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学习漫画分镜?

回答
漫画分镜,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把画面一块块拼起来那么简单。它就像电影的镜头语言,是漫画叙事的骨架,是情绪的推手,更是读者理解剧情的向导。想把分镜玩明白,就得下苦功夫,不是看几篇教程就能速成的。

一、 打牢基础:了解漫画语言的核心

在你开始折腾分镜之前,得先把一些基础的东西吃透。

阅读,疯狂地阅读! 这绝对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别只看你喜欢的类型,什么热血、恋爱、科幻、悬疑,都去翻翻。注意那些优秀漫画家是怎么处理画面的,他们的镜头是怎么切换的,什么时候用大特写,什么时候用远景,什么时候画面密密麻麻,什么时候又留白。
重点关注:
画面构图: 画面里的元素是怎么摆放的?人物、景物、道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利用黄金分割、对称、三分法来引导视线?
镜头感: 漫画的“镜头”在哪?是画格的边框,还是画面内部的构图?想想电影里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漫画里是如何用画格和画面内容来体现这些的?
节奏控制: 画面切换的速度,以及一个画面里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阅读节奏。紧张的打斗场面,分镜会非常密集,小而快的切换;抒情的对话场景,可能会放慢速度,用大画格或者留白来营造氛围。
情绪表达: 分镜如何传达人物的情绪?是靠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还是通过画面的倾斜、变形、甚至是颜色(虽然漫画很多是黑白的,但线条的粗细、网点的运用也能影响情绪)?
学习电影镜头语言(视觉叙事): 漫画分镜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电影的镜头语言。看点电影,尤其是那些以视觉叙事见长的导演的作品。
了解景别: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它们分别表达什么?
熟悉镜头运动: 推、拉、摇、移,虽然漫画无法像电影那样真正“运动”,但可以通过画格的排列和构图来模拟这种效果。比如,一个镜头从人物的全身拉近到脸部特写,就是在模拟推镜头。
学习镜头组合: 镜头与镜头之间如何衔接?平接、跳接、交叉剪辑,它们能制造出什么样的效果?
掌握基础的绘画技法: 分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画面上。虽然不是要求你画得多好,但基本的透视、人体结构、构图能力是必须的。这些东西学不好,你的分镜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 实践出真知:动手去画,去模仿,去创新

光看不练,永远学不会。

临摹是最好的老师: 找你喜欢的漫画,把你觉得分镜特别棒的几页,一格一格地临摹下来。
怎么临摹?
别光临摹画面本身,要临摹“想法”: 看看原作是怎么分组的,为什么这里要用一个大画格,为什么那里要用一排小格子?思考它背后的原因。
分析每一格: 这一格里有什么信息?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和上一格、下一格的关系是什么?
尝试改变: 临摹完之后,试着自己重新画一遍,看看能不能换一种分镜方式来表现同样的内容,达到不同的效果。
“无声漫画”练习: 找一张有完整情节的漫画,把对白去掉,只看画面和分镜,你还能读懂故事吗?如果读不懂,说明原作者的分镜还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反过来,你也可以尝试画一些简单的无声漫画,只用画面和分镜来讲述一个故事。这能极大地锻炼你对叙事的把控能力。
尝试“复刻”电影场景: 找一部你喜欢的电影,把你觉得印象深刻的几个镜头,尝试用漫画分镜的方式画出来。比如,一个紧张的追逐戏,或者一个感人的告别场景。想想电影是怎么通过镜头切换、景别变化来营造气氛和推动剧情的,然后用画格来复现。
从简单场景开始: 别一开始就挑战复杂的打斗或者大场面。先从简单的对话、走路、吃饭这些日常场景入手,练习如何用分镜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场景的细节。

