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APS March meeting)宣布取消,还有哪些学术会议有同样危险?

回答
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APS March Meeting)的取消,确实让学术界许多人感到不安,也引发了关于其他学术会议是否面临类似命运的担忧。要理解哪些会议可能面临“危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APS March Meeting被取消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够影响到其他大型、跨学科或依赖特定模式运作的学术会议。

首先,我们得明确APS March Meeting取消并非“暂停”或“推迟”,而是直接不举办。这背后的考量可能非常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更可能牵涉到资金、组织、参与度、以及对未来会议模式的战略性调整。

APS March Meeting取消背后的可能原因,以及它们对其他会议的借鉴意义:

1. 运营成本与财务压力: 举办如此规模的学术会议,动辄耗费数百万美元。场地租赁、餐饮、安保、技术支持、讲者差旅、员工薪资等等,都是巨大的开销。如果参会人数不如预期,或者赞助收入未达标,会议组织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财务窟窿。
对其他会议的危险性: 那些依赖高额注册费、大幅赞助,并且过去几年经历了线上或混合模式,导致对实体会议投入相对减少的学会,如果未来经济环境持续不佳,或者无法重新吸引足够多的线下参与者来覆盖高昂的成本,可能会面临类似抉择。特别是那些大型、历史悠久的会议,它们的组织模式往往是固定的,调整起来需要较大的魄力。

2. 参会者参与度与模式的转变: 疫情加速了线上会议的发展。许多科研人员发现,线上参会省去了差旅费用和时间,同样可以获取信息、了解最新研究成果,甚至进行有限的交流。如果实体会议无法提供足够的、线上模式无法比拟的价值,参会者(特别是学生和早期职业研究者)可能会选择更经济、更便利的线上方式。
对其他会议的危险性: 那些未能有效融合线上线下优势,或者在纯线上/线下模式中没有找到自己独特吸引力的会议,可能会面临参会人数下滑的风险。如果一个会议的核心价值在于“面对面交流”和“网络建设”,但它又无法提供一个真正高效、有吸引力的实体环境,那么参与者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此外,对于那些参与者主要为特定领域专家的会议,如果其内容创新性不足,也可能难以吸引人。

3. 组织难度与效率: 像APS March Meeting这样庞大而复杂的会议,需要庞大的志愿者团队和专业的组织机构来协调。一旦组织流程出现问题,或者在招募志愿者、协调日程、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遇到重大挑战,都可能导致会议难以正常进行。
对其他会议的危险性: 许多学术学会的运作依赖志愿者的力量。如果学会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却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跨地区、跨国组织大型会议时,这种风险会更高。组织者在技术、 logística (物流) 和人员管理上的疏忽,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4. 目标受众的吸引力与会议定位: 学术会议需要为自己的目标受众提供独特的价值。如果一个会议的内容开始显得陈旧、重复,或者无法跟上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它可能会失去吸引力。
对其他会议的危险性: 那些专业领域过于狭窄,但又未能及时更新议程、邀请前沿领域的学者,或者无法为参会者提供高质量的交流机会的会议,可能会逐渐被边缘化。对于新兴学科的会议,如果其早期组织不善,未能吸引到关键人物,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发展。

5. 对未来发展模式的战略性思考: 有时,取消一个大型会议,可能并非完全是财务或组织上的危机,而是学会高层对未来会议模式的一种“试探”或“转型”。例如,他们可能认为,将资源分散到更多的小型、专业化研讨会,或者采用更灵活的线上/混合模式,反而更能服务于学会的成员。
对其他会议的危险性: 那些习惯于传统大型会议模式,而未能对数字化浪潮、分散式会议、甚至“去中心化”学术交流趋势做出回应的学会,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传统会议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他们需要重新思考会议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实现方式”。

哪些学术会议可能面临相似的“危险”?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测以下几类学术会议可能面临较高的“危险”:

