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所谓的“埃及金字塔是近代产物”的说法有依据吗?

回答


关于“埃及金字塔是近代产物”的说法,在主流历史学和考古学界并无依据,这种观点通常属于伪史论或阴谋论的范畴。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金字塔的历史与考古证据
1. 建造年代明确
埃及金字塔最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属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前2686–前2181年)。这一时间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献记录得到确认:
铭文与壁画:在金字塔附近的墓葬中发现了刻有法老胡夫名字的铭文,以及描绘建造过程的浮雕。
建筑技术证据:金字塔由石灰岩、花岗岩等巨石堆砌而成,其几何精度和力学结构需要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分工和技术积累。

2. 现代科学验证
碳14测年法:对金字塔附近出土的有机物(如木材、陶器碎片)进行检测,结果与古埃及文明的时间线一致。
地质学分析:金字塔地基下的沉积层显示其建造时间远早于近代。

3. 文献记载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曾实地考察吉萨金字塔,并记录了其建造方式。尽管部分描述可能带有传说色彩,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和建筑活动有明确的历史传承。



二、“近代产物”论的常见谬误
1. 误解古代技术能力
某些质疑者认为古代文明无法建造如此复杂的工程,因此推测金字塔是现代伪造。但实际上:
古埃及人已掌握石料切割、运输和堆砌的技术(如使用杠杆、滑道系统)。
通过考古复原发现,古埃及工人使用了简单的工具(如铜凿、木制起重机),并通过大量劳动力协作完成工程。

2. 伪历史理论的传播
部分阴谋论者认为金字塔是“外星文明”或“失落文明”的产物,但缺乏任何科学证据。
例如,“星际之门”理论声称金字塔内部有未知结构,但现代探测(如CT扫描、激光雷达)显示其内部为常规墓室设计。

3. 对考古学的误解
有人认为“金字塔被近代人重新建造”,但实际上:
现代考古发现的金字塔遗址包括原始石料、雕刻和工具,而非现代材料。
吉萨金字塔群在19世纪前已存在(如纳西尔丁·图西等旅行者的记录),并非近代才“出现”。



三、科学界对伪史论的反驳
1. 主流学术共识
全球考古学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产物。例如:
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权威机构均将吉萨金字塔列为古代文明遗产。
现代建筑史研究(如伊恩·斯通《金字塔:从古至今》)明确指出其建造逻辑与古埃及社会结构密切相关。

2. 技术验证的局限性
有人质疑“为何现代人无法复制金字塔”,但这是对工程复杂性的误解:
现代建筑需要遵循安全、功能等不同标准,而金字塔是为法老墓葬设计的宗教建筑。
古埃及人的组织能力(如动员数万工匠)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令人惊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技术“不可复制”。

3. 伪史论的逻辑漏洞
若金字塔是近代伪造,需解释:
如何隐藏数万名参与建造工人的记录?
如何让所有相关文献(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记载)都指向同一错误?
为何现代科技无法找到“伪造”的证据?



四、可能的误解来源
1. 网络信息的误导性
部分自媒体或阴谋论者通过断章取义、选择性展示考古发现(如“金字塔内部空腔”)来制造恐慌,但这些现象均被科学界解释为正常结构。

2. 对古埃及文明的刻板印象
有人认为“古代人不懂技术”,但实际上:
古埃及人在天文学、医学和建筑学方面有显著成就(如《埃伯斯纸草书》记载医疗知识)。
其工程能力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3. 对“伪科学”的误信
例如,某些“学术圈外人士”可能基于非专业研究提出错误结论,但缺乏实证支持。



五、总结:为何“近代产物”说站不住脚
1. 考古证据充分:从建筑结构到文献记录,均指向古埃及文明。
2. 现代科学验证:碳测年、地质分析等技术无法否定金字塔的古代属性。
3. 逻辑矛盾:若金字塔是近代伪造,需解释如何掩盖大规模工程活动,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六、建议与反思
对于此类问题,应优先参考权威学术资源(如《剑桥古代史》、埃及学研究机构)。
在面对“伪历史”言论时,需警惕情绪化叙事,坚持用科学方法验证信息。
理解古代文明的复杂性:金字塔不仅是建筑奇迹,更是古埃及社会、宗教和权力结构的缩影。

总之,“埃及金字塔是近代产物”的说法缺乏任何可信依据,更多是基于对历史和技术的误解或故意误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民科常见的说辞是在前300年—公元1600年之间,欧洲包括中东,近东没有没有任何关于大金字塔的记录。

bbs.tianya.cn/m/post-33

这是真的嘛?我查了一下资料,希腊罗马阿拉伯的史学地理著作中至少有不下10本著作记载了埃及大金字塔。

兹列举如下:

