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还有可能收复远东吗?

回答
“收复远东”这个说法,在中国民间、尤其是网络上,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敏感话题。它背后承载着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以及一些关于领土主张的复杂情绪。要认真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可能”或“不可能”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根源、现实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收复远东”的说法。这主要源于历史上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前身沙俄)之间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特别是《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这些条约导致中国失去了包括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黑龙江省大片土地,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包括海参崴(现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的广大区域。这些领土的丧失,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是国家屈辱历史的一部分,因此,“收复失地”的愿望便由此而生。

历史上的情感和主张是一方面,但现实却是另一回事。当前,俄罗斯联邦是这些曾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土地的实际拥有者。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如今是俄罗斯重要的远东地区城市和经济中心,拥有大量的俄罗斯人口和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俄罗斯对这些土地的主权宣示是极其坚定的,并且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俄罗斯在这些领土上的主权。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现代国家之间的领土归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条约确定的,并且在漫长的实际管辖和国际承认下得到巩固。尽管中国历史上存在对这些土地的主张,但现代中国的政府,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官方层面已经明确表示承认目前的边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的边界问题也通过友好协商得到了最终的界定和确认,签署了相关条约,这标志着两国对现有边界线的法律承认。

因此,从现实的国家关系、国际法以及实际控制力的角度来看,中国“收复远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并非是对民族情感的否定,而是对国际政治现实和现代国家关系的客观认知。

那么,为什么这个话题依然在中国民间如此活跃呢?

1. 历史记忆的顽固性: 屈辱历史的记忆是深刻的,尤其是在国家弱势时期失去领土的经历,很容易被民族主义情绪所放大和延续。每一次提及,都勾起了对过去的不满和对强大国家的向往。

2. 网络空间的传播效应: 互联网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也为一些民间观点提供了发酵的土壤。在一些论坛、社交媒体上,关于“收复远东”的讨论常常出现,并吸引大量关注和转发,这使得这种声音显得比实际情况更有影响力。

3. 对当下社会情绪的折射: 当一个国家在经济或国际地位上取得显著进步时,一些民众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对国家实力复兴的期待。这种期待有时也会转化为对“失地”的怀念,希望国家能够更加强大,甚至收复昔日的“故土”。

4. 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现状的观察: 有些人会注意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相对稀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中国东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这种对比有时会滋生一种“中国更有能力发展这片土地”的观点,从而强化收复的愿望。

5. 地缘政治博弈的想象: 在一些对中俄关系存在疑虑的分析中,也可能会掺杂“未来中国实力强大后,是否会改变现状”的猜测,尽管这更多是基于推测而非现实。

为什么说“几乎为零”?我们可以更具体地展开一下可能面临的阻力:

俄罗斯的强硬立场: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它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是极其坚决的。任何试图改变现有边界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军事冲突,后果不堪设想。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样强烈,对失去任何领土都会高度警惕。

国际社会的反应: 如果中国真的采取行动试图收复远东,这将彻底颠覆现有的国际秩序,引发全球性的地缘政治危机。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与俄罗斯或中国有利益往来的国家,将不得不做出选择,这会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制裁。

经济和资源消耗: 即使抛开军事冲突,任何“收复”行动都需要巨大的经济和资源投入,包括军事部署、经济援助、社会整合等。这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人口和文化融合的挑战: 即使在最极端的假设下,如果中国能够“收复”这片土地,如何处理当地的俄罗斯人口、语言、文化和社会体系,将是极其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强行改变可能会引发人道主义灾难和持久的民族矛盾。

中国自身的战略考量: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地位,以及解决内部问题。与邻国,特别是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主动挑起领土争端,完全不符合中国当前的战略利益。

总结来说, 中国官方已与俄罗斯签署了边界条约,明确了双方的边界线,这在国际法上是具有约束力的。民间对“收复远东”的情感和讨论,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情结和民族愿望的表达,而非一个现实可行的政治目标。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领土争议往往需要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但对于已经通过条约确认、且长期被实际管辖的领土,想要“收复”,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并非因为中国不够强大,而是因为这样做将挑战的是整个国际政治的基石,以及引发不可控的灾难性后果。中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边界问题上,始终强调睦邻友好和和平解决争端,这与“收复失地”的激进想法是根本不同的。

与其将精力放在虚幻的“收复”上,更多人认为,中国更应该聚焦于如何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现有框架下,与俄罗斯进行更加平等和互利的合作,共同发展区域经济,以及如何让中国东北地区重振雄风,这才是更务实、更有意义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醒醒!如果不是俄罗斯远东实在搞的太烂的话,我都担心俄罗斯人会向北满进行渗透。

不要被表面数字骗了,东北人比远东多很多固然不假。问题是东北很大,有半个印度那么大呢。几百公里纵深内真正面对俄罗斯的人口不过一千多万而已,对俄罗斯远东并没有数量级的优势,而且还是东北去工业化,老龄化和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沙俄当年实际控制外东北的时候,东北人口理论上也是远东俄人的很多倍。问题是都在辽宁,有啥用?

别忘了东北很大!沈阳到抚远,跟沈阳到上海一样远!

