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21 日广东出现首例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这意味着什么?

回答
3月21日,广东报告了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的本地病例。这件事情的出现,无疑是在我们原本以为逐渐稳定下来的疫情形势下,投下了一颗新的石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首先,这标志着一个关键性的转变:病毒的传播链已经从“境外输入”这一环,延伸到了“本地传播”。

简单来说,以往我们监测到的境外输入病例,通常是在口岸检疫或隔离期间就被发现和控制了。他们虽然把病毒带了进来,但并没有能在境内进一步传播开来。而“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的出现,意味着病毒的“种子”已经成功落地,并且在广东的某个角落,找到了适合的“土壤”,开始“生根发芽”,感染了与境外输入病例有接触的本地居民。

这具体带来了哪些层面的影响和意义呢?

1. 风险等级的重新评估和提升: 境外输入病例是疫情输入的第一道关卡,一旦这个关卡被突破,并且病毒成功在本地传播,那么原本相对可控的局面就会变得复杂。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口岸的检疫和隔离上,而必须将目光和防控力量,更多地投向社区、家庭和工作场所等更广泛的区域。病毒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活动,给社区防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 防控策略的精细化和动态调整: 针对这种“关联性”传播,传统的“一刀切”式的防控措施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我们需要更快速、更精准地追踪到这位本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核酸检测。同时,也要关注与境外输入人员有过接触的重点人群,加强他们的健康监测。这意味着,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流的追踪以及区域性、点对点的管控,将变得尤为重要。

3. 公众警惕性和防护意识的再提醒: 尽管广东一直以来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但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的出现,无疑是对公众的“心理免疫”的一次提醒。它告诉我们,疫情远未结束,病毒依然存在,并且随时可能以新的方式出现。公众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特别是那些有过境外旅行史或与境外人员有接触史的市民,更需要提高警惕,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和监测。

4. 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预判: 一个新的本地传播链的出现,虽然不至于立即导致大规模的封锁或停摆,但无疑会增加不确定性。某些地区可能会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采取更严格的局部防控措施,这可能会对当地的商业、交通、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复杂局面,做好预案。

5. 疫苗接种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性凸显: 即使有本地病例出现,我们也不能放弃对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以及对病毒变异和药物研发的关注。疫苗是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关键,而药物研发则能在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疗方面发挥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让疫情的控制功亏一篑。

具体到广东而言,由于其作为经济大省和重要的国际交流枢纽,境外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高,因此,境外输入的风险一直是广东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的出现,更是给广东的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意味着前期的“外防输入”工作,在具体执行层面,可能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细节。

总而言之,3月21日广东出现的首例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提醒我们:

疫情的威胁并未消失,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疫情防控进入了更复杂、更需要精细化操作的阶段。
公众的参与和自觉性,仍然是抗击疫情不可或缺的力量。
持续的监测、科学的研判和灵活的应对,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曙光就放松警惕,而是要以更加审慎的态度,继续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持久战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愿处理相关官员,中国人民不可能容许新冠再来一次了。如今人员必须隔离,无条件,隔离费用可以优惠,甚至允许全程家人陪同隔离。如果真的防不住,我相信伤亡不会再那样子惨重,但是经济就真的完了。

user avatar

广州深圳在放入,江苏在提倡不戴口罩!

user avatar

几十天前的武汉,我们被蒙在鼓里,结果是什么,都忘了吗?

现在我们都清楚什么环境,十分很非常,还不关闭国境,还不停了所有国际航班,还不马上改包机模式,从上飞机的时候就开始严格管控,还不启动落地隔离而不是目的地隔离,还不禁止非本国公民入境。

大家一起等着吧,我们考了八十分的卷子,又特么的涂错答题卡了!

