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 年,经济界(学界和业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回答
2018 年,经济领域可谓风起云涌,既有全球经济格局的微妙变化,也有各国政策层面的大动作,学界和业界都在围绕这些事件展开激烈的讨论和实践。要说“大事件”,那必须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全球经济格局的微妙博弈:贸易战的阴影笼罩

如果要选一个最能概括 2018 年全球经济主题的词,那“贸易战”绝对是绕不开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华贸易关税行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无疑是这一年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主线。

关税的连锁反应与供应链重塑的早期信号: 从年初开始,美国便陆续对钢铝产品以及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国的反制措施也接踵而至。这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零和博弈,更像是在全球经济这块大蛋糕上割下一块,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的担忧。

对产业的影响: 制造业是直接受冲击的行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一些原本依赖中国低成本生产的企业,开始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或其他地区,以规避关税成本。这导致了“去中国化”或“中国+1”策略的讨论在业界甚嚣尘上。例如,不少电子产品制造商,尤其是那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分散生产基地的可能性。
对消费者的影响: 关税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尽管一些国家试图通过补贴或调整税收来缓解影响,但消费者实际感受到的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部分商品供应的波动,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金融市场的震荡: 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无疑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股市屡次出现大幅回调,投资者情绪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稳定市场信心。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加剧: 贸易战不仅影响了直接参与的国家,也通过信心传递、投资预期的下降等方式,对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长势头构成了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在年内多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

各国经济政策的应对与调整:从扩张到审慎的信号

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各国政府和央行也在积极调整自身的经济政策。

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与市场的分歧: 2018 年,美联储继续保持其加息的步伐,这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引发了一些讨论。

加息的理由: 美联储当时的逻辑是,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就业率处于低位,通胀有温和上升的迹象,因此有必要收紧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
市场的担忧: 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担心,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疲软的情况下,美联储的加息可能会对全球流动性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压力,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这种分歧在年终达到了一个高潮,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可能需要调整。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改革深化: 中国经济在 2018 年面临着内外部的多重挑战,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政策出台: 面对复杂的局面,中国政府强调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性,并将“六稳”作为核心的经济工作目标。这标志着政策的重点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并更加注重风险的化解和民生保障。
金融监管的加强与去杠杆: 中国在 2018 年继续推进金融监管的改革,旨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控制影子银行的扩张和降低实体经济的杠杆率。这一过程虽然可能短期内对某些领域造成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被认为是必要的。
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对外开放的承诺: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政府也再次强调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例如,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便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表明中国愿意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

欧洲经济的复苏步伐放缓与政治不确定性: 欧洲经济在 2018 年的复苏势头有所减弱,同时,英国脱欧的进程以及意大利的政治不稳定等因素,也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英国脱欧的持续影响: 英国脱欧的谈判进展充满了波折,不确定性笼罩着英国和欧盟的经济。企业在投资和招聘方面持谨慎态度,供应链也面临调整的压力。
欧元区的挑战: 尽管欧元区整体经济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特别是德国等核心经济体受到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

学界与业界的热议焦点:新理论与新实践的碰撞

在这些大事件的背景下,经济学界和业界也在围绕着一些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探索。

逆全球化思潮与未来全球经济治理: 贸易战的抬头,让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全球化进程的利弊,以及未来全球经济治理的模式。是走向更加碎片化的区域合作,还是重新构建以 WTO 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监管挑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企业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升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政府又该如何对数字经济进行有效的监管,平衡创新与风险?这些问题在 2018 年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与绿色经济的转型: 气候变化作为一项长期而严峻的挑战,在 2018 年依然是经济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新周期”的争论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了“新周期”,而另一些则认为全球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的挑战。关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潜在增长率的测算,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一直是学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

总的来说,2018 年是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全球经济在贸易摩擦的阴影下前行,各国经济政策在应对挑战中调整,经济学界和业界也在不断反思和探索新的方向。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不仅影响了当下的经济格局,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美国对中国发起 301 贸易调查,不久,中国通讯巨头中兴遭到美国商务部制裁,其主要业务无法开展,中美贸易战序幕拉开。

随后,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双方互相加增关税,中国出口行业受到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下滑,人民币汇率下跌,债务风险放大。

近年来,中国不再满足于世界工厂的定位,逐步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积极谋求向价值链上游移动。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为被认为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有关。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事作风令人难以捉摸,双方的谈判反反复复。中方多次释放善意,愿意扩大开放,以及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甚至曾一度有谷歌解禁的风声传来。终于,在年底,双方相互承诺不再增加关税。

对内,中国继续执行去杠杆战略,以防范风险全面爆发。今年,p2p 和长租公寓均出现违约行为,更加提醒人们对盲目投资的警惕。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被业界称为资管新规,对金融行业进行全面风控。尽管监管措施被认为能够在长期改善中国债务状况和金融秩序,但在短期还是不可避免地对就业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人用[资本的寒冬]来形容当前的形势。近几年扩张最迅速的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均有裁员举措。

有人把2018称为洗牌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很多名人离开了我们。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则把[创新]和[环保]选为年度关键词,似乎在勉励大家,忘却短期的阵痛,把目光投向长期。