前5世纪希罗多德的《历史》

前1世纪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 (Diodorus Siculus)的《历史丛书》(Bibliotheca historica);

与他同时代的斯特拉波 (Strabo 64 BCE–23 CE)的《地理志》(Geography);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23-79)的《博物志》;普鲁塔克(Plutarch,约46-120)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2世纪的保萨尼亚斯(Pausanias)的《希腊志》(Περιήγησις)

9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urradadhbih,约820—912)的《道里邦国志》;阿拉伯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雅库比(al-Yaqubi,?-897年)的《列国志》(Kitab al-Buldan)

10世纪阿拉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阿布哈桑·阿里·马苏第(Al-Masudi)(?~957)的《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Muruj al—Dhahab wa Ma'adin al-Jawhar)

10世纪末阿拉伯作家穆塔海尔·麦克迪西(al-Mutahhar al-Maqdisī,945-991)的《肇始与历史》(al-Bad'wa al-Tārīkh )

12世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祖拜尔(Ibn Jubayr,1145—1217)的《伊本·祖拜尔游记》(The Travels of Ibn Jubayr)

13世纪阿拉伯医生阿卜杜勒·拉提夫·巴格达迪(Abd' el-Latif Baghdadi)(1162–1231)的《埃及记》(Account of Egypt)

14世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的《伊本·白图泰游记》

15世纪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历史学家厄尔·麦格里齐 al-Maqrizi(Taqial-dinal-Maqrizi) (1364–1442) 撰写的《埃及史》(Histoiredel’Egypte),《遗迹路径与殷鉴》( Al - Mawāizwa - l - Ttibárfi Dhikral-Khitatwa-lAthar ) 即《马各里奇路径》( Khitatal - Maqizi )有对埃及古物的详细描述。

1637年英国牛津教授约翰·格里夫斯(John Greaves)赴埃及考察,1646年发表了《金字塔学,埃及的金字塔论考》。

这里附上《伊本・白图泰游记》中译本对金字塔的一段记载摘录:

还有《道里邦国志》:

《肇始与历史》:

何新教徒如果连这些史料都不认,那请你们写一部《伊斯兰伪史考》。

user avatar

我大明又在天启年间近代化了?

还是拿破仑出生在明末?


大明眼中的埃及

尼罗河

阿基米德

孟菲斯

还有直径三百多步,高一千多尺的“国王陵墓石塔”