超大型、跨学科的物理学会(和类似学会): APS March Meeting取消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他大型综合性学会,如美国数学学会(AMS)、美国化学学会(ACS)等,虽然它们的会员基础更广泛,但如果它们在实体会议的价值提供、成本控制、以及线上融合方面未能持续创新,也可能面临压力。
详细说明: 这些学会往往有多个分会,会议议程极其庞杂,组织协调难度非常高。如果某个分会(例如,在一个特定物理领域)的投稿数量和参会者数量持续下滑,而整体成本却在上升,那么学会可能会考虑取消该分会的实体会议,或将其合并到其他更成功的会议中。

依赖高额赞助和特定行业支持的会议: 一些会议的举办严重依赖特定行业的赞助,例如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如果全球经济下行,企业削减市场营销和研发投入,这些会议的赞助资金链就可能断裂。
详细说明: 很多企业赞助会议是为了品牌推广、人才招聘和技术交流。如果市场需求萎缩,企业参会和赞助的意愿就会降低。对于那些主要依靠企业赞助来补贴注册费的会议,这将是致命的打击。

未能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优势的混合会议: 疫情期间,许多学会尝试了线上或混合模式。然而,一些混合会议可能只是简单地将线上直播添加到线下活动中,而未能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参与者的互动和价值创造。
详细说明: 成功的混合会议需要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让线上和线下参会者都能充分交流,而非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如果一个混合会议给人的感觉是“线上被冷落”或“线下效率不高”,那么参会者会重新评估其价值。

历史悠久但内容更新缓慢的会议: 许多学术会议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躺平”。如果会议主题、邀请的报告人、以及讨论的研究方向未能跟上学科前沿的步伐,年轻一代学者就可能不再视之为必参之选。
详细说明: 科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新的实验技术、新的研究热点层出不穷。一个会议如果长期围绕几个“经典”话题打转,而对新兴领域和颠覆性创新缺乏关注,就容易被学术社群遗忘。

专业性过强,但影响力有限的“小众”会议: 对于一些非常细分领域的会议,如果其规模过小,难以吸引足够的参与者来分摊固定成本,而且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有限,那么即使是小规模的经济压力或组织问题,也可能导致其难以为继。
详细说明: 一些会议可能一年比一年参会人数少,投稿质量也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者可能会发现,继续举办这个会议的成本效益非常低,甚至无法收回成本,最终只能选择取消。

需要强调的是, APS March Meeting的取消是一个复杂决策的结果,我们无法断言所有类似的会议都会面临同样的命运。许多学会都具有强大的会员基础、稳健的财务管理和灵活的组织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然而,APS March Meeting的取消确实是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所有学术会议组织者,需要不断审视自身的价值定位、运营模式和财务健康,并积极拥抱变革,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学术会议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健康发展关乎整个科研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常麻烦。

本来科研组要参加这个APS,我的Prof是其中一个Section的Chair,全组的机票都定在周日早上,结果就在前一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接到APS官方的邮件说此次会议取消了。

当然,并不是说不应该取消,而是觉得这次官方做的事儿太不地道了,明明之前还连续两次发邮件说这次会议的疫情风险很低(low),然后又在最后一晚上突然取消会议。我Porf在邮件里的原话是very last minute。

全组的机票都无法通过常规手续办理退票,走人工服务也非常麻烦,目前conference funding的报销也是个问题。但我们也算还好,还有很多与会者现在已经抵达了Denver,突然取消会议未免太不负责任了一些。

