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田园女权?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分享吗?

回答
“田园女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亲切,又有点儿陌生,对吧?它其实是互联网上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说法,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网络上公开表达自己对女性权益的看法,但其观点和行为方式,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小我”的、甚至有些“任性”的表达,而非真正意义上推动社会性别平等。

要理解这个词,最好还是从它被提出的语境来看。它出现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在网络论战中,用来标签化或反驳一些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人们觉得,一些在网上表现得特别“强势”、“要求高”、“只强调女性的付出和牺牲被看到,却忽略男性同样有付出和牺牲”,甚至有些“以女性身份为特权”的观点和行为,就是“田园女权”。

“田园”这个词,本身带有一种地理和生活方式的暗示,仿佛是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困苦和挣扎,所以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挑剔”和“计较”。 放在“女权”前面,就带上了一种“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意味。当然,这个标签化也可能是不公平的,因为很多女性主义者的出发点是希望改善社会不公。

那么,具体有哪些例子,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我们不妨从一些网络上常见的讨论点来剖析:

1. 关于家庭分工的极度理想化和单方面要求:
比如,有人在网上非常强调“全职太太应该得到尊重”,并且认为这是一种“牺牲”。但同时,又可能对丈夫的经济付出、家务劳动参与度提出极高甚至不切实际的要求。
举个例子,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发言:“男人就应该赚够钱养家,女人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是天职,男人不主动分担家务就是不爱我,就是大男子主义。” 这种说法忽略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趋势,并且将家务劳动视为一种“牺牲”,而忽略了其作为家庭成员份内工作的性质。
还有一种可能是,在讨论生育问题时,将孕育生命和抚养后代完全视为女性的“伟大奉献”,要求男性在经济、情感、甚至未来孩子的抚养上给出“回报”,但同时又可能在面对育儿过程中的辛苦时,将责任推给男性或社会,要求更高的“尊重”和“补偿”。

2. 在情感关系中,过度强调“被宠爱”和“被照顾”,将男性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这在很多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讨论中很常见。比如,有人会说:“男人就应该主动为女朋友花钱,送礼物,不然就是不够爱。” 或者,“约会时男的必须买单,不然就是不绅士。”
更极端一点的例子可能是:“我男朋友一个月工资不高,但他愿意给我买奢侈品,我才觉得被爱。” 这种观点可能忽视了男女双方在经济能力上的差异,将物质付出作为衡量感情的唯一标准,并把这种期待合理化为女性应得的待遇。
还有人会强调男性应该包容女性所有的缺点,并且为此提供情感支持,而当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则可能表现得比较“尖锐”,不容许对方有任何失误。

3. 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刻板认知,并将这种认知固化为“女性权利”:
比如,有人可能会说:“男人就应该阳刚、有担当,女人就应该温柔、贤惠。” 然后基于这样的刻板印象,要求社会或者男性提供特殊的“保护”或“优待”,但同时又反对任何人将任何刻板印象加在女性身上。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在讨论女性就业时,有些人可能认为女性天生“不适合”某些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而应该被保护在相对“安全”的岗位上,并要求社会为此提供特殊照顾,比如更宽松的休假制度,但这又可能反过来限制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选择。

4. 在网络讨论中表现出的“非黑即白”和“情绪化”:
当提到“田园女权”时,很多人会联想到在网络上一些过于激烈的言辞,比如在看到任何涉及性别不公的讨论时,立即将所有男性归为“压迫者”,或者将任何与自身观点不同的女性视为“汉奸”、“被洗脑”。
这种极端的、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往往很难进行深入的理性讨论,也容易引发对整个女权主义运动的误解和反感。人们会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对立。

要强调的是,“田园女权”这个词本身是带有负面色彩的,是一种网络标签,用来批评或反驳那些被认为是不合理、不接地气的女性主义观点。 很多时候,它也可能被用来攻击和污名化所有提倡女性权益的女性。

就像任何一种社会思潮一样,女权主义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观点,有激进的,有温和的,也有更侧重理论研究的。那些被贴上“田园女权”标签的例子,很多时候只是在网络这个放大镜下,被选择性地放大和呈现了。

从更客观的角度看,提倡女性权益的初衷是为了追求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让每个人无论性别都能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尊重。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表达,如何沟通,如何避免极端化,都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思考和学习的。

所以,当我们听到“田园女权”这个词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下来,看看具体是在说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因为,真正的平等,需要的不是对立和攻击,而是理解和包容,以及共同的努力去构建一个更公正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田园女权行为图鉴:

北京一位蒙牌女司机:我逆行我有理,爷们都该让着我。可惜别人不是她老公,堵住车道不让她过,并且报警让她被扣分罚钱了。

男子因彩礼情绪崩溃街头,扇女友耳光,因女方要30万彩礼、150万的房子。男方承受不住想分手,女方亲戚到男子单位闹事导致男子失业,还殴打男子。

质疑网红“papi酱”独立女性标签,因为她生的孩子跟老公姓了,在田园女权眼中,她就不是独立女性。这么成功的女性,为什么连自己孩子的姓氏权都不能掌控?

