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正确看待小米把在印度的商店招牌换成了made in India ​​​?

回答
小米将印度商店的招牌换成“Made in India”这一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既有其积极的市场营销意义,也可能包含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

一、 市场营销角度的解读(最直接的原因)

迎合本土化消费心理: “Made in India”是小米对印度消费者最直接的迎合。在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本国制造的产品通常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这种亲近感源于对本国产业的支持、对本土品牌的认同,甚至是对国家经济的自豪感。通过强调“Made in India”,小米试图激发印度消费者的这种本土情感,从而提升品牌好感度和购买意愿。
增强品牌信任度和可靠性: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Made in India”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透明度、更便捷的售后服务(因为产品更近本土)以及对印度经济的贡献。这种认知可以帮助小米克服一些潜在的品牌顾虑,例如“外来品牌是否更注重利润而非质量”等。
区隔竞争对手: 在竞争激烈的印度市场,小米需要找到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如果其他品牌未能充分强调本土制造,小米的这一举动就能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利用爱国主义情绪: 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时期或在特定的舆论环境下,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被放大。将产品与“印度制造”挂钩,是一种巧妙利用这种情绪来提升品牌吸引力的方式。
强调供应链的本土化: 即使手机的某些核心技术或组件仍依赖进口,小米通过在印度组装、生产包装等环节强调“Made in India”,也是在传递其在印度供应链的投入和努力,试图将其定位为在印度深深扎根的品牌,而非仅仅一个销售产品的外国公司。

二、 战略和运营角度的解读

回应印度政府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倡议: 印度政府自2014年起大力推行“印度制造”计划,旨在吸引外国投资,鼓励本土生产,创造就业机会,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小米作为在印度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外国品牌,积极响应并实践“印度制造”不仅能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例如,可能在政策、税收等方面获得优惠),还能帮助其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和监管风险。
优化供应链和降低成本: 在印度进行本地化生产和组装,可以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关税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更短的供应链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运营成本,这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小米来说至关重要。
规避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各国对本土产业的保护主义倾向增强,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制或市场准入的挑战。在印度进行本地化生产,是小米规避这些风险的有效手段,确保其在印度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营。
建立本地化生态系统: 随着生产的深入,小米有机会与印度的零部件供应商、物流公司、甚至研发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印度本地化生态系统。这有助于其长期发展和创新。
展示企业社会责任(CSR): 在印度生产和销售,并强调“印度制造”,也意味着小米在为印度创造就业、贡献税收、推动技术转移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这是一种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展示,有助于提升品牌在社会层面的形象。

三、 潜在的挑战与多重含义

“Made in India”的界定模糊性: 需要注意的是,“Made in India”的标签可以涵盖多种程度的本土化。可能是完全在印度设计、研发和生产,也可能只是在印度进行最终的组装,而核心零部件仍然来自其他国家。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能会对这种标签的真实含义产生疑问。小米如何清晰地传达其本土化程度,将是关键。
国际品牌形象与本土化之间的平衡: 小米作为一家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有着一定的认知度和品牌故事。过度强调“Made in India”是否会削弱其国际品牌形象,或者让消费者产生“这就是一个印度本土品牌”的误解,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竞争对手的反应: 当小米成功地通过“Made in India”吸引消费者时,其他品牌很可能会效仿,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小米需要保持其创新和市场敏锐度。
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尽管小米采取本土化策略,但其中国背景仍然可能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成为一个敏感点。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将考验其智慧。
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这种在海外市场大力推行本土化策略的做法,也可能引起国内消费者关于“重洋轻内”的讨论。虽然企业在全球化运营中需要根据市场特点调整策略,但品牌文化和国内市场维系同样重要。

总结:

小米将印度商店招牌换成“Made in India”,是一个非常精明且多维度的市场和战略举措。

从最表层看,它是成功的营销策略,旨在迎合印度消费者的本土化需求,提升品牌好感度和市场份额。
从深层看,它是小米对印度市场深刻理解和积极适应的体现,是对印度政府“印度制造”倡议的响应,也是为了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确保其在印度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这一举动也反映了当前全球制造业向新兴市场转移、各国更加重视本土产业发展的趋势。小米的这一操作,既是顺应潮流,也是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自己寻找更有利的立足点。理解这一举动,需要将其置于印度本土市场环境、全球贸易格局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综合背景下进行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米提供设计,品牌。

印度制造生产管理销售。

中国可以跑到印度去,让印度人制造生产管理,中国人投资捞钱。

美国人这样赚钱这么多年,公知骂了这么多年中国不行。

现在中国人也可以这样赚钱了,又开始喷骨头软?

