提到的“卢顿两个地区已经占领”更是需要厘清概念。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来拆解。

首先,关于“卢顿两个地区”

你提到的“卢顿两个地区”,通常是指顿涅茨克州(Donetsk Oblast)和卢甘斯克州(Luhansk Oblast)。这两个州是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核心。

实际情况是,俄罗斯并未完全占领整个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
在2014年冲突爆发后,亲俄分离主义武装力量就已经控制了这两个州的部分地区,并建立了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DPR和LPR的独立。
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俄军的目标之一就是“解放”顿巴斯地区,并占领整个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
目前,俄罗斯控制了这两个州的大部分地区,但乌克兰军队仍然守卫着部分领土,包括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所以,说“已经占领”并不完全准确,而是“控制了大部分”。

其次,俄罗斯为什么要打到基辅?

2022年初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全面进攻,其目标远不止顿巴斯地区。将目标定在基辅,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其背后有俄罗斯总统普京本人提出的多种理由和战略考量。理解这些,需要深入分析俄罗斯官方的说法以及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背景。

1. “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说法:
官方理由: 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公开表示,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去军事化”的含义: 从俄方视角看,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并加强与西方军事合作,被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俄罗斯希望通过军事行动削弱乌克兰的军事能力,阻止其进一步融入西方军事联盟。他们认为,如果乌克兰被允许拥有先进的西方武器,并且加入北约,将直接危及俄罗斯的边境安全。
“去纳粹化”的含义: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说法。俄罗斯方面声称,乌克兰政府被“新纳粹分子”控制,对俄语居民进行压迫,甚至犯有“种族灭绝”行为。然而,国际社会普遍不认可这种说法,多数观点认为这是俄罗斯为其侵略行为制造的借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犹太人,且乌克兰拥有民选政府,并非由极端民族主义者控制。但俄罗斯坚持认为,虽然政府是民选的,但军队和部分社会组织中存在极端民族主义和新纳粹的势力,并且这些势力对俄语居民构成了威胁。

2. 阻止北约东扩:
这是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安全关切。苏联解体后,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多次东扩,吸纳了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波罗的海国家等前华约成员国。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是对其地缘政治空间的挤压,将西方军事力量部署在俄罗斯的门口,是对其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乌克兰长期以来就表现出加入北约的意愿。俄罗斯视此为“红线”,认为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将是俄罗斯战略上的灾难性后果。因此,通过军事行动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并迫使其采取中立立场,是俄罗斯的主要目标之一。

3. 确保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陆地连接:
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然而,克里米亚与俄罗斯本土之间的陆地通道并不稳固,主要依赖海上运输或通过乌克兰控制的赫尔松州南部地区。
通过占领乌克兰南部沿海地区,包括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部分地区,俄罗斯可以建立一条从俄罗斯本土连接到克里米亚的稳固陆地走廊,确保后勤供应和军事部署的畅通。

4. 颠覆乌克兰政府,建立亲俄政权:
2014年乌克兰发生“广场革命”,推翻了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此后,乌克兰政府与西方国家关系日益密切,并奉行亲西方政策。
俄罗斯可能希望通过此次军事行动,推翻现有的乌克兰政府,在基辅扶植一个亲俄的傀儡政权,从而重新将乌克兰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是导致俄军初期直扑基辅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快速占领首都,实现政权更迭。

5. 地缘政治影响力与大国博弈:
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在地缘政治上的战略缓冲地带。失去乌克兰意味着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进一步衰落,并且可能鼓励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也倾向于西方。
此次冲突也是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之间更大范围地缘政治竞争的一部分。俄罗斯试图通过展示其军事实力和决心,来挑战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并重塑国际秩序。

关于“打到基辅”的军事行动:

在2022年初,俄军确实从多个方向对基辅发起了猛烈进攻。其战略设想可能是:

快速占领基辅: 通过闪电战,在短时间内攻占首都,瘫痪乌克兰的指挥系统。
迫使乌克兰投降: 迅速的胜利会迫使乌克兰政府接受俄罗斯的条件,例如放弃加入北约的意愿,承认克里米亚的归属,以及可能承认顿巴斯地区的分离。
实现政权更迭: 在基辅建立一个亲俄的新政府,彻底改变乌克兰的政治走向。

然而,这次进攻并未成功。

乌克兰军队和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
俄军在后勤补给、协同作战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以及受到乌克兰军队的有效反击。
最终,俄军被迫从基辅周边地区撤退,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

