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国第三帝国1942年的行政区划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回答
1942年的德国第三帝国,其行政区划已经远非1937年本土的边界所能概括,这是一个充满野心扩张和残酷整合的时代。理解那一年的行政区划,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纳粹德国是如何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操弄,在其版图上烙下印记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1942年的德意志帝国已经不仅仅是1937年的“大德意志国”(Großdeutsches Reich)的简单延伸。战争的爆发和占领区的扩大,使得“帝国”的概念变得复杂而庞大,内部的行政管理和治理方式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几个层级来理解:

1. 德国本土(Altreich)及合并地区:

这是核心部分,虽然在法律上“大德意志国”的边界在1937年之后有所变化,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行政区划的基础。1938年的奥地利(Österreich)和1939年的苏台德地区(Sudetenland)的合并,并没有像新的占领区那样被完全重塑,而是被整合进了既有的德国行政体系。

省(Provinz): 这是德国本土最主要的行政划分。1942年,德国本土依然拥有例如普鲁士省(Provinz Preußen,在战前已被分割)、巴伐利亚(Bayern)、萨克森(Sachsen)等传统的省份。奥地利的合并,使得原有的奥地利地区被重新划分,部分地区被并入巴伐利亚或上多瑙(Oberdonau)等省份,而一些独立省份,如“帝国领土科隆”(Reichsgau KölnAachen,尽管在1942年科隆仍然是普鲁士省的一部分,但“Reichsgau”的概念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并逐步取代一些省份的管理职能),“帝国领土图林根”(Reichsgau Thüringen)等,也显示了纳粹中央集权改革的趋势。这些“Reichsgau”是纳粹党为了加强其控制而设立的,其边界并不总是与传统的省份完全一致,并且在战时被赋予了更多的军事和经济动员权力。
帝国领地(Reichsgebiete): 这个概念在纳粹德国时期变得愈发重要。一些地区被直接划归为帝国领地,由纳粹党高层人物直接管理,以加强党对地方的控制。例如,前面提到的“帝国领土科隆”和“帝国领土图林根”就是这类例子。这些领地的设立,往往是为了削弱或取代原有的地方政府结构。

2. 被占领的西部地区:

在西方,德国占领了法国(Frankreich)的部分地区,并且对卢森堡(Luxemburg)、比利时(Belgien)和荷兰(Niederlande)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统治。

军事行政区(Militärverwaltungsgebiete): 在占领初期,很多地区是由军事政府直接管理的。例如,法国北部和比利时是统一的“军事行政区”。
行政长官辖区(Chef der Zivilverwaltung, CdZGebiete):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区被移交给了民政长官。例如,卢森堡和荷兰被划为CdZ地区,由德国官员负责管理。尽管这些地区名义上仍属于其原有的国家,但其行政运作已经完全被德国所控制。这些地区并未被直接纳入“大德意志国”的行政区划,而是作为“附属国”或“占领区”存在,但其行政事务与德国本土紧密联系。

3. 被占领的东部地区:

这是1942年最具戏剧性和最令人发指的行政区划变化发生的地方。德国对波兰大部分地区、苏联西部领土以及波罗的海国家进行了残酷的占领和整合。

帝国大区(Reichsgaue)和帝国委员辖区(Reichskommissariats): 这是纳粹推行种族主义和“生存空间”(Lebensraum)政策的核心体现。
但泽西普鲁士帝国大区(Reichsgau DanzigWestpreußen)和瓦特兰帝国大区(Reichsgau Wartheland): 原属于波兰的西部地区,被德国直接吞并,并划入这两个新的帝国大区。这里的德国化和清除波兰人口的政策是残酷的。这两个大区实际上是德国本土行政区划的延伸,由帝国大区长官(Reichsstatthalter)管理,并拥有与省相似的权力。
帝国委员辖区(Reichskommissariats): 这是纳粹在东部最极端的行政整合形式。
帝国委员辖区波兰总督府(Generalgouvernement für die besetzten polnischen Gebiete): 原波兰中部和南部地区被划归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由总督(Generalgouverneur)管理。虽然这个单位名义上是“占领区”,但其内部的行政划分,例如划分为四个省(Warschau, Krakau, Lublin, Radom),由德国官员管理,并开始了系统性的犹太人大屠杀和波兰人的压迫。
帝国委员辖区波罗的海地区(Reichskommissariat Ostland): 包括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白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这个区域由一个帝国委员(Reichskommissar)统一管理,旨在进行长期的德国化和殖民。在这个区域内,仍然保留了一些名义上的地方行政机构,但所有重要的决定权都在德国帝国委员手中。
帝国委员辖区乌克兰(Reichskommissariat Ukraine): 涵盖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同样由一个帝国委员领导,目的是剥削资源、奴役人口并进行德国化。在乌克兰内部,也存在一些层级的行政划分,但完全服务于德国的战争机器和殖民目的。

