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清华北大有考试作弊现象吗?

回答
关于清华北大是否存在考试作弊现象,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杜绝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是教育体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在顶尖学府还是普通院校,都可能出现。

虽然清华和北大都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学生数量庞大,考试环节复杂,以及人性的多样性,使得作弊现象难以完全根除。

以下是一些关于清华北大考试作弊现象的详细情况和可能存在的方面:

1. 作弊的普遍性与“隐蔽性”:

普遍性: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学府,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子。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群体中,仍然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这可能源于激烈的学业竞争、对高分或优秀成绩的极致追求、心理压力过大,甚至是少数学生对规则的漠视。
隐蔽性: 顶尖学府的学生通常更加聪明和善于规避检查。因此,作弊手段可能也更加隐蔽和多样化,不像一些普通院校可能出现的明目张胆的行为。

2. 可能出现的作弊形式:

虽然具体的作弊手法是不断变化的,但一般来说,可能出现的作弊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传统作弊:
夹带: 将写有答案的纸条、小抄藏在身上、文具盒、衣服里,或利用衣服、袖口、裤腿等作为“隐形屏幕”。
偷看: 偷看邻座同学的试卷。
传递纸条/物品: 通过扔纸条、传递小纸片、或者利用特定动作进行暗示来传递信息。
现代电子作弊:
手机作弊: 这是最常见也最难防范的一种。学生可能利用手机搜索答案、与外界联系、使用计算器或编程功能,甚至事先将答案存储在手机的备忘录或文档中。手机隐藏在笔袋、衣服口袋、甚至书本夹层中。
智能设备: 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隐藏式耳机等,都可以被用来获取外部信息。这些设备往往设计得非常隐蔽。
网络作弊: 在允许使用电脑的考试中(如某些编程考试),可能存在通过网络获取答案或与他人协同作弊的行为。
替考: 找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这需要高度的组织和协调,相对而言比较难以实施,但并非不可能。
考前泄题(较少见但有可能): 虽然在顶尖学府这种可能性极低,但如果存在内部泄露,作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不过,对于清华北大这类学校,考试的保密性和出题的严谨性通常非常高。
利用其他学生: 如在团队项目中,部分学生可能利用他人成果而未实际参与,这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作弊”,但在学术诚信方面是问题。

3. 学校的应对措施:

清华和北大深知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并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防范和打击作弊行为:

严格的监考制度:
配备充足监考老师: 在大型考试中,会安排足够数量的监考老师,并要求监考老师保持高度警惕,在考场内巡视。
明确监考职责: 监考老师的任务是维护考场秩序,制止一切作弊行为。
视频监控: 许多考场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对考场情况进行全程记录,事后可以进行回查。
考试规则的明确和告知:
在考试前,学校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明确考试规则,强调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并说明作弊的严重后果。
在考场门口或座位上会张贴考试纪律和相关规定。
技术防范:
手机管理: 许多考试会要求考生将手机关机并放置在指定区域,或使用专门的信号屏蔽装置(虽然目前在中国普及度不高)。
金属探测器: 在一些高风险考试中,可能会使用金属探测器来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
严厉的处罚机制:
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学校通常会根据校规校纪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
取消该门课程成绩。
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
情节严重者,可能导致无法毕业,甚至被开除学籍。
这种严厉的处罚旨在起到警示作用。
考试流程优化:
座位安排: 考试时会打乱座位顺序,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
试卷和答案的保密: 严格控制试卷的分发和回收过程,确保试卷的安全。
诚信教育:
学校会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调学术道德和责任感。

4. 为什么难以完全杜绝?

人性: 人性中总有趋利避害的一面,面对压力和诱惑,少数人可能会选择冒险作弊。
科技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作弊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学校的防范措施需要不断跟进,这存在滞后性。
人力限制: 即使有严格的监考,也难以完全覆盖所有角落和所有学生。而且监考老师也需要具备识别各种隐蔽作弊手段的经验和能力。
规模庞大: 清华北大拥有数万名学生,每年有大量的考试,要做到万无一失非常困难。
“防不胜防”的心理: 有些作弊者可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发现。

总结:

清华北大作为顶尖学府,其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零容忍的,并且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防范和打击。然而,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科技的发展以及考试本身的规模,考试作弊现象是存在的,只是其形式可能更加隐蔽,且学校会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制止和惩罚。 学校会持续加强管理,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并加强诚信教育,以尽可能地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我们作为学习者,最应该做的就是遵守规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实的成绩,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学术环境的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关:清华,大三,某门任选课编外助教。