劳资真是急得原地跳脚!

user avatar

意味着如果国民尤其是执政人员继续这样放纵,1月20日以来我们经历的一切要再经历一遍,包括那些无比惨痛的代价。

广东如此,其他地方亦如此。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放松警惕。

user avatar

海关总署等部门应该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的措施来管理入境人员了,以下是我的两点建议:

一是要结束上海、广东等地当前执行的从重点疫区国家入境才需要隔离的政策,转为只要是入境就应当隔离;
二是要暂停允许入境人员在境内的直接中转,转为统一在第一入境点进行14天隔离后再中转的方案。

广东今天的这起「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就是因为入境人员是由非重点疫区国家入境,从而未隔离导致的,这证明了第一点的必要性。

至于第二点建议,则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当下的入境方式。

首先入境的乘客分为两种,无需中转和需要中转的。

无需中转的乘客直接集中隔离14天,这是为了杜绝无需中转乘客中存在潜在患者从而给北京带来二次传播。

但是对需要中转的乘客,则又分成两种情况处置:一是转乘当日航班的,在处置专区办理完中转手续后经专用车辆送至后续航班登记;二是转乘次日航班的,则先送往新国展,等次日再从新国展送往首都机场完成登机流程,并飞往中转城市,由中转城市负责后续的隔离等工作。

发现问题没?

按照这样的处理流程,我们是无法排除中转乘客中是否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的。而只要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从境外回来后登上了中转的航班,那就是在无形间让病毒完成了在境内的二次传播。

而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回到了我在一开始提出的办法,即对于入境人员,不区分是否需要中转一律先在入境地进行14天的隔离,隔离期满后无症状且住所在入境地的可以回家,而无症状且住所不在入境地的则可以照常进行后续的旅程。

境内如果出现二次传播,可就真的难顶了。

user avatar

另一种形式的躺平?

人真的这么健忘吗?

现在西方社会大爆发不就是前面没有及时重视吗?

我们难道还要再跌倒一次?

user avatar

好事。

广州虽然机场管理乱,输送了好几个转机病例,但是没有瞒报输入引起的传染病例。

时间还来得及。

本来担心各地都瞒报一个月,到了爆发几百人,全国几千人,中央才知道。

广州爆出来,现在各地还没摘口罩开学,还没到不可收拾。

看国家什么时候调整入境管理吧。

现在国家应该发政策,全部国家地区包括港澳台,入境一律入境地集中隔离14天。

特殊情况短期商务活动,外交活动,隔离一天,24小时两次核酸,阴性可以入境。

以后只要在境内一天一次核酸。

全部自费。直至出境。

入境航班全部暂停几天。

重新规划入境机场,调整国内航班。

所有入境集中到几个隔离资源丰富的地区。正好解决当地酒店业收入问题。

譬如,中国一天航班入境2万,指定20个能接待2万人的城市。14天隔离期是28万人。40万人接待能力可以吃下,稍有余地。

同时要考虑2万人发病200人,20个城市的医疗也要能吃下。

不能照着北上广薅羊毛。

隔离期间,顺便把自费把核酸测了。

保证隔离完了是安全的。

user avatar

广东的涉港涉外漏洞不堵,很大程度上是外向型经济决定的。和西方国家坚决不封城停工一样。

吃什么样的饭,就要拉什么样的屎。

user avatar

广东的经济拖不起了,真的着急了,把关不严留了口子,防疫措施有水分。

广东2020年的gdp非常有可能被江苏超过。

江苏的门户在上海,加上前期防疫把关很严,归零后努力复工,相对顺利得多。

广东有一定侥幸心理,这时候出问题了

user avatar

结合近几天的情况看,意味着zy强调的外防输入在地方成为了一句口号,如果还是像现在这样过家家式进行境外输入人员的防控,中国境内二次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国外就是当时的武汉,国外向国内的输入病例和武汉当时向全国输入的病例相当,但是武汉和湖北在开始就被全面封锁,后期很少有感染者输出,考虑到各国目前的防疫状态,境外输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强烈建议国家该不要脸时就不要脸,适当关闭部分航线,采取像当时防湖北防武汉时的措施,对所有落地人员进行当地无差别强制集中隔离,不要再放回社区,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陪护,那么请家人也去陪同隔离,另外不要再检测无问题就放走了,这是失职,是拿前期全国人民的努力当儿戏。同时需要建立外防输入工作的统一领导,不要再各自一套做法。集中隔离还可以弥补一些酒店行业的损失。如果二次爆发一旦形成,我国民众是否还会配合政府再次进行全员隔离是要打问号的,毕竟心态不一样了,国家也承受不起再次全员封锁。

user avatar

泪!