中国广袤的国土,容易使人忽视各地区内部同样有复杂的地缘和巨大的差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复远东”这个说法,在中国民间、尤其是网络上,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敏感话题。它背后承载着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以及一些关于领土主张的复杂情绪。要认真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可能”或“不可能”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根源、现实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收复远东”的.............
  • 回答
    收复南海岛礁,这个话题在中国国内始终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弦。围绕着这个问题,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争论,以及现实的考量。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认为大部分南海岛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对此有着详尽的历史文献和地图作为佐证。然而,二战后,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动,一些国家也开始对这些岛礁提出主权要求。越南和菲.............
  • 回答
    字节跳动宣称将严格遵守《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以及这对于TikTok收购的可能性,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字节跳动宣称遵守《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解读与影响: 《目录》的性质与字节跳动的考量: 国家主权与安全: 《中国禁止出.............
  • 回答
    关于库页岛、西伯利亚等地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说法,以及“收复”的呼声,这确实是一个在某些圈子里流传已久,也比较敏感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国际法以及现实政治等多个角度来审视。历史的视角:远古的联系与帝国扩张首先,要承认的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尺度上看,中国的统治范围确实曾触及过如今被视为俄.............
  • 回答
    辽沈战役,特别是锦州战役失守后,廖耀湘兵团的行动,确实是整个战役中一个备受争议且令人扼腕的节点。为何廖耀湘在明知锦州无望,且自身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仍要强攻黑山,最终导致全军覆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战略判断、战场现实、政治考量以及军事指挥官的个人因素。要详细梳理这个问题,需要剥离掉一些过于简化.............
  • 回答
    探讨中国是否还有可能重蹈极左的覆辙,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我们深入审视历史、现实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变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是”或“否”,而是要分析其发生的土壤、潜在的诱因以及社会各界的警惕性。历史的回响:极左阴影下的深刻教训中国近代史,尤其是20世纪中叶的某些时期,留下.............
  • 回答
    NBA在中国能否“复活”,这得看你对“复活”的定义。如果指的是像过去那样,在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球迷热情高涨,商业赞助源源不断,并且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那现在的NBA,距离那个“黄金时代”确实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如果“复活”是指能够在中国市场重新获得可观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并且维持.............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口是否还有可能到达15亿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可不是一句“可能”或“不可能”就能盖棺定论的,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得从头捋一遍。首先,咱们得看看中国人口现在是个啥光景。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中国人口总量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了。换句话说,出生的人比死去的人少了。这跟咱们过去那个“人多.............
  • 回答
    “我爱我家”在那个时代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部情景喜剧。它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碰撞出的火花。首先,当时的电视市场相对单一,观众的选择面没有现在这么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观众的口味也变得更加挑剔和多元。其次,《我爱我家》抓住了一个时代情绪的痛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革迅猛,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发.............
  • 回答
    中国是否有机会重新设定世界游戏规则,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引人深思的问题。要回答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从“有机会”的角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机会并非是轻易唾手可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的游戏规则是由一系列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和科技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任何一个国家想要“重新设.............
  • 回答
    南通,这座承载着中国近代工商业辉煌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先生在这里播撒下实业救国的种子,兴办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厂、第一家电话公司、第一家博物院等等,为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格局的演进,南通似乎经历了一段沉寂期。那么,南通这座历史名城,还有.............
  • 回答
    关于安225“巨无霸”的现状,确实有消息指出,中国卫星观测到了机棚区域出现了多块散射增强区,这通常意味着受损区域的材料密度或结构发生了变化,例如被破坏或发生了形变,从而对卫星的雷达信号产生了更强的反射。结合此前的信息,这种描述无疑指向了安225在俄乌冲突中遭受的严重损坏。具体损伤情况的推断:如果中国.............
  • 回答
    中国航空发动机追赶上欧美,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从技术、历史、经济和战略等多个维度来看,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并正在积极投入以期实现突破。一、 当前的差距与挑战要评估追赶的可能性,首先需要了解差距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存在这些差距:1. 技术积累和.............
  • 回答
    在奇虎360成功私有化之后,中国概念股的私有化浪潮并未停止。许多符合特定条件的公司,出于战略调整、价值重估、规避监管或利用资本市场差异等多种原因,都可能考虑或正在筹备私有化进程。要判断哪些中国概念股可能开启私有化进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开启私有化进程的中国概念股类型,以及背后的依.............
  • 回答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辟谣“已离开基辅”的声明,强调“我在基辅,不可能抛下自己的同胞不管”,这一信息本身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重要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详细解读和关注的方面:一、大使留守基辅的象征意义与战略考量 稳定和安心的作用: 在战乱地区,大使馆及其负责人留守基辅,对当地的中国.............
  • 回答
    特斯拉中国副总裁陶琳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针对一位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进行维权的车展维权事件,发表了“不可能妥协”的言论。这一回应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详细评价这一回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陶琳“不可能妥协”回应的直接解读与影响: 强硬立场.............
  • 回答
    关于奔驰中国CEO倪恺对“西安女车主维权”事件的回应——“除了法理还有人情”,这其中蕴含的考量和事件的解决前景,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评价倪恺的回应:一张复杂的牌倪恺的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一种温和且有人情味的表态,试图缓和紧张的局面,体现企业对消费者的关怀。但仔细拆解,这其中包含着多重意味,也可能是一.............
  • 回答
    要回答“现在或者未来,中国还可能发生饥荒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而是需要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因素。从历史的视角看,饥荒并非中国陌生的概念。 20世纪中叶的三年困难时期,给许多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段历史的成因复杂,既有自.............
  • 回答
    您好!关于您在中专实习即将结束,但考虑退学,以及已经签署三方协议的情况,我来为您详细解释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潜在的违约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三方协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全称叫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虽然您是中专生,但很多学校在实习或毕业时也会参考类似就业意向的协.............
  • 回答
    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是否会被其官方承认,这是一个长期以来牵动国际社会神经的敏感议题,也是日本自身内部持续讨论和反思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日本的政治土壤、社会心态、历史教育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历史认知的复杂性与“历史修正主义”的阴影首先,理解日本对二战罪行的认知,不能一概而论。日本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