喷骨头软的人才是自己最自卑的,敏感到随时都能高潮。

咱们赚到外国人的钱了,而且是轻松钱。

这多爽啊,你得有正常的优越感,别动不动就自卑。

user avatar

人在印度,多说两句。

一、 小米说的是实话。不单小米,包括其他中国手机厂商基本都在印度设厂了,整个业务模式都是CKD进口印度,本地工厂组装。完成生产后进行发货销售;

二、Made in India是小米17年以来持续坚持的战略,不是为了避免本次反华冲击临时找来的口号;

三、在反华高峰期,高调宣传Made in India,对小米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一、中国厂商在印度

从14年开始,国产手机厂商大举进入印度以来,莫迪持续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羊养肥了再剪羊毛。

随着印度智能机销量的不断增长,印度市场对于手机厂来说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莫迪政府的策略,其实和中国改革开放,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比较接近的。

站在印度的角度,莫蒂是一名负责任的政治家。

通过庞大的市场,低关税吸引外国(中国)品牌进入,当你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政府再挥舞着关税的大剪刀,一次又一次的剪羊毛。

上图中可以看到,17年,18年,20年均有增加关税的政策。

在这个过程中,国产厂商不得不从整机进口,过渡到SKD半散件进口,过渡到CKD散件进口。

在这个过程中,得益于本地越来越庞大的生产量,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业配套企业也随之建立起来。

诸如充电宝,低端耳机,充电头数据线等,越来越高的比例实现印度本地生产。

到了2019年,印度的智能机总量大概是1.5亿台每年,是仅次于中国,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单体市场。

也是每一个厂商无法舍弃的市场。

除了华为/荣耀目前在印度的存在感较弱之外,中国几大国产厂商,占据了印度智能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印度前五大厂商,除了三星占据了18.9%的市场位列第三之外,第一名小米,第二名vivo,第四名realme,第五名OPPO,都是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合计72.6%。

TOP之后其实还有传音的智能机,也是有不少份额。


有的厂商,不只生产工厂搬到了印度,甚至包括研发中心。

客观来说,从上游的生产,到下游的分销/零售,国产手机厂商在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

不仅仅是低端的制造业,以及辛苦的零售,在这过程中,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研发岗,测试岗等等,都有涉及。

根据vivo的信息显示,vivo在印度当地直接提供了4万+就业岗位,同时和7万+家零售商存在业务合作关系。

对于oppo,小米等,其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基本是同样的体量。


二、小米与Made in India

根据小米印度CEO蛮牛的信息,小米在印度的生产工厂,拥有3万+名员工,其中95%都是女性。

女性在印度的性别地位是很低的,小米能侧重照顾弱势群里,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必须要给小米点赞。

在几家厂商中,小米的印度本地化应该做的是最好的。

vivo,oppo核心高管都是中方;realme的CEO虽然是印度人,但其高管团队中印都有。

只有小米,小米在印度的团队,其业务高层全都是印度人。

小米在印度的架构,只有生产和财务侧有少部分中方的管理人员,除此以外在销售,营销,以及其他的核心业务上,决策权99.9%属于印度团队。

这样做的好处与坏处我们暂且不深入分析,但是在本地化这一点,小米绝对是最深入的。

2017年三月份,在蛮牛的安排下,雷军作为中方企业家代表,作为莫迪政府“Make in India”战略的积极响应者,受到了莫迪的亲自接见。

雷军送上了小米在印度本地生产的小米手机,作为礼物。同一时期,莫迪在自己的twitter上亲自发文,宣布小米在印度建成了第二座工厂。

在印度这种国家,受到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和亲自发文,相当于小米被官方打上了标记,保证了小米在和政府交涉的层面,可以获得极大的便利。