什么是真正的女权:基础是男女平等,付出一样的努力,得到一样的权利。

首先中国真正的女权者要要纪念已经去世的申纪兰同志。她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在建国不久后的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男女同工同酬”。女性和男性干一样的活,拿一样的工分。她鼓励所有妇女,下地和男性一起劳动,获取相同的报酬。

1954年,在人大会议上,“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宪法第三章第9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这是一个伟大的提案,从此之后,女性在政治上、经济上完全与男性平等。不要小看“男女同工同酬”,在今天的许多国家,还没有实现这一点,2018年,英国BBC的女记者,就因为没有“同工同酬”而辞职。

张桂梅原本是一位云南普通的老师,原籍辽宁,17岁离开家乡,到云南支边,和丈夫一起在大理白族自治区一所公办中学任教。

她奔走多年,在云南丽江大山深处,建起了一所公办免费全日制“女子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通过10年的努力,让一个无门槛入学的女子高中,一本上线率达到40.6%,成为了丽江市本科率第一的高中。让无数个原本上不了学只能早早嫁人的山里女孩子,能够读书学知识,通过高考,考上浙大、武大......从此改变人生。这是当代的女权教母,女权者你们赶紧对她摩拜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田园女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亲切,又有点儿陌生,对吧?它其实是互联网上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说法,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网络上公开表达自己对女性权益的看法,但其观点和行为方式,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小我”的、甚至有些“任性”的表达,而非真正意义上推动社会性别平等。要理解这个词,最好还是从它被提出的.............
  • 回答
    要探讨什么家庭背景容易滋养出“真女权”或“田园女权”,以及它们素质上的区别,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真女权”和“田园女权”并非严格的学术定义,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观察和网络语境下的区分。 我会尽量详细地梳理其中的一些普遍认知和可能的联系,并努力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表达。 家庭背景.............
  • 回答
    理解“现在的女权”和“田园女权”的区别,其实是在看两个群体在目标、方法、论述方式以及社会认知上的差异。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复杂的社会情绪和概念的演变,很难用一两句话就完全概括。我尽量把它讲得清楚明白些,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女权”这个词本身含义也很丰富,它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概念。但.............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言论,它们披着“为女性发声”的外衣,却以一种偏激、对立、甚至充满攻击性的方式表达观点,我们通常称之为“田园女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既希望能够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又不想陷入无谓的争吵。那么,有没有一些有效且得体的方式来反对和反驳这些论调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反.............
  • 回答
    田园女权是一个在中国网络上出现的词汇,通常用来讽刺和批评一种被认为是极端化、狭隘化、甚至背离了女权主义核心理念的女性主义观点或行为模式。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其背后反映了社会上对某些女性主义表达方式的普遍不满和质疑。要详细理解“田园女权”,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词源和起源: “田.............
  • 回答
    “田园女权”这个词,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听到过不少,但要说它到底是个啥,可能大家脑子里都有点模糊。这可不是个什么官方的学术定义,更像是一种大家约定俗成的、用来描述一种现象的标签。简单来说,“田园女权”这个词通常是用来批评或者调侃那些被认为是在中国国内语境下,脱离现实,或者带有某种特殊功利性的女权主义者。.............
  • 回答
    中国“田园女权”的出现,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理解其可能的结局,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变迁和意识形态演进的框架中进行观察。“田园女权”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常被用来描述一部分在中国语境下,对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表达诉求,但其方式、立场或侧重点与主流的、或更具普适性的女权主.............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一个略显陈旧的礼堂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淡淡香水和可能还没来得及散去的饭菜味道。灯光有些昏黄,投射在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席上,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女性,也夹杂着一些年轻的姑娘,她们的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有期待,有好奇,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审慎。舞台的设计倒是挺朴实,背景布上写着“和谐家.............
  • 回答
    说到银时喜欢什么样的女性,这可真是一个能聊上好半天的话题。毕竟,他自己就像一个“活脱脱”的矛盾集合体,外表吊儿郎当,内心却比谁都执着。要说银时喜欢的,首先一点,肯定是有自己坚持的女人。你想啊,他在万事屋里,对待委托人,不管是多么奇葩的要求,只要答应了,他就会拼尽全力去完成。他这种“只要接了就得做到”.............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触及了女权主义的核心,并且非常有意义。确实,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为何一些概念(例如您提到的“田园女权主义”)被认为是不可取的。理解“田园女权主义”为何不可取,有助于我们辨析真正的女权主义。通常,“田园女权主义”这个词语被用来讽刺或批评那些将女权主义的目标局限于.............
  • 回答
    .......
  • 回答
    养田园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华田园猫”,确实有很多优点,比如独立、适应性强、不易生病等等。但正如任何宠物一样,养田园猫也会有让人头疼的时候。以下是一些最常见且可能让你“抓狂”的情况,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1. 极端的“独立性”与“自由散漫”: 难以驯服的“野”性: 田园猫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原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樱田门外之变,发生于日本嘉永七年(1860年)3月3日(旧历),是日本幕末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政治暗杀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在江户城樱田门外,目标是当时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尽管这次袭击成功了,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斗争以及对日本未来走向的影响,使其成为理解幕末历史绕不开的关键节点。要深入理解樱田门外之变的意.............
  • 回答
    真田家的“六文钱”家徽,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刻含义的符号,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标志,更是真田一族精神和信念的载体。要理解它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探讨。“六文钱”的字面意思与由来:首先,“六文钱”这个名字,字面意思就是在六个铜钱。这似乎很简单,但它背后却蕴含着日本古代的一种生死观。在日本.............
  • 回答
    武田信玄,日本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名,以其“风林火山”的军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然而,“被讨死”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其实是一个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梗,源于对他真实死因的各种解读和民间传说的加工。事情的由来:死亡的“神秘感”与“反差萌”说起武田信玄,我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一个无往不胜、智勇双全的战国.............
  • 回答
    如果将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武田信玄放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来衡量,他们的地位大致可以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深刻影响时代走向的乱世枭雄相媲美,但具体到哪个级别,还需要结合他们各自的特质和成就来细细品味。织田信长,他如同中国历史上那些出身不高,却凭借超凡的胆识、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和军事.............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