衷心祝愿在 2019年,万物复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 年,经济领域可谓风起云涌,既有全球经济格局的微妙变化,也有各国政策层面的大动作,学界和业界都在围绕这些事件展开激烈的讨论和实践。要说“大事件”,那必须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全球经济格局的微妙博弈:贸易战的阴影笼罩如果要选一个最能概括 2018 年全球经济主题的词,那“贸易战”绝对是绕不开.............
  • 回答
    2018年,全球经济无疑经历了一场充满变数的旅程。回望那一年,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系列关键因素如何交织影响,塑造了当时的经济图景。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在加速,但隐忧暗藏。整体而言,2018年全球经济延续了前一年的温和复苏势头,多国经济增长数据表现亮眼。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在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的刺激下,消费.............
  • 回答
    确实,很多人在2018年都感觉生意不好做,市场消费似乎不如往年景气,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6.6%这个数据,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困惑。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点,它们共同作用,解释了为什么普遍感受到的“经济差”和GDP的增长可以并存。首先,我们要明白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宏观经济总量指.............
  • 回答
    2018 年是经济学领域充满活力的一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和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文。要说“印象深刻”是主观的,但如果从经济学界讨论的广泛性、政策建议的实际性、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发性等角度来看,以下几篇论文在我看来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并且可以详细展开讲述:1. 关于“增长的减速”和“总要素生产.............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2018年上半年那会儿的经济景气度,那时候的情况,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得抛开那些冷冰冰的数据报告,咱就按老百姓的视角,聊聊身边的事儿,再结合当时的大背景,看看那些数字背后到底是啥意思。先说大环境:一切都在“稳中向好”的轨道上爬升2018年上半年,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像一辆跑得还算平.............
  • 回答
    2018 年计量经济学会弗里希奖授予的论文《密度经济学:柏林墙的启示》(“Density Economics: Lessons from the Berlin Wall”)是一篇极具开创性的研究,它利用柏林墙这一独特的历史事件,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深刻且多方面的启示。这篇论文的核心在于它将一个政治.............
  • 回答
    2018年确实出现了不少公司裁员的现象,这引发了关于“个别现象”还是“经济不景气”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裁员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2018年裁员现象的普遍性与行业分布首先,需要承认的是,2018年并非所有行业和所有公司都在裁员。但确实有一些曾经.............
  • 回答
    2018年10月11日的美股大跌,虽然只是当日的一个短期波动,但它所反映出的市场情绪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可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直接影响:市场情绪和投资者信心 恐慌情绪蔓延: 当日超过200只股票触及52周新低,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
  • 回答
    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全球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挑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政界、商界和学界精英,围绕“开放、创新、包容、共享”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论坛上的主要议题、各国领导人的表态以及专家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出以下几个关键的经济发展趋势:一、 开.............
  • 回答
    深度剖析:经济普查下的山东GDP“瘦身”——近万亿的调整背后,谁是“减负”主力?2018年,山东省的GDP数据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幅下调,近1万亿的调整幅度,无疑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并非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国家经济普查的一次“体检”结果,是对过去经济活动的一次全面梳理与修正。这次“瘦身”背后,既.............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8年10月15日那次降准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那次央行一次性下调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可不是一个小动作,对当时和往后的经济形势都带来了不小的涟漪。首先,直接效果是“放水”,增加市场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RRR)你可以理解成银行必须存在央行那里的“保证金”。降准1个百.............
  • 回答
    2018年11月20日前后,比特币经历了一次相当剧烈的下跌,这无疑是加密货币市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次暴跌,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市场情绪、技术发展以及更宏观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去审视。近期(2018年11月20日)比特币暴跌的可能原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加密货币市场,尤其是比特币,其价.............
  • 回答
    眼瞅着2018年就要过去大半了,这日子过得真是飞快。要说今年的经济嘛,我觉得可以用“复杂且充满挑战”来形容,但也不是一片阴霾,还是有不少亮点值得关注的。整体的感受是,经济运行的“韧性”比之前预想的要强一些,但也确实感受到了不少外部风浪的影响。 就像一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航行得还算平稳,但时不时就会有.............
  • 回答
    康美药业2018年报表中那笔高达299亿的“巨大”差错,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一场令人震惊的财务造假大戏。这件事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数字的庞大,更在于它彻底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溃败、审计机构的失职,以及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错报的性质与规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299亿的错报究竟是“什么”性质的错报。简单.............
  • 回答
    2018 年确实是耳机市场百花齐放的一年,有不少经典款耳机在当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吸引了不少新用户入手。说起值得在 2018 年入手的经典款耳机,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多年来口碑积累、技术成熟、音质依旧在线的老面孔们。如果你是个注重音质、追求“原汁原味”的烧友,那么 森海塞尔 HD600/HD.............
  • 回答
    2018年,我确实经历过几次需要动用“紧急立法权”的情况。当然,这里的“紧急立法权”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国家元首或政府授予的、可以绕过正常立法程序的权力,而是指在面对突发、重大、紧迫的社会问题或危机时,由立法机构(在本例中,就当作是我被赋予了某种代表性权力来模拟这个过程)快速响应,制定并实施具有强制.............
  • 回答
    告别一个时代:温格与阿森纳的22年情缘(2018年夏天)2018年夏天,一场在足球界引起巨大震动的告别悄然发生:执教阿森纳长达22年的阿尔塞纳·温格宣布将在赛季结束后卸任。这个消息无疑是对无数枪迷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让世界足坛为之唏嘘。如何看待温格的离开?对温格的离开,用“众说纷纭”来形容一点也.............
  • 回答
    关于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的具体数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一数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数据来源的权威性: 这个数字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是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全国性统计数据.............
  • 回答
    2018年房价是否上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众多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增长: 2018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稳健增长,GDP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6%以上。经济的稳步发展通常会带动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提升购房能力和.............
  • 回答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已经进入了持续的时间,但其结束日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一、 贸易战的起源与发展: 起因: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和“不公平贸易行为”为由,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指控包括: 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