在我个人的评价中,莫迪接见雷军,从公关和传播价值上,相当于vivo冠名了印度IPL板球联赛(可以理解为美国的NBA联赛)。

单就这一点,小米印度CEO蛮牛的工作就可以打100分,这是在其他厂商来说,几乎是无法达成的政府公关成就。

Make in India,是莫迪上台后的大政方针,同时也是小米2017年启动的营销策略。

2017年上半年通过品牌层面的传播,塑造小米本地化的形象,让消费者感觉和其他品牌相比,小米和他们的民族情感更加接近。

产品层面,上半年推出了红米Note 4,红米4以及红米4A,覆盖了1000元以下的市场,而这块也是市场份额最高的价位段。

而到了印度传统旺季的Q3/Q4,小米通过品牌+产品两个层面的积极攻势,拿下了印度No.1的位置。

紧接着小米就通过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背书,传播自己本地化+印度No.1的形象和地位,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

(当然,除了小米的积极因素之外,ov的战略失措,以及17年GST税改导致了线下渠道普遍萎缩,共同导致了独大线上渠道的小米的销量结果,这里不是重点,就不展开细谈)

小米通过本地化生产,将自己和莫迪政府印度制造的政策进行了捆绑,通过产品和品牌的势能,达成了印度No.1,反过来No.1的地位+足够深入的本地化,进一步巩固了小米在印度的特殊地位,其结果就是,很多印度人真的以为小米是印度品牌,是印度的企业。


三、小米目前的公关策略与结果

2017年的时候,我在印度负责线下市场,当时小米的主要精力还在线上渠道,线下渠道更多以黄牛的形式,而非正规代理商的形式去进行覆盖。

所以线下小米没有太多正经的品牌形象暴露。

2017年的时候,也有一次反华。当时线下的主要玩家还是ov+金立(是的,那时候金立还没倒)。

记得最严重的时候,有的城市,民众自发组织挖掘机,沿街把ov金立的门头铲下来。

而小米在线下渠道的弱势,反而规避了这一损失。


但是从18年开始,小米开始大举进入线下市场。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评论,小米为了平衡好线下渠道的利益,出现了非常多的动作变形,导致线上给予了realme机会崛起。

所以当2020年新一次反华出现的时候,小米作为中国品牌,同样受到了冲击。

因为ov有了经验,这一次在企业层面,在媒体层面,在官方层面,没有任何回应/反馈。千言万语不如一默。

这个时候,民众需要的是情感的宣泄,而你是中方企业这一事实是无可辩驳的,任何来自“中方”企业的回应,在说出口的一瞬间,就会被解读出不同的含义。

这是27号我转载了印度当地媒体对于小米CEO近期言论的表态。

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只是小米在印度宣称Make in india,但是在印度国内,小米CEO的宣传是颇为高调且系统的,不仅仅是线下的形象,包括公司层面的公关和舆论。

左图是蛮牛发的一条twitter,内容非常普通,仅仅宣布小米连续11个季度成为印度的销售冠军。

右边是这条twitter下面的一些评论截图,各种抵制中国商品,反华的言论不胜枚举。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现在印度人民的情绪,有一些像99年我国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国轰炸,多名中方人员伤亡后,国内所形成的舆论环境。

(再次声明,我知道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事件本身没有可比性。这里仅用来描述社会上普遍形成的舆论氛围)

这种情况下,只要你事实上是中方企业,不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负面舆论和企业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上升到国际关系与民族情感的时候,不要自以为聪明,可以应对。

沉默,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对。

作为对比,其他中方企业没有进行任何回应,反而主动规避相关可能影响到印度人民民族情感的地方。

你们不是要拆门头么?

好,我提前拆。我自己拆。

一个门头,如果被暴力拆除,那么几千甚至上万的物料费用就直接浪费了。而主动拆除物料成本相对较高的logo发光字,提前保存起来,那么无非是过两个月重新安装的问题。

所以回到小米的舆论应对,不论是蛮牛的公开发言,还是小米线下主动把门头换成了made in India ​​,其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对于目前的形式来说,只是火上浇油,更加激化问题。


最后总结一句,其实每一家出海的中国企业,都是值得尊敬,值得大家支持的。

知乎上不是一直喊内卷么?

