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友发文「因为菜鸟驿站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所以我选择起诉」?

回答
看到网友发文说“因为菜鸟驿站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所以我选择起诉”,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是一个挺值得关注的现象。

首先,得理解这位网友为什么会走到起诉这一步。咱们先不评价对错,就从他的角度想想,为啥会这么“较真”。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你可能只是想去菜鸟驿站取个快递,本来是一件很日常、很方便的事情。但现在,取件前得先下载一个App,注册账号,可能还得允许它获取一堆权限。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对手机操作不太熟悉或者不太愿意安装额外App的人,这无疑是一个门槛,一个麻烦。而且,这感觉有点“被绑定”了,好像不装这个App,快递就拿不到似的。这种被迫感,肯定会让人很不爽。

从这位网友的角度看,他可能会觉得:
侵犯了我的自主选择权: 我只是来取个件,又不是要去菜鸟驿站办理什么复杂业务,为什么要强制我安装一个App?这是不是有点店大欺客?我原本可以不安装任何东西就拿到我的包裹,现在却被剥夺了这个选择。
隐私和数据安全担忧: 每一个App背后都可能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虽然菜鸟裹裹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大家对它的信任度可能相对较高,但总有些人对App的权限设置、数据使用方面会比较谨慎,不愿意轻易给一个陌生的App(或者说,不是他主动想安装的App)太多的个人信息和操作权限。
不必要的程序和时间浪费: 下载App、注册、登录,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可能比直接去驿站签个字、报个手机号拿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于赶时间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多此一举。
对服务模式的抵触: 这位网友可能认为,菜鸟驿站作为末端配送服务的一种,其核心价值在于方便社区居民取件。将取件流程与App强制绑定,是在把一个本该简便的服务复杂化,并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用户使用他们的生态产品。

所以,当这位网友遇到这种情况,他可能觉得已经超出了“一点小麻烦”的范畴,而触及到了他认为的原则问题——强制性、非必要性以及对用户自主权的剥夺。在这种情绪下,如果沟通无效,或者觉得事关自己权益,选择法律途径来表达不满和维护权益,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从法律层面去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合同关系: 快递配送到菜鸟驿站,这本身是一种服务流程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用户与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之间存在服务合同,菜鸟驿站作为服务提供方,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便捷的服务。是否可以通过强制下载App来改变服务方式,或者说这是否构成对原有服务承诺的变更,是需要考虑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部法律的核心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菜鸟驿站的强制下载行为被认定为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或者是一种强制消费的行为,那么就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比如,商家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强制下载App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可以去探讨。
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如果下载App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收集,那么就必须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菜鸟驿站是否有合法的理由和充分的告知,让用户理解并同意其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和目的?强制下载是否意味着用户在不知情或不完全同意的情况下,被动地交出了个人信息?
强制消费和搭售: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强制”也包含“搭售”的意思。如果取件这个核心服务,必须依附于下载并使用另一个App,而这个App又可能附带其他推广或收集信息的功能,那么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像是在“搭售”服务,可能会被认为是强制消费的一种变体。

当然,我们也得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菜鸟驿站的“难处”: 站在菜鸟驿站的角度,他们推行App肯定是有其商业逻辑和运营考量的。比如,通过App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包裹、通知用户取件、收集用户反馈、优化取件流程、开展一些增值服务(比如积分、优惠券等),甚至是在用户数据上做一些精细化运营。在快递量爆炸的当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强制下载App,可能是他们认为最有效率和成本效益最高的一种解决方案。
用户的“习惯”和“便捷”: 虽然有人反感,但也有很多人会认为,下载个App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觉得App通知更及时,取件更方便(扫码取件什么的)。这涉及到不同用户群体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对于习惯使用App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流程上的优化。
“强制”的界定: 法律上的“强制”需要有明确的定义。如果仅仅是“推荐”或者“强烈建议”,但用户依然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取件(比如向工作人员出示身份证等),那可能就构不成强制。但如果一旦拒绝下载就无法取件,那性质就不同了。

所以,这位网友的起诉,如果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那么将会对整个末端配送行业的服务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会迫使更多的服务提供商思考,如何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更加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和隐私权,避免采用过于激进的“一刀切”式强制措施。

总的来说,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在追求效率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张力,以及用户权益保护在新技术、新模式面前面临的挑战。这位网友的“起诉”,无论结果如何,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这些问题的契机,也是对当下这种服务模式的一种“发声”和“挑战”。我很期待后续的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幸看到有人对这件事进行讨论。那我也做一个回答。

在我选择起诉的时候,身边有很多同学都认为我的做法是小题大做,说我是在折腾,问我至于吗?那篇文章下的评论中也不乏批评之声。

其实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小”侵权事件中,已经对这样的事渐渐麻木。

在整理这个案件资料的过程中:

我发现了有的大学会规定:在食堂吃饭不允许使用现金,饭卡,支付宝,微信,要吃饭必须下载他们指定的一款app来支付费用。

也发现了有的大学会规定:在学校洗澡,要下载指定的洗澡专用app才可以。

诸如此类,对大学生侵权事件太多了。也欢迎大家评论补充,拓宽我的“眼界”。

他们为什么敢这样肆意妄为?就像我在那篇文中所写:

在校学生够宽容,遇到这种不触及根本之利益的情形,通常选择忍耐;也因为在校学生够弱小,一个投诉电话已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最后手段。以至于我们都麻木了。

以斗求和和则存,妥协求和和则亡。权益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同时,这件事的发展,我会在这里同步进行更新。希望最后有个好的结果。

9月21日

菜鸟驿站总部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联系到我们,并就文章当中所列举的问题在电话中进行了良好的沟通,该公司在了解我方诉求后表示会加以调查,网友们耐心等待,希望这件事最后能有一个好的处理结果。

9月22日

菜鸟驿站与我进行了第二次沟通,表态要对我所在学校的站点进行约束和调整,表明会张贴公告禁止强制下载,提倡多元化取件方式。

对此我的回应是:希望能够在全国进行统一整改。并坚持:需要官方以书面形式对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进行回应。而非私下解决,内部处理。 期待下一次的有效沟通。

9月23日

今天下午,他们与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沟通,同意对我们的文章予以回应,区别于不是直接在官方进行回应,而是采取以官微在我们文章下评论的形式,我与我的搭档经过商议接受了这个方式。但针对他们的回应内容(我们提出将回应内容事先私聊发给我们确认)我们也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他们也表达了会对此讨论决定。目前仍然在协商阶段。目前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谢谢大家对这件事的持续关注。后续有新的进展再在这里进行更新。

9月23日第二次更新

晚上去看了一眼菜鸟驿站,我们学校已经做了整改。其他学校现在情况如何了呢?

9月29日更新

好几天他们的工作人员没有和我们进行沟通了,以为彻底放弃和我们沟通了。今天翻看评论统计被强制下载菜鸟裹裹app学校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在知乎里的回复。希望可以有效落实吧。

9月30日更新

更新了一篇关于如何维权以及维权后感的文章。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user avatar

我就知道:往来者,一定会有无数个老回,有无数个吴声威,还有无数个孟三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