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时候,赵世瑜和杜正贞老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呢?
说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在清朝的东南沿海,崇祯皇帝殉国的三月十九日,逐渐演化成了民间传说中太阳神的生日,成了一个大节庆。
比如鲁迅先生就真的写过以下这段话:
“中国人至今未脱原始思想,的确尚有新神话发生,譬如‘日’之神话,《山海经》中有之,但吾乡(绍兴)皆谓太阳之生日为三月十九日......“
其实,以三月十九日为太阳生日的,远不止是绍兴。
像浙江湖州、宁波等地还有所谓的《太阳经》传唱下来。
我们来看看湖州的版本:
太阳明明珠光佛,四大神州照乾坤。太阳一出满天红,晓夜行来不往停......太阳三月十九生,家家念佛点红灯。位上神明有人敬,呒人敬我太阳星......太阳明明珠光佛,传与善男信女人。每日清晨诵七遍,永世不走地狱门。
“太阳明明珠光佛”,明和珠(朱)都可以说是关于前朝的隐喻。而“三月十九”正是点明真相的钥匙。
浙江之所以广泛出现以崇祯皇帝殉国日为太阳神诞辰的“遮掩”追思法,也是因为这里是南明政权中鲁王一系的抗清大本营。
如张苍水等英烈,加上清兵南下的破坏,让浙江人对前明的感情尤其浓厚。
宁波鄞州的清末藏书家、举人徐时栋(1814-1873),在《太阳生日赋》写道:
“至月湖之西曲,过日月之新宫在湖尾,俗谓之太阳殿......见朱门之洞辟,众攘攘以憧憧,喧士女之杂沓,佥膜拜乎其中。怪而诘之,则曰是日也,太阳之生日也......”
现在宁波市区最热门的景点都集中在月湖湖畔。而当初,月湖边就有一座“太阳殿”。每年三月十九日,这里都挤满了来祈福的士女。
之后,徐时栋就跟友人谈起这个节日的源流,称这一习俗出自顺治、康熙时,至今已经有两百年。
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文献记载这个节日的起源,也没有父老敢于谈论这件事。
“讳也而秘之,远也而失之,是以后世无传焉”。
生活在晚清的徐时栋却不害怕,直言此非他故,“明庄烈皇帝殉社稷之辰也”。
是时忠义之士尤莫盛于吾鄞......岁以是日吊其故君,被发野祭,恸哭海滨......于是乃神其说,愚其人,易其名而隐其实,而诡而扬于众曰,是日也,太阳之生日也。
徐时栋继续解释道,太阳,正是君王的代表。只是,崇祯毕竟是前代之君,不能明着祭奠,所以“易人鬼为天神”。
但是,天神是不会死的,也不会有忌日。因此,只能把三月十九,说成是太阳的生日。
斯实惟吾乡先生不得已之苦心隐恨,其事可以感风雷,而其志可以泣鬼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