如何避免内卷,好像曹大佐给出的答案是去非洲。

这里的非洲其实并不只是非洲,而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正确的回答,就是一带一路,对外积极输出产能。

不论是对外整机出口,还是SKD半散件出口或者CKD全散件出口,都是对外输出产能的积极举措。

屏幕,芯片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留在中国,只将基础的劳动力生产搬到印度或者其他国家,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劣势地位。

我们将越来越多集中在高附加值产业,继续努力进行产业升级,那么不论是小米还是华为,不论是vivo还是oppo,不论是长虹还是海尔,不论是哪行哪业,都是在默默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默默努力。

不要表扬我,我只是一带一路上一个小小的搬运工。

不说了,人在印度,早点睡觉,明天起床继续为了祖国搬砖。

user avatar

天哪,你们不知道吗?
MI 就是Made in India的简写啊。

看这咖喱色的图标,能不是印度公司吗?

再给你们介绍一下小米的婆罗门总裁,雷(Raj)先生:

如假包换的印度人。

不信你听听他的英语有多烂就知道。


我们中国人不抢你们印度制造。

我们只拿走一点点“微薄”的利润就走。

千万别客气!!!坐下坐下,千万别客气,你们忙你们的。

想制造,慢慢制造,好好制造,都待在工厂里,要造什么造什么跟我说,马上给你们设计出来。

都Made in India才好。

咱们是过命的交情(过了20条命,还是38条命来着),客气就远了。


我们就拿钱就行。

Made in China已经够多了,这次我们只拿钱。

我们最好连印度都不去,钱过来就行。

user avatar

1、资本家没有国籍。

2、挣钱吗,不寒碜。

别说牌子换成made in india,哪天雷军说自己是印度人我都不奇怪。

user avatar

这个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我给举个例子,最近中美在闹幺蛾子,苹果该如何自处?

虽然我不太喜欢部分果粉把苹果捧上天的态度,但我们去看苹果本身,这么多年,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就这,前段时间上海某苹果店还是被砸了。

华为为什么被川普针对?是因为所谓的伊朗问题吗?是因为所谓的威胁美国安全吗?

都不是,是因为华为上了终极牌桌,而终极牌桌,意味着最终的利益分配问题。

那么,华为是怎么上牌桌的?

有市场,然后有利润,投入研发,技术进步,形成良性循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什么?是以中国为基础壮大之后,实现全球化。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可以为企业最初的原始积累提供最好的培养土壤,但只是依靠中国,企业是无法全球化,并登上最终的牌桌的。

小米这几年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是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这也是为什么小米在国内发展并不乐观,但整体依然是向上的趋势。

全球化对于小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市场和体量,而市场和体量,是发展的基础。

很多人在诟病小米的研发投入不足,这是现实,尤其是和华为比。

但是,小米本身的毛利率不高,随着上市,股东的盈利需求需要满足,公司需要正常运转,然后才是研发投入的增长。

小米的研发投入还不够高,但增长是非常快的,之所以有这个增长,是因为体量的增长,而体量增长,很大一部分源于国际市场的开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米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良性循环态势,正在快速成长。

而今的华为的确是非常强大,但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小米如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想要强大,必须一步一步来。

这个发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慢慢地,小米也会走上最终的牌桌,不只是小米,整个中国手机供应链,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是这么走的。

当牌桌上只有华为的时候,美国可以打压,但如果牌桌上有一批华为的时候,美国还怎么打压?

国内市场培育种子,国际市场开拓成长,发展壮大,然后登上牌桌。

登上牌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高端的岗位在国内,最多的利润在国内,而这,恰恰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对于小米来说,在中印争端中该怎么做?一如苹果在中美争端中该怎么做?

你因为国家争端就退出对方的市场?这很简单,但退出之后呢?怎么发展?怎么壮大?回国在有限的资源里内卷?

对于中国企业,出海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海外市场立足?这才是最重要的。

经济全球化时代,比的不是谁更封闭,比的是谁更开放,谁更能在全球市场取得话语权,而这,才是美帝真正想要打压的。

你因为这个一怒之下放弃对方市场,对方巴不得。

华为为什么要在如此艰难的局势下依然要大力发展HMS,哪怕再难也要做,就是因为一个全球化企业才是华为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倚仗。

那么,既然小米需要继续在印度立足,那么,就必须入乡随俗。

商业有国界,需要遵从政治原则,但我觉得,这种遵从更多的是底线原则。

什么叫底线?比如国家尊严,比如领土完整,这是不可以碰的。

在此之外,在对方的地盘,采用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小米印度说 Made in India,我觉得没啥问题,一如苹果说Made in china。

还记得伟创力么?在华为事件中跳出来,什么结局大家还记得。

在中美争端一年多的时间里,你看苹果跳出来了么?没有。

这个时候,小米印度需要做的是坚守底线,不要触碰政治底线,一如苹果,它可以不参与中美争端,但要他在中国高举反美帝大旗?或者高举反中国大旗,都是不可能的。

苹果没有骨气么?苹果离开中国市场会死么?

