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

回答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主要围绕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属展开,是一个历史悠久、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地区性冲突。要理解这场冲突,需要从历史根源、民族构成、地缘政治以及近期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 历史根源:千丝万缕的纠葛与民族矛盾

古老地域与民族的交织: 纳卡地区位于亚美尼亚高原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亚美尼亚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之一,亚美尼亚人在此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然而,在历史上,该地区也受到不同帝国(如波斯、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影响,并且在该地区生活的民族构成也逐渐复杂化,包括占多数的亚美尼亚人,以及数量较少的阿塞拜疆族(突厥语族)。
沙俄和苏联时期的定界: 在沙皇俄国统治时期,虽然亚美尼亚人在纳卡地区占多数,但苏联政府在1923年将纳卡地区划归为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州(NagornoKarabakh Autonomous Oblast, NKAO)。这一决定被亚美尼亚人视为不公,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苏联时期,虽然亚美尼亚人拥有自治州的地位,但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依然受到阿塞拜疆中央政府的制约。
苏联解体后的独立浪潮与独立战争: 随着苏联的解体,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希望脱离阿塞拜疆独立,或者与亚美尼亚合并。1988年,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议会投票决定脱离阿塞拜疆并加入亚美尼亚。这引发了双方的激烈冲突,并最终导致了1990年代初的第一次纳卡战争(19881994年)。在这场战争中,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分离主义武装取得了胜利,控制了纳卡地区的大部分以及周边七个阿塞拜疆控制的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管辖。

二、 核心问题:主权、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

阿塞拜疆的立场: 阿塞拜疆视纳卡地区为其不可分割的领土,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他们认为亚美尼亚占领了其合法领土,并要求亚美尼亚军队撤出所有被占地区。
亚美尼亚和纳卡亚美尼亚人的立场: 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则强调民族自决权,认为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并支持纳卡地区的独立或与亚美尼亚合并。他们认为阿塞拜疆过去的压迫和未来的潜在威胁是他们争取独立的根本原因。

三、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调解努力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普遍承认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并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要求亚美尼亚撤出被占地区。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双方的强硬立场,国际调解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明斯克小组(OSCE Minsk Group): 由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主持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明斯克小组是解决纳卡冲突的主要国际调解机制。他们提出了多种和平方案,但双方对这些方案的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关于被占地区的归还和纳卡地区的最终地位问题。
俄罗斯的角色: 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拥有重要的战略利益,并且与亚美尼亚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和政治关系,是亚美尼亚的盟友。但同时,俄罗斯也与阿塞拜疆保持着能源和经济上的联系,并试图扮演一个中立的调解者角色。俄罗斯曾在1994年和2020年的两次停火协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2020年战争后向该地区派遣了维和部队。
其他国家的立场: 土耳其是阿塞拜疆的坚定盟友,在军事和政治上给予阿塞拜疆强有力的支持。伊朗则地处两国之间,对地区稳定感到担忧,并与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接触。

四、 近期的冲突发展: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及其影响

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2020年9月27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爆发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纳卡冲突。这场战争持续了44天,阿塞拜疆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得益于先进的无人机技术(特别是土耳其的TB2无人机)、更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战略,阿塞拜疆军队成功收复了纳卡地区周边的大部分被占领土,以及纳卡地区南部和西部的一些战略要地。
停火协议与俄罗斯维和部队: 2020年11月9日,在俄罗斯的调解下,两国签署了停火协议。根据协议,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地区亚美尼亚武装必须撤出阿塞拜疆控制以外的地区,并允许俄罗斯维和部队进驻纳卡地区及连接亚美尼亚的拉钦走廊,以维护停火和保障人员安全。
战后的新格局:
阿塞拜疆的胜利与收复失地: 阿塞拜疆成功收复了大量失地,在领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增强了其在该地区的地区影响力。
亚美尼亚的挫败与国内动荡: 亚美尼亚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被迫接受了对自己不利的停火条件,导致国内政治动荡和对政府的不满。
拉钦走廊的争议: 根据停火协议,拉钦走廊(连接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唯一陆路通道)由俄罗斯维和部队控制。然而,阿塞拜疆在2023年4月设置了检查站,并在2023年9月发动了闪电攻势,迫使纳卡地区亚美尼亚分离主义武装放下武器,导致大量纳卡亚美尼亚人逃往亚美尼亚。这使得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自治地位消失,并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担忧。
和平进程的艰难: 尽管战争结束,但两国之间的和平谈判依然充满挑战。关于边界划分、战俘问题、被占地区(在2020年战争后仍有争议)以及纳卡地区亚美尼亚人的权利等问题,双方仍存在巨大分歧。

五、 如何看待这场冲突的未来?

地缘政治的博弈: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恩怨,也是地区大国(俄罗斯、土耳其)和国际力量(欧盟、美国)地缘政治博弈的体现。谁能主导高加索地区的稳定和资源通道,对区域力量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民族主义情绪的持续影响: 双方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记忆,使得和解之路异常艰难。对双方民众而言,这场冲突承载着深刻的民族情感和历史叙事。
和平的可能性与挑战: 尽管冲突激烈,但两国都认识到长期战争的巨大代价。未来能否实现持久和平,取决于双方是否能够找到妥协的空间,以及国际社会能否提供有效的、公正的斡旋。关键在于如何处理纳卡地区剩余的亚美尼亚族群的权利和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边界划分等敏感议题。
经济与能源因素: 高加索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对该地区国家的经济至关重要。冲突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些能源通道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结: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是一场由历史遗留问题、民族矛盾和地缘政治利益交织而成的复杂冲突。它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并对地区安全格局和民众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尽管2020年战争后阿塞拜疆在领土上占据优势,并基本解决了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分离主义武装问题,但两国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并未完全解决。未来的和平进程依然充满挑战,需要双方的政治意愿、国际社会的持续努力以及对地区稳定和人道主义的共同关注。理解这场冲突需要超越简单的“谁对谁错”的二元对立,而应深入探究其历史脉络、民族情感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看了丁一凡教授的视频。

