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中医所说的左升右降?

回答
中医的“左升右降”并非字面上的左边和右边的升降,而是一种概括性的、形象化的说法,用来描述人体内在气血运行的规律,以及某些病理现象的指向。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入手:

一、 概念的来源与基础

“左升右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对人体气机升降的论述。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生理功能都是在气血的推动下进行的。而气血的运行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其特定的方向和规律,其中“升”与“降”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运行方向。

升: 指的是气血向上、向外、向上的运行。主要表现为阳气的升发、精微物质的输布、气血向上濡养头面五官、向外固摄肌表等。
降: 指的是气血向下、向内、向下的运行。主要表现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向下传输、肺气向下肃降、肝气疏泄向下条达、肾气向下固摄等。

二、 “左升右降”的具体含义

“左升右降”更像是对人体整体气机升降规律的一种高度凝练和形象化表达。它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

1. 肝气(左)与脾胃(右)的升降协调:
左升(肝): 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主疏泄,其生理特性是“升发”,有“左升”之象。肝气疏泄,能够条达全身气机,让气血畅通。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容易导致气机郁滞,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例如,肝气郁结常常伴随胸胁胀痛、情志抑郁等,这些都与气机不畅有关。
右降(脾胃): 脾胃属土,主运化,其生理特性是“受纳”和“传输”,有“右降”之象。脾胃将饮食化为精微物质,向上输布给身体各处,但同时,脾胃运化后的糟粕则向下传输,通过大小肠排出体外。因此,脾胃的功能正常,是维持人体气机升降有序的关键。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容易导致“中虚”而“升降失常”。

中医认为,肝木宜疏泄,脾土宜升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肝气升发太过,会损伤脾胃的升清功能;脾胃升清不及,又会影响肝气的疏泄。这种肝脾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理解为“左升”与“右降”的相互配合。

2. 阳气(左)与阴精(右)的相对位置:
左升(阳气): 阳气有温煦、推动、固摄、防御的作用,其运行方向多向上、向外。中医认为“左阳右阴”,这里的“左”可以理解为偏于阳的一侧。阳气的升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右降(阴精): 阴精(包括精、血、津液)有滋养、濡润、承载的作用,其运行方向多向下、向内。中医认为“右阴左阳”,这里的“右”可以理解为偏于阴的一侧。阴精的固摄与向下运行,是保持人体结构稳定和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

虽然这个说法相对模糊,但其核心在于强调人体阳气向上的推动作用和阴精向下的固摄作用,两者共同维持人体的平衡。

3. 某些病理症状的指向:
左升(病理): 有时,“左升”也会用来形容一些病理性的气机上逆。例如,肝火上炎,常常表现为头痛、目赤、口苦等,这些症状多集中在头面部,有“向上”的趋势。
右降(病理): “右降”则可以理解为病理性的气机下陷或固摄无权。例如,脾气下陷,容易出现脱肛、内脏下垂等;肾不固精,可能出现遗精、带下等。

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将某些临床表现进行形象化的归纳,并非所有疾病都严格遵循这个规律。

三、 如何理解和应用“左升右降”

1. 整体观: 要记住,“左升右降”是一种整体观的体现,不是孤立的局部现象。它反映了人体气血运行的内在逻辑和动态平衡。
2. 动态平衡: 肝与脾胃、阳与阴之间并非绝对的“左”与“右”,而是一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疾病。
3. 辩证施治: 在临床实践中,医者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别是升降失调的哪一种情况,以及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
如果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需要疏肝理气,帮助肝气“升发”和“疏泄”。
如果出现“脾胃虚弱,升清不及”的症状,需要健脾益气,帮助脾胃“升清”。
如果出现“肝火上炎”导致的气机上逆,需要平肝潜阳,将上逆之气“降”下来。
如果出现“脾气下陷”导致的功能下坠,需要益气升陷,将下陷之气“托”上去。
4. 不是绝对的左右: 即使是在经典文献中,也有“右肝左肺”的说法,表明“左”和“右”的指代并非一成不变,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概念。有时候,也可以将“左升”理解为身体的左侧(如肝经循行),“右降”理解为身体的右侧(如脾胃的位居腹部偏右),但这种理解的局限性较大,核心还是在于内在的气机升降。

总结:

