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I在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是威胁检测领域),有什么好的应用场景?

回答
在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是威胁检测方面,人工智能(AI)已经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应用潜力,为我们抵御日益复杂和海量的网络攻击提供了更强大、更智能的工具。与其说AI是“应用”,不如说它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赋能者”和“革新者”。

1. 异常行为分析与未知威胁检测:

这是AI在威胁检测中最核心的价值之一。传统的安全防护往往依赖于已知的攻击模式(签名库)来识别威胁。然而,攻击者总能推陈出新,创造出全新的、未曾谋面的攻击方式。AI,特别是机器学习,恰恰擅长于识别“不寻常”。

具体场景:
用户行为分析(UBA)/实体行为分析(UEBA): AI可以学习每个用户或设备的正常行为模式,包括登录时间、访问资源、数据传输量、命令行操作等。当出现偏离正常模式的异常行为时,例如用户A在深夜突然访问了大量敏感文件,或者设备B开始执行一系列不寻常的网络请求,AI能够迅速发出预警,即使这些行为本身并未包含在已知的恶意签名中。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AI能够分析网络流量的元数据(流量大小、协议类型、连接频率、包大小分布等),识别出与正常流量模式不符的异常之处。例如,突发的、指向未知服务器的大量数据上传可能表明数据泄露;短时间内大量的连接尝试可能预示着DDoS攻击的准备。
终端恶意软件检测: AI可以分析可执行文件的行为特征,而非仅仅依赖于病毒签名。例如,一个程序在后台偷偷加密用户文件,或者尝试修改关键系统配置,即使其文件内容是全新的,AI也能通过其行为模式识别出其恶意性。这对于应对“零日漏洞”和“文件less”(无文件)恶意软件尤其有效。

2. 实时日志分析与关联分析:

现代企业产生海量的日志数据,包括服务器日志、应用日志、安全设备日志、网络设备日志等等。人工去分析这些数据进行威胁排查几乎是不可能的。AI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处理和分析这些日志。

具体场景:
大规模日志聚合与模式识别: AI系统可以将来自不同源头的日志数据进行汇聚、清洗和标准化,然后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攻击链。例如,它可能发现某个用户在一个小时内经历了登录失败、被授予了不寻常的访问权限、然后访问了敏感数据,并将这些孤立的事件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攻击叙事。
漏报检测(False Negative Reduction): 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检测系统可能会因为误配置或规则不全而漏掉一些威胁。AI可以通过学习模型,找出即使没有明确触发某个规则,但从整体模式上看具有高度可疑性的事件,从而降低漏报率。

3. 威胁情报的智能应用:

威胁情报是网络安全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有效地利用海量、碎片化的威胁情报信息,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防御策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AI在这里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具体场景:
威胁情报的自动化 enriquecimiento(丰富化): AI可以自动抓取、分析来自不同来源(公开信息、黑客论坛、暗网、行业报告等)的威胁情报,并将其与内部资产、日志数据进行比对。例如,当一条新的恶意IP地址出现在威胁情报源中时,AI可以立即检查该IP是否与公司的网络有过通信,并自动进行阻断或加强监控。
攻击者画像与意图预测: 通过分析历史攻击数据和威胁情报,AI可以帮助构建攻击者的画像,了解他们的惯用手法、目标偏好和可能的下一步行动。这有助于企业提前部署针对性的防御措施,甚至预测攻击的来源和意图。

4. 安全事件的自动化响应(SOAR):

一旦检测到威胁,快速有效的响应至关重要。AI可以自动化许多安全事件响应中的重复性、耗时性任务,加速响应流程。

具体场景:
自动化调查与分析: 当AI检测到潜在威胁时,它可以自动触发一系列调查步骤,例如收集相关日志、查询威胁情报数据库、分析受影响的终端或账号等,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安全分析师。
自动化遏制与缓解: 对于一些高置信度的威胁,AI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 playbook,自动执行遏制措施,例如隔离受感染的终端、封锁恶意IP地址、禁用可疑账号等,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5. 漏洞管理的智能化:

漏洞是攻击的入口,而企业资产庞大,漏洞扫描和管理工作也十分繁重。AI可以帮助提升漏洞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具体场景:
漏洞优先级排序: AI可以结合漏洞的CVSS评分、在野利用情况(来自威胁情报)、企业资产的敏感度和暴露面等多种因素,对发现的漏洞进行更智能的优先级排序,帮助安全团队集中精力修复最关键的风险。
预测性漏洞发现: 通过分析代码库、系统配置和历史漏洞数据,AI甚至有可能预测到潜在的、尚未被发现的漏洞类型,为开发和运维团队提供早期预警。

