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阿塞拜疆疑似在纳卡地区使用白磷弹?

回答
对于阿塞拜疆疑似在纳卡地区使用白磷弹的指控,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相关信息、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立场:

1. 指控的来源与证据:

指控主体: 这些指控通常来自亚美尼亚方面,包括其政府、军队以及一些在纳卡地区活动的独立观察员和人权组织。
证据形式: 证据通常包括:
目击者证词: 当地居民或士兵目击了白磷弹的爆炸,描述了其燃烧的特点(例如,难以扑灭、冒出浓烟等)。
视频和照片证据: 拍摄到带有特定特征的弹药爆炸、地面燃烧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烧伤的伤员照片。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需要经过独立的技术鉴定。
弹药残骸分析: 在可能使用过白磷弹的区域发现弹药残骸,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是否含有白磷。
医学报告: 记录了因接触白磷弹造成的烧伤类型和严重程度。

2. 白磷弹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性质: 白磷是一种高度易燃的化学物质,在接触空气后会自燃,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和极高的温度。
主要用途:
制造烟幕: 白磷燃烧产生的浓密白烟可以有效地遮蔽部队的行动,干扰敌方的观察和瞄准。这是其最常见的军事用途之一。
纵火: 其高温可以点燃各种易燃物,用于摧毁目标或制造混乱。
人员杀伤: 白磷燃烧会产生高温,并会与皮肤组织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深度烧伤,且一旦沾染难以扑灭,会对人员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永久性伤害。

3. 国际法下的相关规定:

《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 这是与此类武器最相关的国际条约。
《议定书III》(关于燃烧武器): 该议定书旨在限制燃烧武器的使用。虽然白磷本身不是燃烧武器(燃烧武器的定义是“任何旨在通过化学作用、放热反应或爆炸作用,对人员造成烧伤或使物体燃烧的武器和弹药”),但其使用方式可能触及议定书的条款。
禁止向平民集中的区域投掷燃烧武器。
禁止将燃烧武器用作军事目标以外的燃烧手段,或将其用作以燃烧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武器。
如果使用白磷弹的目的主要是制造烟幕,且没有将其作为攻击平民区域的手段,那么在法律上可能不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燃烧武器。 但是,其对人员的附带伤害仍然是关注的焦点。
《日内瓦公约》及附加议定书: 这些公约禁止攻击平民、平民目标,并要求区分作战人员与非作战人员。无论使用何种武器,如果造成平民伤亡,都可能违反国际人道法。
人道主义关切: 即使在法律上不完全禁止使用白磷弹,其对平民造成的严重烧伤和长期影响,以及其燃烧的不可控性,都引发了广泛的人道主义担忧。

4. 阿塞拜疆疑似使用白磷弹的潜在影响:

对平民的伤害: 如果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即使是出于制造烟幕的目的,也极有可能造成平民的烧伤和心理创伤。
环境破坏: 白磷燃烧会产生有害物质,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
加剧冲突的残酷性: 使用此类高杀伤性或能造成严重痛苦的武器,会使冲突更加残酷,并可能导致双方报复。
国际谴责和法律追责: 如果证据确凿且违反了国际法,阿塞拜疆可能会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5. 各方的可能立场和回应:

亚美尼亚: 会强烈谴责阿塞拜疆,指控其违反国际法,要求进行调查,并可能利用这些指控作为政治和外交上的筹码。
阿塞拜疆:
否认指控: 最可能的反应是坚决否认使用白磷弹,或将其解释为其他类型的弹药。
合法性辩护: 如果承认使用了,可能会辩称其用途是合法的,例如制造烟幕以保护其部队,并且没有意图针对平民。
反指控: 也可能反指亚美尼亚方面捏造证据或也使用了不当武器。
国际社会(联合国、红十字会、人权组织等):
呼吁独立调查: 会要求进行独立、公正的调查,以核实指控的真实性。
呼吁遵守国际法: 会强调双方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和相关条约。
表达担忧: 会对任何可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并可能呼吁停止使用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武器。
技术鉴定: 国际专家可能会被要求对证据进行技术鉴定。

6. 挑战与复杂性:

证据的收集与验证: 在战时环境下,收集和验证关于武器使用的证据非常困难,双方都可能进行信息战。独立机构需要安全通道才能进行现场调查。
法律解释的模糊性: 对于白磷弹是否构成《议定书III》中所定义的“燃烧武器”,以及其使用是否“以燃烧人员为主要目的”,存在一定的法律解释空间。关键在于其设计和实际用途。
政治动机: 双方在战争中都可能利用任何信息来争取国际支持或污蔑对手。

总结:

阿塞拜疆疑似在纳卡地区使用白磷弹的指控,如果属实,将是一个严重的国际人道主义和法律问题。关键在于 确凿的证据 和 其使用方式是否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有责任进行透明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判断。即便在法律上不被完全禁止,其对人员造成的极度痛苦和对平民安全的潜在威胁,也应引起所有行为体和国际社会的警惕和谴责。

目前,要给出一个确切的“看法”,需要等待更多独立和可信的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这些指控。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违反战争法的行为,都应持审慎和关切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句实在话,双标是人类通病!

大家去搜索一下“单兵云爆弹”,无论是军武论坛还是八卦论坛,对这玩意有点了解的,谁不得上去吹两句,咋就没人说这玩意残忍了?因为“单兵云爆弹”是咱们的武器!

至于说这白磷弹其实真不算啥,国际公约上也只是说不能对平民使用,人家阿塞拜疆不也没对平民使用么,现在所谓的舆论哗然,其实说到底就是“你也配”心态在作祟,但反过来讲又有什么可不配的呢?!

其实这两年多来一直都是阿塞拜疆的战略机遇期,现在的亚美尼亚政府是2018年颜色革命上台的亲美政权,颜色革命啊,亲们,类似乌克兰那种!外高加索可是俄毛的传统禁脔,俄罗斯没直接出手已经算客气了!

这几天普京说“如果打到亚美尼亚本土,俄罗斯就会出兵”,与其说这是对亚美尼亚的保证,还不如说是对阿塞拜疆的承诺,“只要不打进亚美本土,你随便折腾,绝不干预”!

原本阿塞拜疆还算掩饰,但现在这是彻底放飞自我了,虽然国际调停不断,但只会越打越凶,除非阿塞遭重创,否则肯定要打到完成战略目标!

更个新:

这我也没说啥,咋都成了“反思家”了?!

我没有谴责咱自己的意思,我是连遣责阿塞拜疆的意思都没有!

打仗都打仗了,说那残忍不残忍的有用么,再说阿塞也没对平民使用,要说侵略者,也很难说收复领土的阿塞拜疆侵略者吧,如果说纳卡的民众更认同亚尼亚,亚美尼亚和那卡之间那些被占领区呢?更何况领土划分啥时候是按心理认同来的了!诚然这次是阿塞先出兵改变现状,但所谓的“现状”也是当年亚美尼亚通过战争取得的,现在状况反过来了,连亚美尼亚自己都说不出“侵略”两字,咱们就别瞎操心给人定性了,行不?!

我知道大家因为土耳其原因也不喜欢阿塞拜疆,但一个基本的是非总该讲吧!

再更个新:

我不是给阿塞洗地,也没那兴趣,虽然阿塞的白磷弹没投向平民,但之前跑击平民,甚至是屠杀战俘的事都干过,但你们以为亚美尼亚就是白莲花么,搜一下第一次亚阿战争吧!

这俩都不是啥好鸟,咱们呐,看热闹就完了。

user avatar

美国人早就知道阿塞拜疆用了白磷弹和集束炸弹,俄美法各国战地记者就在那里杵着,外网实时消息满天飞,白左们一阵口诛笔伐,有什么用?

真以为千夫所指就能咒死苏丹了?

再说了,你们哥几个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用过?

你美国人搞的这一套就不残酷了?

