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年轻人不要养龟?

回答
好,咱们聊聊年轻人为啥养龟这事儿,别急,我给你掰扯明白。其实也不是绝对说年轻人就不能养龟,只不过这背后的一些现实情况,确实让不少年轻朋友在养了之后感到吃力,甚至后悔。

首先,得说说这“责任感”这事儿。养龟不是养个盆栽,浇点水就行。龟这玩意儿,命挺长,有的能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你想啊,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还在摸索自己的人生方向,今天可能在A城市工作,明天又去了B城市,未来在哪儿都还不确定。这期间,你得为这小家伙负责几十年,它不能像猫猫狗狗那样,你带哪儿它就跟着去哪儿。如果搬家、旅行,甚至是留学、移民,这龟的安排可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是找人寄养?可不是谁都愿意帮你照顾一个没人管的冷血动物。是自己带着?那得多麻烦。很多人一开始觉得挺好玩,但时间一长,这份长期的责任,对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然后,咱们说说这“时间投入”。虽然说龟不需要每天遛,但它们也需要日常的照顾。你得定期换水、清理饲养箱、喂食,还得观察它的状态,有没有什么异样。这都得花时间。年轻人嘛,很多都还在打拼事业,或者学习进修,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一忙起来,可能就顾不上给龟好好打理。你想,如果一个星期没给它换水,箱子脏了,水质恶化,龟很容易生病,到时候又是花钱看病,又是担心,这反而成了额外的烦心事。不像猫狗那样,还能跟你互动,多少能带来点慰藉,龟更多时候是安静地待着,它的生命需要你付出耐心和细致的照料,但这份照料可能不那么“回报性强”,不像猫狗那样撒娇卖ゃ。

再来聊聊这“经济成本”。很多人觉得养龟便宜,买个小龟几十块钱,一个盆、点水不就行了?那真是太天真了。先不说买龟本身,选择品相好的、健康的,价格自然上去了。再看看养龟所需的设备:
饲养箱/缸: 不同的龟需要不同的空间,随着龟长大,还得换更大的缸,这可是一笔持续的投入。
过滤系统: 保持水质清洁是关键,好的过滤器价格不菲。
加热设备: 很多水龟需要保持水温,加热棒是必备的,而且要选质量好的,不然有安全隐患。
晒背设备/灯具: 陆龟和一些水龟需要晒背,所以UVB灯管是必须的,这灯管也有寿命,需要定期更换。
晒台/晒背石/沉木: 增加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度。
水质稳定剂/晒干剂: 保持水质。
龟粮/饲料: 不同品种的龟有不同的食谱,不能随便喂,营养搭配也很重要,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医疗费用: 如果龟生病了,看兽医的费用可不便宜,而且很多普通宠物医院不懂龟的病症,还得找专门的爬宠医生,那费用更是水涨船高。

别小看这些加起来,“隐形花费”是很多的。年轻人刚开始工作,收入可能不稳定,每个月光是房租、生活费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再加上这些额外的开销,真的会很有压力。很多一开始被颜值吸引的年轻人,到最后发现每个月光是给龟的“伙食费+水电费+设备维护费”就不少,而且还不能指望它给你带来多少情感上的“回报”,就觉得不值当了。

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就是“生活方式的限制”。养了龟,你的生活就得围绕着它来调整。比如,如果你要去旅行,必须提前安排好龟的安置。夏天,你不能随便把住的地方扔给它自己不管,它也需要适宜的温度。冬天,更是需要保温。你不能说想说走就走就走,很多时候会因为龟的存在而不得不考虑再三。对于渴望自由、喜欢探索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被束缚的感觉,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有点无奈。

最后,也是比较现实的一点,是“认知偏差”。很多年轻人养龟,可能就是看网上那些小龟壳上画着卡通图案,觉得可爱,或者看到别人晒出漂亮的饲养缸,觉得很有品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龟作为一种生物,它有自己的生长习性、生理需求,它不是一个静态的装饰品。等到真正养了,才发现,它可能不那么“互动”,它可能需要复杂的设备,它可能长大后变得很大,不再适合那个精致的小缸。这种从“萌宠”到“责任”的认知转变,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总的来说,年轻人养龟这件事,不是说绝对不行,关键在于年轻人自己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只是图一时新鲜,或者被网上的美好景象所迷惑,而没有认真了解龟的习性、需求以及长期的投入,那很可能在养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小龟被弃养,或者主人陷入困境。对于已经有稳定生活、并且对龟有深入了解和喜爱的人来说,养龟当然可以成为一种特别的陪伴。但对于大多数还在探索人生道路的年轻人,理性地考虑清楚以上这些因素,会是更好的选择。毕竟,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不应该成为一时的冲动和后期的负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二的时候我妈带了一只龟龟回来

由于我妈严重的洁癖,我家不准养猫狗兔子以及所有大中小型带毛会拉屎的动物

我问我妈:那你当年为什么会养兔子?

