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空军没有战略轰炸机这一项武器?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实在。你说大部分空军没有战略轰炸机,这确实是事实。要详细地说清楚为什么,得从战略轰炸机的定义、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各国空军的发展方向这几个维度来聊。

首先,咱得先明白啥叫“战略轰炸机”。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一架飞机就能担的起这个名号的。它最核心的特点是:航程远、载弹量大、能携带核武器或常规战略武器,并且具备一定的突防能力(虽然现在更多依赖隐身技术或电子战)。简单来说,它不是为了打打局部战争、支援地面部队那种“战术”任务,而是为了直捣敌人的心脏,摧毁关键的战略目标,比如工业基地、指挥中心、军事设施,甚至在核战争中执行核打击任务。它本身就是一种具备战略威慑力的武器平台。

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空军都没有这个大家伙呢?原因有很多,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第一,成本。高昂的成本是最大的门槛。

战略轰炸机是典型的“贵族”武器。你想想,它得具备超长的续航能力,这就意味着得有庞大的机身、强大的发动机、大量的燃油。同时,为了携带和投射战略级弹药(尤其是核武器),它还需要极其复杂的航空电子设备、导航系统、电子对抗系统,以及能够承受高强度的飞行任务的设计。而且,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它还得能飞得高、飞得远,甚至要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来规避敌方防空系统。

造这样一架飞机,光是研发费用就天文数字。然后量产,每一架的单价更是吓人。就算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决定是否装备战略轰炸机时,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够不够鼓。更别说维护、培训飞行员、配套的指挥体系、基地建设等等,都是巨大的持续投入。很多国家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军备竞赛。

第二,战略定位。并非所有国家都需要也并非所有国家都有战略需求。

战略轰炸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服务于一种“战略”性的作战思想。这种思想通常和核武器的拥有以及远距离投送能力挂钩。

核威慑: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往往会发展战略轰炸机作为其核三位一体(陆基导弹、潜射导弹、空基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轰炸机可以随时起飞,对敌方进行核报复或首轮核打击,这是威慑力的具体体现。但绝大多数国家根本就没有核武器,所以也就失去了发展战略轰炸机的最直接的战略驱动力。
全球力量投送: 只有那些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重要利益、需要派遣力量去远方解决问题的大国,才会考虑战略轰炸机。比如,一个国家可能需要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快速部署并打击目标,战略轰炸机凭借其航程和载弹量,可以实现这一点,而不需要依赖大量的海外基地或空中加油机。但大多数国家(哪怕是中等强国)的军事力量投送范围和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比如战术飞机、远程巡航导弹、甚至军舰来满足。
军事学说: 现代军事学说也在不断演变。过去那种依靠大规模、高强度战略轰炸来摧毁敌国战争潜力的思路,在核时代下变得非常危险且不确定。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更倾向于发展能够应对区域冲突、防御国土的军事力量,而不是去追求这种具有极强攻击性和成本高昂的“大杀器”。

第三,替代手段的出现与发展。

科技是发展的,武器装备也在不断进步。很多曾经非战略轰炸机不可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更高效、更灵活的替代方案:

远程巡航导弹: 这是非常关键的替代者。弹道导弹可以进行高超音速的打击,而巡航导弹则可以低空飞行、携带大量弹药,并且能进行复杂的机动。很多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和部署大量的远程巡航导弹(陆基、海基、空基),并将其整合到战斗机、轰炸机甚至其他平台(如舰船)上,来模拟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能力。一枚携带核弹头或重型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其毁伤能力不亚于过去一些战略轰炸机的投弹量。而且,巡航导弹的研发和部署成本通常比战略轰炸机低得多。
空中加油能力: 随着空中加油技术和装备的普及,许多中型或重型战斗轰炸机(如F15E、苏34)的作战半径被极大地拓展,它们也能执行一些以往只有战略轰炸机才适合的远程打击任务,虽然在航程、载弹量和隐身性上可能不如专业的战略轰炸机,但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已经足够使用。
无人机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长航时、高载弹量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和攻击型无人机,它们可以执行远程侦察、监视,甚至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虽然目前在载弹量和突防能力上还无法完全取代战略轰炸机,但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或许能承担更多战略性的打击任务,而且成本更低,风险更小。

第四,战术重心的转移。

随着现代战争的特点演变,许多国家空军的发展重心放在了:

夺取制空权: 这是基础。没有制空权,再先进的轰炸机也飞不起来。因此,大量的资源会投入到先进战斗机、防空导弹的研发和部署上。
精确打击能力: 强调的是打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而不是简单的“犁地”。现代空战更追求用最少的代价,最精确地摧毁对方的关键节点。这意味着对侦察、导航、制导技术的要求更高,而战略轰炸机的传统“大规模轰炸”模式,在精确打击时代显得有些“笨重”。
信息战与电子战: 控制战场信息、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这已经成为现代空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许多国家会优先发展在这方面的能力,而不是耗费巨资去维护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第五,安全与生存性考量。

