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java中的泛型类型推导?

回答
Java 泛型类型推导,说白了,就是编译器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聪明”地猜出我们想要使用的泛型类型,而不需要我们明确写出来。这大大简化了代码,减少了繁琐的书写。

打个比方,想象你在一个大型超市购物。你手里拿着一个购物篮,你知道你打算买很多东西。

场景一:最简单的“显而易见”

你走进超市,看到一个标着“新鲜水果”的区域。你拿起一个苹果放进篮子。现在,编译器(超市的导购员)看到了你拿的是苹果。它非常确定,这个篮子现在存放的是“水果”。

在 Java 代码里,这就好比:

```java
List names = new ArrayList<>(); // 编译器知道 names 存放的是 String
names.add("Alice");
```

这里的 `new ArrayList<>()`,编译器通过前面 `List names` 这一行,已经知道 `names` 变量的类型是 `List`,并且这个 `List` 存放的是 `String` 类型的元素。所以,在 `new ArrayList<>()` 这里,编译器就“推导”出了我们想要的是 `ArrayList`。它不需要我们写成 `new ArrayList()`。

场景二:根据方法参数推导

现在,你手里拿着篮子,走到一个专门称重的柜台。收银员(方法)问你:“这是什么水果?” 你把手里的苹果递过去。收银员一看就知道,这是苹果。

在 Java 代码里,这就像你调用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期望接收某种类型的参数:

```java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Element(T element) {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 场景:
String message = "Hello";
printElement(message); // 编译器推导出 T 就是 String
```

在这个例子中,`printElement` 方法定义了一个类型参数 `T`。当我们调用 `printElement(message)` 时,编译器看到 `message` 的类型是 `String`。它知道 `printElement` 方法需要一个类型为 `T` 的参数。所以,它非常确信,这里的 `T` 应该就是 `String`。

场景三:从返回值推导

有时候,你不需要直接告诉编译器你想要什么,而是通过你后面怎么使用这个东西来暗示。

假设你有一台果汁机。你把苹果放进去,机器就吐出苹果汁。你用这个苹果汁做什么,比如倒进一个杯子里,或者直接喝掉,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处理的是苹果汁。

在 Java 代码里:

```java
public static T getLastElement(List list) {
if (list.isEmpty()) {
return null;
}
return list.get(list.size() 1);
}

// 场景:
List numbers = Arrays.asList(10, 20, 30);
Integer lastNum = getLastElement(numbers); // 编译器推导出 T 就是 Integer
```

这里,`getLastElement` 方法返回一个类型为 `T` 的元素。当我们把 `List numbers` 传递给它,并且编译器看到我们把返回的结果赋给了 `Integer lastNum` 这个变量时,它就能推断出,`getLastElement` 方法在这次调用中,`T` 应该就是 `Integer`。

为什么要有类型推导?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泛型都需要手动指定,代码会是什么样子?

```java
// 没有类型推导,一切都要写死
List stringList = new ArrayList();
stringList.add("Apple");
stringList.add("Banana");

Map integerStringMap = new HashMap();
integerStringMap.put(1, "One");
integerStringMap.put(2, "Two");

// 调用一个期望泛型的方法
String firstString = getLastElement(stringList);
```

是不是感觉很冗余?特别是当泛型类型显而易见的时候,反复写 `String`、`Integer`、`String`、`Integer`... 会非常累人。类型推导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显而易见的部分省略掉,让代码更简洁、更易读。

类型推导的边界和注意事项

虽然类型推导很方便,但它不是万能的。编译器也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推断。

不够明确时,编译器会报错:
如果你在创建泛型对象时,根本没有给编译器任何线索,它就不知道该推导什么,就会报错。

```java
// 错误!编译器不知道 T 是什么
// List invalidList = new ArrayList<>(); // 这样写才是正确的
```
或者在调用方法时,参数类型无法明确:
```java
// 假设有一个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T t, U u)
// process("hello", 123); // 编译器可以推导出 T=String, U=Integer
// process(null, null); // 编译器报错,无法推导 T 和 U
```