emmmmm

这玩意比胡夫金字塔大多了


大明又在侮辱何新了


上个清晰点的版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埃及金字塔是近代产物”的说法,在主流历史学和考古学界并无依据,这种观点通常属于伪史论或阴谋论的范畴。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金字塔的历史与考古证据1. 建造年代明确 埃及金字塔最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属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前2686–前.............
  • 回答
    马斯克“mRNA万能论”:解构与审思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最近抛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论断:mRNA是“治愈一切疾病的技术”。这句话一出,无疑在科学界和公众舆论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首先需要将目光聚焦在mRNA本身,以及它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的惊人潜力。 mRNA:生物信息传递的.............
  • 回答
    关于埃博拉病毒是否会引起“丧尸”症状,以及它为何现在才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我们来详细聊聊。埃博拉病毒与“丧尸”症状:误解的根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博拉病毒不会导致人类变成“丧尸”。 这完全是源于对病毒的恐惧和一些虚构作品(如电影、小说)的想象。网上流传的“丧尸”症状,通常是对埃博拉病毒某些真实症状.............
  • 回答
    关于“一天几次变色的舍利子”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探讨:1. 什么是舍利子?首先,理解什么是舍利子对于解答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佛教语境下的舍利子: 在佛教传统中,舍利子是指佛教高僧圆.............
  • 回答
    “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这事儿,放咱们这地球村,真说起来,有意思的很。从生物学角度琢磨,这事儿有点复杂,但也并非完全没道理。首先得说说这“爱”字。在咱们脑子里,“爱”可不光是荷尔蒙分泌那么简单。它混杂了情感、习惯、社会认知、童年经历,甚至还有咱们后天学来的三观。可如果非要往根子上刨,生物学里的“爱”更贴.............
  • 回答
    聊起“低魔世界”和“高魔世界”,这其实是我们这些喜欢奇幻故事的人们,在评价和构建一个虚构世界时,一个非常直观的衡量尺度。它不像科学那样有一套严谨的公式或标准来定义,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感受。但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依据,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解读: 1. 魔法的普遍性与可见度这是最直接.............
  • 回答
    “做题家”这个词在当代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关于它是否是“主流”的定义,以及它所代表的群体在社会中的具体构成和影响,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做题家”的定义与产生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做题家”这个词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那些在高考、考研等标准化考试中表现出色,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刷题、背诵、应试技巧训.............
  • 回答
    “甜系长相”并非一个严格的、有科学定义的词汇,它更多是一种大众审美偏好所形成的概括性描述。它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温暖、亲切、讨喜、易于亲近,并且带有一种天然的、不带攻击性的少女感或少年感。要详细描述“甜系长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面部骨骼与轮廓: 圆润与柔和的线条为.............
  • 回答
    “奴性”这个词在讨论中国或东亚民族时经常出现,它通常被描述为一种被动接受权威、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性格特质。要回答“奴性”是否是中国或东亚民族特有,还是世界各民族发展史上皆有,中国尚未摆脱,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核心观点:我认为,“奴性”并非中国或东亚民族特有,而.............
  • 回答
    “干货”这个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知识分享、教育培训、营销推广等领域。那么,所谓的“干货”真的有用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干货”的定义和内涵。“干货”顾名思义,是指“不含水分”的内容。在信息传播的语境下,它通常指的是那些: 信息密.............
  • 回答
    “盐系长相”,这四个字放在一起,总能勾起一种独特的画面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那种干净、清爽,又带着点疏离感的少年模样。它不像“浓颜”系那样张扬夺目,也不似“清冷”系那样冰雪聪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像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或者一杯淡而有味的清茶,越品越有味道。具体来说,盐系长相最显著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
  • 回答
    “随机”和“混沌”这两个概念,在科学领域有着非常精确的定义,它们并非简单地源于“测量精度不够”。虽然测量精度对我们理解和描述一个系统至关重要,但将随机性和混沌完全归结于测量误差,是一种误解。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理解“随机性”和“混沌”,以及它们与测量精度的关系。 一、 随机性 (Rando.............
  • 回答
    要详细讲述“全真金丹南宗”的源头,我们需要先理清一些概念和历史脉络,因为“全真金丹南宗”这个说法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涵盖或并列关系,需要区分和梳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全真金丹南宗”并非一个单一的、自成一体的明确历史宗派名称,而更多的是指代一种历史上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即“全真道”中,其金丹派系在南方.............
  • 回答
    关于“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是否“破绽百出”的说法,以及为什么人们仍然深信不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历史研究都存在争议和未解之谜,将之简单地归结为“破绽百出”可能过于武断。 然而,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持有这种观点,以及为什么主流历史学界仍然认可这些文明的存在.............
  • 回答
    大正时代,那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日本,也是日本社会风潮巨变的年代。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正风”服饰,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代独特审美的缩影,它融合了西方服饰的优雅与日本传统元素的韵味,形成了一种既摩登又带着怀旧的独特风格。如果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一身长袍马褂,那大正风可就差远了。它的核心,是融.............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头说起,细细道来。所谓“名将”在战争中的作用,可不是简单的“能打”两个字能概括的,那是一套系统性的、贯穿始终的影响。首先,战略层面。一个真正的名将,首先是战略家。他能跳出具体的战役,看到整个战局的走向,甚至看到国家长远的利益。比如,孙子兵法里的“庙算”。名将的战略眼光,能够决定战役的胜.............
  • 回答
    “爱狗人士魔愣了”这个说法比较情绪化,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观察和感受,但用“魔愣”来形容一个群体未免过于简化和标签化。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人们对“爱狗人士”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首先,需要明确“爱狗人士”的含义。简单来说,“爱狗人士”是指那些对狗有着深厚感情,并积极投入时间和精力.............
  • 回答
    “鹰视狼顾”这四个字,读起来就带着一股子威严和不安,仿佛一下子把你拉进了一个充满权谋和野心的古战场。它描绘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好奇或者专注的眼神,而是一种混合了警觉、审视、以及深藏不露的野心的复杂状态。咱们先来说说“鹰视”。你见过老鹰吗?那种在高空中盘旋的猛禽,它的眼睛可是极其锐利的,能够轻易捕捉到地面.............
  • 回答
    关于“全球十大禁曲”,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又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讲述它,咱们得先厘清几个关键点。首先,所谓的“全球十大禁曲”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一个官方、权威的定义。 它更像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民间说法,是网友们根据各种传说、民间故事、甚至是一些曲解的信息汇集而成的“榜单”。你可以理解.............
  • 回答
    “降维打击”这个说法,最开始是出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II:黑暗森林》。在小说里,它是一种非常残酷、高效的武器,能够将一个高维度文明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低维度,从而让高维度文明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最终走向灭亡。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对于“二维世界”的概念,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如果一个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