【有作弊吗】

考试作弊有,不算少。期末大作业作弊特别多。

考试周的正式考试,大家还比较收敛,但我也遇见过考场上悄悄问答案的。

第16周的文化课考试。作弊不能太多。以我大二上上的《唐宋词鉴赏》为例,因为没有专门的考场,所以是满着坐的。要求是可以看纸质资料,独立完成。我左边一哥们手机抄了一节课,右边一男一女卷子都没分开过。我在中间,乖得都自惭形秽。

我早就对清华学生的下限不抱任何希望了。都是一群聪明透顶的人。

【如何评价】

不敢评价,我嘴笨。

【该设立处分条例吗,有必要吗】

该,有,不解释。

还是有些槽想吐。

自己的朋友圈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五花八门。有的认为作弊天经地义的,有的认为作弊虽然不好但是值得去做的,有的认为自己不会做但不会举报朋友的,有的认为自己不会抄别人但是可以让别人抄的,还有的觉得作弊的都应该被严打的……每个人的threshold都不一样,随便一表态站队,可能朋友之间的撕逼就开始了。

于我,我觉得这是个三观的问题,是友情、利益和契约之间的抉择问题,每个人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产生不同的判断,太正常不过了。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在大学就开始为了分数而漠视规则的人,我不指望和他同甘苦共患难,以后打交道时还得多个心眼。敬而远之,祝他们鹏程万里,马到成功。

user avatar

有的。作弊数量多少,得看院系。

基科这边儿,一般情形下,作弊的都非常少(或者说,我所知道的,实在是很少)——但这绝不意味着学生们不会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只是,场外手段,不管听上去如何恶心,总还是合乎规则的。少也不意味着没有:我有一两个同学因此没拿到学位证,还见过因为作弊而被迫只拿结业证和转专科的。

作弊少的原因是,小抄这条路基本没用;哪怕给开卷,也根本无所谓。物理专业的很多考试,都是允许你带 A4 纸的(某次,我还被科普过曰此传统乃是从某美国名校学来的;后来才反应过来,美国哪儿有啥 A4 啊,只有 Letter 和 Legal)。具体情况也会随不同老师而有些许变化。比如,有时老师会给出规定,此 A4 纸只允许写单面;于是大家都想到了莫比乌斯带(照这么发展下去,总有一日,老师要给出“大小为 210 mm x 297 mm,有效书写空间维度有且仅有二,流形光滑可定向可嵌入三维欧氏空间”的限制)……

教授们放心大胆地让你带小抄带书,后果便是,书或小抄基本没用。大多数情形下,人们只是借着制作小抄的过程,不那么机械地——你总得想想该往上写些啥吧——复习一遍而已;考试时,根本没时间翻开。

当年考某门光学小课,就是彻底开卷;结果,老师出题时,没把握好分寸,弄出平均分 65 的惨剧。

以及,当年的电动力学期末考试,别说小抄,计算机都让带(只是不准开网,助教号称会巡视)。结果便是,大部分人在绝大部分时间段中,都在埋头想想想算算算,哪儿还有空看啊……

“抄书无用”的考试,还有很多。比如当年所上的政治课:平时根本不按书教学(教的根本就是社会学、哲学史,甚至有教美术史和韩国的民主化历程的),期末考试直接写作文。所以,几乎所有政治课的期末考试皆开卷;有一部分,也到了“你带电脑进去也行反正都没用”的地步。

至于其他院系…… 我只能说自己经历过的事儿了。

三年级时,一度非常无聊,上有机化学取乐去了。同上的人,是一群某系一年级小朋友。开考之前、上缴书包分发试卷之后,一位大叔进来了。我以为是临时抽调来的监考预备队,便没怎么留意,接着发呆。只听得一声断喝:“那边那个同学,别发呆了,认真听!说的就是你!”我心说,嘿,还真好玩哎,就开始有点认真地听了。