在某些上下文中使用时,需要手动指定:
有时候,即使存在泛型,但如果编译器无法确定,或者你需要明确表示某个类型,就必须手动指定。比如,在使用 `ArrayList` 的构造函数时,如果你想创建一个能存放 `Object` 的列表,但你只写了 `new ArrayList<>()`,编译器就无法推断出 `Object`,因为它无法从任何地方获取这个信息。但如果你写 `new ArrayList()`,这就很明确了。

```java
// 显式指定,即使 <> 也是编译器能推导出来的
List names2 = new ArrayList(); // 同样是推导,虽然写了 String

// 如果你想创建一个可以存放任何类型的列表,就需要明确指定 Object
List objectList = new ArrayList<>(); // 编译器推导出 ArrayList
objectList.add("hello");
objectList.add(123);

// 另一种情况,如果方法签名不够明确,或者你想强制某种类型
// 假设有一个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List(List list) { ... }
// List myStrings = Arrays.asList("a", "b");
// printList(myStrings); // 编译器推导出 T=String

// 考虑一个更复杂的场景,如果方法签名是: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Pair(T t, U u) { ... }
// 那么 processPair(myStrings, 123); // 编译器推导出 T=List, U=Integer
// 但如果方法是: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MyStrings(List list) { ... }
// 那么 processMyStrings(myStrings); // 编译器推导出 T=String

// 如果方法签名非常通用,比如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Anything(Object obj) { ... }
// 那么 List myList = Arrays.asList("a", "b");
// processAnything(myList); // 这里的 myList 是 List,但方法接收 Object,所以泛型推导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直接的“对象类型”推导,而是方法参数类型的匹配。
```

总结一下,Java 泛型类型推导就像是编译器在和你“默契配合”。

1. 它看到你变量声明时的泛型类型(比如 `List`),就会记住这一点。
2. 当你使用 `new ArrayList<>()` 这样的“钻石操作符”时,它会去查找最近的变量声明,看看这个变量的泛型类型是什么,然后把这个类型应用到 `ArrayList` 的构造上。
3. 当你调用一个泛型方法时,它会检查你传递的参数是什么类型,或者方法返回的值赋给了什么类型的变量,来推断出方法中泛型参数 `T` 应该是什么类型。

它的目标就是让你少写那些显而易见的类型信息,让你的代码更干净、更现代。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更好地利用 Java 泛型的便利性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爆栈的问题来看,和泛型类型参数推断一毛钱关系没有。


你的问题在于,你希望通过一个确定类型的返回值,例如A,然后这个返回值是extends XXX的,然后通过这个来限定返回值的确定类型,这显然是错误的。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泛型方法内部的任何代码不能限定泛型类型参数,泛型类型参数必须在方法被调用的时候被确定,而不是方法执行的时候确定。或者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泛型类型参数是外部/调用方限定的。

这与推断一毛钱关系没有。


       T extends ToWriting     

是指外部会提供一个满足extends ToWriting条件的T,而不是说你可以随意返回一个东西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了。



