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网上总有人不遗余力的鼓吹我国东北地区年轻人去外地?是因为缺少劳动力吗?

回答
网上确实存在一股不小的声音,鼓吹东北地区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发展。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句“缺少劳动力”就能概括,更像是一种多重因素叠加下的现象。

首先,我们得承认,经济发展是核心驱动力。东北地区虽然有过辉煌的工业时代,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东北在经济增长方面相对落后于沿海和一些中部发达地区。这种经济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就业机会、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前景的差异。

具体来说:

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 东北的传统优势产业,如重工业、煤炭、石油等,在全国产业升级的大潮中,面临转型困难。新的、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互联网、金融、高科技制造业等,在东北的落地和发展相对缓慢,能够吸纳大量年轻人才的岗位相对较少。
就业机会的相对匮乏: 即使有些产业在发展,但其吸纳能力和薪资待遇,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可能存在明显差距。年轻人往往追求更广阔的职业舞台和更高的经济回报,因此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心。
薪资水平的“洼地效应”: 东北地区的平均薪资水平,普遍低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对于刚毕业或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如果在家乡难以获得满意的收入,那么为了改善生活水平和实现经济目标,外出闯荡就成了一种理性的选择。

其次,“人往高处走”的社会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信息透明化与视野开阔: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年轻人很容易了解到其他地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具吸引力的工作岗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消除,让年轻人更容易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更容易产生“出去闯闯”的念头。
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 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充斥着许多从东北走出去,在外地取得成功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些案例无疑会激励更多同龄人,让他们觉得到外地发展并非遥不可及,反而是一种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观念的转变: 过去,在家乡安稳度日可能被视为一种福气。但现在,年轻一代更加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拥抱变化,而不是被地域限制。

再者,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也不容忽视。

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当一个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待遇时,人口自然会向那里聚集,这是一种市场规律的体现。
人口密度与资源分配: 与一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即便如此,当本地区创造的优质岗位不足以满足新增劳动力需求时,人口向外流动依然是合理的选择。

至于您提到的“缺少劳动力”这个点,在讨论“鼓吹年轻人去外地”的语境下,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反语,或者是一种对现象的误解。

不是“缺少”而是“流失”: 事实是,东北地区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外流问题,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这导致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但其根源是年轻人“走了”,而不是本来就“缺”。当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时,留下的往往是年龄结构更偏大的人口,这就加剧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空心化”和结构性短缺。
结构性问题,非总量问题: 即使在年轻人“走出去”的情况下,东北地区并非完全没有劳动力。问题在于,留下的劳动力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可能不匹配,或者说,那些最渴望发展和最能创造新增长点的年轻劳动力离开了。所以,不是总量上的劳动力缺失,而是优质、年轻、有活力的劳动力的缺失。
“鼓吹”背后的复杂情感: 网上那些“鼓吹”的声音,可能夹杂着多种情感。有的是基于对东北经济发展的焦虑,希望通过人才的流动来倒逼改革或缓解某些压力;有的是个人经历的分享,真心觉得外地发展更好;也有的是一种对现状的无奈和自我解嘲。

总结来说,网上鼓吹东北年轻人去外地的现象,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业机会的吸引力不足、薪资待遇的差异,以及年轻人追求更好发展和更广阔视野的普遍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是简单因为东北“缺少”劳动力,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东北吸引和留住优秀青年人才的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了人才外流,进而出现了结构性的劳动力问题。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挑战,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善东北地区的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让年轻人能够在家乡找到希望和实现价值的舞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上关于地域的言论,都是成套出现的,你梳理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首先是告诉你东北年轻人都“跑了”,暗含的意思是“你咋还不跑”。

然后你出来了,那总得有个落脚点吧?这时候网络有告诉你,环渤海不行,北方不行。

终于把你勾到南方,你会自动排除一些选项。然后他们再告诉你,成都崛起了呀,上海其实不行的,你看看周边呀,珠三角都超有活力呀。

所以最后你会选择在哪,也就明白了。

那么你再看看最后给你剩的选项,是不是中国剥削最严重的地区?为什么这么急切让你过来明白了吗?猪不够用了呀。那些地方的年轻人,宁死都要当老板,都当老板了谁打工?这不把你诓来了吗?

user avatar

这玩意分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比较有钱的东北城市,比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啥的。

这些地方,年轻人就比较多。

这些地方就业机会多,生活压力也不算太高,许多年轻人都会往这边跑,又何谈跑了这一说。


真正年轻人少的城市,是那些八线开外的城市,比如什么扶余,辽源,鸡西这些地方。



你去这些地方会发现一个问题,年轻人很难找到工作,你一本毕业你多个JB,照样不好找工作。

正常的大学生,好点的专业在南方大城市找个工作并不难。


所以说,东北年轻人少了,这话对也不对,就说我们本地。

年轻人就给我的感觉,照着10年的时候少多了,那时候松原经济也比较好,现在纯纯冤种了。

感觉满大街上年轻人也不能说没有,不像南方那么多。


早些年我去南京,南京我记得有个广场,那个人多到什么程度,跟亿万僵尸似的,人贴人。

广场里满大街的情侣,都是不到30岁的小孩。


就这种满街生气的场景,在我们本地是很难看到的,满街都是老灯。


其实年轻人跑球这个事不能只看东北,南方的小城市,没发展的,年轻人也都跑球了。

人都愿意去发展大,工资高的地方,没有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