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描述一下我们小区的情况
1.楼下的超市和水果蔬菜商店昨天允许进货了,但城管看的严,基本都属于打游击式卖货,偷偷卖一小会然后就锁门
2.网上订菜店家根本忙不过来,没有时间送菜我家加了一家菜店的微信,订单能排到几十上百号,店家进货从大半夜排到中午,回来以后要核对订单然后出货,昨天已经是一天没睡觉了,根本没有精力送菜,来拿菜的基本都得等到晚上
3.大一点的超市得靠美团订菜,不过营业时间有限得靠抢
我同学用欧亚小程序几次没抢着,还有一单抢到了结果说超出范围不给配送
4.小区封的很死,拿着通行证也不能出去,但路上遛弯,小区内串门是没人管的
我家楼下超市查出了阳性,那是我们小区唯一开门的超市,全小区的人都在那买过东西。超市里的人也没出过门过来的 病毒好像是通过蔬菜传染过来的
啊,寄
无症状人数,吉林市降了400左右。拐点似乎正在出现!
有人说无话可说,我觉得可以说说互相打气的话,毕竟士气可鼓,不可泄!
三年来的抗疫经历证明,我们国家一定行!
长春市633+495-56=1072
吉林市434+509-46=897
从前几日的数据来看,疫情可能到了一个瓶颈期,新增数据比较平稳,那么就说明了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如果控制的好那么拐点很快就会出现。
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怎么能买到菜和什么时候解封,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不少人买到菜了,但是还有人没有买到,有的卖菜的商家都要求一个小区要50或100份以上才能送货,社区团购的蔬菜包还是可以的,60块钱能买到七八样的蔬菜。
至于什么时候解封我查了一下当初武汉的新闻,实在武汉社会面宣布清零以后的14天解封的,也就是说吉林省大概率也会这么做,所以政府才先后两次保证要社会面清零,第二次的截止日期是3月末,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实现这个目标,如果实现了,那么四月中旬就能解封,如果没有的话,那么疫情拖的时间越长对经济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还不是线性的,可能会成为一种指数型的影响。
吉林回应疫情期间工资问题:
下面是文字版
反正我看了以后心哇凉哇凉的,对于我们这种一月份工资还没看的单位来说,员工都看不到希望,虽然居家办公活也挺多,但是大家普遍都是带着情绪的,如果继续不开工资或是解封以后3月份工资按最低工资开的话,那么我想应该会有很多人要采取措施了吧。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买到菜,每天一阴。
也还好吧,相比前两天,长春市确诊病例多增加了100左右,就目前疫情形势,还能接受。
多增加了100左右确诊病例都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了,也变相说明了长春市疫情防控工作拐点还没到来,依然非常严峻。
这两天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很多群出现了,团购鸭货的,团购干豆腐的,团购熟食的,团购鸡蛋的,团购生日蛋糕的,团购活鱼的,团购牛肉的,团购猪肉的……
总之,只要是想吃的,你就在群里一问,有没有卖啥啥啥的,立马就有人回复,咱们一起团吧,我也想吃了,正好我这有个渠道!
前天传出了一张截图,一个小区业主群的截图,生鲜超市老板一家三口,有两口确诊了,由于不是官方渠道通报的,就不过多阐述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老板发在群里公告了大家,在他家买过菜的,一定要做好消杀工作,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
团购食品,不能说有错,毕竟静态管控下,家家粮食亏空,特殊时期,也不想去知道是谁在卖这些食品。
但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消杀工作,一定一定要,我下楼取过两次菜,每次必带一个酒精喷雾,喷的菜上塑料袋上,全是酒精的水珠,到家门外,还要再来一次,回到家里,衣服、口罩、鞋子包括鞋底,通通在喷一遍。
提醒大家,一定要消杀!一定要消杀!一定要消杀!
————————————————————
刚刚社区网格群居民问今天做不做核酸了,得到的回复是:正常是做,但是现在没有医护人员,能不能排到不知道。
持续关注一下……
还是一千加一千的一天。
吉林人都麻透了。
要知道这是疫情爆发三周,做了二十轮核酸之后的数据。别的地方人家病例是检一次少一次,我们这个地方则是检出了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站出来。难道是吉林人民都是林黛玉,一阵风刮来就会倒下去几个吗?想必不是。多的我也不想说啥,我怕被抓了。
总之,疫情控没制住,我不知道,但是老百姓都被控制住了。目前犯人们虽然缺吃少喝,打开冰箱基本就剩灯还亮,但是情绪仍然还算稳定,暂时没有揭竿而起的计划和想法。吉林人民用生命和健康换回来的经验只有一个,就是严防死守,层层加码的运动式防疫模式是不可取的,东北防疫和东北经济一样在全国都是洼地。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我们这的车头还是蒸汽机呢!