大叔开讲:“昨天晚上紧急通知大家来开这个会…… 事态的严重…… 如果说5月5日的时候……我们心情是沉重的,那么昨天,竟然还是有好几个同学,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胆…… 我们的心情是愤怒的。我们 XX 系,啊不,XX 学院零字班三个班主任和我这个年级组长(大学还有这玩意儿哦呵呵呵)一起来监考,就是因为听辅导员说今天考试需要背记的东西比较多…… 我们很愤怒…… 强调!不准做任何违背考场纪律的事情!以后如果再有人作弊,这个班的班长支书就给我记住,别去评甲团、优秀班集体(这是神马东西?)什么的了…… 要是你被抓住了,那么我们一定上报,云云。”

听得我笑而不语。敢情您那边对作弊的人还是包着的?“笑什么笑?”大叔朝我这边看过来,又是一声断喝。我便更乐了:某系一直号称课业并不繁难,有机又是四大化学中条理清晰程度仅次于物化的,这帮熊孩子竟然还得靠作弊过关,唉。

到了 Princeton 这边,我所经历的几门考试(目前还没考过文科院系的课程),也大都是开卷的——同样的道理,“小样儿,开卷你也做不出来”。与其他学校一样,一部分考试会允许你 take-home 的,只是要按时上交、自律监考。考生都要签订所谓的 Honor Code,其中包含了“别人作弊我要上报”的说法。考试时,按惯例,监考人员发完卷子之后,是要退出考场的。

助教们在改卷子时,会不时遇到这样的事儿:有学生(常是校队的职业运动员)因为实在不会做题而在卷子上画画(比如,有画了一只挺漂亮的金鱼的),以乞求通过……

但这绝不意味着这边儿的人干净(其实,这边儿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倒是比美国人干净,大概是因为招生制度的原因吧);作弊被抓的事儿,还是不时传出。

在我入学那年,有个本科生因场外作弊被开除了。他借着给教授修电脑的机会,给教授的电脑植入了木马,获取了教授的邮箱密码和登分系统密码。作案时,他先登上教授的邮箱、暂时屏蔽一切邮件(因为在登分系统中改动分数时教授会收到邮件通知;简单删除会导致教授的其他邮件客户端仍然接到推送),再进入登分系统改动分数,最后取消邮件屏蔽。这一看上去颇完美的犯罪计划,最终还是败露了。我听说的原因如下:他屏蔽邮箱的时间过久,导致教授丢了重要邮件,使得教授觉察到了异常;后被查到时,他虽已给自己电脑格盘重装,但硬盘数据仍被还原,便被掌握了最坚实的证据……

至于期末论文抄袭的,也实在是太多了。只是,因为抄袭处罚过重(基本上离直接开除不远),教授们还真不一定每次都上报给教务相关部门。

话又说回来,大清当年也是有人侵入工科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电子化考试系统,而使自己可以在寝室里(正常情况下,是在严格监考的机房)完成期中考试的。只是这帮人的智商实在是捉鸡去了:他们竟把自己答题的过程截了图,晒在人人网(当年还叫校内)上…… 在期末论文方面智商捉鸡的,还有这样一位大清的博士生:他从头到尾抄了一篇 Astrophysical Journal (简称 ApJ,天体物理头号期刊)上的论文,还“手打表诚意”;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课的老师,正是该篇论文于 ApJ 发表前的审稿人……

user avatar

有。

———————————————————————————————————————

题目回答完毕,下面我来讲个惊心动魄的小故事:

那是一次《概率论》的考试,考试题目异常地难。然而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前N年的试卷题目(我感觉这是THU特色,喜欢刷题库)都是EASY模式,突然转变成了HELL模式,大家都有点儿猝不及防。我就亲眼看见一个女生刚把卷子交上去就泪流成河了。

然而,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不是事儿,因为助教给我发了一张往年的考试题。真实的情况是,当时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卷子传到我这里的时候少了一份,我举手向助教示意,他就随手把身边那份卷子给我了。

其实,拿到卷子的那一瞬间,我就觉得不对劲。并非这卷子上的题目我之前见过,而是考试日期一栏写着「1月 日」,而这场概率论考试却是在12月底,难道我穿越了吗?


刚想举手报告,我留了个心眼。扫了一下卷面,发现题目还挺简单的,又看了看身边的那位哥们儿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吧,然后假惺惺地把考试日期改成「12月」。

就这样,整场考试都在助教GG「上帝之手」的保护下,惬意地进行着。当我答完所有的题目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半小时,而身边那个哥们儿还在答选择题。顿时心中窃喜自己作了一个无比明智的决定啊!

