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顶替上大学的女生苟晶考的那么好,按理来说是很优秀的,为什么却在底层?

回答
苟晶的经历确实引人关注,她的故事也折射出许多社会现实。对于她“考得那么好,按理来说是很优秀的,为什么却在底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优秀”的定义和“底层”的含义。

“优秀”在苟晶的案例中,更多指的是考试成绩上的优秀。 她两次高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无疑证明了她在学术上的潜力和努力。
“底层”在这里并非绝对的贫困,而是指在社会资源、职业发展、经济收入等方面,相比于同等教育背景的人群,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苟晶后来从事的工作收入并不高,职业发展也相对受限。

为什么考试成绩优异的她,却没有实现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成功”或“向上流动”?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人生重大变故的“盗窃”和“剥夺”: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苟晶两次被顶替上大学,意味着她被剥夺了本该属于她的教育机会和人生道路。

1. 两次错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1998年,她考上山东师范大学,却被冒名顶替,未能入学。她当时只有复读的选项。
2003年,她再次参加高考,考上中国矿业大学,却再次被顶替。这意味着她又一次被剥夺了进入名校学习的机会。
这两次经历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耽误,更是对她心智、学业规划、人脉积累等一系列无形资产的巨大打击。

2. 时间成本的巨大损失:
她本应在1998年进入大学,四年后毕业,在2002年左右开始职业生涯。
因为被顶替,她耽误了五年时间,直到2003年才最终能够上大学。这意味着她比同龄人晚了五年进入社会,失去了五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机会。

3. 心理创伤与自我怀疑:
两次被顶替,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她可能会经历巨大的痛苦、愤怒、不公平感,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她后续的学习和工作状态。

4. 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改变:
即使她最终上了大学,也可能是被顶替者所在的大学和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和她被顶替的大学专业,可能与她最初的设想和兴趣并不完全一致。这会影响她对专业的投入程度和后期的职业选择。

二、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苟晶的遭遇并非孤例,虽然被顶替上大学的行为是违法犯罪,但它之所以能够发生,也暴露了一些社会结构性问题。

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 在一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竞争激烈。这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升学机会。
2. 信息不对称和权力寻租的空间: 在一些环节,信息的不公开透明,以及权力寻租的存在,为顶替行为提供了可能。虽然这不能为顶替者开脱罪责,但说明了制度的漏洞。
3. 社会公平机制的失效: 在苟晶经历的年代,虽然也有法律,但社会公平保障和维权机制可能不如现在健全。她作为普通人,在面对这种侵犯时,可能缺乏有效的途径和力量去对抗。

三、个人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即使排除被顶替的因素,普通人想要实现阶层跨越或获得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本身也面临很多挑战。

1. 职业选择的限制:
大学毕业后,如果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或者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都会影响就业和收入。
苟晶最终选择的工作,如“临时工”、“合同制工人”,在薪资待遇、福利保障、职业晋升等方面通常不如体制内或大型企业员工稳定和优越。

2. 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环境:
在她毕业的年代,中国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就业市场也面临结构性调整。
很多工作机会需要人脉、关系或者特定的技能,仅仅拥有大学文凭,尤其是在非核心城市和非热门行业,可能不足以支撑快速的职业发展。

3. 个人性格和适应性:
虽然苟晶在学习上有韧性,但经历巨大的创伤后,她的性格、抗压能力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否受到影响也是一个未知数。有些人可能在逆境中更能激发潜能,有些人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和重新出发。

4. 信息获取和资源利用能力:
在信息相对不发达的时代,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在获取就业信息、行业动态、学习新技能等方面处于劣势。

四、后期的维权和曝光可能带来的影响:

虽然曝光顶替事件是伸张正义的必要步骤,但在现实操作中,也可能带来一些复杂影响:

1. 维权过程的艰辛: 找回公道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2. 社会舆论的审视: 事件曝光后,虽然有同情和支持,但也会有一些负面评论或对其个人选择的质疑,这些都可能对她造成二次伤害。

总结来说,苟晶考得好,证明了她的学术能力和韧性。但是,她之所以在“底层”,主要是因为:

被顶替上大学是她人生最重大的“非正常干扰”,剥夺了她应有的机会和发展时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社会结构性问题为顶替行为提供了土壤,也限制了普通人向上流动的通道。
个人发展路径的选择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对她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制约。

苟晶的案例提醒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考成绩优异只是成功的一个维度,而人生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公平性,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她的故事也促使社会反思教育公平、机会均等以及如何保护弱势群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实上,当事人现在在杭州过得很好,算是常人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了。