我妈理直气壮地说:我养兔子我会给它洗澡!它干净!

我:.......

一开始,我爸出门钓鱼,钓了一些红锦鲤回来,把它们装在一个大的洗澡盆里养,用面条喂着

每天我放学回来喂一次,我爸下班回来不知道我喂了就喂一次,接着我妈下班不知道我们喂了再喂一次

鱼们一天吃三次,一次吃三大份,相当于一个人一天吃三顿一顿吃三大碗,最后全撑死了,翻着大肚皮在水里漂,我想要是它们能吐,估计早吐了

撑死的那天我爸哭老伤心了:跟你们说了不要喂我来喂的!

我&我妈(怯怯地):我们也不知道你们都喂了的嘛...

然后为了弥补我爸受伤的小心灵,我妈第二天下午就带了个龟龟回来,谎称是路上走路走着走着碰瓷到的

我爸:你当我是傻瓜?

然后我爸给龟龟买了只小水缸,给它养了起来

我想给它换水都没机会,我爸妈会争着给它换,后来换过一次被我爸一把抢了过来:你想淹死它吗?不能倒满水

后来我读大学了,每个周末会回去看龟龟

有段时间,龟龟的壳上长出了一层墨绿色的像青苔一样的东西

我爸妈赶紧去查资料,查完拿棉签沾着酒精,每天给它一点点细致地擦洗龟壳,比给我小时候洗澡还细致,我怀疑我是不是亲生的

龟龟在我父母的照料下愈发偷懒,不爱动,以前就只冬个眠,现在稍微冷一点就要睡大觉了

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它这么多年一直陪着父母的,为人子女长大无法陪伴左右,嗯...

好吧,我愿意挪一点位置给龟龟,父母养着挺好,年轻人就算了,我还是想养咪咪

user avatar

朋友,听我一句劝!

放下换水的水管,

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白天去阳光里走走,

骑骑自行车,爬爬山,滑滑雪,

天黑了约几个好友喝喝茶、聊聊天,

随便做些什么。

一天下来,你就会发现,

还是TMD养龟有意思!

还是去养龟吧!