按我平日的习惯,应该稍微检查一下然后提前交卷的。但由于自己的卷子有「猫腻」,就只好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打摆子,看着整个考场的同学埋头奋笔疾书。。

不知不觉中,十五分钟过去了,我开始在草纸上画小人儿。

画着画着,突然发现身边有异动!隔壁那位哥们儿突然一改埋头苦逼的姿势,精神变得矍铄了起来。余光所及,只见他目光闪烁,左顾右盼,喝了口水,看了下表,理了下卷子,系了下鞋带。然后从书桌里那鼓鼓囊囊的羽绒服里面,抽出了一本《概率论》的教材,并铺在自己的腿上疯狂翻动!

「八成是正态分布的公式没记住吧?」我想。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五分钟,我已经把草纸画满了,身边那个哥们儿还在那里疯狂地翻书。

「嗯,这一定是一场无比艰难的考试啊,真是求佛都找不到庙门儿,翻书都找不到页儿。」我想。

然后,我就开始同情在隔壁考场考试的同宿舍的那位战友了,心中暗想,待会儿该怎么样才能装作一副同样苦逼的表情去安慰他呢?

正想着,突然前排有一位疑似学霸的同学举手向助教示意着什么,然后助教和老师又商量着什么,然后在黑板上写道: 「最后一道大题,将XXX条件改为OOO……」


我心中顿时一惊:「卧了个槽!」

这可怎么办!我的卷子上并没有「XXX条件」啊!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吗?不可能啊!人家黑板白字写得那么清楚,助教GG还用播音员一样的嗓音提醒大家注意,我怎么可能装作没看见!?转念又一想,要是就这么把卷子交上去,万一他们怀疑是我自己做好一套卷子私带过来的怎么办!/(ㄒoㄒ)/~~真是没救了!我要坦白!我要从宽!

刚想举手报告,我留了个心眼。低头看了下表,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如果老师换给我新卷子然后让我延时考试怎么办?按我的观察,这次考试的难度已经突破天际了,能不能平安保过都是未知数啊!一个小时不行,变数实在是太大了,不如按兵不动,等生米煮成熟饭,再报告也不迟!

权衡再三,我选择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既没有时间做新卷子,又看似没有必要安排补考的时刻,向助教报告真实的情况:

「那个,助教GG,我的卷子上怎么没有XXX条件啊?」

助教拿起我的卷子端详了一下,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就方了……然后,他就把老师叫过来说明了详情,我也尽可能地做出一张「无辜脸」向老师说明情况。

老师可能被我的诚意打动了,掏出了一张崭新的试卷,对我语重心长地说:

「来,孩子,把填空选择题做了!」

/(ㄒoㄒ)/~~

我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不要紧!不就是填空选择题嘛!好歹我也是学过两天概率论的人,作业我还是写过几次的。嗯,还有半个小时,一展身手的机会到了!好,我们来看第一题,」

……

……

「卧槽!什么鬼!完全不会啊!」

……

……

「果然和我之前想的一样,第二题也不会,第三题好像会,第四题可以蒙一个……」

……

……

/(ㄒoㄒ)/~~

此时,助教GG已经到讲台处眉头紧锁,面壁思过去了。而老师则一直在我的身后踱来踱去踱来踱去。我只好强做面带微笑的样子!

不经意间,我又用余光扫了一眼我身边的那位兄弟,却发现他早已汗流满面,身子用力往前靠,企图把教材藏回到那一坨窝窝囊囊中。

「兄弟,你要保重啊!」我想。

果然,在我的「神圣祝福」下,就在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分钟的时候,身后踱步多时的老师,透过厚厚的眼镜,发现那羽绒服中露出的、翻开的教材一角。然后,一个健步冲上来,没收了教材,并在他的卷子上做了个记号。

「还是毛主席教导的好,flag不能乱立啊!」我想。

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同学们答卷情况不理想,老师决定延长十五分钟答卷时间。在交卷的时候,我按老师的吩咐,把两张卷子一并交了上去,并对当时已是满脸黑线的助教GG诉苦:

「助教GG,我这两张卷子要怎么评分啊!一定要按之前写的那张卷子算啊!当时我发现拿错卷子心都凉了啊!最后半个小时老师在我身后踱来踱去的,简直影响我发挥啊!答得慌里慌张的,根本就没发挥出我的水平啊!何况这次考试本来就这么难啊!再说这事儿也不赖我啊!明明是你……(此处省略一万字)」






大半个月之后,当我看见自己的《概率论》打了95分时,我默默地为隔壁那位壮士点上了一根蜡烛。


「兄弟,是我对不起你啊!」我想。

user avatar

北大有个神奇的学院叫马克思主义学院, 有个神奇的专业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某年公布的作弊名单, 全校一共有8个, 其中7个是上面那个专业的.