三、 深入理解:分镜背后的逻辑

分镜不是随机画的,它背后有清晰的逻辑。

叙事需求是根本: 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分镜?是为了让读者更快地知道发生了什么?是为了强调某个细节?是为了营造某种情绪?是为了控制阅读节奏?所有的分镜决策都应该服务于叙事。
画格的“重量”: 大画格通常承载更多信息,或者用来强调某个重要的画面、情绪。小画格则适合快速切换、表现连贯的动作或者作为过渡。
对白的安排: 对白的气泡、位置,也是分镜的一部分。它影响着读者阅读的顺序,以及画面中视觉元素的优先级。
留白的作用: 留白不是浪费空间,它是呼吸,是停顿,是让读者消化信息、酝酿情绪的空间。适当的留白,能让漫画显得更从容,更有意境。
“留白”式的分镜: 比如,一个大特写,后面跟着一整页的留白,只给读者一个模糊的背景或情绪暗示,这种强大的叙事手法,在很多大师作品中都能看到。
打破常规: 当你掌握了基本规则之后,就可以尝试打破常规。比如,在关键时刻突然用一个夸张的、非传统的构图,或者用一个出人意料的视角,来给读者带来惊喜或震撼。

四、 进阶思考:让你的分镜“说话”

当你的基础打牢,实践也有了一定积累,就可以开始思考如何让你的分镜更上一层楼。

“引导线”的运用: 画面中的线条、人物的视线、道具的指向,都可以被用来引导读者的视线,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看向你想让他们看到的地方。
“镜头透视”的运用: 漫画的视角是否单一?尝试不同的“镜头透视”,比如低角度拍摄(仰视)、高角度拍摄(俯视),或者倾斜镜头,这些都能极大地影响画面的氛围和表现力。
“情绪流”的设计: 思考每一格画面带给读者的情绪是什么?这些情绪是如何承接和转化的?你的分镜能否让这些情绪像水流一样自然地传递,而不是生硬地跳跃?
“信息密度”的控制: 每一格画面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你要学会如何分配信息。在一个重要的时刻,信息可以密集一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张力;在需要抒情的时刻,信息可以稀疏一些,让读者有时间感受氛围。
“韵律感”的创造: 就像音乐有节奏一样,漫画分镜也应该有自己的韵律。画格的大小、形状、密度,画面内容的切换,都在共同创造这种韵律。

学习分镜,是一个漫长而充满乐趣的过程。

保持耐心: 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进步是循序渐进的。
保持好奇: 对一切能引起你思考的画面都保持好奇心,去分析,去学习。
保持创作: 不断地画,不断地尝试,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分镜语言。

总而言之,学分镜,就像学做菜。你需要先把食材(绘画基础)准备好,了解各种调料(镜头语言、叙事技巧)的作用,然后通过不断地实践(画漫画),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美味佳肴。别怕犯错,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进步。祝你在这个漫画分镜的世界里,玩得开心,画出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个从零开始的吧。针对想画却没真的下过笔的朋友。

漫画对绘画的物理准确度要求没那么高,对情绪准确度要求很高。所以,一切要以情绪优先。

首先,在熟悉理论之前,你对漫画爱没爱到想出手去画的程度?如果没到,也别画了,接着看吧。

然后,终于有一天想动手了,就开始吧!

咱们一开始,还是从最简单的做起。两格以上说个事儿就行。有人说最开始要用四格来练习,我觉得从0开始的话这个规则也不用在乎。以把事儿说完为准。两格能说完就两格,七八格能说完就七八格。不要在乎数量。怎么可以分一格呢?现在也不用想太多,毕竟是初学。就以一句话为一格吧,这句话也不要超过二十个字儿。如果多出来了,就多画一格。

这里举个实例。用直觉来画,暂时不要考虑什么分镜头理论,格子布置,就从上到下排。你脑子里就浮现着角色们在说话,谁说一句话,你就画一个格子,里面画一个圈和十字线,或者写上表明角色的字,旁边再写上他说的话。轮到下一个人,就再画一个格子,再画一个非常草的人的模样,再写上说的话。就像看相声。以此类推,你让这人或这俩人(一开始别太多)把这段话说完,好了。回头看看吧,你画了一个类似漫画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来调整吧。在第一个格子前面,加上一个场景,如果不知道画啥,你就随便拍张场景照片扔过去……好了,这就是漫画的舞台。行了,之后就先不用管场景这格了,主要去折腾有人的几格。