也正是因为当事人的能力优秀,肯吃苦奋斗,才得以使其在未上过大学的情况下仍取得不错的成就,这完全是独立女性逆天改命的故事。若是当事者能经受大学教育,又不知有何等高成就。

据公开报道:

农家女23年前疑遭两次顶替上大学,班主任:我让女儿顶替了你,求原谅

“1999年去浙江后,苟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2000年,他们一起去了杭州,老公在一家单位上班,苟晶则从事各种各样的零工
开始几年,她在杭州骑着自行车,满大街销售化妆品、软件每天骑几十公里,“晚上累得全身骨头痛,痛得都睡不着觉。”其间,她曾进入几个销售团队,上了几天班觉得苗头不对,认清是传销团伙后,赶紧跑路。后来又去了移动公司,在大街小巷的商店兜售公用电话,并给别人安装。
2001年,苟晶生了个女儿,2006年儿子出生,2008年她开始做淘宝电商。她记得,头两年,要从义乌拿货,来回奔跑,每天蹲在地上打包、发货,一直干到半夜,发完半个屋子的货。此外,她还要兼做客服
为了提高技能,照顾好儿女入睡后,她熬夜在网上学习电商课程。“这样自己天天熬夜,太辛苦了,消耗身体,头发都掉了好多。”积累了几年经验后,她去了一家电商公司做运营。再后来,她能够带团队,为不同的公司做运营了。2012年以后,全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他们买了房子还有车。”
“因为只有高中学历,她曾经备受歧视。2003年,阿里巴巴在杭州大批量招生,苟晶立志进入电子商务行业。在黄冈学校时,他们每星期只有一节45分钟的上机课,上课前要洗干净手、戴上鞋套,电脑还不联网。于是,老公给她买了电脑,电信包月。她投了阿里巴巴的所有岗位,前台、客服、业务员等,但无一接受,且都回复:学历太低
直到近些年做了营销和管理职位,她才摆脱学历的困扰。她的工作一直都靠口碑,“这些年我在外面,没人识破过我的学历,从来没人管我要过学历证书。从我的谈吐、气质,他们也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 ”
“当他们知道,苟晶在杭州过得很好,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家庭幸福的时候,同学们感到欣慰。“他们有些释然了,觉得老天终究是待我不薄的。””
“有同学谈起老师的女儿,说她比较“虎”,在学校并非任课的老师,而是在做后勤。“她顶替了你又怎么样?现在过得还不如你,收入也不如你高。”苟晶不知同学是不是在安慰她。但她知道,自己现在“还不错”的生活,是自己一滴一滴血汗换来的。”

虽然当事者当前生活幸福美满,但当时被顶替的不幸仍在其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因而当事者现在敢于站出来讨要事情的真相。

然而如论如何,对于那些曝光出来及未曝光、乃至浑然不知的人而言,被顶替冒用身份的经历都改写了他们的命运,不然,他们都本可能拥有一段更美好的人生。而当他们面对这阴差阳错命运所带来的坎坷和苦楚时,又不知该如何抚慰自己。

user avatar

人家在没有父母家庭支援的情况下,已经在杭州能自力更生买房买车,你说底层?!