当然了,其实你最终的需求准应该是泛型的特化,这个C#和Java都不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Java 泛型类型推导,说白了,就是编译器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聪明”地猜出我们想要使用的泛型类型,而不需要我们明确写出来。这大大简化了代码,减少了繁琐的书写。打个比方,想象你在一个大型超市购物。你手里拿着一个购物篮,你知道你打算买很多东西。场景一:最简单的“显而易见”你走进超市,看到一个标着“新鲜水.............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木桶原理”,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但要真吃透了,对咱们做人做事可是大有裨益。木桶原理,顾名思义,就是说一个木桶的盛水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听着是不是挺形象的?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那种用木板拼接起来的桶,想要它装满水,就得保证每一块木板都足够高.............
  • 回答
    小概率事件:是运气,还是命运的低语?生活中有太多让我们惊叹的瞬间,它们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虽短暂却异常耀眼。我们称之为“小概率事件”。你可能从未想过,会在街角偶遇失散多年的朋友,或者在拍卖会上以惊人的低价拍下心仪的艺术品。这些事件的发生,仿佛是一种巧合,一种命运的捉弄,又或许……它隐藏着更深层的含.............
  • 回答
    中医的“左升右降”并非字面上的左边和右边的升降,而是一种概括性的、形象化的说法,用来描述人体内在气血运行的规律,以及某些病理现象的指向。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入手:一、 概念的来源与基础“左升右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对人体气机升降的论述。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生理功.............
  • 回答
    韩春雨面对“13个课题组重复实验失败”的质疑,他提出的“细胞污染可能性大”的回应,对于一个了解生物实验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但也极其关键的解释。这背后涉及到生物实验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干扰因素,也反映了科学研究中严谨性和可重复性之间常常出现的张力。首先,我们要明白,生物实验,尤其是涉及细胞培养的实.............
  • 回答
    大孝与小孝:理解父母心与成人路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孝”一直是维系家庭、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将“孝”理解为对父母顺从、奉养,未免过于狭隘。仔细品味,大孝与小孝之间,并非简单的递进关系,而是一种更深刻的相互理解和动态平衡。它们分别指向了父母内心最深切的期望,以及儿女在成长道路上.............
  • 回答
    群论中的同态基本定理:一座连接结构的桥梁在浩瀚的群论世界里,同态(homomorphism)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个信使,能够将一个群的结构信息小心翼翼地传递到另一个群。而同态基本定理(First Isomorphism Theorem),则是对这种信息传递过程最深刻、最普适的刻画。它不.............
  • 回答
    宗教中的素食与禁欲,是其教义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面,也是理解这些信仰体系时绕不开的环节。它们并非孤立的规条,而是紧密地与宗教的核心理念、精神追求以及社群规范相连接。要真正理解它们,需要我们抛开一些简单的“不吃肉”、“不结婚”的标签,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文化意涵。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更是对生命、自.............
  • 回答
    “食材熟成”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好像是给食材施了什么魔法。但实际上,它是一门非常古老也极具科学性的技艺,核心在于通过控制环境和时间,让食材在自然或人为的干预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从而改变其风味、质地甚至营养成分,达到更佳的食用状态。咱们一个个来拆解,看看这“熟成”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背后.............
  • 回答
    中医的“寒、热、温、凉”,这四种属性并非简单地描述温度的高低,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和辨证的工具。它们如同四种基本颜色,能够组合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来描绘疾病的本质和调整人体的方法。理解它们,是掌握中医的关键一步。核心概念:不是客观温度,而是人体内在的“性质”首先要明确,中医的“寒、.............
  • 回答
    async/await 就像是为 C 语言量身打造的一套“魔法咒语”,它能让原本头疼的异步编程变得像写同步代码一样直观和流畅。要真正理解它,我们需要抛开一些传统的束缚,从更根本的角度去思考。想象一下,你正在一家繁忙的咖啡店里。你需要完成三件事:1. 冲泡咖啡(耗时操作)2. 打包点心(耗时操作).............
  • 回答
    “先富带后富”这个提法,从提出到现在,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理解它确实需要一些细致的梳理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背后反映了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和策略。首先,我们要明确“先富”和“后富”各自的含义。 “先富” 指的是那些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自身的努力、抓住机遇,在经济发展中率先富裕.............
  • 回答
    纳税人意识,说白了,就是咱们老百姓心里那杆秤,掂量着自己作为国家公民,在税收这件事上的责任和权利。可别小看这“意识”俩字,它可不是一句空话,里面门道可多了,关系到咱国家的方方面面,也跟咱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咱得明白,纳税不是“被收钱”,而是“为自己花钱”。很多人一听到“税”,就觉得是政府从咱兜.............
  • 回答
    问到“活肌肉”这事儿,我猜你不是想聊古代哲学里那种“活”的本体论,而是更实际的,关于我们身体里那些正在工作、正在改变的肌肉。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很多人对肌肉的理解,可能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刻板的认知上。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对“活肌肉”有误解。常见的误解,你中了几条?1. 肌肉是静止的.............
  • 回答
    《保险法》第十六条:如实告知与“两年不可抗辩”的深度解析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工具,其核心在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信任与契约精神。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无疑是构建这一信任基石的关键性条款,它主要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保险人在此基础上的“两年不可抗辩”原则。这两条规定相辅相.............
  • 回答
    理解女权主义,首先要拨开笼罩在其上的一些误解与标签。很多人对女权主义的认知,是被一些极端化的声音或者片面的媒体报道所塑造的,比如认为女权主义就是仇视男性、要求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或者仅仅是争取一些表面的特权。这些都是对女权主义的曲解。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其核心在于追求性别平等。 它认为,在社会、政.............
  • 回答
    小米将印度商店的招牌换成“Made in India”这一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既有其积极的市场营销意义,也可能包含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一、 市场营销角度的解读(最直接的原因) 迎合本土化消费心理: “Made in India”是小米对印度消.............
  • 回答
    “I AM 1%”作为头像的行为,确实是一个可以进行深度“吐槽”的话题。这种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复杂的心理和意图,也容易引发旁观者的解读和评价。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如何正确地吐槽这种行为,并尽量深入地挖掘其中的细节: 核心吐槽点:虚荣、优越感、以及潜在的自我认知偏差最直接的吐槽点,在于这.............
  • 回答
    好的,咱这就好好跟你聊聊这过海关的事儿,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踏实。这流程看着是有点绕,但其实摸清了门道,一点也不难。首先,你得知道,无论你是去旅游、探亲,还是商务出行,踏入一个新的国度,这第一关就是边境的检查。这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国家要看看你这个人来得“名正言顺”,带的东西“合规合.............
  • 回答
    谢尔曼坦克,这个名字在二战的硝烟中回荡,它既是盟军胜利的重要基石,也是战场上无数士兵生命攸关的伙伴。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需要深入理解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它的设计初衷、它在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它与同时代其他坦克的对比。一、 谢尔曼诞生的时代背景与设计理念二战爆发之初,美国陆军装备的坦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