好了,把第一格的人放在格子里的这个位置不动啦,把第二格角色的位置变化一下。比如放在格子靠右的位置。把对话放在角色的左边。这便产生了一种对话的感觉。

诶!感觉不错。那么我们来尽情玩耍吧。我们要让这几格变得更有意思起来。不如让他们拥有五官,带上情绪。

已经很有感觉了对不对。我觉得这时候已经可以算漫画了。虽然它很简单,很直白,但有了基本的情节以及角色的基本情绪。这篇文章之后的一切,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

开始进一步来考虑。漫画里给人时间感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一种,就是“多出一格”。怎么个多出法呢?我们把“可我讨厌你”这格复制一下,放在前面。台词不用复制。因为没有说话,所以把嘴改成关闭的状态,变成下面的感觉:

有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不要小看这个变化,确实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法,但很多新手缺的就是这么一格停顿。这一格停顿,表达了被告白者的一种情绪,或是震惊、或是犹豫,取决于你脑子里这个角色的性格、他俩的关系、身份背景等等等等,暂时不展开说了。这个时候,表演的作用就变得更大,这个人是用什么想法来面对告白的呢?我们因为复制了格子上去,所以表情是生气的,横眉冷对的样子。好像是被叫出来之后,看着告白者气儿就不打一处出来,一直很讨厌的样子。你可以改一下,会有不同的感觉。

是不是感觉不太一样?这就变成了无感、蔑视……这个时候再玩一下!我们不仅改表情,还要把台词稍微改一下。把“可我讨厌你”中间加一个“……”,同时改变面朝方向:

嗯……气氛顿时微妙了起来,似乎可以脑补背后万字虐文。

不好意思,往表演上偏了一些。不过分镜本身就是融合了最基本的漫画元素,应该清晰地表达所有剧情上的细节。至于描线和之后的后期,是将这种东西增强的过程。从零开始,也要尽量多考虑一些事情。

再回到镜头上吧。我们接着靠复制格子和微调表情来调整分镜的感觉。

这样就更有“情绪”在其中了。有没有感觉到?其实文戏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这种事。说话,反应,再反应。常规情况下就是你一言我一语,多段对话经常还会画在一个格子里。到很多关键的对话时就会出现停顿,给读者跟着角色消化信息。而且手段极多。

这个最简单的例子举完了,如果要继续深入,还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镜头知识,比如景别切换,镜头角度变化之类的。听起来很多很难,但实际看过去,都是常见的东西,大家肯定会很快明白怎么回事。这种知识几乎所有讲分镜的书上都会写,我就不再赘述。

但这样已经可以开始画漫画了,读者已经可以感觉到角色稍微微妙一些的情绪。所以,就先这么画着,坚持!然后一点一点的去加入新的技巧、手法。积少成多,量变质变。

我一直觉得,漫画这种表现手段不应该显得过于高深,入门真的不难。华丽的表现是一种,平实的也同样可以讲述故事。我看过很多画工不太好的漫画家,画出动人心魄的故事,就是因为故事优秀加上分镜的合理使用。而且我觉得从兴趣出发学习漫画时(或者不管是学什么),首先要做的是开心起来,不要有太多负担。不然理论知识学了一大堆,却迟迟害怕这个“高深”的东西,说的时候头头是道,但下不了笔,似乎有点儿本末倒置。要从创作中感受到快乐,不要天天说自己“垃圾,画不好”。这种话说多了就成暗示了,很不好。

最后附上一个稍微有些熟练后可以做的练习方法,自己画的:

当然,我现在因为有连载已经不画这个练习了(只画了七八篇……),但我很怀念啥也不多想画草稿漫的美好时光……

关于漫画分镜的小经验,我想以后在自己的专栏里详细讲解,因为我没有特别系统地学过画画,而且似乎缺乏某些画工上的天赋,所以画面上我没啥敢说的,怕误导……不过分镜因为非常不需要画工,所以可以聊聊(苦笑)。

感觉是个大工程啊。敬请期待~

user avatar

谢邀!

