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所谓的“低魔世界”、“高魔世界”通常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回答
聊起“低魔世界”和“高魔世界”,这其实是我们这些喜欢奇幻故事的人们,在评价和构建一个虚构世界时,一个非常直观的衡量尺度。它不像科学那样有一套严谨的公式或标准来定义,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感受。但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依据,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解读:

1. 魔法的普遍性与可见度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标准。

高魔世界: 魔法是生活中随处可见、普遍存在的力量。它可能体现在:
日常生活应用: 魔法可以被用来照明、加热、运输、甚至是烹饪和清洁。普通人可能也会使用一些简单的魔法物品或咒语。
社会结构: 魔法师、巫师、术士等职业可能非常多,甚至形成独立的社会阶层或组织,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魔法学院遍布各地,教授各种魔法知识。
战争与冲突: 魔法往往是决定性的力量。成规模的魔法攻击、召唤巨大的魔法生物、或是用魔法改变地形都是常态。
奇观与奇迹: 城市可能由魔法建造,漂浮在空中;天空可能因为魔法活动而色彩斑斓;死而复生、预知未来等看似不可能的事件,在高魔世界可能相对容易实现。
神话与传说: 甚至神明本身也可能被描绘成强大的施法者,他们的力量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

低魔世界: 魔法的存在感要弱得多,通常是稀有、神秘、甚至是禁忌的力量。体现在:
日常生活限制: 普通人的生活基本不受魔法直接影响。魔法物品可能非常罕见且昂贵,普通人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或者对其充满敬畏和恐惧。
职业稀缺性: 真正的施法者数量极少,他们可能是隐居的贤者、秘密的教团成员,或者是不被大众理解的“异类”。他们的力量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且受到种种限制。
战争与冲突: 战争主要依靠刀剑、弓箭、策略等传统手段。魔法可能作为一种奇兵,在关键时刻出现,但其影响范围和破坏力可能有限,或者使用者极其虚弱。
神秘与未知: 魔法更多地被视为一种难以捉摸的现象,与信仰、传说、甚至疯狂联系在一起。人们对魔法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充满误解。
隐晦的暗示: 有时魔法的存在可能并非直接展示,而是通过一些微妙的“巧合”、“预兆”或“灵感”来体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2. 魔法的限制与代价

魔法在不同世界的运作方式和门槛,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高魔世界:
施法相对容易或成本低: 学习魔法的门槛可能不高,或者有大量可供使用的魔法资源。施法者可能不需要付出巨大的生命力、精神力或物质代价,甚至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式或咒语就能调动强大的力量。
魔法规则松散: 魔法的运作规则可能比较灵活,甚至允许创造新的魔法,或者将不同体系的魔法随意组合。
魔法效果强大且多样: 一次施法就能造成大范围的破坏,或者实现极其复杂和精妙的效果。

低魔世界:
施法困难且代价高昂: 学习魔法需要天赋、漫长的时间、极高的智慧,并且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牺牲生命力、精神力、情感,甚至需要特定的稀有材料、危险的仪式。
魔法规则严谨且有边界: 魔法的运作有明确的“物理法则”,就像科学定律一样不可逾越。每一次施法都有其固有的限制和弱点,使用者必须深刻理解这些规则才能发挥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反噬自身。
魔法效果受限或难以预测: 即使是强大的魔法师,其能力也可能有限,或者魔法的效果不稳定、难以精确控制。许多看似强大的法术,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3. 世界的科技水平与魔法的融合程度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魔幻度”。

高魔世界:
科技被魔法取代或增强: 许多本应由科技解决的问题,被魔法轻松解决。例如,不需要电话,可以用魔法传讯;不需要飞机,可以用魔法飞行或传送。科技的发展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或者两者以奇妙的方式融合,例如魔法驱动的机械装置(魔导器)。
魔法本身就是一种“技术”: 魔法的运用和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逻辑相似,可以通过研究、实验、发明来不断迭代和优化。

低魔世界:
科技是主流,魔法是点缀: 世界的运转主要依靠相对成熟的科技水平,魔法则是一种异常的、非主流的存在。魔法的出现,可能反而会引发人们对科技的质疑或恐慌。
科技与魔法的冲突或共存: 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压制魔法,或者魔法的存在给科技发展带来障碍。也可能是在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中,两者互相补充。

4. 世界观的基调和氛围

最终,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世界的整体感觉。

高魔世界: 往往给人一种“奇幻壮丽”、“充满无限可能”的感觉。故事可能围绕着史诗般的冒险、拯救世界的危机、或是宏大的魔法战争展开。但也可能因为魔法的泛滥,导致世界的神秘感减弱,反而有些“儿戏感”。