都不会,但为了意气之争而放弃发展,这是愚蠢的。

商业运行,本来就不应该掺杂过多的政治要素,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的是利润,就业和税收,而这,就是对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帮助。

中国需要的是一批世界级的伟大企业,而小米,明显是种子级别的选手之一。

我觉得吧,无论是谁家的粉丝,多就事儿论事儿,少上纲上线。别把自己的数码发烧友身份沦落成鼠目寸光的饭圈NCF。

user avatar

支持小米,活人才有输出,中国人以务实理性为纲领,在这个意识形态泛化越发严重的当下,这种世俗精神尤为可贵。坚决不搞去实利而图虚名那一套。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鲁迅《拿来主义》

现在恰是风水轮流转,攻守之势异也的时刻,别人“送来”变成了我们“送去”,如果在我们“送去”的过程中,一点小小的文字戏法能够软化印度人的心里防线,消解他们的反抗意识,照顾一下他们那点可悲的自尊心,让中国的产品可以源源不断的被“送去”的话,那这就是正确合理的商业生存策略,应该得到支持。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汇通天下货通天下,而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

————————————————————

@安好心 发的这张图可把我给逗乐了(ಡωಡ)

user avatar

苹果 Made in China

小米 Made in India

把“保护”打在门牌上,没毛病!!!

user avatar

现在的人真是够闲,总是关心大佬们多少亿多少亿的问题,。说的好像跟自己息息相关一样,自己口袋多少钱心理没点数嘛?


