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友发文「因为菜鸟驿站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所以我选择起诉」?

回答
看到网友发文说“因为菜鸟驿站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所以我选择起诉”,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是一个挺值得关注的现象。

首先,得理解这位网友为什么会走到起诉这一步。咱们先不评价对错,就从他的角度想想,为啥会这么“较真”。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你可能只是想去菜鸟驿站取个快递,本来是一件很日常、很方便的事情。但现在,取件前得先下载一个App,注册账号,可能还得允许它获取一堆权限。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对手机操作不太熟悉或者不太愿意安装额外App的人,这无疑是一个门槛,一个麻烦。而且,这感觉有点“被绑定”了,好像不装这个App,快递就拿不到似的。这种被迫感,肯定会让人很不爽。

从这位网友的角度看,他可能会觉得:
侵犯了我的自主选择权: 我只是来取个件,又不是要去菜鸟驿站办理什么复杂业务,为什么要强制我安装一个App?这是不是有点店大欺客?我原本可以不安装任何东西就拿到我的包裹,现在却被剥夺了这个选择。
隐私和数据安全担忧: 每一个App背后都可能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虽然菜鸟裹裹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大家对它的信任度可能相对较高,但总有些人对App的权限设置、数据使用方面会比较谨慎,不愿意轻易给一个陌生的App(或者说,不是他主动想安装的App)太多的个人信息和操作权限。
不必要的程序和时间浪费: 下载App、注册、登录,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可能比直接去驿站签个字、报个手机号拿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于赶时间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多此一举。
对服务模式的抵触: 这位网友可能认为,菜鸟驿站作为末端配送服务的一种,其核心价值在于方便社区居民取件。将取件流程与App强制绑定,是在把一个本该简便的服务复杂化,并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用户使用他们的生态产品。

所以,当这位网友遇到这种情况,他可能觉得已经超出了“一点小麻烦”的范畴,而触及到了他认为的原则问题——强制性、非必要性以及对用户自主权的剥夺。在这种情绪下,如果沟通无效,或者觉得事关自己权益,选择法律途径来表达不满和维护权益,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从法律层面去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合同关系: 快递配送到菜鸟驿站,这本身是一种服务流程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用户与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之间存在服务合同,菜鸟驿站作为服务提供方,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便捷的服务。是否可以通过强制下载App来改变服务方式,或者说这是否构成对原有服务承诺的变更,是需要考虑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部法律的核心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菜鸟驿站的强制下载行为被认定为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或者是一种强制消费的行为,那么就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比如,商家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强制下载App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可以去探讨。
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如果下载App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收集,那么就必须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菜鸟驿站是否有合法的理由和充分的告知,让用户理解并同意其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和目的?强制下载是否意味着用户在不知情或不完全同意的情况下,被动地交出了个人信息?
强制消费和搭售: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强制”也包含“搭售”的意思。如果取件这个核心服务,必须依附于下载并使用另一个App,而这个App又可能附带其他推广或收集信息的功能,那么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像是在“搭售”服务,可能会被认为是强制消费的一种变体。

当然,我们也得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菜鸟驿站的“难处”: 站在菜鸟驿站的角度,他们推行App肯定是有其商业逻辑和运营考量的。比如,通过App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包裹、通知用户取件、收集用户反馈、优化取件流程、开展一些增值服务(比如积分、优惠券等),甚至是在用户数据上做一些精细化运营。在快递量爆炸的当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强制下载App,可能是他们认为最有效率和成本效益最高的一种解决方案。
用户的“习惯”和“便捷”: 虽然有人反感,但也有很多人会认为,下载个App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觉得App通知更及时,取件更方便(扫码取件什么的)。这涉及到不同用户群体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对于习惯使用App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流程上的优化。
“强制”的界定: 法律上的“强制”需要有明确的定义。如果仅仅是“推荐”或者“强烈建议”,但用户依然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取件(比如向工作人员出示身份证等),那可能就构不成强制。但如果一旦拒绝下载就无法取件,那性质就不同了。

所以,这位网友的起诉,如果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那么将会对整个末端配送行业的服务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会迫使更多的服务提供商思考,如何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更加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和隐私权,避免采用过于激进的“一刀切”式强制措施。

总的来说,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在追求效率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张力,以及用户权益保护在新技术、新模式面前面临的挑战。这位网友的“起诉”,无论结果如何,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这些问题的契机,也是对当下这种服务模式的一种“发声”和“挑战”。我很期待后续的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幸看到有人对这件事进行讨论。那我也做一个回答。