低魔世界: 往往更强调“现实感”、“危机感”和“成长性”。即使存在魔法,它也可能是稀缺且危险的。故事主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会显得更加艰辛和珍贵。这种设定更能凸显人类的努力、智慧和情感的力量,让故事更具代入感和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区分“低魔”和“高魔”并非一个二选一的简单判断,而是一个光谱。 一个世界可能在某些方面更接近高魔,在另一些方面又显得低魔。关键在于魔法在整个世界观中所占的比重、其表现形式、以及它对日常生活、社会结构和人物命运的影响程度。当我们说一个世界是“低魔”或“高魔”时,我们其实是在描述它给人的整体感受——魔法是随处可见的奇迹,还是稀有而危险的秘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500赞!感谢各位!感谢波兰人!感谢这个观点的原作者monte cook等人!

常说的高低魔这个概念应该就来自于龙与地下城三版《城主手册》“ 自己设计战役世界 ”部分(位于英文版第164页,中文版未知)。这一段的论述其实并不成熟,在3r版本就删除了,代之以讲述异度风景的宇宙观的内容。在别的版本的DMG,以及一些关于位面的书里也都有讨论。我在这里稍微介绍一下:

普及度是最核心的属性。Witcher的魔法怪如此常见,村民见到就知道要去请谁怎会是低魔。女术士(相当于dnd里的法师)这样真正洞悉魔法本质的虽然少但是会施法的妖怪、女巫、男巫、精灵、恶魔、德鲁伊之类并不少(主角就是!),女术士看不上她们罢了。认为魔法不应该存在的那些人根本就是跳梁小丑。

大部分dnd世界的程度都是中魔,这是dnd的核心假设之一。
魔法是个自然的事情(magic is nature),但不是随地都是(but not everywhere)。

当地的教堂是一位能降下神迹的圣徒所建立,但不是每次祈祷都会获得可见的回应;教堂外墙上雕刻着绿人、石像鬼和石化鸡蛇,但是据你所知没有活着的人见过它们;教堂门口常有人摆摊算命,村民喜欢去的是说话好听的那家;买买提家有一口不用生火就能做饭的大锅,巴依老爷不是不屑一顾,也不是告发他勾结恶魔而是求着买买提把锅卖给他。村子的果园被大群的狂暴的双头紫蜈蚣所毁,大家都认为和得罪了一名路过的法师有关。

智力高于一定水准的人经过学习(普通的学习,不是从小修炼童子功之类),都能或多或少掌握一些魔法。不怕死的话,学个半吊子瞎念几句上面卷轴上面的咒语,甚至随口诅咒也能让魔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生效。(《濒死的地球》、《灵界之眼》)
一般人都知道魔法的存在,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魔法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也能随时请到巫师神汉和尚道士智慧老人来解决,而不是等着东土大唐来的和尚啥的。(《地海》系列)
但是魔法路灯,魔法画,魔法飞空艇这样改变世界面貌的东西在一般人的世界里仍然属于著名景观而非俯拾皆是。(都来自博德之门)
天生就会魔法或者和魔法有强大联系的魔法生物存在,但不是太常见,身高体重也不是想多大就多大哪种。dnd里物质世界的成年龙并不比大象犀牛长颈鹿大,用来对付龙的也就是宝剑和魔法;而非哥斯拉,奥特曼,史矛革那样一看就是要歼星炮才能对付的,何况桌面上只能摆下奥特曼一只脚。

另外值得一说的就是这样的魔法观其实才更贴近中世纪(或者今天仍然生活在中世纪)的人的日常……完全去掉魔法和神迹反而才是“不真实”的。

高魔就是magic is everywhere
比如专门讨论这种问题的 《宾克的魔法》,《天使与龙的轮舞》。本身就说魔法生物故事的《彩虹小马G4友谊就是魔法》。
每个成年人(马)都会魔法,掌握魔法如同喝水吃饭,人人都用魔法进行日常生活,不会魔法的会被当成残疾,低能一类。
再走远一些的话,就是飞马、龙之类的魔法生物拉的车或者魔法驱动的空艇布满天空,人们通过传送门往来于各个城市之间,魔法物品充斥着街头巷尾,无不灵验。但是这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很难去讲冒险故事了,随便出点什么事都有中心化的法律、行政系统来介入。要么每个反派出来第一步先把全世界魔法吃了也可以。(邪茧,无序,提雷克,风暴之王等怪纷纷点赞)这也是各种冒险故事里高魔种族往往是配角的原因。

很多朋友觉得被遗忘的国度是高魔,我是要反对的。首先3e FRCS说了:

绝大多数费伦人都不会法术……经验丰富的法师担任君王的顾问,协助他们对付国家的敌人……失控的魔法造出的扭曲怪物是对普通人的致命威胁,装备着魔法武器的冒险者战斗在对付妖魔鬼怪的最前线。

这不是和witcher一模一样吗!