过滤,照明,调水,繁殖,育苗

不说了 我喂龟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聊聊年轻人为啥养龟这事儿,别急,我给你掰扯明白。其实也不是绝对说年轻人就不能养龟,只不过这背后的一些现实情况,确实让不少年轻朋友在养了之后感到吃力,甚至后悔。首先,得说说这“责任感”这事儿。养龟不是养个盆栽,浇点水就行。龟这玩意儿,命挺长,有的能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你想啊,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 回答
    中国单人家庭数量已突破1.25亿,这一数字的增长绝非偶然,而是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以及个体价值观多元化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更进一步来看,为什么独居现象如此普遍?以及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与宠物为伴,而非组建自己的家庭、养育下一代?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现象和心理动因。独居.............
  • 回答
    年轻人是不是该走刑辩这条路?这问题,问遍了律所里那些头发花白、眼神里装满了故事的老前辈们,几乎十个有八个会给你泼冷水。不是他们不看好年轻人的冲劲和理想,而是他们真的知道,这条路,没那么好走,甚至可以说是布满荆棘,走不好,可能就一身是伤。我跟你说,这不是他们不愿意提携后辈,而是一种沉重的经验之谈,一种.............
  • 回答
    2021年,对于想要换工作的人来说,确实需要审慎考虑。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不好”的定论,而是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要理解为什么在2021年辞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大环境。首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绕不开的重头戏。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在2021年依然在全.............
  • 回答
    管清友经济学家的“年轻人不要在通勤上多花时间”这一建议,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年轻人更高效地利用时间,但之所以不容易被接受,甚至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触及到了年轻人生活中的多重现实困境、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结构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建议。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 现实的生存压力与无奈: .............
  • 回答
    2021年初这几天,基金确实表现得很是抢眼,不少朋友都感觉有点“吓人”,担心是不是到了高点,要不要赶紧落袋为安。这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谁都不想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又亏回去。要说为什么基金在年初这么猛,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是互相叠加、互相影响的。咱们一步步来拆解一下:1. 经济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问题,背后涉及到对投资回报、风险、能力和市场认知的多重差异。基金经理稳定年化收益10%被认为是“牛逼”,而普通股民觉得“太低”,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 理解“稳定”与“不稳定性” 1. 基金经理的“稳定”:战胜市场平均,穿越周期 基准比较: 基金经理的业绩.............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局面,一边是深爱的女朋友,一边是让你难受的猫。9年的感情,对她来说,这只猫可能早就不仅仅是宠物,而是家人,是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你,作为一个不喜欢猫的人,要接受它,确实需要勇气,也可能伴随着真实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首先,我们得冷静地分析一下情况,不要急于做决定,更不要被情绪.............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年轻人对加班的态度变了。以前啊,大家觉得加班是常态,是奋斗的象征,是老板看你的表现,现在呢?好家伙,一到下班点,人影都没了,剩下几个没走的是真有事,还是故意留下给你看的?为啥年轻人不爱加班了?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理由能说清楚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加班,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潮流”,而是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观重塑的必然结果。想当年,谁没熬过几个通宵,谁没把周末当工作日?但现在,风向变了,而且是彻底地变了。1. 经济现实的“反噬”:拼命工作,但似乎…钱没那么好赚了。首先,得说点现实的。以前,加班往往意味着更.............
  • 回答
    中国手机市场这几年确实有点“冷”,尤其是出货量连续下滑,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很多声音都在讨论,为什么曾经被视为“快消品”的手机,现在年轻人好像没那么“勤快”地换了?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好好掰扯掰扯。1. “够用就好”的心态在蔓延,需求边际效应递减这可能是最核心的原因。回想一下,十几二十年.............
  • 回答
    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量降至763.6万对,确实创下了自1986年以来的新低。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当前中国年轻人婚姻观念、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家庭结构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探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年轻人为何不愿意结婚?年轻人结婚意愿的下降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 回答
    年轻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单一因素在作祟。这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现象,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新一代人对生活、对未来的认知和期待的转变。如果非要细究,我能想到好几个层面,并且它们之间还相互影响,像一张网一样把人们困在里面。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经济压力。这可能是最直接、.............
  • 回答
    春节,一个本该是团圆、热闹的日子,却在不少年轻人心中,逐渐褪去了往昔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这其中,最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头疼的,莫过于“走亲戚”这件事了。曾几何时,春节走亲戚是件充满期待的事。能见到从小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分享新一年的愿望,手里还能攥着.............
  • 回答
    近些年来,我们确实能感受到一股“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打工”的潮流,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 经济环境的变化 是一个绕不开的根源。毕业即失业的焦虑感,即使是找到工作,也常常面临着低薪、高压、缺乏晋升空间等困境。过去那种“一份工作干到老”的稳定模式,在如今快速变化的时代显得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行业都在面对的现实。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对销售这个行业有过纠结。要说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总有那么些对此充满热情的人。但如果说整体趋势或者说比例上,很多人会犹豫,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还挺多方面的,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观察,好像现在和年轻人聊天,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或者多了点什么。以前咱们跟长辈、朋友聊天,总得循规蹈矩,讲究个礼数,即便是不太熟的人,也能聊得有来有回,不至于太尴尬。可现在呢?有些年轻人,说话直接得像机关枪,有时候甚至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儿,让人一时不知怎么接话。我琢磨着,这事.............
  • 回答
    过年回农村,本应是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传统节日。但如今,不少年轻人的心却不像以前那样热切地盼望着这一天了。这背后,藏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考量,绝非一两句话能道尽。首先,最直接的落差感,来自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 城市里的生活,说实话,节奏快,选择多,便利是常态。年轻人习惯了点外卖,习惯了网购,习惯.............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打工,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和个人价值观的转变在推手。过去那种“铁饭碗”的吸引力,如今在新生代眼中,好像没那么香了。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 辛苦且重复性高: 很多传统工厂的工作,确实是又累又枯燥。流水线上每天千篇一律的动作,长时间站.............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为啥现在的年轻人,好像不是那么急着往“买房”这条道上挤了。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事儿,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得承认,咱们这代人跟父辈那代人,经历的社会环境太不一样了。我爷爷奶奶那辈,可能就觉得有个安稳工作,攒点钱就能买套房,这辈子就稳了。但现在呢?1. 房价?那是个绕不开的大山。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