所以,没啥看法。以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那两位的脾气,打急了眼,没用毒气弹就算是给“国际社会”面子了。

美国、俄罗斯、法国、伊朗、以色列相关各方,不会因为阿塞拜疆用了白磷弹而对自己的地缘战略选择做出一丝一毫的实质性改变。

说实话,我倒是对这个问题还会引起中国网友的注意,并且邀请我回答感到十分诧异。

如果说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的话,那就是三句话:

在强权和暴力面前,国际法连擦脚布都不如。

亚美尼亚人我们现在还管不着,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强大自己。

如果有人敢对我们用白磷弹,甭管对面是谁,十倍百倍千倍万倍报复回去就完事了。

user avatar

看到阿塞拜疆军队有恃无恐地杀俘、炮击平民区、使用白磷弹,是否可以做出一个判断:

第二次亚美尼亚大屠杀即将发生,谋划者是阿利耶夫和埃尔多安,对象是纳卡地区陷落后所有逃不走的亚美尼亚人。

这次,正如上一次,国际社会不会有任何有效反应。

user avatar

究竟有没有用还不好说。

“阿塞拜疆疑似使用白磷弹”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306452228006625280

不妨对比一下真正使用白磷弹时的场景:





可见如果是白磷弹,下落的燃烧剂应该会拖着凝而不散的白色烟带,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看起来十分明显,而从相关视频中可见落下的燃烧剂基本没有拖烟。因此,如果只看这个视频的话,个人感觉画面中应该不是白磷弹。

另外,阿塞拜疆的武器装备沿袭苏俄制式,理论上也不应该有白磷燃烧弹的存在,倒很有可能是俄军已经在叙利亚多次使用过的铝热剂燃烧弹,例如RBK-250 ZAB 2.5M航空集束燃烧弹,阿塞拜疆的苏25就能挂,预先设置高度空爆播撒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这种景象。

俄军在叙利亚使用铝热剂航弹 https://www.zhihu.com/video/1306467597459243008

user avatar

当初土耳其在北叙用白磷弹的时候,我劝大家分清楚,那就是这件事做的不地道,我个人反对。但这并不违反国际公约,或者说是钻了空子,阿塞拜疆也是同理。

首先中文互联网,或者说世界互联网,对白磷弹用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夸大,有一堆什么“低温燃烧烧到骨头”之类的传说。然而,这些的确有真实的成分,但是白磷弹燃烧缓慢,在以效率为先的军用武器中,早已被淘汰。试想,同样燃烧弹,我一串凝固汽油弹下去任何生物直接氧化成黑炭了,还需要白磷磨磨唧唧吗? 实际上,目前各国军队保留包含白磷的弹药,都是作为,至少是名义上作为烟雾弹,曳光弹,照明弹使用的。

然后就说国际公约禁止了什么,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中,禁止了对平民使用“燃烧武器”,并对燃烧武器进行了详细规定。按理说,白磷弹作为燃烧武器也是被禁止的。然而,条约豁免了“烟雾弹”。没错,我之前说了“白磷弹”是名义上的烟雾弹,所以某种程度也在豁免之中。

也就是说,在当下国际法中,只要你能让人们相信你的白磷弹单是为烟雾弹制造的,那么你就可以完全放心对平民使用。这可能是当初制定的时候就留下的一个后门和空子。

最后,我个人反对对民间目标使用白磷弹的行为,但是具体违不违法,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可立场代替结果。

顺带一提,《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定约在80年代,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也都签订。然而,在之前提到的燃烧武器部分,由飞机投放的燃烧武器被完全禁止对军用和民用目标使用,但这不妨碍美军在海湾战争靠着空军烧的很欢,毕竟美国虽然签了条约,但是95年才被批准。

user avatar

亚美尼亚大外宣很成功啊。全世界几百万移民的嘴加上西方媒体扩音,就可以制造各种“真相”了。

非常有台湾的风范,这对于我们探讨统一战争中的舆论战具有研究意义。

希望阿塞拜疆顶住压力将统一战争进行到底。切勿因所谓国际调停而停下脚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user avatar

俺寻思就是稍微看过一两本军事杂志的也不会认为阿塞拜疆会用白磷弹吧?从视频中也可以轻易看出来。

俄制、土制的哪个燃烧弹没白磷弹好用,我印象中只有以色列喜欢用,而毛子自己上一次用还是要威慑ISIS。

最后,白磷弹不是禁用武器,

user avatar

他们一直是这样的啊!