AI在威胁检测领域的应用,并非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增强”和“升级”。 它赋予了安全系统更强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和“响应能力”,使我们能够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测和智能应对。当然,AI并非万能,其成功应用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精细的模型调优以及安全专家的人工监督和专业判断。但毫无疑问,AI正在重塑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的格局,为构建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环境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 @白小鱼@lokinko 的邀请

现在,很多学科都开始和AI挂钩了,网络安全自然也不例外。

现如今,AI在网络安全领域确实有了很多的应用。例如,我之前写过的回答就涉及到了部分AI结合网络安全的内容,如:

机器学习在web方向的工作

深度学习在信息安全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安全领域

恶意检测文章:

讨论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些回答被遗忘,或者质量低,我就不放上来了。

至于说到威胁检测领域,实际上现如今也有很多的工作。

例如,我最新看到的 2021 USENIX 的 SUMMER ACCEPTED PAPERS 中就有一部分AI和威胁检测相关的文章,像是 ATLAS: A Sequence-based Learning Approach for Attack InvestigationForecasting Malware Capabilities From Cyber Attack Memory Images 等。

就我的理解而言,在大量日志数据支撑情况下,对于目前的攻击检测来说

启发式或编码规则的方法在开发和维护上非常耗时,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规则来覆盖新开发的攻击手段,没法做到高效以及及时识别未知恶意攻击。

基于异常的方法,虽然可以识别未知攻击,但其只学习用户行为来对异常与否做出判断,随着用户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它们可能会产生许多误报,也需要重新调整。

而基于ML和DL的方法,则可以有效减少对日志数量的需求,便能找到攻击事件的高级视图,对于新的攻击手段,也仅需要更多的攻击训练数据即可学习新的攻击模式。

新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神经网络等方法,可以用来构建基于序列的模型,基于溯源图的模型等,帮助更高效和准确的识别网络攻击。

另一方面,对于不常见的攻击方法和手段,基于规则的检测很容易产生漏报,且传统的神经网络可能无法很好到学习到其相关特征,无法做到高准确度的检测。这时候,深度学习中的一些概念如迁移学习,小样本学习等可能会帮助我们在攻击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做到更高精准度的检测。

