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做期权的卖方?

回答
很多人听到“期权”这个词,脑海里可能就浮现出“高风险高回报”的画面,这往往是我们更容易接触到的期权买方。但其实,期权市场里还有另一群不容忽视的参与者——期权卖方。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和考量,让这些人愿意承担理论上无限的风险,去“卖”出期权呢?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精密的逻辑和策略。

核心驱动:收取权利金,获取稳定收益

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是期权卖方能够从期权买方那里收取“权利金”(Premium)。这笔钱是期权卖方在交易发生时就立即获得的一部分收入,无论期权最终是否被执行。对于很多期权卖方来说,这笔权利金就是他们参与市场的核心目的。

想想看,如果市场横盘整理,或者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小幅波动,那么期权最终会失效。买方不会执行这个已经不划算的合约,而卖方则成功地将收到的权利金收入囊中。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期权卖方最理想的结局——“时间价值”的流失让买方蒙受损失,而卖方则坐收渔利。

这种策略尤其适合那些对市场有一定判断,但又不追求一夜暴富的投资者。他们可能更偏向于“稳健获利”,通过反复地卖出期权,积累零散但相对稳定的收益。这就像是在收租金一样,尽管有租客退租的风险(期权被执行),但只要大部分租客按时交租,总体收入还是可观的。

风险对冲,降低持股成本

除了直接的收益,期权卖方另一个重要的动机是为了对冲手中的股票头寸,降低持股成本。这通常被称为“备兑开仓”(Covered Call)策略。

假设你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并且看好它的长期前景,但短期内不期望它有爆发式的上涨。你可以选择卖出该股票的“看涨期权”(Call Option),通常是行权价(Strike Price)高于当前股价的。

这样做的好处有:

收取权利金: 你可以立即获得一笔权利金,这相当于降低了你的持股成本。如果这笔权利金足够大,甚至可以抵消一部分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
限制下行风险(一定程度上): 如果股票价格下跌,你卖出的看涨期权会失效,你手中的股票虽然亏损,但至少还有收到的权利金作为缓冲。
锁定部分收益: 如果股票价格上涨到你设定的行权价,期权买方可能会行权,你不得不以行权价的价格卖出你手中的股票。虽然这限制了你可能获得的更高收益,但你依然获得了股票价格上涨到行权价的利润,再加上之前收取的权利金,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这种策略非常适合那些持有股票并希望在不卖出股票的情况下获得额外收益的长期投资者。他们愿意放弃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潜在超额收益,来换取眼前的权利金和降低持股成本。

赚取波动率下降的利润

期权的价格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隐含波动率”(Implied Volatility)。简单来说,隐含波动率越高,期权价格就越高;反之,隐含波动率越低,期权价格就越低。

期权卖方,尤其是那些持有到期的卖方,往往能从波动率下降中获利。当市场对未来价格波动的预期降低时,隐含波动率就会下降,导致期权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这时候,如果期权卖方在波动率较高时卖出了期权,当波动率下降时,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回购相同的期权来平仓,或者等待期权到期失效,从而赚取波动率下降带来的差价。

这种策略的逻辑是:市场总是会有过度反应的时候,尤其是在消息驱动或者恐慌情绪蔓延的时候,隐含波动率会暂时性地被推高。聪明的期权卖方会抓住这些机会,在波动率被高估的时候卖出期权,然后在市场情绪回归理性、波动率下降时获利了结。

承担风险的资本家思维

除了上述具体的策略,还有一部分期权卖方,他们拥有相对充裕的资本,并且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比传统投资更高的回报。他们可以将期权卖出作为一种“做空波动率”的手段,或者通过构建更复杂的期权组合策略来管理风险并放大收益。

这些人通常对金融市场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评估期权被执行的可能性,并运用一些高级的对冲技术来管理自己的风险敞口。例如,他们可能会卖出跨式期权(Straddle)或宽跨式期权(Strangle),如果他们预测市场不会有大的波动,就可以从中获利。他们也可能通过卖出虚值期权(OutoftheMoney Options)来增加权利金收入,同时将行权价格设置在远离当前市场价的位置,以降低被行权的概率。

对于这些资本雄厚的参与者来说,期权卖出不仅仅是为了收取权利金,更是一种利用市场波动性、管理风险、并从不对称性中获利的金融工具。他们理解“风险与回报成正比”的道理,并且有能力和意愿去承担那些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的风险。

