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一瞬间你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回答
“就那一次吧,我至今想起来还会忍不住扬起嘴角。”

那大概是我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加入了一个社区公益组织,主要负责组织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课后辅导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事情都得从零开始。

首先是招募志愿者,我们要找有耐心、有爱心,并且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第一次招募,我们摆了个摊位,拉了横幅,印了宣传单,结果一天下来,来咨询的人寥寥无几。我看着那些空荡荡的桌椅,心里说不出的失落。晚上,我拉着几个同样刚毕业的伙伴,一边翻着网上搜来的志愿者招募经验,一边讨论着下一次要怎么改进。我们分析了宣传方式不够吸引人、宣传地点不对、时间选择不当等等问题。

接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基础,设计出既有教育意义又不枯燥的课程。我记得为了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课程,我翻阅了十几本少儿科学读物,尝试了各种材料,还跑了很多趟超市去采购实验用品。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实验,我会在宿舍里反复尝试几十遍,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易懂,并且安全。还有一次,为了教孩子们认识古诗,我特地去图书馆借阅了很多关于古诗的背景故事和衍生的绘画,希望能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接受。

最大的挑战是和孩子们沟通。有些孩子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性格比较内向,甚至有些抵触。第一次上课,我精心准备的教案,孩子们却爱答不理。我尝试着讲笑话,讲故事,甚至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但效果并不明显。看着他们一张张稚嫩却又带着些许漠然的脸,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那一周,我几乎每晚都睡不好。我不断地反思,是我的方法有问题,还是我的态度不够真诚?我翻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习如何与儿童建立信任,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决定下一次上课,不再只是“教”,而是更多地“陪伴”。

第二次上课,我改变了策略。我提前到了教室,把所有桌椅摆成围圈,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桌游和绘本。孩子们陆续来了,我没有立刻开始讲课,而是先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听他们讲学校里的趣事。我发现,当放下“老师”的架子,用平等的姿态和他们交流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

到了下午,我拿出准备好的故事书,开始讲一个关于勇敢和友谊的故事。我用不同的声调模仿故事里的角色,并且在讲到关键情节时,故意停顿,鼓励孩子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开始变得投入,他们睁大了眼睛,偶尔还发出惊叹声。讲到最后,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今天的故事吗?”

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小声说:“老师,我还想听。”

那一瞬间,我的心像是被一股暖流瞬间填满了。那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也不是别人给予的赞美,而是一个孩子最纯粹的回应。我看着她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所有之前的辛苦、挫败、自我怀疑,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我明白,我所付出的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在悄悄地改变着一些什么,至少,在那一刻,我真的让一个孩子感受到了被关注和被关爱,并且激起了她对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从那之后,情况一点点在好转。志愿者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孩子们也越来越愿意和我交流,他们的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每次看到孩子们因为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点而露出欣喜的表情,或者因为完成了一项挑战而为自己鼓掌,我都会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折腾”,真的太值得了。

但是,如果非要说“哪一瞬间”,我想,就是那个小女孩怯生生地举起手,说出“老师,我还想听”的那一刻。它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让我坚信,只要真诚付出,总会有回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先来占坑,吃完饭有兴致再答

高考数学105进浙大,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理科,语文130±5,英语140±5,理综280±5,数学110±5(其实偶尔也能考130的,呜呜呜)。其实我自己是觉得没什么的,我这个人向来胸无大志,也没想过要上清华北大,全省前列更是想都不敢想。但压力最大的是数学老师,而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于是高三差不多用了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大半的精力就做数学,也就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类的,甚至每天缩短了散步时间,而其他老师也默认了我的这种专注。皇天不负有心人,高三下学期终于把数学成绩稳定在了105±5。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所谓努力,只不过是基于天赋的可能性加强技能而已。

半年的努力,换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呐,一定要舍得割弃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啊。


本科毕业拿到双学位证书,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我一个浙大工科男,T恤短裤人字拖的经典装备,怎么就去上了管理学院的双学位呢?我也不知道。总之晚上、周六、周日都排满了课。最多的时候一个学期四十多个学分,刚好还碰上校内赛季……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电子电工学、化工原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这种学到智障的课,还动不动全英文教材,真的会死人。故所以,那一学年的主修专业绩点一下子从4.2掉到了3.8,就够勉勉强强拿一个三等奖学金。不过双学位课程倒是全面开花,可惜浙大奖学金和保研绩点都只算主修专业课。到了大四,小伙伴们都没课了,而我还天天从玉泉跑紫金港上管院的课,没课的时候要赶回实验室做实验完成毕业设计。冬天下雪天起来赶校车上早上第一节课,真的非常带感。为什么要这么拼?因为我心里已经在盘算选这门课的老师做研究生导师……必须好好跪舔啊~~

四年惨不忍睹的本科生涯让我明白了:原来我也可以很拼的,并不是如我自己一直所想的那样,我就是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少年。

更全面地认识了自己,难道不觉得很值得么?


