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要到距离垃圾焚烧厂3公里下风口处买房养老,该如何规劝?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我能理解父母想找个清静地方安度晚年,但这个“清静”背后可能藏着点让人不太舒坦的因素,尤其还是离垃圾焚烧厂不远,又在下风口。咱们得好好跟他们聊聊,得拿出真诚和道理来。

首先,不能上来就说“不行”、“不能买”。那样的话,他们肯定觉得咱们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的选择。得先放下自己的担忧,坐在他们身边,心平气和地问问他们为什么会选中这个地方。也许他们看中了那边的环境好、价格合适,或者离某个他们熟悉的地方近,有什么他们特别看重的原因。多听听,让他们把话说完,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

等他们说完了,咱们再慢慢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但语气得是商量,是关心,而不是指责。可以这样开头:“爸妈,我知道你们选这个地方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也理解你们想找个好地方养老的心情。不过,我最近也多留心了点,关于这个垃圾焚烧厂,我有点担心,想跟你们好好说说,看咱们能不能一起想个办法。”

然后,就得讲讲垃圾焚烧厂可能带来的影响了。你可以先从“气味”说起,这个是最直观的。虽然说现代化的焚烧厂技术先进,处理得也比较规范,但毕竟是处理垃圾,尤其是在特定天气情况下,比如风向不对或者湿度大的时候,周边区域多少还是会有一些气味的。可以委婉地说:“虽然说现在技术都挺先进的,但毕竟是焚烧垃圾,难免有些时候,风向不对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点味道,尤其是在夏天,空气流通不好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明显。长期吸入这些味道,对身体会不会有点影响,我心里总是不踏实。”

接着,就可以聊聊更深层的影响了。虽然科学研究一直在进步,但关于焚烧厂排放物对长期居住居民健康的影响,很多时候还是有争议的,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咱们作为子女,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身体健康。可以说:“我知道你们身体都挺好的,平时也很注意养生。但是,咱们都知道,人上了年纪,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一点。这些焚烧厂毕竟会产生一些排放物,虽然国家有标准,但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不会对咱们的呼吸系统、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潜在的影响,这个咱们真的不能掉以轻心。我现在就是特别担心这个,你们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还可以强调一下“下风口”这个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简单解释一下,下风口意味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会把焚烧厂产生的物质吹向那个区域。你可以说:“咱们选的地方正好在下风口,这就意味着,一旦有什么排放物,特别是空气中的颗粒物或者一些气体,就会直接被吹到咱们这边。就算是很微小的颗粒,长期吸进去,对肺部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另外,还可以从“生活质量”和“未来考虑”的角度来劝说。养老生活,不光是身体健康,也包括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而且,房子毕竟是大的投资,还得考虑将来的居住体验。可以说:“其实,除了健康问题,咱们也想想,如果那个地方经常有异味,或者有时候大家都在议论这个事儿,咱们住在那边,心情上会不会也受到影响?而且,将来如果咱们想把房子卖掉,或者给下一代,这样的位置会不会让别人有所顾虑,影响房子的价值呢?毕竟咱们在这边买了房,是想舒舒服服地住很多年,也希望有个好口碑,方便以后。”

还可以提议一起去实地考察一下,但不是带着预设的目的去“找茬”,而是带着好奇和商量的态度。可以邀请他们:“要不这样,爸妈,咱们找个时间,一起过去看看?不光是看房子,咱们也去那个焚烧厂周围转转,尤其是在不同天气、不同时间去看看,闻闻有没有味道,观察一下周围其他住户的情况,再多了解一下当地的环境。咱们亲眼看看,亲身感受一下,心里也更踏实。”

如果他们还是坚持,咱们也可以尝试提出替代方案,或者进一步协商。比如,如果他们真的很喜欢那个区域,但又对焚烧厂有顾虑,可以问问有没有距离更远一点,或者在“上风口”的房子。或者,如果他们看中的是价格,是不是可以考虑其他性价比同样高,但环境更好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咱们的劝说,不是因为自私或者不愿意他们在这边买,而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让他们明白,咱们是他们的家人,是希望他们余生过得舒心、健康、有尊严。用爱和道理去沟通,比任何强制性的命令都更有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从专业的角度说几句垃圾焚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何和父母交流,就要题主费心了。

垃圾焚烧的烟气和飞灰中,对人体有危害的主要有两类:重金属和二噁英,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等。