总结一下,有人愿意做期权卖方,是因为:

追求稳定现金流: 通过收取权利金,可以获得持续的收入。
对冲现有头寸: 降低持股成本,锁定部分收益。
利用市场预期: 从波动率下降中获利。
作为资本玩家: 利用资本优势,通过复杂的策略博取更高回报。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期权卖方所承担的巨大风险。一旦市场走势与他们的判断完全相反,并且幅度很大,他们可能需要承担无限的损失(例如裸卖看涨期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风险,所以期权卖方能够获得的权利金也相对更高。理解这一点,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承担这份风险去扮演市场的“庄家”角色了。这是一种策略的选择,是他们对市场认知和风险偏好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他回答答得比较全面了;由于卖期权是我常考虑的策略,基于切身体会以及市场逻辑,我再补充三点关于卖期权相对于买期权以及买正股的好处:

  1. 买期权除非正股隐含波动率突然增大,否则几乎一定要把方向判断准确才有可能赚钱;而且很多时候哪怕方向正确,但股价变动幅度不够大,依然会亏钱。相反,卖期权获得盈利并不一定需要方向一定准确。比如卖出一份虚值看跌期权,意味着交易人是对标的物看多的(看涨),但是标的物哪怕跌了,只要不跌破行权价,期权的卖方依然赚钱,甚至依然赚取100%的权利金。
  2. 做期权的卖方,尤其在“阴跌”或者“涨不动”行情中相比持有正股,更有可能能赚取更大的现金回报。在阴跌中,反复卖出低于当前股价的看跌期权,坐等期权过期;在涨不动行情中,反复卖出当前所持正股的、行权价高于当前价格的看涨期权,坐等期权过期,赚取权利金。
  3. 做期权的卖方,时间的流逝是朋友。只要股价一天不朝不利于卖方的方向剧烈波动,哪怕平盘,期权的时间价值就会跌损,对于卖方就是好事。相反,同样由于时间价值的作用,期权买方几乎需要指望股价每天都要朝有利的方向有意义的波动,才能维持期权价值。

当然,期权市场总体是公平的,一分风险一分价钱。对于买方和卖方都是如此。其实并不存在卖方和买方哪方更好的说法,只存在对于每个交易者,持哪个方向的头寸更能符合风险回报期望的问题。