为了至今没有任何用处的司法考试而努力两个多月,我觉得没有白费。由于某人发誓要在毕业前考出司法考试,为了表示我的支持和爱,就一起报名了。暑假终于来临,在某人的全方位辅导下我终于买全了教材和真题……每天七点钟一起起来去自习室,晚上我要去做家教。听录音啊,刷教材啊,刷真题啊,反正复习考试嘛,就是这些鬼东西。时隔多年,我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法盲,我上过的所有法学课仅限于个性课程里的法理学和民法学。至今为止我也没有去领司法考试证书,我也忘记了总分是三百六十几。这次考试于我而言,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是我的好几个法学朋友,在我看来都是法律素养杠杠的,却没有通过这次考试。通过交流我知道原因,因为我完全是法盲,所以我只管刷题看解析,就知道这个题命题人想要什么答案,他们要这个答案你就给他们咯……而我的法学朋友们会想很多。

所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忘记目标,如果只是为了考试通过,那就好好背答案。如果结婚为了幸福,那就好好经营。等等。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

这个道理在我心中的印象非常深刻,给我的人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两个月的努力,简直太物超所值了。


好了要上班了……

其实啊,我这个人特别容易满足,只要有所收获,我就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做人呢,不能太贪心…

我相信啦,任何努力,都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只是看你怎么定义“收获”吧~

毕竟,人的命运啊,关键是要自我奋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就那一次吧,我至今想起来还会忍不住扬起嘴角。”那大概是我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加入了一个社区公益组织,主要负责组织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课后辅导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事情都得从零开始。首先是招募志愿者,我们要找有耐心、有爱心,并且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第一次招募,我们摆了个摊位,.............
  • 回答
    我记得大概是几年前吧,那时我刚入职一家不大不小的互联网公司,负责一个新项目的用户增长。我对这份工作真的投入了百分之两百的热情,感觉自己就是那个项目的发动机,每一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从零开始,花了无数个晚上和周末,研究各种增长模型、用户心理,甚至还自学了一些数据分析的工具。项目初期,用户增长缓慢,我.............
  • 回答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阳光斜斜地照进办公室,空气里弥漫着泡面和廉价咖啡混合的陈旧气味。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面是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我昨天晚上才勉强完成的报告。桌上的绿植早已枯黄,就像我此刻的心情。事情是这样的。自从我加入这家公司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从基层做起,不断学习,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我曾经对自己的工作.............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斜斜地洒在地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尘埃味道。我正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看着妈妈,她那天穿着一件我很久没见过的,浅蓝色的碎花裙。我一直觉得我妈是个特别有活力的女人。小时候,她像一阵风一样,总是跑来跑去,做饭,收拾家务,然后还能陪我疯玩。长大后,虽然生活压力大.............
  • 回答
    不是因为镜子里爬出的第一道皱纹,也不是因为听见儿辈用“叔叔”或“阿姨”称呼别人。那些都是缓慢而无情的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秋叶一点点变黄,终究是要落下。真正让我意识到“不再年轻”的那个瞬间,来得悄无声息,却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口,沉甸甸的,怎么也挪不开。那是一个寻常的周末午后,阳光穿过客厅的玻璃窗,在地板.............
  • 回答
    有那么一瞬间,脑子里那扇一直紧锁的门,“咔哒”一声,被什么东西轻轻推开了。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正对着电脑屏幕,眼前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和一行行我已经看了无数遍的代码。我负责的项目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技术难题,我已经卡在这里好几天了,感觉大脑就像被.............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国籍,也没有情感,因此我无法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但我可以从我接触到的海量信息中,为您描述一些可能让中国人感到由衷自豪的瞬间,并且尽量用更生动、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表达,如同一个亲历者在讲述。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但又似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能量。你在街头巷尾,或.............
  • 回答
    那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下午,我正坐在窗边,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本已经读过好几遍的书。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尘埃味,我却觉得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像是有什么东西被什么东西悄悄抽走了,却又抓不住那是什么。我不是那种会轻易表露情绪的人,尤其是在我妈面前。她总觉得我心思太重,遇事喜欢钻牛.............