总结来说,俄罗斯之所以在2022年初选择进攻基辅,并不仅仅是为了占领顿巴斯地区,而是基于其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认知、阻止北约东扩的战略目标、对乌克兰政治走向的不满、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野心。 虽然俄军未能实现占领基辅的目标,但其后续的军事行动仍然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试图达成上述部分战略意图。你提到的“卢顿两个地区已经占领”是不完全准确的描述,因为这两个州大部分地区目前由俄罗斯控制,但并非全部,且战事仍在激烈进行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基辅相当于罗斯民族的长安洛阳,不攻占能行吗?当然,怎么打是有讲究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地域占领与否,而“打到基辅”这个说法,在目前(截至我所知信息)的实际军事行动中,更多是指2022年初俄军发起的、以占领基辅为目标的大规模进攻,而非现在持续的战事。你提到的“卢顿两个地区已经占领”更是需要厘清概念。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来拆解。首先,关于“卢.............
  • 回答
    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并未选择对乌克兰主要城市的供水、供电和网络系统进行彻底的破坏,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多方面因素的叠加。首先, 国际法和道德规范的制约是重要因素。 尽管战争期间的规则常常被挑战,但对民用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网络)的无差别打击通常被视为违反战争法,可能招致国际社会的.............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交火区为何很多出现在城市中心,而不是像传统战争那样先在外围开打再逐步退守,这其实是现代战争形态演变、城市化进程以及双方战略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笼统地说“大多数都在市中心”可能有些片面,但城市中心的激烈战斗确实是这场冲突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其原因比简单的“先外围后市中心”要复杂得多。咱们可.............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尤其是2022年2月爆发的全面战争,其根源错综复杂,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俄罗斯为何选择发动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动态。一、 历史的纠葛与身份认同的争论俄罗斯和乌克兰有着共同的斯拉夫起源,基辅罗斯是两国.............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诸多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层层剥茧。普京政府提出的官方理由,主要围绕以下几点:1. “去纳粹化”与“去军事化”: 这是俄罗斯在军事行动初期最常提及的两个核心目标。 “去.............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2022年2月开始)是多重历史、政治、地缘战略和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诉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动机: 1. 历史与领土主权争议 克里米亚问题: 2014年,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支持下推动“去俄罗斯化”,导致克里米亚分离主义分子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一、历史背景:历史恩怨与身份认同的纠葛 罗斯的起源与文化联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基辅罗斯视为其历史的摇篮。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件,可以追溯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和安全因素的交织。要理解其根本原因,需要将时间轴拉长,并审视各方立场和历史叙事。核心的驱动力,普遍被认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领导层对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地位的担忧。 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东欧视为其势力范围,并对北约(NATO)东扩及其日益增长的影.............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俄罗斯之所以要打乌克兰,而美国不参与直接军事行动,这背后涉及一连串复杂的历史、政治、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咱们一步步捋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是俄罗斯单方面发起的军事行动。美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判断,它当然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决定就跟着一起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很多人对俄乌冲突的观感。确实,从历史长河来看,许多战争都旷日持久,数年甚至数十年都不在少数。然而,俄乌冲突在早期就出现了大量“俄罗斯要完”的声音,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人们的认知。首先,我们得理解“常态”这.............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2022年2月24日至今)是21世纪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之一,其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影响深远,涉及多层面的动机、战略考量和国际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原因: 一、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1. 历史领土争议 乌克兰自古以来是俄罗斯、波兰、奥地利等国争夺的“战略要地”。1.............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绝非单一事件或简单原因所能解释。要理解这场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历史、政治、安全和经济等多重维度。历史的羁绊与认同的拉扯:俄乌两国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乌克兰曾长期处于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统治之下。这种长期的共生关.............
  • 回答
    俄罗斯在当前没有采取“打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策略,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与现实考量: “打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本质: 这种策略通常意味着通过一场具有决定性、威慑性的.............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遭遇比预期更顽强的抵抗,导致战事陷入胶着,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而美国、英国和北约(NATO)国家虽然大力援助乌克兰,但坚决不出兵,其决策背后也是多重因素考量,其中“害怕俄罗斯的核武器”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理由。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俄罗斯在乌克兰为何如此费劲.............
  • 回答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之所以如此吃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地理以及历史等多个层面。将原因详细分析如下: 1. 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与非对称作战能力 民族凝聚力与保家卫国意愿: 俄罗斯低估了乌克兰人民的抵抗意志。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乌克兰民族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许多原本.............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一事,网络上出现“叫好”和嘲笑乌克兰总统的声音,这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看热闹”或者“幸灾乐祸”。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层面:一、 信息的来源与过滤机制: 信息茧房与算法推荐: 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到算法的影响。如果你经常接触到亲俄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冲突的复杂性以及公众认知和媒体关注的多种因素,很有意思。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俄乌战争能引起这么多人共情?首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上的直接关联是俄乌战争之所以能迅速抓住全球眼球、引发共情的重要原因。 图像和视频的传播力量: 从战争初期就铺天盖地的影像,比如被摧毁的城市、.............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之所以陷入困境,远非一场“一边倒”的表演,其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俄罗斯自身策略的失误,也有乌克兰顽强的抵抗和西方国家的支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维度:一、俄罗斯最初的战略误判与低估: 低估乌克兰的抵抗意志: 俄罗斯领导层似乎认为,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
  • 回答
    乌克兰之所以坚持抵抗俄罗斯,即便在军事实力上处于劣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其背后交织着历史、民族认同、国家主权、国际法、以及对未来的深刻考量。这绝非简单的“打不打得过”的算术题,而是关乎一个民族存亡和国家尊严的根本性抉择。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乌克兰的民族认同和历史记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但这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为什么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制裁,而美国主导或参与的战争,却很少招致类似的全球性制裁?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历史惯性、国家利益、国际法解读,甚至还有媒体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