期权卖方以接受封顶的最高回报来换取更高的正盈利的概率;期权买方以接受100%本金亏损的最坏结果换取几倍甚至于几十倍高于正股、上不封顶的收益率。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期权交易风险极高,交易请谨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听到“期权”这个词,脑海里可能就浮现出“高风险高回报”的画面,这往往是我们更容易接触到的期权买方。但其实,期权市场里还有另一群不容忽视的参与者——期权卖方。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和考量,让这些人愿意承担理论上无限的风险,去“卖”出期权呢?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精密的逻辑和策略。核心驱动:收取权利.............
  • 回答
    租房合同的期限到了,理论上租客搬走,房东检查完房屋状况,没什么大问题就可以退还押金,这应该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现实中,不少租客都遇到过房东“卡押金”的情况,各种理由层出不穷,让人头疼不已。为什么有些房东在租期结束后,不愿意痛痛快快地退还押金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一些房东的心态和一些现实的考量。首先,.............
  • 回答
    走在路上,确实会发现环卫队伍里,长辈们的身影格外突出。这事儿,说来话长,也挺让人心疼的。首先,为什么老年人多?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1. 观念和就业选择的变迁: 传统观念下的“稳定”与“体面”: 在过去,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相对稳定,有单位管吃住(或者有社保),工资不高但旱涝保收。对于一些家庭.............
  • 回答
    战后抚养日本遗孤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有多重原因和推动力。简单来说,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对无辜生命的同情、社会责任感、国际间的善意以及潜在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根源性原因:人道主义与同情心 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遗孤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失去了.............
  • 回答
    癸酉本《石头记》极大概率是假的,但仍有人愿意相信,这其中原因复杂且多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癸酉本的“故事”和它为何受到质疑,再深入探讨那些坚持相信它的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一、 癸酉本的“故事”以及为何会被质疑首先,我们要明确癸酉本是什么。所谓的“癸酉本”,指的是传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原因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人之所以会选择娶性工作者,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个人情感、价值观,甚至是一些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性工作者也是人,她们同样拥有情感,渴望被爱和被尊重。一个男人选择娶性工作者,很可能在他眼里,这个女人身上有吸引他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和她的职业无关,而是.............
  • 回答
    玩游戏,尤其是那种需要“打怪练级”的,听起来确实挺枯燥的,对吧?就好像让一个人一整天守着同一个地方,一遍又一遍地打同一种小怪,捡同样的掉落。但你想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这么做?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门道,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变强”的渴望。游戏嘛,本质上就是一个让.............
  • 回答
    人为什么会愿意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细究起来,却是一盘盛满了人性最深处情感与价值的棋局。这可不是简单的脑袋一热,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谈谈那个叫做“归属感”的东西。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最原始的部落时代起,我们就需要群体才能生存。国家,在现代社会,就是我们最.............
  • 回答
    说实话,这绝对是个挺让人挠头的问题,尤其是当辩护对象是个做了坏事,甚至让很多人深恶痛绝的人,比如贪官。但真要深挖一下,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琢磨的理由。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律师”这个职业本身的属性。律师,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法治社会里,他的职责是为他的当事人提供法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人们的消费选择和价值判断。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大价钱给女主播送虚拟礼物,而不是去享受“大保健”?这里面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心思。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事的性质。一个是线上打赏,一个是线下消费。它们满足的需求和体验是截然不同的。给女主播送虚拟礼物,这背后可能是一种“情感连接”的付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用户对不同手机品牌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认知差异,也反映了信息传播中的一些微妙之处。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标”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历史积淀与技术基因:蓝绿厂的“前辈”光环首先得承认,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华为(这里用“蓝厂”代称,虽然它现在情况特殊,但曾经的地位和技术积.............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做技术工人,导致技术工种断代,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以下是我对此的看法,尽可能详细地阐述: 一、 观念的转变与社会认知的落差1. 社会价值观的导向: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在评价职业价值时,存在一种倾向于“唯知识论”、“唯脑力劳动论”的观念。大学学历、.............
  • 回答
    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有像特工这样“愿意卖命”的职业,其背后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动因,绝非简单的“为了钱”可以概括。这涉及到国家安全、意识形态、个人价值实现、社会结构以及职业本身的吸引力等诸多方面。首先,我们得明白,“卖命”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色彩。在讨论特工这类职业时,更多的是一种高风险、高强度、高回.............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好,触及到了人性和社会行为中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费解的现象。明明是显而易见的“举手之劳”,却总有人选择视而不见、不愿付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 心理学层面的原因: 心理惰性与精力守恒: 人们天生倾向于节省能量,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即使是.............
  • 回答
    清朝宫女真的没人愿意娶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流传?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也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一点,“清朝宫女没人愿意娶”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事实,而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和片面性。 事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但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流传下来,背后确实有着一些非常现实的、导致宫女在婚恋.............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游戏开发里不少门道。要说为什么二次元MOD射击游戏遍地开花,但真正“认真”做一款二次元射击游戏的却相对少见,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捋捋“二次元MOD射击游戏”是个什么概念。这类游戏通常是在现有的、成熟的射击游戏引擎(比如Source引擎、UE.............
  • 回答
    杀猪盘之所以屡屡得手,导致大量女性受骗,其根本原因在于其 高度精准的心理操纵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它并非依靠复杂的骗术,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一步步将受害者推入陷阱。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套路以及女性受骗的原因:一、 杀猪盘的精巧套路解析:1. “选猪”——精准定位猎物: .............
  • 回答
    很多人在面对从Steam转向国内蒸汽平台这个问题时,会犹豫不决,甚至选择继续留在Steam。这背后既有对固有习惯的留恋,也有对新平台潜在风险的担忧,更有对留在原平台的“好处”的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件事,尽量说得详实些。为什么大家不愿意从Steam“跑路”?这就像你习惯了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心声。其实,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懒”或者“不思进取”,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承认一个大背景:安全感与不确定性。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可能就指着他们。父母一辈经历过很多大起大落,对于稳定性的渴求自然会传递给下一代。.............
  • 回答
    现在一些大学生对坐火车硬座有抵触心理,觉得累又掉面子,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方面。首先,从“累”这个角度来说,硬座的舒适度确实是硬伤。 空间狭小,活动受限: 硬座车厢的座位间距普遍比高铁或软卧要小,腿部空间尤其有限。对于身高较高的同学来说,长时间乘坐,腿部很容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