讲究科学
我就想知道如果吉林疫情再继续下去,拥有全国前十产粮大县当中七个的吉林省农业会不会粮食生产受到影响?上海是世界的,吉林可是中国的,世界人民咋样不知道,中国人民不怕挨饿吗?
答案里很多都在说城市,我说说农村的情况。我所在的村屯,前几天全员核酸检测出几例阳性,结果全村居家隔离,封闭式管理。农村基本上都是独门独院,没有大城市那种供暖,只能烧秸秆取暖。现在大铁门一道封条,把人圈在家中,家里没柴火的只能在家里硬挺了,取暖基本靠老天爷心情,幸好近几天天气还算晴朗。按理说东北冬天家家户户都会有存肉存菜,现在也吃个差不多少了。老百姓饥寒交迫下做了十几次核酸,问领导什么时候解封,层层上报也音讯全无。这样严格的政策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请问,人要吃喝,猪马牛羊也要吃喝,吉林的父老乡亲统战价值虽然不比上海,但也经不起这种折磨了。
在疫情当中,吉林人民是充满配合的,不厌其烦的,只是希望能帮助政府渡过难关,但我们需要的是政府合理方案的实行,生活物资的抵达,而不是条条例例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的管控。
我一个吃大锅饭的没必要说这么多的,但是制定实施政策的时候,肉食者能不能实际点,在这个荒唐的时代带点人性的温度。
现在我最关心的是即使吉林省把所有家底花光,所有企业停摆,老百姓足不出户,天天喝粥挺过一个月挺过一个月。下个月还会不会来一波?下个月要不要接收境外快递,省外物流?下个月如果0号病人还是无症状,是不是照样一传染几千人……到时候怎么办?还封?
两天了所有的超市都订不到水果,晚上宽城封了,怀孕7个多月,产检去不了,家里好几天吃不上水果,蔬菜也马上没有了,净月又下文开始静态管理,让本来吃不上水果蔬菜的更加雪上加霜了,就这还不让说,一说就是来电了,就是50w ,你们挣这份防疫钱不昧着良心吗?不怕半夜做噩梦吗?
坐标长春
社区依然在一波接一波的核酸,但是随着9轮核酸开始封锁了一栋楼,12轮又封锁了一栋楼,小区内开始恐慌了起来,并怀疑无纪律性集中核酸造成的。群里也有人拒绝核酸了。(我个人也觉得集中核酸有很多问题)
买菜问题似乎上了热搜后,有些缓和,至少我所在的地方是这样的。欧亚依然很不要脸,自前天看新闻新疆捐赠XX吨菜给欧亚后,今天又看到了欧亚超市招聘免费志愿者,帮自己高额盈利的行为。继续恶心中,羡慕人家胖东来。
另外志愿者通行证乱象也加剧了本次疫情的传染,志愿者或者关系户拿到通行证后,全城配送食品(蛋糕,熟食,快餐,零食,甚至麻辣烫,烧烤),快速加大了传染面,无组织,无纪律,这点一直是个隐患。
市区感觉还没有迎来拐点,太太下个月末预产期,吉大一依然处于停诊状态,多少有些担心。
陆续传闻吉林有跳楼的了,这也是我前阵子比较担心的,目前贷款和租费并没有因为疫情得以缓解。很多没有规划的百姓,会陷入绝境,我想,继续持续一个月,会有更多的人崩溃吧。
吉林封城后,新增仍然居高不下,防疫爱好者不说话了,也不关注了,因为他们也只会封城这招,现在就天天鼓动着上海封城呢
我看下面有的装吉林人博同情,然后诉说痛苦,又空冰箱了,又20次核酸了。
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连吉林省还是吉林市都不分。
你要是吉林人就别回我,我说的不是你,不知道一个个高潮什么劲。
我是长春人,我也是吉林人,而且我不是吉林人。这,有些憨憨不百度做功课是看不懂的。
还有,到现在吉林省普遍也就是10+4或者12+4或者14+2。你要是到了20次,那你是隔离的密接。
如果你要是志愿者,当我没说,但志愿者能出行,换班时可以购买物资。
另外,东西有点涨,但没那么离谱,只是很多在家根本不买菜的年轻人一听这玩意怎么这么贵。有的地方抢不到是真的,但不是普遍现象,难点,不是没有。
反而一些趁着疫情蹭流量、蹭热度,假装关心然后批评防疫政策的人到是一个个大言不惭,援助的咋没见你呢?凭啥人家援助的人累死累活的干,点赞和流量被你们这些个耍嘴皮子的赚去了?