答题前顺便把其它答案都撸了一遍,发现和漫画分镜理论有关的知识点都被各位大大给说完了,哈哈 ~ 感觉如果再重复一些和分镜原理有关的内容会重复,所以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聊聊“如何学习”的事儿吧~

简答说一下自己:从小爱画画,但除了小学时参加过两年少年宫的儿童美术辅导班外没接收过其他正规美术教育;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和艺术,影视完全无关;工作3年后辞职开始创作漫画,没有过漫画助手经历。

所以,作为“非科班”出身,我的漫画技法几乎都是自学来的。回想下这些年的经历,我大致把漫画技术的学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

基础积累 专业学习 实践




基础积累: “大量阅读”和“努力记住”

回忆一下最早开始想画漫画的自己,应该和很多新人一样,其实连“漫画”或“分镜”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因为特别喜欢就开始拿起画笔尝试创作了。即使在第一次参加日本新人赛时,我对漫画“分镜”究竟有哪些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也是一无所知。总结那时的我能开始用分镜来表达心中的故事,归功于两件事 —— 巨大的漫画和影视阅读量;记住作品中的所有细节。

关于阅读量,常有新人会说“我特别爱看动漫,看了好多好多作品”……没错,“多看”其实并不难做到,既然都已经在讨论如何分镜这样的问题了,一定是对动漫抱有着巨大热情和爱好的同学们~好,那接下来我来问你个问题:说起 “悲伤”这个词儿,在你脑内会出哪些情节?这些情节都是哪部作品中的?这几个情节占据了多少画面篇幅,是怎样编排的? —— 给你1分钟立刻回答!

下面是我想到的~



如果你在1分钟内没答上,那说明,你看过的所有作品对你来说也仅仅只是“过眼”一下而已,你没有记住任何相关对内容。所以,虽然你看了很多动漫作品,但其实你的“阅读量”为0!

很多新人会觉得这样的问题有点难,会问“这就是在拉片吗?”—— 当然不是。上面这个问题其实完全不涉及对作品的分析剖析等专业知识,仅仅只是在考验你的记忆力而已。 而“努力记住”才是对每个新人在基础积累阶段最严苛的要求!

很多新人都会遇到和我刚开始创作时一样的状况:缺乏专业知识,也找不到可以教你的老师。那么,就先从拼命记住看过的每段精彩漫画情节开始,把每一页分镜布局,每一格画面构图,把那些打动过你的故事片段记得滚瓜烂熟,如果看一遍记不住,那么就看第二遍,直到你能记忆下来为止!这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记忆将成为你这个阶段创作漫画的“模版”和“素材”。


也许此时的你还判断不出这些“素材”中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也不懂怎么去分析这些这些“模版”背后的设计原理 —— 没关系,因为能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一定是符合你的审美与创作理念的,所以别想太多,先试着做起来  —— 想一个你要表达的故事,从你的记忆宫殿中漫画相关那一层里选择合适的“画风素材”“情节编排模版”“镜头布局参考”,来拼贴出你的分镜~怎么样?比脑内一片空白找不到任何头绪的时候要好一些了?这是用分镜说故事的开始。





专业学习:“向漫画家偷师”和“三本书”

第一次辞职之后的3年时间内,我创作中对分镜使用,一直都处于对各类漫画影视作品半知半解的参考和模仿。这种创作状态有点像计算机运算一道数学题,先检索一遍同类型的题目,然后从所有题目中对比找到合适答案。