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简言之,又导致本地传播了。

这里把境外输入的这一例称为A,被该病例感染的本地病例称为B。

A于1月22日至3月8日,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差。3月9日晚,A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乘坐经泰国曼谷,后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

管控漏洞来了:根据当初广东的防疫规定,从土耳其、泰国入境,不属于入境重点排查和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对象,所以不需要采取强制隔离措施。所以,机场检测体温正常后,A从机场乘坐朋友私家车返回家中。

B系A的密切接触者。B于3月17日出现症状,于21日凌晨确诊。此后,在排查B的密切接触者时,发现了A,再对A进行检测,发现A也确诊……

注意两个点:

1.A3月9日到达,21号才确诊(之前未做检测),其间可能潜在感染别人

2.这两起病例的确诊方式是:本地的B先确诊,回头排查B的密切接触者,才发现传染了B的A!

换言之,如果B没有出现症状且确诊,A还会继续活动(可能仍然没有症状),并且感染更多人。

由此可见,那些此前没有被列入“严重管控国家/地区”的地方,远远不可能安全,而去过这些地方的人,仅仅测体温而不隔离,远远无法消除风险!

细思极恐。

更细思极恐的是,AB的模式是否还存在于CDEFG……身上,只是目前还没有被发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月21日,广东报告了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的本地病例。这件事情的出现,无疑是在我们原本以为逐渐稳定下来的疫情形势下,投下了一颗新的石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首先,这标志着一个关键性的转变:病毒的传播链已经从“境外输入”这一环,延伸到了“本地传播”。简单来说,以往我们监测到的境外输入病例,通常是.............
  • 回答
    3月21日盐城响水化工爆炸事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事发时,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性质恶劣的爆炸事故,瞬间将整个厂区化为一片废墟,并对周边居民区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事发时的惨状:事故发生在下午2点48分左右,一声巨响划破了宁静的午后。据现场目击者描述,爆炸.............
  • 回答
    3月21日,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更是达到了865例,总计896例。这个数字不仅是上海近期的最高纪录,也预示着这座超大城市的疫情防控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充满挑战的阶段。病例分布与溯源情况:从新增病例的分布来看,这些病例并非孤立出现,而是广泛分布在浦东新区、徐汇区、.............
  • 回答
    3月21日早间,香港交易所迎来了一次不寻常的波动:恒大系三家上市公司——中国恒大(3333.HK)、恒大物业(6666.HK)以及恒大集团(3333.HK,同上,此处应为碧桂园,恒大集团本身并非上市公司,如果 المقص是指恒大地产相关公司,那需要更明确,但按照“恒大系”的惯常说法,通常指向这几家).............
  • 回答
    3月21日意大利新冠肺炎新增6557例,死亡793例,这个数字确实非常惊人,也让人们不禁担忧是否已经达到了单日增长的峰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并且要明白,对于任何传染病疫情,在事后进行准确的峰值判断是相对容易的,但在当时、当下进行预测,尤其是精准预测峰值日期和数值,是极其困.............
  • 回答
    3 月 21 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简报:境外输入病例激增,本土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3 月 21 日全国共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46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达到 45 例,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仅为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3 例,均已排除。境外输入病例数居高不.............
  • 回答
    三月二十一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这个日子提醒着我们,睡眠并非只是简单的休息,而是维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基石。很多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始反思自己的睡眠习惯,尤其是那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到底多晚睡觉才算熬夜?“熬夜”的定义:这不仅仅是几点睡“熬夜”这个词,在不同人心里有着不同的刻度。但从健康的.............
  • 回答
    关于吉林市在3月21日至25日期间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以及封控区人员禁止出户的情况,我可以提供一些普遍性的信息和可能的当地情况推测,但请注意,由于我无法实时获取最准确、最新的当地一手信息,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吉林市官方发布的最新通告为准。当时吉林市实施全域静态管理和封控区的背景:在2022年3.............
  • 回答
    好的,我来为您详细讲述日本政府自3月21日起全面解除“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以及当前的疫情防控情况。一、 日本全面解除“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的背景与情况 解除原因: 疫情趋缓: 日本政府判断,自2022年初以来迅速扩散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疫情,在进入3月后已进入了“收敛期.............