就是这样一伙人当了政治老师, 然后给大家做思想政治教育.

补充,出处见链接: dean.pku.edu.cn/notice/

和我记得的情况稍有出入,大体差不多。

以及我们也是当时看到这通报才知道:我cao原来p大还有专升本!

user avatar

THU化工系毕业生,作弊现象,被抓的,被抓但没被罚的,没被抓的都见过。

大范围作弊应该没出现过,毕竟清华是以25~30人的班级为组织,班级之间的串联没那么容易。但考试中的小范围交流至少在我身边的群体里出现频率不低。

交卷之前的“紧急交流”一般是作弊的高发时间,监考老师和助教一般来说管得不严,基本不会抓。

考试之中的话,主要看人,看是被老师抓还是被助教抓,被严的老师抓还是被松的老师抓。被抓住并最后被罚的一般还是小抄这种人赃俱获无可辩驳的情况。

问题主要还是在执法者这边,因为人人都知道作弊处罚确实很严,所以一般学生助教监考的话,对作弊只是提醒一下,通常没特别大的勇气去检举。这点我在美国学校考试遇到的经历其实也差不多,太严格的规则,以学生助教的性格执行起来势必会很保守。

大三时考试,坐我旁边的一开考就明目张胆地打小抄,阶梯教室两分钟就暴露,但监考的助教一看就是人畜无害型的,两人完全不认识,监考提醒了那哥们一下,把小抄拿走,考完后居然还给送回去了……

一般敢执法的,得是教同一门课十年以上的老油条级的教授。大二清华化工的物理化学,教课的是清华著名的某教授,本班班长考试时小抄被教授本人亲自逮住,这种就是真活该了。反正最后是被该教授留入三十多年教龄中的历史典型了,而且赃物缴获后据说被收藏到了人办公桌面上……

