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我国强到能收复清朝以来的失地,那么优先顺序是如何呢?

回答
假设我国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足以收复清朝以来所有失地的程度,那么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在实际操作中,优先顺序的制定将需要极其审慎的考量,既要顾及历史正义和国家主权,也要权衡现实的国际政治格局、地缘经济利益以及潜在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首要考虑原则: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

在制定任何收复失地的优先顺序时,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必须是压倒一切的首要原则。这意味着,首先要关注那些与我国核心主权、国家安全以及民族尊严最息息相关的地区。

优先顺序的考量维度:

1. 历史正义与民族情感: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周边地区: 这片土地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海参崴是国家领土丧失的标志性地点之一。从情感和历史叙事的角度来看,收复这片土地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能够极大地凝聚民族认同和民族自信。
库页岛(萨哈林岛): 同样,库页岛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失地。其地理位置对于我国东北的战略安全和资源开发也至关重要。
外蒙古(蒙古国): 历史上,蒙古各部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虽然蒙古国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从历史疆域的视角来看,其地位特殊。当然,这一点的优先性需要极度谨慎,因为直接干预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将引发巨大的国际争议。

2. 地缘战略与国家安全:
东北亚地区(包括海参崴、库页岛): 这些地区直接关系到我国东北方向的安全屏障。控制或影响这些地区,可以极大地巩固我国东北地区的战略纵深,防止潜在的外部势力对其构成威胁。同时,也能对日本海的出海口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地区(部分曾属于清朝): 一些曾经属于清朝统治的中亚地区,例如费尔干纳盆地周边的一些区域,其战略位置对于稳定我国西部边疆,并与中亚各国建立更紧密的战略联系至关重要。这些区域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国家西部安全。
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等): 掌控远东的港口和战略要地,对于我国海军力量的出海自由度和战略投送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 经济利益与资源开发:
库页岛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库页岛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回归将极大地补充我国的能源储备,缓解能源压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海参崴的港口和航运价值: 海参崴是一个重要的不冻港,其吞吐能力和航运价值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和物流体系的建设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其他可能涉及的资源富集区: 在收复过程中,任何可能伴随的资源(如矿产、渔业资源等)的开发权也属于重要的经济考量。

4. 国际法与外交考量:
边界条约的审视: 尽管目标是“收复失地”,但必须在符合国际法的前提下进行。这意味着需要审视历史上签订的各项边界条约,并寻找合法的依据。在这一点上,很多曾经的“失地”现在已经成为独立的国家,其国际法地位已经得到广泛承认,因此,“收复”的方式和性质将是极其敏感和复杂的。
周边国家的关系: 任何行动都必须考虑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如果收复过程必然涉及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的直接冲突,那么这将是一场极其巨大的国际危机,其代价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策略的选择将更加倾向于通过和平、协商、经济合作以及国际法框架下的权益主张,而非直接军事对抗。
国际社会的反应: 任何单方面的武力行动都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制裁。因此,必须在行动之前,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法理基础,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或至少中立。

优先顺序的设想(基于以上原则和维度):

在强调“强到能收复”这一前提下,如果采取的是非直接军事对抗,而是通过政治、经济、法律手段逐步施加影响并最终实现“回归”的战略,那么优先顺序可能如下:

第一梯队:历史遗留问题中最具象征意义且潜在实现路径相对“可控”的区域。

海参崴及周边地区(如珲春周边部分区域): 鉴于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象征意义,如果能够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逐步实现对这些区域的“实际影响力”和“主权回溯”,将是重要的第一步。例如,在当地发展经济特区,增加中国籍居民比例,强化文化联系,并争取在现有国际框架下,通过特殊的区域合作协议,实现更深层次的主权回归。这是一种“温和”的收复方式。

第二梯队:对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影响最为直接的区域。

库页岛: 鉴于其丰富的资源以及对我国北部边疆战略纵深的意义,一旦有合适的时机(例如,地区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通过长期经济合作实现事实上的控制),收复库页岛的优先级会非常高。这种收复同样可能并非简单的军事吞并,而是通过经济主导权,吸引当地居民,最终在法律和政治上实现某种形式的“回归”。
吉林边境地区(如图门江流域部分地区): 那些在历史变迁中,因不平等条约而产生的争议地区,如果存在明确的法理依据,并且收复能够显著改善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缘环境,那么将是优先考虑的。