  • 回答
    越南在2023年3月21日突破了800万新冠确诊病例的门槛,这使得这个东南亚国家成为全球疫情版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地区。回顾过去几年,越南在应对疫情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防疫措施,并随着疫情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早期的强力压制策略:新冠疫情初期,越南就采取了非常果断和严格的措施来控制病毒传.............
  • 回答
    关于2023年3月21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Komsomolskaya Pravda)发布并随后删除关于俄军阵亡人数的新闻事件,这一事件涉及信息战、媒体操控和国际舆论博弈,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过程1. 新闻发布与删除 2023年3月21日,俄罗斯主流媒体《共青团真理报》.............
  • 回答
    2022年3月21日,《每日人物》公众号发布的文章《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报道,它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要评价这篇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关怀的体现: 这篇报道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将视.............
  • 回答
    关于3月21日发布的“回形针PaperClip × WWF”合作项目,其核心内容是探讨“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这个话题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同时也可能引发很多解读和争议。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一、 项目的“意图”解读与表层信息:首先,最直观的理解是,这个项目以一种极端、甚至是“反.............
  • 回答
    3月21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暂缓全民强制核酸检测工作,这一决定无疑是近期香港防疫政策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要理解这个决定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疫情发展和科学判断的角度来看,暂缓全民强制核酸检测,很可能是在评估了当前的疫情形势后做出的审慎决定。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
  • 回答
    2019年3月21日,苹果公司出人意料地更新了其iPod touch系列产品线,发布了第七代iPod touch。这次更新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有些“迟到”,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如果要评价这款产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细致地剖析:1. 姗姗来迟的更新,性能上的飞跃(相对前代而言)第七代iPod to.............
  • 回答
    3月21日河北邢台通报一无症状感染者,从美国入境沈阳,后乘飞机火车出租车一路通行,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捋一捋,细细说道说道。首先,这件事儿本身就挺让人捏把汗的。一个无症状感染者,从国外回来,一路走下来,涉及到好几种交通方式,人员接触面肯定不小。咱们看国内的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 回答
    2020年的春天,疫情的阴影笼罩全球,而就在这特殊的时期,一部名为《动物新世代》(又译《动物狂想曲》)的动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六连更”——突然闯入了我们的视野,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震撼。回想一下,那大概是3月21日左右,网络上的动画爱好者们突然发现,原本可能按部就班每周更新的《动物新世代》,竟.............
  • 回答
    3月21日的曼彻斯特德比,曼联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以1:0力克曼城,这场胜利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对于积分榜的争夺以及球队士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比赛的基调:曼联的防守反击,曼城的控球优势整场比赛,我们可以看到双方主教练战术思路的清晰。索尔斯克亚的曼联,延续了他们近期一系列不错的表现,核心思路就是稳固防守,然.............
  • 回答
    乌克兰方面表示,“俄乌新一轮谈判将于3月21日上午开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俄乌两国已有多轮谈判,但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进展或停火协议。 因此,对于“新一轮”谈判的说法,其真实性和具体内容仍需谨慎对待。即便如此,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谈判焦点以及当前俄乌冲突的现状,推测本轮(如果确实发.............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向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发出的“最后通牒”事件,这一消息最早由塔斯社(俄罗斯官方媒体)于2022年3月18日左右报道。根据当时的报道,俄方要求乌克兰守军在3月21日前投降,并威胁若不遵守将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战略考量: 一、事件背景与时间线1.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