“左升右降”是中医描述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协调关系的一种形象化、概括性的语言。它强调肝主疏泄、向上向外的“升”之性,与脾胃主运化、向下传输的“降”之性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理解“左升右降”,关键在于把握人体气机升降的动态平衡,以及这种平衡失调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具体病理特征。它并非一个僵化的地理坐标,而是一种对生命活动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解不了,全世界除了懂中医的其他都是弱智,这么高深的东西,除了老中医没有人能理解。毕竟没有我们老祖宗,全世界现在都在茹毛饮血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医的“左升右降”并非字面上的左边和右边的升降,而是一种概括性的、形象化的说法,用来描述人体内在气血运行的规律,以及某些病理现象的指向。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入手:一、 概念的来源与基础“左升右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对人体气机升降的论述。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生理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许多人成长的核心困惑:课本里描绘的那个井然有序、公平公正的世界,似乎与我们每日身处的现实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种落差感,轻则让人觉得格格不入,重则可能带来幻灭和迷茫。那么,当书本与现实发生“脱节”时,我们该如何安然自处,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呢?首先,我们要明白,课本是浓缩、是提炼,它往.............
  • 回答
    中医的“寒、热、温、凉”,这四种属性并非简单地描述温度的高低,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和辨证的工具。它们如同四种基本颜色,能够组合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来描绘疾病的本质和调整人体的方法。理解它们,是掌握中医的关键一步。核心概念:不是客观温度,而是人体内在的“性质”首先要明确,中医的“寒、.............
  • 回答
    群论中的同态基本定理:一座连接结构的桥梁在浩瀚的群论世界里,同态(homomorphism)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个信使,能够将一个群的结构信息小心翼翼地传递到另一个群。而同态基本定理(First Isomorphism Theorem),则是对这种信息传递过程最深刻、最普适的刻画。它不.............
  • 回答
    Java 泛型类型推导,说白了,就是编译器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聪明”地猜出我们想要使用的泛型类型,而不需要我们明确写出来。这大大简化了代码,减少了繁琐的书写。打个比方,想象你在一个大型超市购物。你手里拿着一个购物篮,你知道你打算买很多东西。场景一:最简单的“显而易见”你走进超市,看到一个标着“新鲜水.............
  • 回答
    async/await 就像是为 C 语言量身打造的一套“魔法咒语”,它能让原本头疼的异步编程变得像写同步代码一样直观和流畅。要真正理解它,我们需要抛开一些传统的束缚,从更根本的角度去思考。想象一下,你正在一家繁忙的咖啡店里。你需要完成三件事:1. 冲泡咖啡(耗时操作)2. 打包点心(耗时操作).............
  • 回答
    如何正确认识中医?中医,一个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智慧的古老医学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它时常伴随着赞誉与质疑,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视角解读。究竟该如何放下预设的标签,以一种更开放、更全面的态度去认识中医呢?这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耐心、理解和审慎辨析的过程。一、 回归本源:中医的哲学基础与思维方式理解中医.............
  • 回答
    如何看待张煜医生改变态度开始支持中医?以循证医学为角度否定中医是正确的吗?张煜医生从起初对中医的审慎甚至是否定态度,转变为现在公开支持中医,并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一转变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以循证医学为角度否定中医是否真的“正确”。 一.............
  • 回答
    解码中国生育率:一场关乎未来的深刻对话在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已经不再是一个统计数字的浮动,而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社会活力乃至文化传承的重大课题。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单一的视角,深入剖析其根源,理解其复杂性,并理性地审视其带来的长远影响。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一场需要我们.............
  • 回答
    绘画的世界,宛如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其中写实主义和层出不穷的各种风格,如同万花筒中变幻莫测的图案,共同构筑起艺术的丰富图景。理解它们,绝非简单地将“画得像”与“画得不像”划为界限,而是要深入探究它们各自的根源、表达方式以及存在的价值。写实主义:自然的忠实描摹,还是内心的映射?写实主义,顾名思义,是.............
  • 回答
    在 C 语言的世界里,“字符串常量”这个概念,说起来简单,但仔细品味,却能发现不少门道。它不像那些需要你绞尽脑汁去理解的复杂算法,但如果你对它不够了解,很容易在一些细节上栽跟头,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bug。所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个 C 语言里的“小明星”,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它是个啥?最直观.............
  • 回答
    .......
  • 回答
    要理解西方国家近代以来对中国的侵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侵略”二字,那样过于笼统,也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这更像是一段漫长而深刻的、充满暴力、压迫、欺骗与反抗的互动过程,它深刻地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场“侵略”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次性的军事行.............
  • 回答
    《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这部纪录片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我们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两国教育体系下学生的差异。看待片中两国学生的表现,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分析,并且试着不去贴标签,而是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1. 课堂氛围与学习模式的差异: 丹麦Z班: 纪录片里丹麦学.............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职行为。对于爸爸的行为,我只能用“极其鲁莽”、“完全不负责任”来形容。一个两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认知能力非常有限,他们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几乎为零。把他独自留在马路中央,就像把他置于一个极度危险的陷阱之中。马路是车辆来往的场所,任何一辆疾驰而来的货.............
  • 回答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我看了,虽然是电影,但里面展现的校园暴力,那种窒息感和无助感,真的让人心痛。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或者我身边的人,遭遇了那样的事情,该怎么办?我想,我们不能就这样认命,也不能因为害怕就默默承受。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一个人扛着。 电影里的陈念,她的强大和勇敢,是建立在易烊千玺.............
  • 回答
    关于《新三国》和《赤壁》的争论,以及它们能否被称为中国的“史诗”电影,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人们对《新三国》的“翻案”呼声,以及对《赤壁》的相对沉寂,背后反映的是观众对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期待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咱们就来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好好聊聊这两部电影,看看它们到底值不值得“史诗”这个称谓。为.............
  • 回答
    .......
  • 回答
    高考,这两个字在很多人心中都承载着太多沉甸甸的期望、压力和回忆。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它可能是一次成功的飞跃,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场难以言喻的“创伤”。这种创伤,可能源于期待落空后的失落,备考过程中身心的透支,或者仅仅是那份压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遗憾。如果你正经历这样的痛苦,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而且.............
  • 回答
    “集资一小时超230万”——当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会想到什么?对于很多韩团粉丝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心中偶像倾注的爱与支持的具象化。为心爱的韩团成员集资定制飞机进行生日应援,这种“饭圈”的特殊浪漫,近来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在这种热情似火的追星模式下,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既不失初心,又能保持理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