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年,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你最关注哪些方面?

回答
2021年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极不平凡的一年,正如您所言,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如此广泛的成就面前,作为关注中国军事发展的人,我最关注的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军事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与实战能力的锻造:

这是我最核心的关注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军队的有效作战能力。

军事科技的突破与装备更新换代:
海军方面: 003型航空母舰“福建舰”的下水及其后续的进展,代表了中国海军迈向世界一流海军的重要一步。我非常关注其舰载机起降系统(电磁弹射)、舰载机型号(歼15D电子战飞机、直18预警机等)的成熟度,以及未来可能搭载的076型两栖攻击舰等新型舰艇的发展。同时,新型驱逐舰(如055型驱逐舰的进一步列装和改进)、护卫舰、潜艇(尤其是09IV/V型战略核潜艇和09III/IV型攻击核潜艇)的建造和服役情况,以及它们所搭载的武器系统(如鹰击18反舰导弹、长剑10巡航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等)的性能提升,都是我关注的重点。
空军方面: 歼20隐身战斗机实现“一机多型”发展,例如是否出现了更先进的改进型或其衍生型号,其搭载的发动机性能(如WS15涡扇发动机的进展)以及挂载的空对空、空对地武器(如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长剑系列空地导弹)的实战能力是我关注的焦点。同时,新型轰炸机(如轰20的研制进展传闻)的动向、战略运输机(如运20的载重能力和远程运输能力提升)、预警机、加油机等战略支援力量的建设,以及无人机集群作战技术的发展,都显示了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进步。
陆军方面: 新型主战坦克(如99A式坦克)、新型自行火炮(如05式自行加榴炮)、装甲输送车、以及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如侦察无人机、攻击无人机)的列装和作战演练。我特别关注陆军信息化、智能化作战装备的集成应用,以及特种作战部队、陆航部队等尖端力量的发展。
战略支援部队方面: 航天、网络、电磁等领域的军事科技突破是中国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关注太空军事力量(如侦察卫星、导航卫星、反卫星能力)、网络攻防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军事训练的实战化与体系化:
跨军种联合训练的深化: 关注海军、空军、陆军、战略支援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演练,例如海上联合演习(如“संयुक्त”系列演习)、陆空协同作战演习,以及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
实兵实弹、贴近实战的训练: 关注部队是否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进行高强度、实兵实弹的对抗性训练,检验武器装备的性能和部队的战术战法。例如,陆军跨区域机动演练、海军编队远海训练、空军多机种体系化突击演练等。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建设: 关注部队如何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侦察、指挥、通信、火力打击等,以及在复杂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的反应速度、协同效率和精确打击能力。

二、 海洋权益维护与军事威慑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海外利益的拓展,维护海洋权益和提升军事威慑力变得尤为重要。

海军力量的远洋部署与存在感: 我关注海军编队(航母编队、两栖攻击舰编队等)在西太平洋、印度洋等区域的常态化巡航和演习,展示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
海空联合巡逻与岛礁建设的进展: 关注中国在南海等区域的海空联合巡逻情况,以及岛礁建设的后续维护和军事化部署进展(如有)。
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强化: 我关注中国在反舰弹道导弹、区域防空系统、潜艇部队等方面的技术和部署,以提升在潜在冲突中的战略威慑能力。

三、 区域安全稳定与国际军事合作:

中国在维护区域和平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地区热点问题中的军事角色: 我关注中国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的军事行动和倡议,例如在朝鲜半岛、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和可能的军事支持。
与友好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我关注中国与其他国家(如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武器装备的交流以及军事人员的培训等,这有助于提升双方的互信和共同应对安全挑战的能力。
维和行动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我关注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贡献,以及在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中的军事力量运用。

四、 军事改革的深化与国防动员体系的健全:

这是提升军队整体效能的基石。

军队体制编制的优化调整: 我关注军改的后续进展,例如对陆军集团军的编制调整、军种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改革是否持续深化,以及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和与其他军种的融合情况。
国防动员体系的建设: 我关注中国如何进一步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包括预备役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民兵的组织和训练,以及在国家安全面临挑战时,如何有效地将经济资源转化为军事力量。

五、 思想政治建设与军事文化的传承创新:

强大的军队不仅在于先进的装备,更在于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我关注军队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部队的忠诚度和战斗力,尤其是在面对复杂信息环境和西方思潮的挑战时。
军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关注中国如何传承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现代军事文化元素,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强军文化。

总而言之,2021年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喜人成绩,是我从上述多个角度综合观察和关注的结果。我深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实战能力的提升必将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最关注海军的建设。

今年4月,在三亚某港口,海军一次性接收了3艘具备世界顶尖水准的主力舰艇。分别是094A型战略核潜艇长征18号、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和055导弹驱逐舰大连舰。约等于髪国海军战斗舰艇吨位的1/3!

18和19年都下水了20万吨,20年下水了14万吨。20万吨什么概念?约等于我国海军吨位的1/11、漂亮国海军吨位的1/17,也约等于髪国海军全部战斗舰艇的吨位之和!!!


不好意思,又乳髪了。

user avatar

对待新兵的友好程度。

基于近几年年轻血液的注入,很多军官和班长与新兵之间的年龄缩小了。

不得不承认,在很久之前基层有很多陋习,懂得都懂。

但近几年在肉眼可见的变好。

这一改观不仅得益于基层各部的官兵福利待遇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因为文化水平更高、综合素质更强的官兵在部队中的占比增加了。这是我国军队逐渐走向科学化的体现。

在训练和饮食上,更讲究科学配比、营养均衡,从我自身经历来说,越来越多的班排长开始研究食物对训练的影响,而不单单是“往死磕,拼命练”。

在生活上,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和班长更能听得进去普通一兵的建言。我当兵第二年,指导员居然因为连队快递问题在全连面前向一名新兵道歉,这是以前不曾想过的。新下连的排长和我们年龄差距不大,同龄人更有共同话题,工作中是上级,生活中就是哥们,退伍以后还一起约饭,和一起大学毕业的同学差不多。带来的好处就是大家训练氛围更轻松了,不觉得累,而觉得更有劲头更有意义。

从一名基层士兵的角度来看确实能感受到我们的军队在变得更专业、更科学、更人性。

user avatar

感谢 @中国军网 提问。

2020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 退役安置

第四章 教育培训

第五章 就业创业

第六章 抚恤优待

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都尊重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防力量的稳定。在真正需要上前线的时候,才能保证不缺兵力作战。

做好退伍军人安全保障工作,维护退伍军人合法权益,使军人退伍回归社会有立足之地,或保障社会基本生活,使军人社会形象更加稳定,为形成社会拥军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基础。

光靠媒体宣传爱护祖国的军人是不够的。无论屏幕上的表面图像多么绚丽,一旦离开媒体,成为常人眼中的人,仍然无法摆脱世俗眼光的看待和世俗标准的评判。

如果这些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好,在普通人眼里,军人的职业又会有多高呢?从小的角度来看,这部法律保护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从大的意义上讲,它保护了军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保障了国防兵力的充足供给。 可以说,通过保护“小”来保护“大”,是法律上的典型例子。

国家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 为了保卫国家,它也必须由无数个人组成。


温馨链接中国军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官方军事新闻门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