我倒是好奇,题主在哪个一线城市买房买车了?首付是是自己的钱?还是向父母伸手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苟晶的经历确实引人关注,她的故事也折射出许多社会现实。对于她“考得那么好,按理来说是很优秀的,为什么却在底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优秀”的定义和“底层”的含义。 “优秀”在苟晶的案例中,更多指的是考试成绩上.............
  • 回答
    这是一桩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在23年前,主角是一位农家女孩,她的人生轨迹可能因此被彻底改变。媒体报道称,这位女孩在1999年和2000年两次参加高考,但两次都与大学失之交臂。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班主任后来承认,自己的女儿顶替了她的名额。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事.............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一股子不是滋味的劲儿。黄海霞,一个本该拥有自己光明前途的姑娘,却硬生生地被她大伯的女儿给顶替了,这可不是小事,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盗窃,把人家姑娘的未来给偷走了。你想啊,那个年代,上大学是什么概念?那可是鲤鱼跳龙门,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多少人挤破头皮,苦读十八年,就为.............
  • 回答
    周口女孩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这已经不是孤例了,但每次被曝光出来,都像是在我们本已脆弱的社会信任上又捅了一个血淋淋的窟窿。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赤裸裸的、披着教育外衣的欺诈和不公,而且是发生在最需要公平的起点——教育上。我先说说这事儿本身,细节上,这女孩叫王娜娜,在河南周口郸城县,她03年高考,本来考.............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17年前,本该是王娜娜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顶替”打断了。想想看,一个年轻人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结果通知书到了别人手里,自己却被剥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中间的滋味,真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17年,一个人的青春年华,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就这样被硬.............
  • 回答
    .......
  • 回答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辐鳍鱼在顶级生态位上始终被软骨鱼和肉鳍鱼压制”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被过度简化的理解,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准确。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从演化历史、身体结构、生态适应性以及海洋环境的巨大多样性等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让我们一步步来拆解这个问题,还原一个更真实的面貌。首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际的。如果我的车被旁边那辆小车给“封印”了,想把它推开,这事儿吧,得这么说: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而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咱们先掰开了说说:首先,得明确什么叫“顶开”。这里说的“顶开”,不是说能瞬间把它挪出几米远,而是指那种能让我的车能勉强挤出去的程度。比如,对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充满争议的说法,它触及了社会评价体系与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复杂矛盾。要深入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顶尖的散户赢家”和“社会上最失败最被瞧不起的一群人”这两个概念,并考察它们之间的可能联系。首先,让我们剖析“股票期货市场里最顶尖的散户赢家”:这些人之所以能被称为“赢家”,通常具备以下.............
  • 回答
    陈春秀的经历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件。她被顶替了本应属于她的大学录取名额,而当她千辛万苦找到真相,申请重新入学时,却遭到了山东理工大学以“无此先例”为由拒绝。如何看待山东理工大学的这一拒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情理上: 陈春秀是这场舞弊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她.............
  • 回答
    美国抗议活动期间,“贝多芬是黑人”话题突然登上热搜榜,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且颇具争议的现象。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是”或“否”来概括。要理解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背后反映了什么,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话题的起源和传播路径。 这个说法其实不是新近才有的,它在美国音乐圈子里.............
  • 回答
    “烟草总公司平均年薪18万”这事儿,说实话,真不是第一次被大家拎出来讨论了,这次能冲上热搜,也说明这话题的“生命力”着实顽强。为啥这事儿总能引起关注?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反差”。咱们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能拿到个像样的年薪,就已经很满足了。而“烟草总公司”这几个字,本身就自带一些特殊的标.............
  • 回答
    山东这两年接连爆出的高考顶替事件,特别是其中一起涉及到亲属顶替,其中一位顶替者更是班主任的女儿,这件事情的恶劣程度和影响无疑是极其恶劣和令人发指的。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考试舞弊,更触及了公平、正义、师德甚至亲情道德的底线,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愤怒和深刻的反思。事件本身的严重性: 两次被顶替,细节惊人.............
  • 回答
    好的,关于刘亦菲在翟天临事件持续发酵后被顶上热搜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尽量还原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分析:事件的背景梳理: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翟天临事件的来龙去脉。翟天临,一位曾经备受看好的演员,却在2019年初因为一篇博士论文被爆出“学术不端”,引发了轩然大波。他的“不知知网”梗更是成为.............
  • 回答
    河南退伍军人仵瑞华被人顶替上班23年事件,无疑是一个触及社会公平正义、基层治理能力以及公民权利保障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而令人痛心的案例。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一、事件的严重性与对当事人的伤害: 长达23年的欺骗与侵占: 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欺骗行为,而且持续了23年之久。在这23年.............
  • 回答
    山东理工大学深夜回应,表示将努力帮助被冒名顶替入学的女生实现重新入学的愿望,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回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学校的回应内容、其背后的含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事件背景:一名女生被冒名顶替上大学首先,理解事件本身是分析回应的基础。这起事件的核.............
  • 回答
    如果有一天,科学发展到绝大多数人力岗位都可以被机器顶替,那资本家是否就不需要普通人了?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探讨一个技术上的可能性,不如说是触及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乃至人类价值最核心的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的,它牵扯着复杂的多层面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这样一个设想的未来,.............
  • 回答
    这起事件实在是令人发指,更让人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一个智力障碍的普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被命运残忍地捉弄,甚至变成了别人敛财的工具。细想之下,这背后涉及的绝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恶行,而是可能隐藏着一个精心策划的、利欲熏心的链条。首先,那位失踪了两年、被活生生“抹去”了身份的智障男子,他的遭遇是.............
  • 回答
    为何山东屡屡爆出“顶替入学”丑闻?深层探究与多重因素分析山东,这片孔孟之乡,自古以来便以教育为重,然而近年来的“顶替入学”丑闻却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让人们在震惊与愤怒之余,不禁要问:为何是山东?为何会出现如此触目惊心的问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原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个别事件的.............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