在我选择起诉的时候,身边有很多同学都认为我的做法是小题大做,说我是在折腾,问我至于吗?那篇文章下的评论中也不乏批评之声。

其实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小”侵权事件中,已经对这样的事渐渐麻木。

在整理这个案件资料的过程中:

我发现了有的大学会规定:在食堂吃饭不允许使用现金,饭卡,支付宝,微信,要吃饭必须下载他们指定的一款app来支付费用。

也发现了有的大学会规定:在学校洗澡,要下载指定的洗澡专用app才可以。

诸如此类,对大学生侵权事件太多了。也欢迎大家评论补充,拓宽我的“眼界”。

他们为什么敢这样肆意妄为?就像我在那篇文中所写:

在校学生够宽容,遇到这种不触及根本之利益的情形,通常选择忍耐;也因为在校学生够弱小,一个投诉电话已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最后手段。以至于我们都麻木了。

以斗求和和则存,妥协求和和则亡。权益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同时,这件事的发展,我会在这里同步进行更新。希望最后有个好的结果。

9月21日

菜鸟驿站总部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联系到我们,并就文章当中所列举的问题在电话中进行了良好的沟通,该公司在了解我方诉求后表示会加以调查,网友们耐心等待,希望这件事最后能有一个好的处理结果。

9月22日

菜鸟驿站与我进行了第二次沟通,表态要对我所在学校的站点进行约束和调整,表明会张贴公告禁止强制下载,提倡多元化取件方式。

对此我的回应是:希望能够在全国进行统一整改。并坚持:需要官方以书面形式对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进行回应。而非私下解决,内部处理。 期待下一次的有效沟通。

9月23日

今天下午,他们与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沟通,同意对我们的文章予以回应,区别于不是直接在官方进行回应,而是采取以官微在我们文章下评论的形式,我与我的搭档经过商议接受了这个方式。但针对他们的回应内容(我们提出将回应内容事先私聊发给我们确认)我们也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他们也表达了会对此讨论决定。目前仍然在协商阶段。目前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谢谢大家对这件事的持续关注。后续有新的进展再在这里进行更新。

9月23日第二次更新

晚上去看了一眼菜鸟驿站,我们学校已经做了整改。其他学校现在情况如何了呢?

9月29日更新

好几天他们的工作人员没有和我们进行沟通了,以为彻底放弃和我们沟通了。今天翻看评论统计被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学校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在知乎里的回复。希望可以有效落实吧。

9月30日更新

更新了一篇关于如何维权以及维权后感的文章。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user avatar

