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

回答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主要围绕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属展开,是一个历史悠久、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地区性冲突。要理解这场冲突,需要从历史根源、民族构成、地缘政治以及近期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 历史根源:千丝万缕的纠葛与民族矛盾

古老地域与民族的交织: 纳卡地区位于亚美尼亚高原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亚美尼亚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之一,亚美尼亚人在此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然而,在历史上,该地区也受到不同帝国(如波斯、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影响,并且在该地区生活的民族构成也逐渐复杂化,包括占多数的亚美尼亚人,以及数量较少的阿塞拜疆族(突厥语族)。
沙俄和苏联时期的定界: 在沙皇俄国统治时期,虽然亚美尼亚人在纳卡地区占多数,但苏联政府在1923年将纳卡地区划归为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州(NagornoKarabakh Autonomous Oblast, NKAO)。这一决定被亚美尼亚人视为不公,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苏联时期,虽然亚美尼亚人拥有自治州的地位,但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依然受到阿塞拜疆中央政府的制约。
苏联解体后的独立浪潮与独立战争: 随着苏联的解体,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希望脱离阿塞拜疆独立,或者与亚美尼亚合并。1988年,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议会投票决定脱离阿塞拜疆并加入亚美尼亚。这引发了双方的激烈冲突,并最终导致了1990年代初的第一次纳卡战争(19881994年)。在这场战争中,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分离主义武装取得了胜利,控制了纳卡地区的大部分以及周边七个阿塞拜疆控制的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管辖。

二、 核心问题:主权、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

阿塞拜疆的立场: 阿塞拜疆视纳卡地区为其不可分割的领土,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他们认为亚美尼亚占领了其合法领土,并要求亚美尼亚军队撤出所有被占地区。
亚美尼亚和纳卡亚美尼亚人的立场: 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则强调民族自决权,认为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并支持纳卡地区的独立或与亚美尼亚合并。他们认为阿塞拜疆过去的压迫和未来的潜在威胁是他们争取独立的根本原因。

三、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调解努力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普遍承认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并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要求亚美尼亚撤出被占地区。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双方的强硬立场,国际调解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明斯克小组(OSCE Minsk Group): 由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主持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明斯克小组是解决纳卡冲突的主要国际调解机制。他们提出了多种和平方案,但双方对这些方案的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关于被占地区的归还和纳卡地区的最终地位问题。
俄罗斯的角色: 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拥有重要的战略利益,并且与亚美尼亚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和政治关系,是亚美尼亚的盟友。但同时,俄罗斯也与阿塞拜疆保持着能源和经济上的联系,并试图扮演一个中立的调解者角色。俄罗斯曾在1994年和2020年的两次停火协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2020年战争后向该地区派遣了维和部队。
其他国家的立场: 土耳其是阿塞拜疆的坚定盟友,在军事和政治上给予阿塞拜疆强有力的支持。伊朗则地处两国之间,对地区稳定感到担忧,并与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接触。

四、 近期的冲突发展: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及其影响

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2020年9月27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爆发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纳卡冲突。这场战争持续了44天,阿塞拜疆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得益于先进的无人机技术(特别是土耳其的TB2无人机)、更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战略,阿塞拜疆军队成功收复了纳卡地区周边的大部分被占领土,以及纳卡地区南部和西部的一些战略要地。
停火协议与俄罗斯维和部队: 2020年11月9日,在俄罗斯的调解下,两国签署了停火协议。根据协议,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地区亚美尼亚武装必须撤出阿塞拜疆控制以外的地区,并允许俄罗斯维和部队进驻纳卡地区及连接亚美尼亚的拉钦走廊,以维护停火和保障人员安全。
战后的新格局:
阿塞拜疆的胜利与收复失地: 阿塞拜疆成功收复了大量失地,在领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增强了其在该地区的地区影响力。
亚美尼亚的挫败与国内动荡: 亚美尼亚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被迫接受了对自己不利的停火条件,导致国内政治动荡和对政府的不满。
拉钦走廊的争议: 根据停火协议,拉钦走廊(连接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唯一陆路通道)由俄罗斯维和部队控制。然而,阿塞拜疆在2023年4月设置了检查站,并在2023年9月发动了闪电攻势,迫使纳卡地区亚美尼亚分离主义武装放下武器,导致大量纳卡亚美尼亚人逃往亚美尼亚。这使得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自治地位消失,并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担忧。
和平进程的艰难: 尽管战争结束,但两国之间的和平谈判依然充满挑战。关于边界划分、战俘问题、被占地区(在2020年战争后仍有争议)以及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权利等问题,双方仍存在巨大分歧。

五、 如何看待这场冲突的未来?