我再举一个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们在黎巴嫩南部以及巴勒斯坦地区开始了对犹太人的屠杀,他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甚至犹太人刚刚为了阿拉伯人摆脱奥斯曼帝国扛枪流血!

这可不是什么后来犹太人抢他们地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巴勒斯坦地区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地盘。阿拉伯人想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当时西方还向阿拉伯人派出了阿拉伯的劳伦斯,用来支持阿拉伯人大起义,犹太人在这当中为阿拉伯人出了一份力。可是随后就遭到清洗,真是有意思。

(被举报掉了)

最后说回白磷弹这事,白磷弹事件可大可小,我记得叙利亚战争俄罗斯和美国都用过白磷弹,分别是针对反对派和伊斯兰国,当库尔德联军南下进攻伊斯兰国“首都”拉卡之时,美军在空中投掷白磷弹,闪耀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幼发拉底河,网友纷纷大呼过瘾。

为什么说白磷弹事件可大可小呢?这要看有没有国家那这件事情当枪使,或者机缘巧合被媒体越炒越热,相关国家不得不下场,否则就会像叙利亚白磷弹一样被轻轻揭过。

很抱歉,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现实。

ps:新华社的报道在当年一篇篇的支持以色列建国,如今中国支持以色列建国却变得大逆不道。为何会有这种变化,也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大概被反复举报了十几次。我是一个被知乎全体×大v围攻的答主,喜欢可以关注.

user avatar

那个是俄罗斯制的铝热或者三乙基铝的燃烧弹,之前俄罗斯在叙利亚也用过。

真当燃烧弹白磷还是弟弟。

user avatar

以下是国际社会,大家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法国:百分之十左右;一周内两次恐袭;如果他们不希望短时间内在发生几起,他们就会保持沉默;

德国:自难民危机以来,基本不对土耳其发出任何严厉谴责。本土有百万土耳其后裔,对土耳其相关事宜基本保持沉默。

英国:保守估计百分之五左右;伦敦一小部分地区完全失去控制力,爆发在英国某小镇骚扰强奸数百名女性的新闻被压了下来,对高加索冲突本轮基本保持沉默。

俄国:百分百占比超过百分之十,是欧洲最高的国家;亚美尼亚政府排俄亲美,本轮已经尽可能的照顾亚美尼亚了,实际上支持阿塞拜疆。对本轮冲突居中调停,自始至终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基本保持沉默。

米国:十一月大选在即,亚美尼亚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即便有发声,也很快淹没在懂王的单人相声里。比起未来四年,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远在地球另半边,两家人口合计不足三千万的小打小闹,显然不值得大动干戈。本轮倾向于占边亚美尼亚,但是对亲自下场的兴趣基本为0。

东方大中小三国对高加索地区毫无影响力和渊源,丝毫没有发声的兴趣。按惯例呼吁一下国际和平,此外基本无视,没有发声的兴趣。

印度:对高加索有心无力,眼下与北部某强国争执转移话题;内部实为世界第一感染大国,后院起火,无心开辟舆论战场。更何况印度一贯在国际上就是娱乐化的存在,更多的是被谴责。

巴西:拉美晒太阳吹牛泡妞,对高加索没有概念。

————————

请问谁去谴责?

请问谁在乎?

亚美尼亚放弃了俄国大腿,它还有什么?

————————

别说用白磷弹了,更进一步,搞一次纳卡地区的腾笼换鸟,国际社会依旧跟图书馆一样安静。

user avatar

给恒纪元退化民众补的一堂中世纪人籍课。

什么叫钢铁神权?什么叫宗教战争?