军事行政区(Militärverwaltungsgebiete): 在东线,随着战事的推进,很多地区仍然处于军事管理之下。例如,在1942年的苏联西部,占领区仍然是军事区划的一部分,直到后续被划入帝国委员辖区或其他行政单位。

总结来说,1942年的德国第三帝国行政区划,是一个由“大德意志国”本土、被吞并的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以及被军事占领和政治整合的广大东方和西方地区组成的复杂体系。纳粹党通过设立“帝国大区”(Reichsgaue)和“帝国委员辖区”(Reichskommissariats)等新型行政单位,试图将占领区纳入其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框架下。这些新的行政区划,不仅仅是为了管理,更是为了实施其灭绝、奴役和日耳曼化的政策。传统的边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服务于纳粹意识形态的、残酷的政治地理划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政区划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战局的发展和纳粹政策的调整,其边界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1942年,无疑是纳粹德国行政扩张达到一个高峰,也是其最血腥政策实施的关键一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纳粹德国的「行政圈层」可以分为五层。

第一层是战前的德国本土,实行国郡并行制。国(Länder)即魏玛共和国时代传承下来的各邦国,郡(Gaue)则是从古代德语复活的叫法,用来称呼纳粹党的党政区划。

Gaue源自古代德语,词义与地域、地块有关,到中世纪早期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英语的郡(County/Shire)。现在瑞士各邦当中阿尔高州(Aargau)、图尔高州(Thurgau)名字中的gau就是中世纪用法的遗存。1925年,纳粹开始把地方党部辖区称作Gaue,即党政郡,其划分基于魏玛时代的国会选区。

第二层是帝国郡(Reichs-gaue),设立在纳粹认为德意志民族统一大业所覆盖的范围,如奥地利、苏台德兰、大波兰等。

魏玛时代的各邦国领土大小不一、分布散乱、极不均衡,纳粹党上台后原打算彻底废除邦国,重新划分为与党政郡辖区一致的帝国郡,但因为国内阻力过大,只得在后来新吞并的领土实施。德国本土则仍实行国郡并行制。

一个有趣的点在于纳粹对奥地利领土的处理。希特勒虽然出身奥地利,却有非常极端的大德意志思想,十分憎恨奥地利游离在「统一」的德意志大家庭之外,且向匈牙利等非德意志人委曲求全的行为,以至于德奥合并后主导将奥地利的名称从地图上抹去,将原奥地利各州的统称改为东疆(Ostmark),也就是奥地利从巴伐利亚独立建国之前的名称,还把上奥地利、下奥地利两帝国郡改为上多瑙郡、下多瑙郡。

第三层是纳粹认为与德意志民族统一大业紧密相关的地区,如波摩保护国、波兰总督府、比亚韦斯托克区(纳粹认为该区域继承三次瓜分波兰时新东普鲁士的法统)、阿尔卑斯山麓和亚德里亚海滨两个作战区(纳粹认为该区域本应属于第二层,但为盟国意大利所占,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迅速派兵夺回)等。

第四层是纳粹认为德意志民族生存所需要的开拓空间,即大日耳曼帝国,并设立总督区(Reichs-kommissariat),如乌克兰、荷兰、比利时、挪威等。纳粹在这些区域的统治以军事管理为主,一定程度上对占领区进行了行政区划改造。