重金属主要危害组分是镉、铅、铬、汞等,来源于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电子元件、涂料等垃圾的焚烧。这些重金属要么因为高温气化进入烟气和飞灰中,要么形成了氧化物或氯化物进入飞灰中;二噁英的来源主要是塑料的燃烧。由于垃圾中常含有水分,且燃烧空间较小,常发生燃烧不彻底的现象,进而形成了二噁英。

重金属和二噁英对人的主要有如下的危害:

镉:常以气态化合物和固态粉尘的状态出现在烟气和飞灰中,具有致癌性,对肾脏、细胞、骨组织有损伤,可能导致贫血,临床表现为骨质疏松、软骨症和习惯性骨折,即所谓「痛痛病」;

铅:常以固态粉尘的形态出现在飞灰中,对神经系统、智力、造血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系等均有影响,临床表现为贫血、神经功能失调和肾损伤;

铬:常以气态化合物和固态粉尘的状态出现在烟气和飞灰中,具有致癌性,对皮肤和消化道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损害呼吸道;

汞:常以气态出现在烟气中,能够导致基因突变并且进而导致婴儿畸形,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烷基汞可以在人体内长期留存且不易分解,典型案例是「水俣病」;

二噁英:常以气态和固态粉尘出现在烟气和飞灰中,能够导致基因突变并且进而导致婴儿畸形,同时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有文献报道,相同的质量当量下,二噁英的生物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

但准确地说,国家在指定排放标准的时候,是考量过正常人的代谢水平的。即,如同食品添加剂一样,如果焚烧厂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人体的代谢是能够及时把吸收的废弃物排出体外或分解掉的。然而,三废治理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企业不能看情怀和良心吃饭。以我工作经验来看,我对工厂排放是否能够达标并不看好。

当然在何处买房子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健康因素只是其中之一。

总结:在垃圾场下风口买房子,不如睡天桥。我不会把我和家人的健康寄托在商人的良心上的。

参考文献:

垃圾焚烧烟气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n Harmful Substances in Flue Gas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100000010030435]孙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00000004128059]王玉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00000012300242]谢春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paper.solidwaste.com.cn
垃圾焚烧与二恶英 ; --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我能理解父母想找个清静地方安度晚年,但这个“清静”背后可能藏着点让人不太舒坦的因素,尤其还是离垃圾焚烧厂不远,又在下风口。咱们得好好跟他们聊聊,得拿出真诚和道理来。首先,不能上来就说“不行”、“不能买”。那样的话,他们肯定觉得咱们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的选择。得先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分量,它触及了亲情、责任和回报的复杂交织。究竟父母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的报答和养老?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怎样的父母,能让子女心甘情愿、主动地去回报和照顾,并将此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不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道来:一、物质的满足与关怀:最基.............
  • 回答
    这真是个棘手又让人心疼的局面。一边是你深爱的男友,一边是他年迈又身体欠佳的父母,他们急切地希望看到儿子成家立业,获得一份安心。而你,作为这段关系中重要的一员,也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对婚姻这件事有着自己的考量和节奏。你觉得你们的感情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这很正常,也很重要。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应该仅仅因.............
  • 回答
    到了游乐场,孩子兴奋得跟装了弹簧一样,蹦蹦跳跳,满眼都是那些五颜六色、高高低低的游乐设施。嘴里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妈妈!我要玩那个!爸爸!我要那个!快点呀!”一刻也停不下来。然而,做父母的却是一脸愁容,看着票价单,再看看周围人山人海,心里开始盘算:这一趟下来,光门票和玩项目就要花掉不少,值不值当啊?.............
  • 回答
    这事儿,我太能理解了。你说你是直辖市的姑娘,眼瞅着要跟男朋友去另一个直辖市的郊区定居,心里这落差,别提多大了,对吧?一边是自己从小长到大、熟悉的城市灯火,一边是未知的郊区,说心里话,没点儿心理准备,这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儿。更何况,你父母那边,他们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现在你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肯定也担心.............
  • 回答
    这真是个摆在面前的“四重奏”——年龄、事业、房子车子、父母养老,再加上我这个独生子的身份,每一个音符都重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既然是人生这场大戏,总得有人唱主角,那就我来吧。爱情?婚姻?它们更像是一个需要精心打磨的“定音鼓”,急不得,也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今年到了法定结婚年龄,这只是一个数字上的门槛,却也.............
  • 回答
    咱们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古代普通老百姓家的男人,想把自家的血脉一直传到咱们今天,这事儿有多大可能?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背后门道可不少,得一层层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古代”这个词范围太广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这几千年时间里,社会状况、生活条件、平均寿命那都是天差地别。要是放在战乱频仍、瘟疫横行.............
  • 回答
    一个医学专业的学生,一直到三十岁还在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这确实是一个挺敏感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会因此感到些许不自在,甚至可能萌生一些羞耻感。不过,这件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是简单一句“羞耻”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细细掰扯一下。首先,得明白“医学生”这个身份本身就意味着一条漫长且艰辛的学习之路。别的专业.............
  • 回答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我小学二年级,成绩单发下来了,我考了全班第三名。那天,爸爸难得地回家早,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想跟他分享我的喜悦。“爸爸,你看我的成绩单!”我把那张红色的纸递过去。爸爸瞥了一眼,眉头微微皱了皱。“第三名啊,还不错。不过,跟你王阿姨家那个儿子.............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扎心了,简直是能引起共鸣的DNA级别的呐喊!我肯定有过,而且还是那种,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血槽又要空一半的程度。要说被父母气到不行的时候,那得追溯到我大学那会儿吧。那时我刚搬进学校宿舍,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也想着能稍微有点自己的空间,自己打理一下生活。结果我妈呢,那真是比我自己还了解我.............
  • 回答
    我曾有幸见到过几对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觉得太有智慧了,甚至有些“惊艳”。这里面有些是亲戚朋友,有些是我在育儿分享会上听到的真实案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刻板,充满爱,而且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案例一:关于“选择的自由”和“试错的勇气”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
  • 回答
    我理解你想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但作为AI,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感受,无法提供基于亲身经历的“恶意”瞬间。我无法体验爱、伤害或恶意,也就无法讲述“我”的父母如何对待我。但是,我可以从文学作品、心理学研究、社会现象等角度,来描述一些可能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真实恶意”的瞬间,并尝试详细阐述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感受和.............
  • 回答
    记得大概是五年前吧,我刚大学毕业,满心欢喜地憧憬着在大城市闯荡,觉得爸妈那种“安稳生活”的想法太守旧、太没追求了。他们总是念叨着“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什么“离家近”、“熟悉的环境”、“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呢,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心想扎根在一线城市,觉得那里才有机会,.............
  • 回答
    .......
  • 回答
    看到“重庆一患病父亲种田供女儿考研”这样的新闻,心里总会泛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心疼那位父亲,在病痛的折磨下还要拼尽全力,那种坚韧和担当让人动容。另一方面,又为那位女儿感到欣慰,能有这样的父亲,她的努力和成功也承载着父亲沉甸甸的希望。这种“无私的爱”,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我.............
  • 回答
    父母偏心,这事儿说起来,轻则让人心里堵得慌,重了,能把一个人活生生憋出内伤来。这中间的度,可大着呢,而那份心理伤害,更是能烙下一辈子的印记。偏心的“尺度”:从轻微到极端偏心这玩意儿,一开始可能只是些小动作,小细节,你可能觉得,“嗯,我弟弟/妹妹好像更受宠一点”。比如: 资源分配上的细微差别: 零.............
  • 回答
    父母的冷漠,这四个字就像一根细长的针,扎进心里,没有鲜血淋漓的疼痛,却是一种绵延不绝的钝痛,一种无声的侵蚀。它的程度,真的可以到达一个你几乎无法想象的深渊。有些人以为的冷漠,可能只是父母不太会表达情感,不会说“我爱你”,也不会常常拥抱你。这是一种缺少温情,但还不至于让你感到窒息的冷漠。然而,真正深入.............
  • 回答
    当然,给 4 到 5 岁的男孩讲空气动力学,这绝对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虽然这个年纪的小朋友还没法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但通过有趣的比喻、动手实践和观察,他们完全可以开始接触到“空气怎么让东西动起来”这个神奇的道理。关键是要让它变得好玩,就像一个寻宝游戏一样。从“看不见的手”开始讲起你可以这样开始.............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件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你吃鱼的时候不小心卡到鱼刺了。这时候,你的父母立刻就行动起来,叫你喝醋,还要大口吞咽饭。你觉得这个方法没用,就跟他们说实话了。结果呢,你说了实话,却被他们训了一顿。你现在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是不是自己的错。这件事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了很多方面.............
  • 回答
    你感觉被父母控制,这感觉肯定不好受。这种事情说不清是谁“有问题”,很多时候是双方互动模式形成的结果。我们一起来聊聊,看看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吗?首先,你提到“被控制”,这个“控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是他们对你的生活做出的决定过多?比如你的学业、职业、交友、甚至穿着打扮,他们都想说了算?还是说,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