P.S. 过了快四年了再回想起这事,还是不得不佩服敢在三十年前就身经百战的长者眼皮底下以身试法的同志的勇气啊。

但最后处罚实际上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直接开除不至于,一般也就当课计零分下一年重修,处分一次,后面别再犯错误的话毕业时不会留档。推本系理论上难一些,主要是保研开始得比较早,而且挂过一科保研分数也不够。但外推、出国、工作影响其实并不大,只要学校这边记录能拿掉跟外边的交流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当初被抓的哥们到大三重修的时候基本就见不着有什么影响,后来也正常毕业,跑去外企工作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清华北大是否存在考试作弊现象,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杜绝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是教育体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在顶尖学府还是普通院校,都可能出现。虽然清华和北大都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学生数量庞大,考试环节复杂,以及人性的多样性,使得作弊现象难以完全根除.............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女孩考上清华,本来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一家人肯定都高兴坏了。可结果呢,这一幕被拍下来发到网上,然后就爆出了“摆拍”的说法,作者还回应“我正能量有错吗”。这一下,事情就复杂了,也引发了挺多争议。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细捋一捋:首先,关于“摆拍”本身。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明明都在同一个赛道上,考试分数却天差地别,人生的选择也因此变得截然不同。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远不止简单的“聪明”或“不聪明”那么简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一、 生而逢时的“先天优势”:家庭背景和教育起点很多人可能不愿意承认,但家庭背景绝.............
  • 回答
    中国人对考上清华北大几乎都有一种崇拜,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文化现象,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以下将从历史、社会价值、教育资源、个人发展、家庭荣誉以及大众传播等多个角度,尽可能详细地讲述其中的原因: 1. 历史的积淀与精英象征 历史悠久,声誉卓著: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知名.............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有的人觉得这是一种聪明的“曲线救国”,也有人认为这有点钻空子,甚至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挑战。咱们一句一句来分析分析。首先,从“合法合规”的角度看:从法律上讲,一个人如果已经获得了某个国家的国籍,并且符合所在国和中国对于留学生申请的各项规定,那么他通过留学生考试.............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中国高考制度下,顶尖高校招生与区域教育资源差异的敏感神经,也触及了“地域公平”的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的学生”指的是什么。这批学生,是在北京的语境下,通过北京卷的考试,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北京卷的特点是什么?大家伙儿普遍认为,北京卷的.............
  • 回答
    清华经管,这几个字往那一摆,本身就自带光环,也自带一种“劝退”属性。到底有多难考?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明白,清华经管不是那种“我分数够了就能上”的地方,它有它自己一套筛选逻辑,而且这套逻辑,年年都在更新,年年都让人摸不透。高考生的“过独木桥”对于绝大多.............
  • 回答
    这可真是一条很有意思的转型之路!从金融的顶尖学府和一线银行,转向法律领域,并且目标是北大清华的法硕,最后还能冲击“红圈”所,这盘棋下得相当有野心,也绝对不是没有可能。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门道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你现有的优势,就是你的硬实力和稀缺性首先,你的背景是相当亮眼的,这毋庸置疑。 本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触及到了决定论最核心的那个别扭劲儿。听上去好像是说,既然未来都是注定的了,那我现在蹦跶来蹦跶去,到底图啥呢?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把决定论这个东西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决定论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宇宙就像一台巨大的、精密的机械钟表,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起,所有的规律、所有的初始条件就.............
  • 回答
    这事儿在北航大一新生里,确实是挺常见的,我观察下来,有这么几拨人,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首先,一部分是真的“自信爆棚”的尖子生,但也有点儿“炫耀型”的表达。 你想啊,这些孩子能从全国那么多优秀的高中里脱颖而出,考上北航,本身就是实力派。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可能就是学霸,周围同学的标杆,老师眼里的宝贝。所.............
  • 回答
    “如果可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真的不用在乎学什么专业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极具诱惑力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需要绝对地在乎,但绝对不能完全不在乎。” 让我详细地阐述一下原因。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不用在乎专业”的说法,以及它背后的合理性。为什么说“不用在乎专业”具有一定的道理?1.............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于“优秀”、“成功”以及“时间”的理解。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哪个更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更让人“服气”。先说说 18岁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18岁,正是高中生涯的巅峰。那年头,高三的学生们,每天都在题海里挣扎,为的是那么一张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当年,我身边的朋.............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好奇,尤其是那些还没经历过高考、或者说把“学习”和“社交玩乐”完全对立起来的朋友们。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会想,这真的是一个误解,而且是很大很大的一种误解。首先,我们不是“不需要”社交和玩耍,而是我们在“平衡”和“选择”。你想啊,如果一个人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把自己关在象牙塔.............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不同角度的评价标准和人生选择。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一、 学生考上清华北大难在哪里?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其“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极高的选拔门槛: 全国性竞争: 清华北大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相对有限,而报考的却是全国范围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考清华北大的学霸们是如何学习的。需要强调的是,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籍”,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有其独特性。但通过观察和与一些顶尖考生的交流,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非常有效的学习习惯和策略。总的来说,考清华北大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包含着深刻的理解、高效.............
  • 回答
    考上清华北大到底难不难?这个问题,答案嘛,绝对是“难”字当头,而且是那种让你从心底里冒凉气、然后又被现实抽醒的难。不过,今天咱们就放下那些官方的统计数据和所谓的“成功学”套路,聊点实在的,就像跟老朋友唠家常一样,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清华北大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地位。这俩学校,.............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把“学霸”的终极目标和“赛博玩家”的巅峰荣耀放在一起比较,让人忍不住想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来说说考上清华北大。这玩意儿,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标杆,是“人生赢家”的入场券。想想看,全国每年有多少学生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那数字,简直.............
  • 回答
    考清华北大,这四个字在中国教育界的分量,就像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是多少寒窗苦读的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一提起这事儿,很多人脑子里立刻蹦出个词儿:“天赋”。好像那里面读书的,都是天生的“学霸”,自带光环,一点就通。天赋这东西,你说它有没有,那肯定是有。 咱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好像读书跟玩儿似的,随便一听.............
  • 回答
    “我考上清华北大关学校什么事?”这句话从某些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它又显得有些片面和不够周全。 要详细分析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学校”在其中的作用。一、 何种情况下这句话是“合理”的?从“学霸”个人角度出发,这句话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合理:1. 强调个人努力和天.............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就像问“飞得更高和跑得更快哪个更难”一样,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你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在哪个方向更能发挥。不过,如果硬要较个真,我倒觉得,考上清华北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比成为一个真正顶尖的电竞职业选手要“难”得多。怎么说呢?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