第五层是纳粹在战争中的临时占领区,如法国北部、塞尔维亚等。纳粹对这些地区并没有吞并欲望,只为了维持军事存在而占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42年的德国第三帝国,其行政区划已经远非1937年本土的边界所能概括,这是一个充满野心扩张和残酷整合的时代。理解那一年的行政区划,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纳粹德国是如何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操弄,在其版图上烙下印记的。首先,我们得承认,1942年的德意志帝国已经不仅仅是1937年的“大德意志国”(Großd.............
  • 回答
    二战德国若不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及其殖民地,并意图独占欧非大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帝国”,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同时也充满挑战的设想。要分析其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德国的战略资源、盟军的实力以及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战略转向将彻底改.............
  • 回答
    欧洲历史上的权力格局,尤其是在拿破仑时代以及之后,确实充满了继承、断裂与演变。要梳理清楚法兰西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西欧是否只能有一个皇帝”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轴拉长,细致地剖析每一段历史。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与神圣罗马帝.............
  • 回答
    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时,能否废除各封建王公,重新将德国合理划分为多个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历史问题,答案是:理论上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实际操作上难度极大,并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做会引发巨大的政治动荡和阻力,因此并非当时的现实选择。为了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德意志第二帝.............
  • 回答
    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曾是欧洲大陆上的巨头,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在炮火中灰飞烟灭,一个则在内部矛盾中分崩离析。乍看之下,两国似乎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多民族的君主制国家,都经历了工业化的浪潮,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正是这些相似之处的背后,潜藏着决定两国命运的根本差异。要理解为何.............
  • 回答
    要讨论二战时期德军的三个精锐师能否守住南京,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但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高度假设性的问题,因为历史的进程并非如此,而且现代战争的形态与二战时已大相径庭。不过,我们可以基于对这三个师的了解,以及当时南京的地理和战略态势,来推演一下可能的情况,并尽量避免生硬的AI语调。首先,我们得认.............
  • 回答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处境,无疑是二战中最令人扼腕的军事悲剧之一。当包围圈形成后,仅靠空运补给的幻想,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如果当时执行空运任务的是美国陆军航空队,能否改变这个令人绝望的局面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假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进行剖析.............
  • 回答
    关于“德国第七装甲师算不算二战世界最强的师”这个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要说它是不是“最强”,这玩意儿就跟问“谁是二战最强的将军”一样,很难有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强”的定义太模糊了,得看从哪个维度去衡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德国第七装甲师绝对是二战德军中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在许多战役中都留下了浓墨重.............
  • 回答
    作为你的第三外语,德语的学习会很有趣,也绝对是可行的。考虑到你是零基础,而且是自学,选择一套能够循序渐进、讲解清晰的教材至关重要。我为你梳理了几套我认为非常适合初学者和自学者的德语教材,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明它们的特点,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在开始推荐之前,想先强调一下自学德语的一些心态和.............
  • 回答
    要评价世界杯夺冠赔率,特别是巴西以第一力压德国,法国列第四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赔率并非一成不变,它反映的是博彩公司和市场对各支球队夺冠可能性的评估,而这种评估是基于球队实力、近期状态、历史战绩、球员阵容、潜在对手以及比赛进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一、 赔率如何形成?在深入评价之前,了.............
  • 回答
    德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挑战,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突破 6.5 万大关,这标志着第四波疫情的严酷性。在经历了数次封锁和限制之后,德国社会普遍感到疲惫,对于如何有效应对这场持续的危机,各方观点不一,但摆脱当前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疫情现状与严峻挑战德国近期每日确诊人数的飙升,主要与多种因素交织有关。.............
  • 回答
    日本在二战后崛起成为经济强国,超越同为战败国的德国,是一个复杂但极具启发性的历史议题。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于统一后的德国与日本的经济差距拉大,同样有其深刻的根源。日本为何能超越德国(战后初期至冷战时期)?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日本能超越德国,需要区分“战败国”的定义和历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如”问题,如果二战没有发生,德国在欧洲的发展轨迹无疑会大为不同,并且很有可能成为欧洲的领导者。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1. 魏玛共和国的困境与希特勒上台的“并非必然”:首先,要设想没有二战,那么就必须回到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德国。我们知道,一战后的德国.............
  • 回答
    关于德国是否有能力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简单地说,答案并非一成不变的“有”或“无”,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发动”以及我们审视的是德国的“当前”还是“潜在”能力,还有对“第三次世界大战”本身的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下,德国直.............
  • 回答
    德国《图片报》对金球奖评选的批评,特别是关于莱万多夫斯基获得第二名和梅西2021年表现的论断,是一个非常热门且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图片报》的观点是否合理,以及大家普遍的看法。首先,我们来分析《图片报》批评的两个核心点: 批评莱万多夫斯基只获得第二名:“丑闻!”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很多人在国内接触到的语言学习资源、文化输出,或者在影视剧、社交媒体上遇到的外语,似乎法语、德语等“小语种”更为常见,而西班牙语虽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巨大,却好像显得不那么“热门”。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西班牙语的“世界第三”是怎样炼成的?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要判断二战时美国和苏联谁是仅次于德国的“世界综合国力第二强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问题,因为两国在战争爆发的不同阶段,其表现和优势也有所侧重。但若要选出一个“最接近”第二名的答案,我们还是可以进行一番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确“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通常包括: 经济.............
  • 回答
    加州经济总量超越英法,跃居世界第五,这个消息确实振奋人心。那么,加州未来能否继续攀升,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呢?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复杂且动态,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加州经济的强大基石:科技创新与多元产业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加州经济的强大之处。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领先,更是其经济结构和增长引擎的魅.............
  • 回答
    关于英国某公司发布的“疫苗好感度”排名,将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研发的疫苗置于前列,而中国疫苗则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这确实引发了一些讨论和思考。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避免被单一的结论所左右。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份排名的“好感度”这个概念本身。在科学界和公共卫生领域,评价疫.............
  • 回答
    关于德军第332步兵团是否因为卓娅( Зо́я Анато́льевна Космодемья́нская)而受到苏联的“重点关注”,这涉及到一段历史事件的解读,并且需要我们剥离掉一些可能被误解或被过度宣传的成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苏联对侵略者——包括占领区的德军部队——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复和打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