这样的创作方式会遇到两个问题:首先是分镜速度慢,做45页故事可能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因为设计每一段情节,都必须在脑海内过好多“素材”与“模版”,然后再做拼贴;再就是阅读量远远跟不上实际需求,常遇到构思了一个特别的点子和情节,却找不到合适分镜模版的情况。

而当通过“新星杯”比赛与集英社编辑交流,了解了日本漫画家的创作周期和效率后,我真正开始意识到,如果想以职业为目标,我这台计算机,不能再用“检索”和“删选对比”来答题了,必须找到“解题的公式”。


那段时间里,我疯狂地搜索各种和漫画专业技术有关的信息,报各种漫画班(基本没用),以及尽可能地从能找到的专业人士那儿“拜师学艺”:从上海一位动画导演这儿了解到漫画中“压哨”的使用;从人美社一位资深编辑那儿理解到漫画开头两页的重要性和布局方法;从卡通王前编辑长那儿学到了对话框的使用方法和“字秒”的概念……总之是尽一切可能拜师学艺,了解和漫画有关的知识与技术。那段时间我才明白:原来中国是有很多专业的漫画人的!

虽然我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真正做过漫画助理,但如果让我只给一条和“学习专业漫画分镜”知识的建议的话,我一定会推荐“做漫画家老师助理是最好的漫画学习方法”。

据这些年实际工作中的情况,给所有漫画助理一条建议:“偷师”才是助理学习漫画技术的正确打开方法!:

我会对每个加入工作室对新人说“没有一位漫画家有义务教你怎么画漫画”。首先是因为周刊连载强度很大,漫画家老师总处于一种疲于奔命对状态;其次,通过参与到连载工作中,新人是完全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漫画创作核心环节:比如漫画家会把每周需要绘制的连载剧情讲解给团队听(能够理解漫画家创作故事的设计思路);赶稿压力下如何提高效率(很多意想不到的技术秘密);一般新人总会习惯性地挑自己顺手的画面来练习,但只有连载过程中你才会接触到不同规格角度要求的画面(磨练画技)等;所以对于新人来说,只要你有心,就能在连载过程的点点滴滴中学习到漫画家老师的技法和创作理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当然,做助理还是能为你提供比别人更多机会,能见缝插针地向老师请教创作问题的。

*通过做助理学习漫画,找到一位“好老师”很重要,这里想感叹一句,漫画家和助理的关系在日漫创作体系中特别重要。师徒在漫画技法上的传承和发展促成了日漫一代代大师的诞生和整个创作技法水平的完善与提高。 而对比之下,国内从低质高产的彩漫发展到现在双周更甚至日更,特色环境下催生的团队漫画创作模式,究竟如何才能带来漫画技法的传承和提高?

再回到我的专业学习经历,除了有过向各路高手的拜师学艺外,还有个很重要的节点,就是偶然翻看到的一本杂志 —— 《24格》,这里面有一个“CS傻瓜漫画学”的栏目。因为当时正处于到处寻找漫画专业知识的状态,看到这个栏目,瞬间就有种“开窍”的感觉!简直说的太棒了,很容易就能看懂,而且提供的都是非常实战的运用。

随后在深挖之下,我发现原来这个栏目中的内容都出自对一套日本漫画教程对解读与简化,就是这三本——

我看到Z-cloud老师也有过推荐说这是最好的漫画教材!(大家可以去看Z —cloud老师的知乎文章,有推荐过)特别赞同!!重点推荐第二本,和分镜有关,那是非常非常的有用! ~ 不过这套书只有台湾版,阅读起来会不习惯。


另外,个人认为书中的讲解特别专业,有一定量创作经验的同学读 —— 拿当初的我来说,有了几年漫画创作经验,并已经开始发现和意识到创作中很多问题,但都卡在那儿有待专业人士来解决。这种状况下,这套书简直是“打通任督二脉的武林秘籍”。

但光有“武林秘籍”是远远练不成神功的。要真正掌握书中的专业知识,我用的方法是,对照书上理论来分析那些自己喜欢的作品 —— 其实就是郑多强老师提到的“拉漫画”,终于可以开始了!