疫情当前,都不能出门,有些地方出问题是正常的,主要看怎么解决,有什么渠道解决,我还抱怨呢,但是没用。
有困难就找渠道求助,如果连有困难这种事都发不出来,才是真正的黑暗。
怀疑我不是省内人的,开车就别说大回小回了。
分析一下长春。虽然今天跟前两天的病例数仍维持在一个量级,但是其实已经能看到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光了。
我这个回答给 @nesmto 等流行病学大V提供一点思路。
虽然长春自3月13日起已不再公布流调信息,但通过各媒体网站以及其他的消息源可知,目前长春市在封城以后仍存在的聚集性传染链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方舱医院的建设工地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给感染者建设方舱的工作人员自己先感染了。方舱工地疫情能牵扯出一部分在长春全市范围内的关联病例。
一条是绿园区台北大街的东北亚粮油蔬菜批发市场,这一条在各媒体网站上没有报道,是从双阳区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公告反映出来的。长春市各区的近日新增病例,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该批发市场的扩散。
可以看出双阳区大部分感染者都是跟该市场有关联的。
从长春市发布的封控区、管控区的消息也能看到,该批发市场目前已处于封闭区(绿园区-青年路街道):
全员核酸的现场秩序也在改善。早期的时候人挤人、排长队,有的小区为了工作人员保暖,把核酸检测安排到地下车库,都增大了聚集性感染的风险。后来,放在地下车库的核酸检测都转移到了室外,物业分楼栋通知下楼做核酸,队伍已经大幅度地缩减,有的地方甚至已经不用排队了,随检随走。这都是比最初做得更好的地方。
目前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只要有关部门能吸取这些方面的教训,疫情传播链一定尽快会阻断的。
能看的出来有些人在围吉救沪,甚至想鼓动吉林民众也反抗开放好给上海搭把手。
可惜他们不了解东三省的民情,作为传统重工业区,吉林的绝大部分市民都是国企出身,习惯了听国家号令,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当地的广场舞表演,一群老头老太太都要自发组成苏联式整齐划一滚滚洪流以为光荣,你指望这地方人跟上海那些咖啡红酒黑胶小资一样要自由玩个性?
而且就数据来看,吉林也已经过了拐点了,上海今日已然拔得全国头筹,在这个时间点上突然要求大家去关注吉林,这到底是在想啥?怎么前几天不关心今天又想起来了,还二十几个答案就给拱上热榜,知乎到底安的什么心?
更:
好家伙,还是会哭孩子有奶吃……
社区群消息一上网,不到48小时,菜,面条送到家了
长点儿心吧,药物也抓紧送吧,宁可贵点儿别断了啊
希望早点儿好起来吧
挂个人
你TM撒比吧?
国家没有战事,有良好的生活保障,感恩怎么了?
你还阴阳怪气上了,人民需要解决问题,那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正常诉求,哪儿来的杂种跟这儿挑唆?
原:
别的不说
某些地方
封小区不给供应民生物资是什么鬼?
老年人独居不会操作APP买菜,目前只能吃存粮,而且马上要见底什么鬼?
病人不能外出买药什么鬼?
平价菜没有高价菜满天飞什么鬼?
不是就这样长春市政府还腆脸内宣稳定外宣成功呢?
有多少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了,身边的朋友因为社区问题都出现应激反应了
本来长春就跌落了,这次一下把留守在长春的人心在伤透可不好了
以前长春人以最有人情味儿城市而自豪
可这次,长春人最后那点文化凝聚力也要消耗殆尽了么?
中央是不是忘了,还有一个地方叫长春了?忘了长春还有700万人了?
我TM……
看看王境泽微博吧,阳性居家隔离,只能靠自己挺过去。身体好点的挺过去,身体不好的可能需要喝药,但是,感冒药药店不卖啊 真是离了特么的大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