地缘政治的博弈: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恩怨,也是地区大国(俄罗斯、土耳其)和国际力量(欧盟、美国)地缘政治博弈的体现。谁能主导高加索地区的稳定和资源通道,对区域力量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民族主义情绪的持续影响: 双方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使得和解之路异常艰难。对双方民众而言,这场冲突承载着深刻的民族情感和历史叙事。
和平的可能性与挑战: 尽管冲突激烈,但两国都认识到长期战争的巨大代价。未来能否实现持久和平,取决于双方是否能够找到妥协的空间,以及国际社会能否提供有效的、公正的斡旋。关键在于如何处理纳卡地区剩余的亚美尼亚族群的权利和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边界划分等敏感议题。
经济与能源因素: 高加索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对该地区国家的经济至关重要。冲突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些能源通道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结: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是一场由历史遗留问题、民族矛盾和地缘政治利益交织而成的复杂冲突。它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并对地区安全格局和民众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尽管2020年战争后阿塞拜疆在领土上占据优势,并基本解决了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分离主义武装问题,但两国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并未完全解决。未来的和平进程依然充满挑战,需要双方的政治意愿、国际社会的持续努力以及对地区稳定和人道主义的共同关注。理解这场冲突需要超越简单的“谁对谁错”的二元对立,而应深入探究其历史脉络、民族情感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看了丁一凡教授的视频。

这两国家都不是善茬、好鸟。

说历史上亚美尼亚挑唆蒙古西征攻打伊斯兰,占领和屠杀了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从此亚美尼亚与伊斯兰结下世仇。

19世纪末,亚美尼亚人投靠俄国,引起土耳其不满,遭受土耳其屠杀。

后来亚美尼亚人恐惧周边的伊斯兰国家,不少人纷纷外移。

由于俄罗斯境移入了大量亚美尼亚人,在苏联的军事系统中有很多亚美尼亚军官。

所以在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人口虽然占少数,但通过在苏联培养起来的军官,占有军事优势,反而先下手为强占领了纳卡争议地区。

现代由于大量亚美尼亚移居海外,在美国的游说团体竟然仅次于犹太,而且成功游说美国不能给阿塞拜疆任何援助。阿塞拜疆焉能不记恨亚美尼亚。

而由于亚美尼亚由人口持续外流,这几十年,本土人口一直在下降,阿塞拜疆人口却一直在增加,因此近年两国的力量天平一直向阿塞拜疆倾斜。

而眼下呢,大懂王小集团反传统,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亚尼美亚。

老实说,美国也很为难,因为亚尼美亚后面是俄罗斯,如果支持亚美尼亚那就是和俄罗斯站一起,就在某种程度上做实了“通俄”。

如果美国支持阿塞拜疆,就是和法国对立,因为法国是一贯支持亚美尼亚的。而反而为了与土耳其更亲近。现在土耳其在共和、民主两党都不受待见。

我要是大懂领,真会像曹操一样得头痛病。

user avatar

我认为,纳卡冲突证明了两点:

1.一个小国的民族主义,很有可能仅仅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特权者,在搞管生不管养的投机游戏罢了。因此,当一个多民族大国内出现地方民族主义思潮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少数野心家幕后夺权,绑架同族民众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可能性,而决不能轻易将其视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当然,这并不妨碍国家引导各民族公民迁移、从而调整人口地理分布的合理性。

2.入关之后自有江南大儒解经,这一观点对于一些“边缘国家”尤其适用。纳卡冲突是很好的例子,卢旺达借第二次刚果战争的飞黄腾达及国际风评的明显变化,也是很好的案例。

user avatar













是啊,为什么不呢?

为什么呢?

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