现在常和工作室的编剧还有主笔们聊漫画和影视剧,以前看过的,或者最近看过的,但我会要求大家都不能只用“好看”或“难看”,“喜欢”或“不喜欢”来评论,必须把一个故事的结构设计分析清晰,把故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情节(或一场戏)的设计思路整理出来,指出优秀在哪里,特色在哪里 —— “用理论分析自己喜欢的每一个情节在设计上的出色之处”,直到现在,每次看完一话故事或者一本漫画,我都会这么来自问一下,并努力读懂作者在故事背后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这样的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漫画分镜的学习!



实践: “用镜头说话是一种本能”

其实实践不能算是一个阶段而是贯彻漫画技法学习始终的行动。

无论你现在还处于初期半知半解的状态,或者是找到一些专业教程的状态,千万不要光看不做,手上的画笔绝对不要停下,要不停地画!

强调一点,漫画绝对不是指画一副插图或者一个镜头! —— 漫画是用画来讲故事!分镜是讲故事的技巧之一,就像小提琴手每天练和弦手型可以蒙着眼弹24首随想曲;饶舌歌手从生活中搜集韵脚为了能够随时随地freestyle。漫画家也是要通过大量练习把“用镜头说故事”变成一种表达本能。

看到Z—cloud老师的8rush练习法,特别棒!我常常会推荐工作室新人用类似的方法练习:

1. 从你每天的生活中找一个片段(或一个情境,或一件事儿):

职业漫画作者需要具备细腻敏感的观察和强烈表达欲,无论多平凡的生活中,你总能找到激发你创作欲的灵感爆发点

2. 试着把1用漫画分镜画下来:

先试着用分镜把你想说的事儿给说清楚。

3. 在2的基础上,试着把这段故事变有趣:

既然事说清楚了,你得开始尝试让这个故事变得有趣和吸引人,你得注意叙述节奏,故事重点,是不是需要伏笔或者埋梗等

4. 在保持3 的表达和乐趣不变的情况下,试着把镜头数量减到最少:

你已经有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那么最后,用最有效率的篇幅来呈现它吧!


来举个例子:今早听到工作室小伙伴吐槽,每天早上,他总是和合租房的三个室友抢厕所,最后憋急了,只能自己用矿泉水瓶解决……

想想,你会怎么来说这个故事 —— 每天早上起床,尿急,第一个室友不开门,第二个室友不开门,第三个也不开门,他是在忍不住找矿泉水瓶…… stop!如 果我只给你一页(6~7格)把这个故事说完呢?你要会怎么做?

看看刚才我的想法 ————

这样的练习是不是很有趣?

好多新人都会认为漫画分镜练习之前,必须得好好想一个故事,“故事都没想好,怎么分呀”常常还没开始动笔,自己先把自己的想法给否定,就更别提动笔分镜了……但我想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没那么高深,你要做的,仅仅只是用心观察,反复思考,保持热情与天马行空的思绪,然后咔咔地开始画起来!把创作变成你的本能,让镜头代替你的语言!


其实到了现在, “基础积累”“专业学习”和“实践”三者在我的创作过程中已经从先后递进关系变成同时存在并互相促进的状态。只要手下的笔不停,我相信自己仍然在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中。

最后,想对所有想学习漫画的新人说,

漫画真的是一门复杂而伟大的艺术形式。一部优秀漫画作品的诞生,是除了分镜外许多创作技法的集合。看着其他几位答题的漫画家老师们都仍然在自谦“还是学生”就能明白,漫画之神是需要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久的努力付出才能一窥端倪的。