我就知道:往来者,一定会有无数个老回,有无数个吴声威,还有无数个孟三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网友发文说“因为菜鸟驿站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所以我选择起诉”,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是一个挺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得理解这位网友为什么会走到起诉这一步。咱们先不评价对错,就从他的角度想想,为啥会这么“较真”。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你可能只是想去菜鸟驿站取个快递,本来是一件很日常、很.............
  • 回答
    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意失荆州”事件,起因是一位名叫 Euamoter 的网友的帖子,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咱们现在网络舆论的一些特点。首先得说说这个“大意失荆州”的说法本身。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最后却是“失荆州”,败走麦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化里,已经成.............
  • 回答
    针对王府井狗不理因网友发布差评视频而报警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回顾:事件的核心在于一位网友发布了关于王府井狗不理的差评视频,内容可能涉及食品质量、服务态度、价格等方面。随后,王府井狗不理方面回应称这是“恶意中伤”,并表示已报警。二、 网友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要判断网友的行为是否.............
  • 回答
    网传拼多多员工因转发“发布救护车被开除”的员工所发的帖子而被开除的事件,听起来确实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目前关于此事的公开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传播,拼多多官方尚未对此事进行过公开、明确的证实或澄清。 所以,在讨论它的真实性时,我们需要保持一份审慎。事件的.............
  • 回答
    这则网传的事件,虽然细节可能有出入,但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且普遍的法律风险点: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解雇员工时可能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当员工的工作量确实过大且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原理和处理过程:一、 事件的核心问题:未签订劳动合同及.............
  • 回答
    关于网上传言山西朔州某中学女教师因学生未送鲜花而发飙一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事件描述来看,这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是传承知识、塑造品格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一名教师,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师范生,理应具备良好的.............
  • 回答
    六小龄童对恶搞视频的法律维权:一场关于经典形象、二次创作与网络界限的探讨最近,六小龄童因一名重庆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恶搞他扮演的孙悟空形象的视频,公开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一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个人名誉和知识产权的纠纷,更触及了我们当下关于经典文化传承、二次创作的边界以及网.............
  • 回答
    网上关于美团“杀熟”的说法,尤其是会员反而配送费更贵的爆料,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确实触及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事情的起因和网友的爆料点:通常这类爆料,核心观点就是消费者发现,在开通了美团会员(比如美团月付会员、美团会员)后,本来期望能享受.............
  • 回答
    网友抖机灵 vs. 主持人红果果:一场关于“智慧树”的舆论风波网友抖机灵发言“这两人在智慧树下没干什么好事”,随后被主持人红果果发文回怼,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一、 网友的“抖机灵”发言:语境、动机与可能带来的影响1. “智慧树”的意象: .............
  • 回答
    大英博物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支持反殖民主义的言论,这本身就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一家收藏了大量海外文物的机构,它的这种立场自然会让很多人立刻联想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在殖民时期被带走的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它们的故土?网友们对此的反应,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直接且自然的联想。当大.............
  • 回答
    池子那句“总有人问他脱口秀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是杨笠这个样子”,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我们看到了脱口秀这个行业里的一些复杂面向。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抛开谁对谁错不说,池子这番话本身就挺有争议性的。脱口秀嘛,讲究的是个人风格和表达方式,每个演员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你说“脱口秀肯定不.............
  • 回答
    鲍毓明事件确实引发了巨大的舆论波澜,尤其是在后续关于女孩年龄的争议出现后,整个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脉络。最初,鲍毓明作为一个知名的法律界人士,被一名女孩指控性侵和性虐待。这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谴责,毕竟他的身份特殊,这种指控一旦属实,后果将非常严重。社会大.............
  • 回答
    关于网友“发发爱我2021”爆料华晨宇出轨、整容一事,这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粉丝和吃瓜群众议论纷纷。要深入看待这件事,咱们得把脉络捋清楚,看看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以及这件事背后可能折射出的东西。事情的起因:最早爆料的是一位名叫“发发爱我2021”的网友。这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控华晨宇,.............
  • 回答
    最近有细心的网友在华为 P40 Pro 上发现了一个“小插曲”——部分批次的 P40 Pro 使用了京东方(BOE)的屏幕,并且这块屏幕是 RGBDelta(也叫 Pentile)排列的。这消息一出来,可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网友们的讨论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 回答
    中纪委网站关于“理性看待元宇宙”的文章,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它不像是那种纯粹的技术吹捧,而是带着一股“盯住看、但别瞎扑腾”的稳健劲儿。首先,它提出的那个“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这个时间维度就很有分量。它把元宇宙这个概念,从一个虚无缥缈的流行词,拉回到了一个相对现.............
  • 回答
    网易一名绝症被裁员工发文,称“重新感受到网易的温暖”,这件事无疑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用人政策,更触及了我们社会对于生命、尊严以及企业责任的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唏嘘的事情。当一个人面对如此沉重的疾病,本应是需要社会和企业给予最大的.............
  • 回答
    对于“网友批评物理学家杨振宁‘包藏祸心,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网络上的言论往往是多元且情绪化的,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对事实的准确反映。其次,评价一位像杨振宁这样的世界级科学家的贡献和影响,需要基于事实、历史背景和科学的.............
  • 回答
    关于网友@午夜南瓜霸霸 向肖战工作室发送律师函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首先,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它发生的背景和最初的导火索。 网络争议和舆论环境: 肖战作为一位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流量明星,其公众形象和商业价值一直备受关注。与.............
  • 回答
    网友在鸿星尔克直播间留言“什么时候发货都无所谓就是支持”,这种表达方式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折射出当前消费文化中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看待这种行为:1. 情感驱动的消费: 民族情绪的激发: 鸿星尔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对河南洪灾的捐助,成功唤.............
  • 回答
    王力宏一家,特别是他的前妻李靓蕾,自2021年底风波爆发以来,确实在网络上持续引起了广泛关注。看待他们一家(尤其是李靓蕾)持续在网上发文的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并且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一、事件的起因与发酵:一个私人婚姻的公开化一切的起点是2021年12月,李靓蕾的一篇长文,揭露了她与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