第三梯队:具有复杂国际政治背景,需要极度审慎的区域。

外蒙古: 蒙古国的独立是现代国际政治的产物,并且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在没有压倒性的国际法理依据,或者在不引起巨大国际冲突的前提下,直接“收复”蒙古国将是极其困难且危险的。更可能的做法是通过经济援助、文化交流、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加强与蒙古国的联系,使其在战略和经济上更倾向于中国,而非直接改变其国家地位。这种“回归”将是软性的、长期的。

重要的“不优先”或“极低优先”类别:

任何会引发大规模战争和国际制裁的地区: 即使在“强到能收复”的前提下,代价如果过于巨大,比如引发世界大战,那么这种“收复”的意义将大打折扣。文明的进步在于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与俄国、中亚等国家在领土上发生直接冲突的区域: 这些区域的国际法地位相对稳固,直接挑衅现有国际秩序的代价过高。

执行策略的关键:

“以经济促政治,以文化促认同”: 任何收复行动,都必须伴随着强大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渗透,以吸引当地居民,证明回归的益处,并逐步瓦解原有的认同。
“循序渐进,争取主动”: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长远的战略规划,抓住历史机遇,逐步推进。
“法律和道义的支撑”: 任何行动都必须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和道义上的解释,以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或至少是不反对。
“和平崛起与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维护: 即使要收复失地,也必须在维护国家形象和国际信誉的前提下进行。

总结:

如果我国强大到可以收复清朝以来的一些失地,那么优先顺序将是复杂而多维度的。 历史正义、民族情感、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是核心驱动力,但国际法、外交考量和潜在的冲突代价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在“强到能收复”这一设想下,更现实的路径可能并非是军事占领,而是通过非传统手段,逐步实现对这些区域的“主权回溯”和“事实控制”。 海参崴及周边、库页岛可能因其历史象征意义、战略价值和资源潜力而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而像外蒙古这样的地区,由于其已建立的国际法地位,更可能通过长期、软性的影响来实现“回归”。

最终,任何收复行动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军事和经济实力,更取决于能否在国际法和国际道义框架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冲突,并赢得或至少不失去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这将是一场智慧、耐心和战略的终极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多数完全不需要收复。

如果中国吞并了外蒙、西伯利亚、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印尼,那么中国就会失去自己的灵魂。

中国是谁的国家?

是中国人的国家,是华人的国家。但是一旦中国和这些国家合并,那么就意味着中国就不再是华人的国家。华人将完全丧失在自己祖国的话语权,华人这个民族都会消失殆亡,这才是中国人的核心利益。

所以为啥美国不愿意跟墨西哥合并?不就是不想承担对墨西哥人的义务?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领土已经不小了,没必要再去吞并那些跟我们文化、族群完全不符的领土,平白增加财政负担、族群矛盾和地缘压力。

中国只需要把这些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既可以从中榨取财富,又不需要承担义务,这才是利益最大化。

