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所谓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到底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不辜负佛祖也不辜负她?

回答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千古绝唱,道尽了多少人在信仰与情感之间挣扎的无奈。它说的是,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同时满足佛祖的教诲,又不会辜负心爱之人?

这句诗出自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仓央嘉措,他本人便是一位喇嘛,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诗人。这本身就暗示了一种极致的矛盾。佛祖的教诲,尤其是佛教中的出家修行,往往要求断绝俗缘,破除情执,才能达到超脱。而“卿”,则代表了人世间最真挚、最刻骨铭心的爱情。要同时实现这两者,如同在火焰与冰川之间行走,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真的要尝试“两全”,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思考,虽然这些方法可能都伴随着牺牲和取舍,但它们或许能提供一些方向:

1. 在“如来”之道上,寻求更广阔的解读和实践:

“如来”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把“如来”理解为某种僵化的规条,或者必须的出家修行。但“如来”的根本,是觉悟、是慈悲、是智慧、是对众生苦难的关怀。佛陀悟道,并非是为了逃避红尘,而是为了理解红尘的苦,并找到解脱之道。
在家居士的修行: 佛教并非只允许出家人才修行。在家人同样可以修行,并且可以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在家修行,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舍弃世俗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体悟佛法。
以慈悲之心对待“卿”: 如果你真心爱一个人,那么你的爱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慈悲的体现。用佛法中的无我、平等、智慧去爱,不执着于占有,不沉溺于贪爱,而是希望对方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即使这份幸福不一定在你身边。这种爱,是一种希望对方解脱的爱,这本身就与“如来”的慈悲精神相契合。
在生活中修行: 可以在日常的相处中,实践佛法的道理。比如,在遇到矛盾时,不急不躁,用智慧和耐心去解决;在付出时,不求回报,心怀感恩;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不被欲望所染。如果能将这份修行运用到感情中,自然不会辜负“卿”。
以智慧观照感情: 感情是无常的,会经历变化。用智慧去观照这份感情,理解它的生灭,不执着于过去的辉煌,也不畏惧未来的不确定。这种洞察,能够让你在感情中更成熟,也更符合佛法无常的教诲。

2. 在“不负卿”的层面,用更深沉的方式回应:

超越世俗的陪伴: 如果你选择修行,无法再像凡人一样陪伴在“卿”的身边,那么你可以用更深远的方式来守护她。比如,为她的平安、幸福发自内心地祈祷,将你的修行功德回向给她。这种精神上的支持和祝福,虽然不是肉体上的陪伴,但却是一种更纯粹、更持久的爱。
清晰的沟通与尊重: 任何选择都要建立在充分的沟通和尊重之上。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抉择,你需要坦诚地向“卿”表达你的信仰和你的艰难,让她理解你的处境。尊重她的感受,让她知道,即使你选择了另一条路,她依然是你心中重要的人。
成为更好的自己: 无论选择哪条路,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你的修行让你变得更平和、更智慧、更有爱,那么你自然也不会辜负“卿”,因为你以更好的状态回应了这份感情,即使这种回应不是以凡人期待的方式。

3. 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哪怕只是短暂的相遇:

“不负如来”的另一种理解: 也许,“如来”所说的“不负”,并非一定要你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佛,而是要求你在红尘中保持一份纯净和觉醒。在人海茫茫中,你遇到了“卿”,这份相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缘分。如果你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真地去爱,去付出,去珍惜,去从中学习成长,这本身也是在“不负”一种因缘。
“卿”的生命旅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卿”她的人生,也需要她自己去书写。你无法为她的人生负责一辈子,但你可以成为她生命中一个美好的部分,让她在回忆时,感受到曾经有过一份真挚的爱。
放下“两全”的执念: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想要“全部”。但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取有舍的。也许,最“不负”的方式,恰恰是放下“两全”的执念,理解生命中的无奈和局限,然后带着一份平静去面对。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

想象一个僧人,在入寺修行前,与心爱的女子有过一段深厚的感情。

如果他选择出家:
不负如来: 他严格遵守寺规,精进修行,致力于佛法研究,并将他的修行心得和慈悲力量通过弘法布施等方式回馈社会。他不再执着于男女之情,将那份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普世慈悲。
不负卿: 他在心中默默祝福她,祈愿她获得平安幸福,永不忘记她曾经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光。当他看到有人因他的教诲而获得解脱时,他也会将这份喜悦与她共享,虽然她可能不知道。他也会努力成为一个内心祥和、充满智慧的人,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形式,继续“爱”着她,只是这份爱,已经昇华。

如果他选择不辜负“卿”,但依旧保持信仰:
不负如来: 他虽然选择陪伴在“卿”身边,但并未放弃对佛法的追求。他可以成为一名在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在家中供奉佛像,每日诵经念佛,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做到爱护家人,善待他人,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道德。他依然可以保持一份对佛祖的虔诚和对解脱的追求。
不负卿: 他全心全意地爱着“卿”,对她负责,与她共同经营生活,承担家庭的责任。他将“卿”的幸福视为自己修行的一部分,因为对“卿”的爱与守护,本身也是一种慈悲的实践。他努力成为一个对家人、对社会有益的人,让“卿”能够安心幸福地与他共度一生。

最终,这句诗传递的,与其说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办法”,不如说是一种 极致的追求,一种深刻的困境,以及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需要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做出选择。而真正的“不负”,或许不在于完美地兼顾,而在于在每一次选择中,都尽力做到问心无愧,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去对待佛祖的教诲,对待所爱之人,以及对待自己的人生。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两全”之法,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的选择,尽可能地减少伤害,让爱与信仰,以不同的形式,在生命中绽放其独特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她当明妃佛母,就不负如来不负她!

如果她14岁就更好了!

明妃年龄最好不能大于14岁,当然她如果长得漂亮佛祖会开方便门的。


如果她是哑女就更好了!

睡腻了可以扒下她美妙的皮囊做神圣的佛器

如果她父母是农奴,更好了,可以砍她父母手脚做佛器


佛祖当年教不净观让近百信徒自杀横死,后世全世界的如来弟子在历史照妖镜上血淋淋几千年

一点也不负如来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