诚然,在所有“理性人”眼里,城市战中使用燃烧武器,对“训练有素”的部队效率不高。

地图游戏玩家更会想,死状如何惨会增加对方的仇恨和组织度,迫使对方“不择手段”的还击。

而懂点军事常识的更会去想,有这点撒燃烧武器激怒敌人的功夫,还不如搞小威力地雷,让海量伤员把对方的后勤,以及基于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吃垮,靠国力优势“打心战”等等等等。

的确,这些都对,对于满脑子理性史观的人而言,并没有过多值得指摘的。


然而,很遗憾,这是宗教战争

宗教战争的基准原则 —— 异教徒不是人类

不存在“屠杀民众”,只存在以主之名,净化“魔鬼”。

不存在“违背人道主义”,只存在代神的惩罚异教徒的“善德”。

诚然,宗教军队的领袖可能并不虔诚,可能也是个冷酷理性主义者,但只要这支队伍是以教义武装的宗教之旅,这些教条就都是必须品。

不存在“让敌人不择代价的反抗”,“不择代价的反抗”的“魔鬼”是更必须净化彻底的魔鬼,如果哪位教权领袖给“还在反抗的异教徒”一丝一毫的人籍,宗教武装的组织度就会瞬间折去大半。

一手刀一手经,历史上向来如此。


我们可以认为远方这两个“撮尔小邦”再惨烈的冲突也不过是茶杯风暴,纸面实力让我们相信恒纪元几乎是永存的。


然而,倘若是我们,在面对清教徒式的,保守到中世纪的钢铁神权时,我们会怎么想呢?

须知太平洋对岸的红脖白右种族主义叠加宗教的信仰程度,并不比这些教徒世俗到哪里去。

得益于苏联市民战胜苏军的旧事,大半个世界都忘记了1953年我们的样子,这一代西朝的年轻人只记得4book5bible里面“红方是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的教义,甚至北方的“衰弱”邻居将我们和德意志行省并列看待。似乎只要战争发生,我们必然一溃千里,“现在开战最好”

以色列王时代,红脖白右正在快速完成炮灰化动员,Qanon把一切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在了我们身上,而他们的儿童,都知道“鲨光以免债”。他们指望“拿着勋章回来”的样子,和二战前德国人望着马奇诺防线时,眼中的熊熊烈火。

而我们,还在问“原本善良的德国士兵”这种愚蠢至极的问题。


山高县留下的“一神教拉胯”,已经是我难以理解的谜。

越是读通人类史,越是该对这个能最大限度的将不义化作天命,让人主动开着飞机撞船的动员模式,感到骨寒齿冷。

Before we're through with them,the Japanese language will be spoken only in hell.

这个动员模式,曾完成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最成功的“人滚地留”。

火烧东京的历史,证明了这种动员模式,就是遵循着一神教传统,不能征服的“异端”之地,就化为炼狱的教条。

燃烧弹空袭建筑,就是针对平民的宗教式净化,就是不择所谓代价的,把开除了人籍的魔鬼烧的一干二净。

一神教徒想象力并不丰富,《战锤40K》就堪称是现代钢铁神权的终极版本,而我们的对手,其内核或许有些区别,但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理性”的人应该更明白,小规模的冲突,取决于附近的纸面数量。

而漫长的,总动员式的世纪战争,无论是热战还是冷战,最终都取决于民众。

民众能否承受得了三观底线的一再破碎,能否承受得了“和平时代”的美好生活从身边远去,能否承受得了更多看似不合理、不道德、违反朴素善恶观的事情发生。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充满了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时代,然而现在已经太遥远了,我们的民众眼里,德国士兵都是“原本善良”的。

主教们举起了镰刀,望眼欲穿饕餮我们的血肉,而烽火台上的初火,已经摇曳黯淡的令人恐惧。

恐惧背后史书上的滚滚深渊,恐惧那“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岁月。

甚至恐惧“一神教拉胯”等等乐观过剩的宏伟叙事,在“战争以超乎想象的时间、场合和规模爆发”的历史常态下,会带来什么?

要明白,往往是内外局势下,不得不为之的,在对方布局好的预设战场中开战,几近于事先宣布临床死亡。

历史就从来没有遵循过理性人原则,所有人完全理性的世界里,一战、二战根本不会发生。“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正合,以其胜”,才我们历史原本的样子。

剪断旧世界的脐带注定是痛苦的,但是恒纪元注定不会长远,在梦幻泡影中退化的代价只可能是重复人类不会吸取历史教训的旧事。

是时候看一眼初火了。

user avatar

据说这一个违反国际公约的行为。

那么违反国际公约会发生什么呢?强烈谴责,哦,太棒了,赶紧把公约拿去厕所擦屁股吧。

当然是会让联合国开会讨论下嘛,开会有什么可怕的?