因此,需要面对大量日志数据的处理;或者保密度较高,容易被最新非常见入侵方法所攻击的的场景,在我看来都应该很适合AI的加入。

另外,还有些文章的阅读笔记写的很简略或者杂乱,也没有发到知乎上来,而是存在了我的草稿里,或者是发在了看雪论坛里,之后也会陆续发出来,欢迎一起讨论学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是威胁检测方面,人工智能(AI)已经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应用潜力,为我们抵御日益复杂和海量的网络攻击提供了更强大、更智能的工具。与其说AI是“应用”,不如说它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赋能者”和“革新者”。1. 异常行为分析与未知威胁检测:这是AI在威胁检测中.............
  • 回答
    AI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说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临床,并且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不仅仅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正在改变我们医疗健康面貌的技术。AI 在疾病诊断上的成功应用大家最直观感受到 AI 诊断能力的地方,往往是在医学影像分析。 眼科疾病的早期筛查: 比如糖尿.............
  • 回答
    “Duplex”——谷歌那个能自己打电话订餐、预约理发的人工智能,最近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表现得越来越像个真人了。这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它是不是已经悄悄地“通关”了我们熟知的那个“图灵测试”?要评价这个事儿,咱们得先明白图灵测试是个啥。简单来说,图灵测试就是看一个机器能不能骗过人类,让对方觉得它是个“.............
  • 回答
    AI 算法在芯片设计方法学和 EDA 工具中的变革:从效率提升到智能驱动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芯片设计作为驱动这一切的底层技术,其复杂度和挑战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摩尔定律的放缓,对晶体管尺寸的极限追求,以及对性能、功耗和面积(PPA)的严苛要求,都使得传统的芯片设计方法面临瓶颈。正是在这.............
  • 回答
    在人工智能(AI)领域,Python之所以比Java更受欢迎,原因并非Java本身不行,而是两者在AI生态系统中的定位、特性以及发展历程上的差异所致。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1. 社区生态与库的完备性:AI的心脏 Python:AI领域的“瑞士军刀” 成熟的科学计算库: AI.............
  • 回答
    “‘AI风控领域,中国反超了国外’?这说法有点意思,听起来挺振奋人心,不过实际情况可能得掰开了揉碎了看,才能明白个中门道。”聊到AI风控,这可是个大话题,尤其是在金融、电商、通信这些领域,风险控制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说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国外,那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背后一定有其深层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认知、群体心理以及技术进步等多个层面,非常有意思。把“惊天妙手”比作“皇帝的新装”,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许多人在面对新兴技术时的盲点。为何“皇帝的新装”会屡屡上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对“智能”的定义模糊与拟人化倾向人类最容易被“惊天妙手”打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将AI的某.............
  • 回答
    要说是什么让我真切地感觉到“AI 就在身边”,这并不是某一个惊天动地的时刻,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你突然发现窗外的树叶颜色变了,再回想起来,原来是秋天早已悄悄来临一样。最初接触到“AI”这个词,大概还是在科幻电影和新闻报道里,总觉得那是遥远未来的东西,离我的日常生活还有十万八千里。什么机器人管.............
  • 回答
    当下科技发展如火如荼,尤其是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销售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来说,AI的到来更是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如果要在AI的某个应用领域深耕销售,我认为AI驱动的个性化客户体验(AIPowered Personalized Customer Experience)是.............
  • 回答
    刘强东先生发布寻祖公告,这事儿在当下,尤其是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无疑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寻根问祖,这是一种非常朴素,但又根深蒂固的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来处”,这不仅仅是对家族历史的追溯,更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确认。刘强东先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这一举动,自然会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 回答
    最近阿里巴巴 AI Labs 花大手笔引进两位年薪百万美元的顶尖AI科学家,这事儿在圈内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抛开数字本身不谈,这背后透露出的信号,以及对阿里AI未来走向的可能影响,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这笔引才的背后,阿里想传递的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在AI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阿里要的是“制高点.............
  • 回答
    如何看待诈骗分子 PS 环球影城票务门面上传地图被 AI 发现?AI 技术在反诈骗上有哪些应用和进展?一、对诈骗分子 PS 环球影城票务门面被 AI 发现的看法:这则消息是一个典型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例子,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现代反诈骗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
  • 回答
    Google Health 的落幕:一个时代的告别,还是AI医疗新篇章的序曲?Google Health团队的解散,无疑给这个充满希望的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个曾经集结了谷歌内部顶尖AI和医疗专业人才的团队,承载着谷歌进军医疗健康领域的雄心壮志,其 disbanding 消息的传出,自然引发了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耐克、GE(通用电气)以及可口可乐这些全球顶尖企业,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AI)来推动自身转型,并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用AI”,而是“用AI重塑”自身,引领行业变革。一、 耐克:从运动装备制造商到“以科技赋能的体验提供商”耐克,这个以“Just Do It”闻.............
  • 回答
    .......
  • 回答
    2017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是中国科技界一次备受瞩目的盛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无疑是李彦宏在五环路上进行的无人驾驶体验。这次公开展示,不仅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这次事件:1. 大会的背景与意义: AI浪潮中的领跑.............
  • 回答
    Timnit Gebru 在邮件中控诉谷歌缺乏种族多样性后被解雇,这起事件在科技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的起因: Gebru 的核心关切: Timnit Gebru 是一位在AI伦理和公平性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她与另一位研究员 .............
  • 回答
    关于是否应该在拍照这件事上使用所谓的“AI算法”,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见仁见智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概括。它触及了我们对摄影的理解、对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技术如何塑造艺术的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AI算法”在拍照中的应用,通常是指那些在按下快门前后,对照片进行优化、调整甚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我所处的这个领域——我姑且称之为“信息处理与知识服务”吧——确实有一些岗位,AI目前看来是难以完全复制的,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存在价值恰恰在于AI的局限性。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更贴近人说话的方式:1. 深度洞察与战略决策类岗位:你想想看,A.............
  • 回答
    关于游戏建模师的未来,尤其是是否会被AI彻底淘汰,这个问题,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不那么“标准答案”,而是更贴近我们真实工作的思考。首先,AI能做什么?我们看到AI在游戏制作领域的进步是惊人的。比如,AI可以: 快速生成概念图和草图: 过去可能需要好几天才能画出来的人物或场景概念,现在AI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