这两国家都不是善茬、好鸟。

说历史上亚美尼亚挑唆蒙古西征攻打伊斯兰,占领和屠杀了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从此亚美尼亚与伊斯兰结下世仇。

19世纪末,亚美尼亚人投靠俄国,引起土耳其不满,遭受土耳其屠杀。

后来亚美尼亚人恐惧周边的伊斯兰国家,不少人纷纷外移。

由于俄罗斯境移入了大量亚美尼亚人,在苏联的军事系统中有很多亚美尼亚军官。

所以在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人口虽然占少数,但通过在苏联培养起来的军官,占有军事优势,反而先下手为强占领了纳卡争议地区。

现代由于大量亚美尼亚移居海外,在美国的游说团体竟然仅次于犹太,而且成功游说美国不能给阿塞拜疆任何援助。阿塞拜疆焉能不记恨亚美尼亚。

而由于亚美尼亚由人口持续外流,这几十年,本土人口一直在下降,阿塞拜疆人口却一直在增加,因此近年两国的力量天平一直向阿塞拜疆倾斜。

而眼下呢,大懂王小集团反传统,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亚尼美亚。

老实说,美国也很为难,因为亚尼美亚后面是俄罗斯,如果支持亚美尼亚那就是和俄罗斯站一起,就在某种程度上做实了“通俄”。

如果美国支持阿塞拜疆,就是和法国对立,因为法国是一贯支持亚美尼亚的。而反而为了与土耳其更亲近。现在土耳其在共和、民主两党都不受待见。

我要是大懂领,真会像曹操一样得头痛病。

user avatar

我认为,纳卡冲突证明了两点:

1.一个小国的民族主义,很有可能仅仅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特权者,在搞管生不管养的投机游戏罢了。因此,当一个多民族大国内出现地方民族主义思潮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少数野心家幕后夺权,绑架同族民众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可能性,而决不能轻易将其视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当然,这并不妨碍国家引导各民族公民迁移、从而调整人口地理分布的合理性。

2.入关之后自有江南大儒解经,这一观点对于一些“边缘国家”尤其适用。纳卡冲突是很好的例子,卢旺达借第二次刚果战争的飞黄腾达及国际风评的明显变化,也是很好的案例。

user avatar













是啊,为什么不呢?

为什么呢?

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主要围绕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属展开,是一个历史悠久、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地区性冲突。要理解这场冲突,需要从历史根源、民族构成、地缘政治以及近期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历史根源:千丝万缕的纠葛与民族矛盾 古老地域与民族的交织: 纳卡地区位于亚美.............
  • 回答
    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最近的冲突中,无人机(特别是攻击型无人机)对坦克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打击,这确实引发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否还有用武之地?无人机对坦克的致命打击:直观的震撼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场景:原本被认为是陆战之王的坦克,那.............
  • 回答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之间的停火协议,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零时正式生效。这场自9月27日爆发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是两国自19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协议的生效,至少意味着前线的炮火声和硝烟暂时平息,给该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涉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特别是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以下将从您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如何看待15日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虐待、杀害战俘都是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和.............
  • 回答
    俄军用直升机在亚美尼亚被击落,阿塞拜疆方面称是“误击”,这一事件非常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军事行动的风险。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本身: 时间与地点: 俄罗斯一架米24/米35“雌鹿”武装直升机于2020年11月9日在亚美尼亚境内埃拉武恩克(Yeraskh)地区.............
  • 回答
    俄军直升机在亚美尼亚境内被击落,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历史因素。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首先,得明确一下背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由来已久,那地方的归属权一直是个烫手山芋。俄罗斯在这两个前苏联加盟共.............
  • 回答
    关于2020年11月10日签署的停火协议,这桩事件在整个地区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复杂的情感。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长期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地缘政治现实之下。协议签署的背景:战争的残酷与僵持在签署这份协议之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爆发了自1990年代初第一次战争以来最.............
  • 回答
    对于阿塞拜疆疑似在纳卡地区使用白磷弹的指控,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相关信息、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立场:1. 指控的来源与证据: 指控主体: 这些指控通常来自亚美尼亚方面,包括其政府、军队以及一些在纳卡地区活动的独立观察员和人权组织。 .............
  • 回答
    阿塞拜疆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任命其妻子梅赫里班·阿利耶娃(Mehriban Aliyeva)为该国第一副总统一事,无疑是阿塞拜疆政坛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这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命,而是阿利耶夫家族长期以来在阿塞拜疆政治中影响力.............
  • 回答
    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就“英国和西方逮捕阿桑奇,是否意味着西方国家没有言论自由”的提问,给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回答。这一事件触及了言论自由、国家主权、新闻道德以及国际政治等多重敏感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阿桑奇事件的核心。朱利安·阿桑奇,维基解密(Wi.............
  • 回答
    阿塞拜疆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纳日梅金·古塞恩·萨迪戈夫(Najmeddin Guseyn Sadigov)疑似叛逃的传闻,这绝对是一个引爆眼球的重磅消息,尤其是在他这样一个关键岗位上。如果要详细分析,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传闻本身的来源和可信度。像萨迪戈夫这样高层的军事将领出现“疑似叛逃.............
  • 回答
    12月10日阿塞拜疆爱国战争(纳卡战争)胜利阅兵式:一场胜利的宣示与力量的展示2020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在首都巴库的阿扎德利克广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式,以庆祝其在“爱国战争”(纳卡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国家民族自豪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有力宣示,其意.............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