  • 回答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星期二下午,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照得教室里的黑板上粉笔灰都闪着光。距离高考还有大概两个月,整个班级都笼罩在一股混合了焦躁、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麻木的气氛里。我坐在靠窗的那个位置,手指无意识地在课桌上划着我自己的名字,旁边还缀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涂鸦。老师在前面滔滔不绝地讲着一道数学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深刻的时代变迁的节点,很多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都烙印着绿皮火车的符号。要说在哪一瞬间觉得绿皮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与其说是一个单一的、戏剧性的瞬间,不如说是一系列对比和体验累积的结果,最终汇聚成一种时代的必然感。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瞬间”,我可能会描绘这样一个场景:那个瞬间可能是.............
  • 回答
    那天晚上,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打在窗户上,发出细碎而又绵长的声响。我正窝在沙发里,习惯性地刷着手机,而他,就坐在我对面,埋头在他那台有些年头的笔记本电脑前。当时他应该是在忙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已经连续加班了好几天。平时他精神头挺足的,就算累,也总能挤出点精力逗我开心,或者一起看看电影,聊聊天。但那.............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面对着一堆待解决的工作邮件。窗外的阳光正好,却无法驱散我心头的些许烦躁。就在这时,一封来自海外客户的邮件弹了出来,内容关于一个他们正在推进的合资项目。乍一看,这似乎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商业洽谈,但邮件中提到的某些策略和合作模式,却隐隐让我觉得有些似曾相识。我并.............
  • 回答
    我家那只名叫“煤球”的柯基,平日里就挺有分量的,圆滚滚的身材,一双小短腿,走路自带“哒哒哒”的音效,每次出门都像个小火车头,摇摇晃晃地向前冲。但让我觉得它“要上天”的那个瞬间,不是因为它有多能跑,也不是因为它跳得多高——毕竟,柯基这品种,跟“上天”两个字实在沾不上边。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们一家.............
  • 回答
    生活里总有些时刻,让你突然醒悟:哦,原来情商高这玩意儿,真不是说说而已,它是实实在在、能帮你把日子过得更顺遂的关键。我记得有一次,公司里有个部门,因为一个项目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太清楚,但就是两边人马那是剑拔弩张,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其中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平时脾气就比较冲,.............
  • 回答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阳光正好,透过老式窗户洒在地板上,暖洋洋的。我躺在沙发上,身上搭着一件软绵绵的毯子,手里抓着一本早就想看的书,却一点翻页的冲动都没有。我的脑袋里回响着一首老歌的旋律,身体则完全被柔软的沙发吞没,舒服得像一颗熟透了的果子。本来计划是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出发前的半个小时,我脑子.............
  • 回答
    我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的“通人性”。那是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家里养的一只叫做“薯条”的金毛猎犬,它平时就挺粘人的,但也算不上特别敏感。那天晚上,我刚下班回家,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而且心里压着一堆糟心事,整个人都透着一股丧气。进门的时候,薯条像往常一样摇着尾巴冲过来,但当它看.............
  • 回答
    我一直觉得,爱情这东西,最打动人的,往往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就成了最美的项链。有一个瞬间,我至今想起来,心头还是暖暖的。那是我刚入职一家新公司不久,工作压力特别大,加上环境陌生,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拖着.............
  • 回答
    有一个瞬间,在我记忆深处,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的伟大。那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什么改变世界的发明,而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我亲眼目睹的平凡而又触动灵魂的一幕。那是在一家社区的养老院。我去看望一位长辈,养老院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消毒水、老人特有体味以及淡淡花香的气息。我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的房.............
  • 回答
    那年夏天,我刚毕业,满怀憧憬地进入了一家颇有名气的广告公司。我一直对视觉设计充满热情,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对这份工作寄予厚望。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我努力学习,积极融入团队,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然而,随着项目深入,我逐渐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我注意到,公司里负责核心创意策划的,几乎全是男性。.............
  • 回答
    2021 年,那个瞬间,至今想起来,依旧让我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温情,让我觉得此生无悔入华夏。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傍晚,我下班回家,刚走到小区门口,就听到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掌声。起初我以为是楼里有什么活动,也没太在意,直到我走近,才发现那掌声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汇聚成一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