公司大事轮到你指手画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将印度商店的招牌换成“Made in India”这一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既有其积极的市场营销意义,也可能包含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一、 市场营销角度的解读(最直接的原因) 迎合本土化消费心理: “Made in India”是小米对印度消.............
  • 回答
    小概率事件:是运气,还是命运的低语?生活中有太多让我们惊叹的瞬间,它们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虽短暂却异常耀眼。我们称之为“小概率事件”。你可能从未想过,会在街角偶遇失散多年的朋友,或者在拍卖会上以惊人的低价拍下心仪的艺术品。这些事件的发生,仿佛是一种巧合,一种命运的捉弄,又或许……它隐藏着更深层的含.............
  • 回答
    重庆南川区,昨夜的平静被一阵轻微的震动打破。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这次地震发生在昨晚(具体时间未明确,但可以理解为是近期一次事件),震级为1.9级,震源深度为10公里。目前情况:1.9级的地震属于非常轻微的范畴,通常只会引起人们轻微的感知,甚至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收到任何.............
  • 回答
    大孝与小孝:理解父母心与成人路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孝”一直是维系家庭、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将“孝”理解为对父母顺从、奉养,未免过于狭隘。仔细品味,大孝与小孝之间,并非简单的递进关系,而是一种更深刻的相互理解和动态平衡。它们分别指向了父母内心最深切的期望,以及儿女在成长道路上.............
  • 回答
    当你说“科研小白”,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刚踏入实验室,眼神里充满好奇又带着点儿小迷茫的你。没关系,我们都曾是这样。物理科研这趟旅程,说起来是个庞大的体系,但入门,其实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关键在于你是否有那份坚持和探索的意愿。别担心,我这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让你心里有个底。第一步:打牢基础,但别死钻.............
  • 回答
    .......
  • 回答
    嘿!想开始健身,迈出这一步真棒!至于“吃”,这绝对是健身路上最最重要的一环,甚至比练得狠更重要。很多人以为健身就是拼命练,其实吃对了,你的努力才能真正开花结果,身体才会给你想要的回报。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健身小白该怎么“吃”,让你吃得明白,吃得健康,吃得有效果!第一步:放下那些玄乎的理论,从基础.............
  • 回答
    北京丰台抢小孩事件,无疑给无数家长敲响了警钟。在繁华的都市里,孩子似乎总是那么脆弱,而潜藏的危险却又无处不在。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是因为它直接触碰到了我们最柔软的神经——对孩子的爱与守护。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北京丰台抢小孩”事件本身。虽然新闻报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都在于一个孩子在.............
  • 回答
    九岁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认知也在飞速发展的年纪。然而,一个九岁的女孩,却因为老师长得漂亮而感到自卑,甚至发展出抑郁情绪,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疼且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有容貌焦虑?这并非简单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无处.............
  • 回答
    “集资一小时超230万”——当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会想到什么?对于很多韩团粉丝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心中偶像倾注的爱与支持的具象化。为心爱的韩团成员集资定制飞机进行生日应援,这种“饭圈”的特殊浪漫,近来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在这种热情似火的追星模式下,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既不失初心,又能保持理智.............
  • 回答
    女儿上小学,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社交篇章。看到她一点点长大,我们做父母的心里既欣慰又会有些许操心,特别是关于交友这件事。毕竟,同伴的影响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咱们就聊聊,怎么才能耐心地、有效地,让她在小学阶段,找到那些能一起欢笑、一起进步的好朋友呢?一、 打好基础:.............
  • 回答
    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开始有了比较,也渴望公平,这其实是孩子成长中很自然的一个阶段。如何妥善回应,不仅能解答孩子的疑惑,更能借此机会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习惯和价值观。这事儿得仔细说道说道,咱们一个个来分析。首先,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问孩子说“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可以每天玩2个小时游戏,而我不行?”,这背.............
  • 回答
    杭州那位女白领的遭遇,说实话,挺让人同情的。但她那天的处理方式,确实是有点冲动了,结果弄得自己可能要吃官司,这确实是让人唏嘘。咱们先聊聊她为啥会这么做,以及这种行为的后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在城市里开车,尤其是在停车位紧张的时候,确实容易遇到糟心事。那位女白领被夹了三个小.............
  • 回答
    乔弗里·拜拉席恩(Joffrey Baratheon)是《权力的游戏》中最令人憎恨的角色之一,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角色。要正确看待他,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的性格、行为以及他所处的环境。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1. 他的本质:邪恶、残暴和缺乏同情心乔弗里最突出的特质就是他的残暴和恶劣。他享受.............
  • 回答
    看待阿富汗塔利班的做法,确实是个复杂且需要深入理解的问题。这不像看一场简单的球赛,输赢对错摆在那里,而是涉及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以及地缘等诸多层面。要真正“正确”地看待,或许应该抛开一些预设的立场,尝试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白,塔利班并非凭空出现。他们是在阿富汗长期的战乱、苏联入侵、.............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下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新时代中日关系。这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需要我们拨开迷雾,层层深入地去看。历史的重压与现实的考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首先,我们不能回避历史。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就像一道深刻的伤疤,始终存在于两国人民的心中,尽管伤口可能已经愈合,但疤痕依然清晰可见。这不仅仅是教科.............
  • 回答
    要理解巴以冲突,就像试图拼凑一幅破碎的古老地图,每一个碎片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复杂的宗教信仰、深刻的民族情感,以及数不清的悲剧与不公。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故事,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结,需要耐心和细致去梳理。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充满了争议。对犹太人来说,这里是.............
  • 回答
    《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这部纪录片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我们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两国教育体系下学生的差异。看待片中两国学生的表现,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分析,并且试着不去贴标签,而是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1. 课堂氛围与学习模式的差异: 丹麦Z班: 纪录片里丹麦学.............
  • 回答
    当一种思潮,尤其是在经历了屡次不公平待遇后迅速兴起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纯粹的“反抗”或“进步”,而是需要一个更复杂、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它。这种现象往往是社会深层矛盾的折射,是群体情绪累积爆发的信号,其背后牵涉到权力结构、历史遗留、群体认同以及表达方式等多个层面。首先,理解“不公平待遇”的性.............
  • 回答
    拨开历史的迷雾:如何理性看待元、清两朝?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元、清两朝无疑是最具争议也最引人瞩目的两个朝代。它们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统治了广袤的疆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然而,对于这两个政权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想要真正理解并正确看待元、清两朝,我们必须尝试拨开历史的迷雾,以一种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