战略轰炸机体积庞大,目标明显,虽然现代的战略轰炸机往往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但其生存性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在日益完善的区域防空体系面前,如何保证这些昂贵的飞机能够成功突防并完成任务,是一大难题。而许多国家可能会选择发展分布式、分散式的打击力量,例如大量装备远程导弹的陆军或海军部队,或者部署在各处的先进战斗机,这些力量的生存性和机动性可能更符合其军事需求。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美国拥有B2、B52、B1B等战略轰炸机,这是因为美国是核大国,全球军事存在感最强,并且奉行全球力量投送和战略威慑的军事学说。其国防预算也允许它承担高昂的维护成本。

而像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虽然在军事技术上很先进,但它们没有核武器,其军事活动主要集中在欧洲区域或参与北约的维和行动。它们拥有先进的战斗机和一些战术轰炸机(如欧洲战斗机、阵风),以及射程可观的巡航导弹。这种配置能很好地满足它们的需求,而不需要战略轰炸机。

日本、韩国等国家,也主要以防御为主,其空军力量配置上更侧重于区域防空、制空和对陆攻击能力,也同样不需要战略轰炸机。

总结一下:

大部分空军之所以没有战略轰炸机,不是因为它们不愿意或者不懂,而是因为:

1. 成本太高,很多国家负担不起。
2. 没有核武器和全球战略投送的需求,装备了也没大用。
3. 技术进步提供了替代方案(如远程导弹、加油机技术、无人机)。
4. 军事学说和战略重心有所转移。
5. 其相对巨大的体积和目标性也带来了生存性挑战。

所以,战略轰炸机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特定国家战略需求和军事学说的“大国利器”。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适合自身国情和安全环境的军事力量,就已经足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轰炸机在投放常规武器方面目前看确实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了,但是在作为核武器载具方面还是有其特殊作用的。轰炸机确实没落了,但是战略轰炸机没有没落。

轰炸机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飞机是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先说优点,轰炸机载弹量大、航程长,然后就没有了。

再说缺点,首先就是保障困难,轰炸机个头大、机组成员多、需要的油料和弹药都是海量的,这就意味着能布署轰炸机的机场十分有限;然后就是生存能力弱,体型大容易被发现,然后机动性能也很差,被发现之后很难摆脱追踪和攻击,可部署地点过于固定很容易被获取起降情报。

轰炸机的优点在目前来看用处很小,现在制导武器发展十分成熟,以前需要用十几吨炸弹才能摧毁的目标,现在一个不到一两吨的制导炸弹或者巡航导弹就可以解决,所以现代战场上所需要的弹药投送量是远小于以前的,这就让很多轰炸机没活干。

航程远的优势确实很有用,但这个你得考虑到很多国家根本就不需要这个优势,比如很多国土防卫型的空军同时国境又比较小的国家就不需要,比如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根本没有飞几千公里攻击别人的需求。

然后航程远的优势有的时候会被布署困难的劣势抵消。另外现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等武器的射程也很远,这些武器也很大程度上挤占了轰炸机的生态位。

最近几年F-15E、Su-30这种多用途战机发展成熟也大大挤占了轰炸机的生态位,这类的多用途战斗机的优点是不额外占用编制的情况下可以额外获得可观的对地攻击能力。

以前执行空中优势及对地攻击的任务就比较麻烦,需要在靠近前线的位置修建机场供战斗机部队使用,战斗机部队夺取制空权之后再让后方的轰炸机部队来对地攻击。如果前线的战斗机部队装备的是F-15E或者Su-30就很不一样了,这些飞机带上空空导弹之后可以当战斗机用去夺取制空权,制空权到手之后还可以挂上各种制导、非制导的对地武器对地攻击,威猛如B-52载弹量也不过31.5吨,F15E最大载弹量8吨,4架F-15E的载弹量就顶得上1架B-52了,这种情况下就完全没必要大老远的从后方机场出动轰炸机了。

所以,如果只说投送常规武器的话那轰炸机的战场地位已经被多用途战斗机、远程导弹等武器替代的差不多了。

轰炸机作为核武器载具(战略轰炸机)还是有其独特优势的,轰炸机所载的核武器是有二次反击能力的,第一波核攻击很难消灭空中高速移动的轰炸机,即便其他核武器载具也具有核反击能力也无法替代轰炸机,这相当于多一重保障。

然后,轰炸机是少有的可以抵近攻击的核武器载具,轰炸机可以在距离别国几百公里或者更近的空域巡逻,其他的核武器载具比如弹道导弹、核潜艇、机动发射车等等都难以如此接近(核潜艇有时也可以)。如果轰炸机上携带的是高超音速核武器那防范难度是极高的。

另外,因为轰炸机这种可以巡逻、绕飞的特性,所以载有核武器的轰炸机载威慑力方面是远远要比其他核载具占便宜的。

日本找俄罗斯谈四岛问题时俄罗斯经常打的一张牌就是Tu-95绕飞日本,让他们近距离体验一把“核威慑”,中国这两年有了8000公里航程的轰6K以后也时不时的搞一下绕飞。

有鉴于此,中美俄三国是都不可能放弃战略轰炸机的,有核武器的其他国家(英、法、印、巴、朝)也不是不想搞,只不过是没钱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