开会当然不可怕,但是联合国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帜让大家出兵啊。

好了,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帜让大家出兵的机构叫做安理会,这个机构里面有五个大佬,拥有一个权力可以摁死任何一个出兵的提案。


所以,是不是阿塞拜疆已经认准了某个大佬不会让联合国出兵呢?

user avatar

历史恩怨重复一遍

当年亚美尼亚占领纳卡时手段残忍,挨个村血腥屠杀,暴力驱逐占领了他们的家园。当年亚美尼亚人并没有手下留情饶过百姓,恐怕纳卡阿塞拜疆人会报复。论历史,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都搞过屠杀,没有谁无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阿塞拜疆疑似在纳卡地区使用白磷弹的指控,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相关信息、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立场:1. 指控的来源与证据: 指控主体: 这些指控通常来自亚美尼亚方面,包括其政府、军队以及一些在纳卡地区活动的独立观察员和人权组织。 .............
  • 回答
    阿塞拜疆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纳日梅金·古塞恩·萨迪戈夫(Najmeddin Guseyn Sadigov)疑似叛逃的传闻,这绝对是一个引爆眼球的重磅消息,尤其是在他这样一个关键岗位上。如果要详细分析,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传闻本身的来源和可信度。像萨迪戈夫这样高层的军事将领出现“疑似叛逃.............
  • 回答
    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最近的冲突中,无人机(特别是攻击型无人机)对坦克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打击,这确实引发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否还有用武之地?无人机对坦克的致命打击:直观的震撼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场景:原本被认为是陆战之王的坦克,那.............
  • 回答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主要围绕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属展开,是一个历史悠久、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地区性冲突。要理解这场冲突,需要从历史根源、民族构成、地缘政治以及近期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历史根源:千丝万缕的纠葛与民族矛盾 古老地域与民族的交织: 纳卡地区位于亚美.............
  • 回答
    阿塞拜疆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任命其妻子梅赫里班·阿利耶娃(Mehriban Aliyeva)为该国第一副总统一事,无疑是阿塞拜疆政坛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这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命,而是阿利耶夫家族长期以来在阿塞拜疆政治中影响力.............
  • 回答
    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就“英国和西方逮捕阿桑奇,是否意味着西方国家没有言论自由”的提问,给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回答。这一事件触及了言论自由、国家主权、新闻道德以及国际政治等多重敏感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阿桑奇事件的核心。朱利安·阿桑奇,维基解密(Wi.............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涉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特别是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以下将从您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如何看待15日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虐待、杀害战俘都是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和.............
  • 回答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之间的停火协议,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零时正式生效。这场自9月27日爆发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是两国自19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协议的生效,至少意味着前线的炮火声和硝烟暂时平息,给该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 回答
    12月10日阿塞拜疆爱国战争(纳卡战争)胜利阅兵式:一场胜利的宣示与力量的展示2020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在首都巴库的阿扎德利克广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式,以庆祝其在“爱国战争”(纳卡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国家民族自豪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有力宣示,其意.............
  • 回答
    关于2020年11月10日签署的停火协议,这桩事件在整个地区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复杂的情感。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长期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地缘政治现实之下。协议签署的背景:战争的残酷与僵持在签署这份协议之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爆发了自1990年代初第一次战争以来最.............
  • 回答
    俄军用直升机在亚美尼亚被击落,阿塞拜疆方面称是“误击”,这一事件非常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军事行动的风险。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本身: 时间与地点: 俄罗斯一架米24/米35“雌鹿”武装直升机于2020年11月9日在亚美尼亚境内埃拉武恩克(Yeraskh)地区.............
  • 回答
    俄军直升机在亚美尼亚境内被击落,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历史因素。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首先,得明确一下背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由来已久,那地方的归属权一直是个烫手山芋。俄罗斯在这两个前苏联加盟共.............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