对于我来说,选择漫画为职业,是因为发自内心觉得这个世界需要不被禁锢的幻想,热血,对美好与正义的希望 ~ 这些创作欲望在我们漫画创作者内心无法压抑,所以即使是需要经历漫长而严苛的学习过程,即使在常人看来漫画创作等同于自虐,但对我们而言,这是用笔在方寸间表演的舞台,当每次在通宵赶稿完成一话故事的瞬间,“I’m king of the world”的自豪感在每个漫画家内心澎湃。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觉悟与冲动,拿起笔义无反顾地画吧,向前走,你总能见到漫画之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漫画分镜,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把画面一块块拼起来那么简单。它就像电影的镜头语言,是漫画叙事的骨架,是情绪的推手,更是读者理解剧情的向导。想把分镜玩明白,就得下苦功夫,不是看几篇教程就能速成的。一、 打牢基础:了解漫画语言的核心在你开始折腾分镜之前,得先把一些基础的东西吃透。 阅读,疯狂地阅读! .............
  • 回答
    看到有创作者表示在学习 One 老师的画风来创作漫画,这其实是一个挺有趣也挺值得探讨的现象。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我的看法:首先,对学习和借鉴这件事本身,我持积极态度。漫画创作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吸收前辈技法和风格的过程。没有人天生就能画出惊世骇俗的画作,绝大多数成功的漫画家,尤其是早期,都会有一个“模.............
  • 回答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历史,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对历史产生兴趣。您提到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和《如果历史是一只喵》,这两套书各有特色,都很适合作为亲子共读的启蒙读物。不过,要说哪一套“更”适合历史盲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看,那得看你们更看重哪些方面了。我来给您掰扯掰扯,帮您做个更明智.............
  • 回答
    针对某学校门口动漫店涉嫌贩卖淫秽色情漫画,对象多为中小学生的情况,我们必须采取多方面的、系统性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未成年人远离非法出版物。这不仅仅是监管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防护建议:一、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1.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普及.............
  • 回答
    我理解你对《我的英雄学院》作者堀越耕平将与731部队人体实验受害者相关的侮辱性称呼用于漫画反派的担忧。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伤痛、道德伦理以及公众对作品的观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731部队这段历史。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军侵华时设立的秘密细菌战研究机构,以其臭名昭著的人体实验而闻名.............
  • 回答
    “看日漫、学日语就是不爱国,就是叛国贼”?这话可真是够诛心的。我听了只想笑,但也得认真跟你掰扯掰扯。首先,这是一种非常狭隘且荒谬的“爱国”定义。什么叫爱国?是要求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对所有外国的东西都嗤之以鼻?是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升到政治立场的高度,然后给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贴上“叛国贼”的标签?如果.............
  • 回答
    想给电脑来个“大扫除”,让它运行更顺畅、寿命更长?别担心,给电脑清灰这事儿说白了,就像给家里的电器除尘一样,并不神秘。只要你细心点,跟着步骤来,自己在家也能轻松搞定。一、 清灰前的“武装到牙齿”:准备工作是关键在你撸起袖子开干之前,先把需要的东西都备齐了,这能让你事半功倍,避免手忙脚乱。 吸尘器.............
  • 回答
    学习剪纸是一项充满乐趣且富有文化底蕴的手工技艺。无论是想要制作精美的装饰品,还是体验传统文化,亦或是仅仅想找一项放松的爱好,剪纸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学习剪纸,从入门到进阶的各个环节。第一步:了解剪纸的基础知识和工具在动手之前,先对剪纸有个大概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剪纸的起.............
  • 回答
    想把 SQL 学得扎实透彻?没问题,这绝对不是什么神秘的东方秘术,而是循序渐进、勤加练习就能攻克的关卡。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AI 痕迹”,咱们就聊聊这实际的路子。第一步:打牢基础,知其所以然SQL,说白了,就是和数据库说话的语言。你想让数据库给你什么信息,就得用它能听懂的话来表达。所以,首要任务是明.............
  • 回答