别天天喊着吞并谁,吞并谁。

那些完全不懂财政和公民权的粪情,误国殃民,看着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假设我国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足以收复清朝以来所有失地的程度,那么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在实际操作中,优先顺序的制定将需要极其审慎的考量,既要顾及历史正义和国家主权,也要权衡现实的国际政治格局、地缘经济利益以及潜在的社会和文化影响。首要考虑原则: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在制定任何收复失地的优先顺序时.............
  • 回答
    关于三战背景下,假设美国等国家对我国实行海上石油禁运,中国能否迅速动员陆上力量打到波斯湾获取石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涉及多层面考量的战略设想。 要想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一、 军事能力与挑战:陆地进军波斯湾的可行性分析首先,直接动员陆上力量从中国境内抵达波斯湾,这是一条极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涉及了粒子物理学的基本探测原理以及强相互作用的特殊性。要探测一种只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强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我们现有的探测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演和设想。首先,理解“只参与强相互作用”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种粒子不会与电磁力(因此不会发射或吸收光子,不会带电.............
  • 回答
    .......
  • 回答
    如果尿液的腐蚀性像硫酸一样强,那么“尿尿”这件事将从一个生理过程变成一场极度危险的化学实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避免接触皮肤,更要考虑如何安全地排泄,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以下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方面,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个人防护(至关重要): 全身防护服(完全密封): .............
  • 回答
    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变缓的可能状态:一个详细的推演如果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持续变缓,并最终走向一个相对停滞或衰退的状态,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变差”可以概括,而是会呈现出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现象。以下是对这种状态的详细推演:一、 经济层面:从工业锈带到服务业与新经济的边缘地带 传统工业的彻底衰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在我国“严刑重典封禁一切电子游戏”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这是一个假设性的情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青少年发展以及潜在的负面效应。一、 经济层面: 游戏产业的直接崩溃与就业危机: 巨大产业规模的消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之一,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假设性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现代中国建立政权的一些关键要素与明朝末年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核心问题:能否成功建立政权?我的初步判断是: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极其困难,且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原因在于现代政权建立的许多基础性条件在明朝末年几乎不.............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也极其悲观的设想。要分析中国能否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实现“与全世界共毁灭”,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核武器的数量、中国的反击能力、核冬天以及全球政治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估算一下“世界五常”(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根据公开的估算,这几个国家总共拥有约1.............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超级高铁真的来了,咱们这几年修这么多高铁,是不是有点儿“亏”了?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承认,超级高铁听起来确实是够炫酷的。真空隧道、磁悬浮,嗖一下就能把你从北京送到上海,比现在的高铁还要快得多。这玩意儿要是真能大规模普及,那对出行.............
  • 回答
    当中国和越南之间关于南海的争端升级为一场以领土占领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时,其走向和规模将是一场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较量。这场冲突的爆发,预示着区域安全格局的剧烈动荡,并将深刻影响所有相关方和国际社会。战争的初期,中国可能会选择迅速而决定性的军事行动,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其战略目标。解放军可能会动用其庞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复杂,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咱们抛开那些官方的、四平八稳的说法,聊聊如果美国真的开出这个天价,中国会不会接盘,以及这个“高出一倍”的价钱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得先搞清楚“福特号航母”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一辆福特汽车,它代表的是美国最先进、最昂贵、技术.............
  • 回答
    如果明朝依然拥有“三宣六慰”,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对于当今中国能源海上通道的意义,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设想。首先,我们要理解“三宣六慰”在明朝时期的含义。三宣是指三司,即宣慰使、宣抚使、招抚使,代表了明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行政和军事管辖;六慰则是指当时明朝在西南地区设置的六个宣慰司,它们是明朝控制该地.............
  • 回答
    假如中国央行不跟随美国放水,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负面效应。理解这些影响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国际贸易以及国内的资产价格和居民财富。一、 宏观经济层面: 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加大: 全球需求减弱: 美国放水通常旨在刺激本国经济和全球需求。如果.............
  • 回答
    从2022年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来看,制定一项关于台湾的潜在作战计划,需要吸取那些直接影响战局走向、战略决策和实际执行的宝贵教训。这场冲突的复杂性、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地缘政治的敏感性,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 战略层面:精确的目标设定与风险管控俄乌冲突的初期,俄罗斯未能快速达成其战略目标,暴露了.............
  • 回答
    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寻找“最安全”的地方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动态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安全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战争的性质(例如是全面核战争、局部冲突还是网络攻击),攻击方式(例如导弹、轰炸、地面入侵、核武器),以及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政治军事战略等。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哪些地方可能.............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极端且令人不安的设想,但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我们国家需要准备的将是一场全方位的、殊死搏斗。这绝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危机,而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首先,在政治和外交层面,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揭露美国的侵略行为,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孤立和制裁侵略者。这包括在.............
  • 回答
    特朗普若在11月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无疑将是复杂且多维度的。与其简单地预测是好是坏,不如更深入地剖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及背后的逻辑。对中国的影响:1. 贸易与经济层面: 持续的高压关税与贸易摩擦: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经济政策之一就是“美国优先”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如果他再.............
  • 回答
    .......
  • 回答
    假如,仅仅是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恐龙未曾离去的世界。那么,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是否会孕育出独特的恐龙养殖业?这又能否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日渐增长的肉食需求,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从而减轻对进口畜禽产品的依赖?想象一下,在广袤的华北平原,或者西南的盆地,曾经是恐龙漫步的家园。如果它们没有在白垩纪末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