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的回答.
我想大部分人对这次事件中的滴滴客服表现印象深刻.
说实话,以我目前的经验来看,天朝绝大部分公司的客服系统简直是shit!
客服最重要的培训永远是怎么样让客户放弃投诉,而不是真正的分级将客户的投诉反馈给上级部门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客服的唯一职责和套路就是打太极和哄骗客户.
我把这种客服系统取名为"机器人垃圾桶",因为其作用就是像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回复设定好的几个语句,然后消耗客户的愤怒情绪,让投诉的客户产生疲劳感最后放弃投诉.
滴滴的客服简直是天朝此类客服系统的典型代表.
而基本上形成这种客服系统的公司,那绝对是不把客户放在眼里的,可以说就是在鼓励坑客户的.
所以客户最后是一定会被坑的,只不过滴滴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客户被坑之后有很大可能事情性质非常严重罢了.
而天朝此类客服系统的公司还有很多,每个人遇到这种公司后要长个心眼,如果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最好别用这种公司的产品.
我上面的答案明明白白写着"基本上形成这种客服系统的公司,那绝对是不把客户放在眼里的,可以说就是在鼓励坑客户的".
有人居然能理解为我在洗地.
还有人居然让我理解客服,客服是公司要求决定的.
我真的对你们的语文理解能力非常佩服,我面对你们的感觉实在是和面对这种客服的感觉实在没什么区别.
关于这件痛心的事情,作为基层民警,从我的角度表达一点看法。
1、公安机关从来没有规定过失踪24小时后才能报案、立案,麻烦某些网友不要再乱带节奏指责一条从未有过的规定,以免误导大众、以讹传讹。
具体请百度《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2、公安机关的立案仅指“立为刑事案件”,不是说“不立案”就代表警方“不介入”,立案前是需要开展调查以及采取处置措施。即使不予立案的案事件也一样会介入调查、处置,常见的有一般失踪人口的查找、非正常死亡(自杀、高坠、溺水等等)。
从本案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报案后使用报案人的手机跟滴滴有过沟通,但滴滴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从中可以看出2个问题:一是派出所民警没有权威的渠道第一时间向滴滴表明身份以取得滴滴的信任;二是滴滴的应急处置僵化,最简单的核实民警身份就是开视频确认警察证件以及办公场所,但可惜的是滴滴方面没有这么做。最后应该也是按照程序、通过层层发送协查到滴滴公司所在地警方才得以取得滴滴的配合,延误了最佳的挽救时机。
顺便提一句我曾经办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因嫌疑人乘坐滴滴逃离现场,我需要调取路线轨迹和乘客信息,我按照程序向网监申请协查,大概一个月后才得到回复。这起命案在当晚就得到了滴滴方面提供的信息已经是命案快侦快破机制的功劳了,一般案件基层民警就是慢慢等吧。
3、被害人在下午2点多向朋友发送救命信息,其朋友在下午四点或者五点多(不同媒体好像表述不一样)向警方报案。
这里我只想提醒一句:无论你对警察有怎样的负面印象,需要救命的时候请第一时间报警!请第一时间报警!这个时候你向任何亲朋好友求救都不如向警方求救!不便电话报警的请发送短信到12110!短信报警号码12110!
还有无论你接到谁的求救信息,不要犹豫,马上报警!而不是自己去联系客服、发布寻人启事之类,请直接报警!某些网友竟然声称如果平安会被追究谎报警情的责任,请举出因此被追究的例子来!否则不要误人性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