    想学广州话?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得花点心思,但绝对值得。广州话,也就是粤语,有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学好了,跟广州的街坊们聊天,吃地道的粤菜,甚至看老港片,都会是另一种感觉。一、 打好基础:听、说、认1. 耳朵要灵光:多听! 最直接的:找广州的朋友! 如果身边有广州的朋友.............
  • 回答
    踏入区块链的世界:一份详尽的学习指南区块链技术,这个曾经只在技术圈内低语的词汇,如今已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它不仅仅是比特币的基石,更是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模式,正在重塑金融、供应链、身份验证等诸多领域。对于渴望掌握这项前沿技术的你,这份指南将带你循序渐进地深入区块链的每一个层面。第一步:筑牢根基——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机构设计和分析这个话题,抛开那些生硬的、听起来像是机器生成的东西,咱们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聊聊怎么真正把它学明白。想象一下,你面前摆着一堆零件,你想把它们变成一个能动的玩意儿,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比如拧螺丝、搬运东西,甚至是制造出一段优美的旋律。这就是机构设计最直观的魅力。而机构分析,.............
  • 回答
    要系统地学习现代微分几何,特别是微分流形和黎曼几何,需要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这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一个学习框架,并尽量避免AI生成的痕迹,用一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学习者或教师的语气来分享。第一步:夯实基础——“盖房子先打地基.............
  • 回答
    学习点集拓扑学,这是一趟既严谨又充满趣味的旅程。它不像初等代数那样有直接的计算答案,更多的是在概念的理解、逻辑的推理和构造性的证明中寻找美的所在。作为一名认真想要掌握它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一步步来: 一、 心态的准备:拥抱抽象与严谨首先,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点集拓扑学处理的是“空间”的性质,但这里的.............
  • 回答
    想踏上韩语学习之旅,这绝对是个让人兴奋的决定!很多人可能觉得韩语有点陌生,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你会发现它并不比其他语言难。下面我来跟你聊聊,怎么把韩语学得扎实又有趣。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韩文字母(Hangul)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千万别小看它! 为什么这么重要? 韩文字母,也就.............
  • 回答
    学习一门新语言,就像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哈萨克语,这门在广袤草原上孕育出的语言,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定会让你想要一探究竟。下面,我将为你细细道来,如何一步一步地掌握这门语言,让你的学习之路既扎实又充满乐趣。第一步:奠定基础,认识哈萨克语的模样哈萨克语,顾名思义,属于突厥语族。它有着.............
  • 回答
    学习模拟电路和电路分析,就像解锁一门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语言。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理解和掌握。如果你想要扎实地打下基础,我这里有些经验分享,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实在的帮助。第一步:奠定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别害怕!这绝对是最关键的一步。模拟电路和电路分析本身就是数学.............
  • 回答
    学习看懂战役态势图,就像学习读懂一张复杂的地图,但这张地图描绘的是战场上瞬息万变的“现在进行时”。它不仅仅是军事符号的堆砌,更是战局走向、敌我力量配置、行动意图的直观展现。要掌握这项技能,需要循序渐进,理解其中的核心要素和逻辑。一、 基础篇:识别地图上的“语言”战役态势图,说到底,是一套高度精炼的视.............
  • 回答
    踩水,这项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游泳技能,能让你在水中保持稳定,解放双手,无论是休息、观察周围环境,还是进行其他水上活动,都显得游刃有余。它不像自由泳那样需要全身协调的划水,也不像蛙泳那样讲究腿部蹬夹的爆发力,踩水更像是一种节奏感和浮力利用的艺术。许多初学者觉得踩水难以掌握,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勤加.............
  • 回答
    学习高等代数,就像踏上了一趟探索抽象数学世界的奇妙旅程。它不是简单的计算技巧堆砌,而是一种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一种对数学结构本质的深入理解。如果你对数字游戏背后的规律感到好奇,那么高等代数绝对能满足你的求知欲。首先,我们来聊聊高等代数的学习重点。毫无疑问,定理证明是高等代数的核心所在。你可以把它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