其次几乎所有FR的模组开头都会有这么一段话:

“这个模组是为了FR设计的,但是要移植到别的战役里也是毫无难度的(通常改几个地名就行了)”。这说明在核心假设方面,FR和别的战役设定并无不同。差别比较大的比如异度风景或者鸦阁的模组是不能脱离战役的。

不过博德之门2等高等级上限的游戏是可以称之为高魔的,毕竟巴尔之子起始8级结束31-40级,遇到的几乎都是用魔法武器的人和强力魔法怪,上天入地哪个位面没有去过,大天使贴身服务,和双头狒狒谈笑风生,最后登不登神一念之间。

低魔反之magic is rare
是你学了也没用,根本放不出来或者效果极其微弱,需要特殊的血统,许可,材料,媒介,魔力之源,魔法生物撑腰等等才可以放。法师牧师是存在的但是只有标准数量的几分之一,可能一个国家就个位数这样。注意不要再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大部分人根本没见过甚至不相信魔法,但是冒险者啪啪地甩)那你这游戏的世界观就很不真实了。(不过,真实并非每个角色扮演游戏必须的,更不要去延伸到所有文艺作品上去。)

比如《罗德岛战记》,必须要很难获得的法杖或者戒指。魔法物品也极少。
比如《碟形世界》的人类,就算幽冥大学的老头也就会变戏法,占卜那个级别的。(《大法》)哪怕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里,对于一般人收集点带魔法的东西进行仪式很难。(《卫兵!卫兵》)
比如《大魔法师》,就那几个人会。
比如《冰与火之歌》,炼金术之火的产量都要挂钩于魔法的回归程度。

user avatar

·

低魔世界:魔法如奥运金牌。又似五大流氓的核武。平常人不仅摸不着,甚至可能见不到,只听说过。最高级的甚至听都听不到,根本没法确认是否存在。

中魔世界:魔法如985 211文凭,又似职业医师执照。平常人没有,但专业人士有。说稀奇算不上,不稀奇吧弄到也不容易。

高魔世界:魔法如手机,又似人民币和厕纸。人人都有,不仅有还天天用,甚至毫不起眼地拉泡屎就得用上一大卷。有的高魔世界甚至如空气和水一样满地都是,毫不值钱。

·

user avatar

低魔世界:苏联宣布世界上不存在黑魔法和白魔法,魔法只不过是自然现象的叠加,是唯心主义认知观,所有发表魔法言论者一律送去劳改。

中魔世界:苏联宣布一小撮人对大德鲁伊李森科的水平的质疑是恶毒的诽谤,莫斯科高等魔法委员会可以用名誉确保他的理论正确。

高魔世界:每一个苏联笑话背后都有一个高位恶魔的契约,苏联正在为此正在苦苦挣扎。尽管美国各种邪神信徒正在互相使用大规模转化眷属和死星核爆法术,苏联却无一毫余力,因为谁都不知道该死的恶魔会从莫斯科哪栋楼里冒出来,不要说劳改营了,那些地方是位面奇点,是魔窟,都怪该死的苏联笑话!

user avatar

我记得 @盗泉子盗泉子 道长的作品《魏野仙踪》里面有个等级设定,挺适合这个问题的。

整理一下,如果理解有误,还请道长指正。

从低魔到高魔可以分成,

村谈,夜话,怪谈,志怪,

志怪是中魔到高魔的分水岭,

志怪以上,是传奇,内传,仙传等高魔。

大致解释一下。

村谈,大约等于都市传说,但是查无实证,也没有啥受害人的现实世界,比方前段时间的所谓“镇魂井”事件,或者某学校厕所出现白衣女鬼一类的玩意。

夜话,有一定的鬼故事发生,比方黄皮子讨口封,老房子电压不稳,神汉走阴出马仙,某大师空手变蛇这些。

怪谈,有明确记载的精怪事件发生,比方花仙子,狐狸精,贞子富江伽椰子,杰森弗莱迪这些东西有被普通人碰到的几率,但是也不是非常常见。

志怪,真的有人可以放飞剑,手搓大火球,一些幻想生物比方龙麒麟雷鸟比蒙凤凰这些玩意也开始出现,并且这些都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开始进去中魔状态了,大约可以类比美帝的x战警电影世界。

传奇,某些大能已经不是正常科技可以对付的了,也不能靠堆数量取胜的高魔世界,大概可以类比电影版魔戒或者灭霸亲自下场砍人前的妇联(电影版)。

内传,大约等于费伦那种满天都是神,传奇常出现,有技巧和能力普通人也可以点燃神火高举王座那种。

仙传,不太好想象,大约就是封神演义那种没事就重开地火水风,随便一个龙套手上都有先天灵宝或者是后世教主妖王这类的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