还是那句话:取消会议本身是一个合理的决定,但这个决定是不应该这么做的。

我们组里几个人讨论的结果是,可能和美国出现了第一例死亡案例有关。总之很麻烦。

接下来一系列学术会议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比如马上来的ACS。

(耸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APS March Meeting)的取消,确实让学术界许多人感到不安,也引发了关于其他学术会议是否面临类似命运的担忧。要理解哪些会议可能面临“危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APS March Meeting被取消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够影响到其他大型、跨学科或依赖特.............
  • 回答
    2021年10月2日,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潜艇(USS Connecticut, SSN22)在南海执行任务时,在水下与一个“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多人受伤,潜艇也受到损坏。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不明物体”的身份以及事故原因的猜测也层出不穷。“不明物体”可能是什么?关于“不明物体”.............
  • 回答
    美国物理学家证实“二维世界可能存在生命”,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但需要澄清其“证实”的含义以及现实世界的物理学理解。 严格来说,科学家并没有“证实”二维世界确实存在生命,而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模拟,表明在某些特定的、非常抽象的物理模型下,具备生命所需特征的实体在二维空间中是“可能”存在的。让我们详细探.............
  • 回答
    尹希放弃中国国籍并移民美国,这是一个涉及个人选择、国家发展、人才流动和情感认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尹希个人层面的选择与动机: 学术追求与资源: 尹希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其研究领域(如弦论、量子引力等)通常需要顶尖的科研设施、活跃.............
  • 回答
    费米实验室的缪子 g2 实验结果无疑是近年来粒子物理学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之一。简单来说,这个实验的最新数据,尤其是2021年和2023年公布的测量结果,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测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这是否“颠覆”了标准模型,或者“推翻”了它,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说,它让标准.............
  • 回答
    郭晓明博士的这番言论,无疑触及了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关于语言语法,更是将语言现象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深入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拆解其中包含的几个核心论点,并审视其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首先,郭博士将“日语语法”与“地缘政治命运”直接挂钩,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具有.............
  • 回答
    你提的这个观点,我能体会其中蕴含的那份失落感。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物理学的发展轨迹确实像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每一个里程碑都伴随着一种简洁而深刻的美感。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句话就解释了苹果落地和行星绕日,那种普适性和优雅,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用几何语言描绘.............
  • 回答
    关于金灿荣教授提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近10年物理系全部转金融”的说法,需要澄清几点:1. “全部转金融”是夸张或误读: 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世界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其物理系的研究水平和毕业生去向是多元的。虽然确实有不少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金融领域,但说“全部转金融”是不准确的。物理系依然.............
  • 回答
    在中科院物理所读研,如果目标是研二后申请美国博士(PhD),确实存在一条清晰且可行的路径。这需要周密的规划、扎实的学术积累以及有效的申请策略。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条道路的各个环节,尽量让内容真实、有血有肉,而不是一篇冰冷的指南。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博士申请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美国大学博士项目非常看重申请者.............
  • 回答
    毕业季的选择,这确实是让人纠结的岔路口。一边是安稳的体制内工作,一边是充满挑战的出国深造。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把这两个选择尽可能详细地掰开了讲,就好像是你我面对面聊天一样。选项一:成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并且是省会城市的在编教师咱们先聊聊这条路。 稳定性与保障: 这绝对是最大的卖点。成为一名省会城.............
  • 回答
    申请美国心理学博士,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条不紊的规划和扎实的准备。我帮你梳理一下,争取说到点子上,让你觉得这更像是一位过来人给你分享经验,而不是生硬的AI输出。第一步:找准方向,磨练心性在开始申请之前,你得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心理学? 是对人类行为的好奇?想解决心理健康问.............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跨专业申请美国心理学硕士这件事儿,我会尽量把能想到的都告诉你,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别被“跨专业”这三个字吓到。现在国外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对跨专业的学生是越来越友好的。很多项目都欢迎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他们看重的是你的潜力、你的学术基础以及你为什么想读心理学。所以,关键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国家主权、外交豁免以及实际的权力博弈。要回答“德国敢不敢扣押美国在德物资”,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首先,从法律和外交层面来看,情况会相当复杂。 外交豁免权是国际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驻在国不得搜查、征用或扣押使.............
  • 回答
    热力学统计物理的“美丽”之处,并非是那种直观的视觉之美,而是一种深刻的智慧之美、逻辑之美,是建立在对宏观世界奇妙秩序的洞察以及微观世界随机纷扰的巧妙联系之上的。要说它美,咱们得从几个层面细细品味。1. 从无序中发现秩序:微观的混沌,宏观的规律想象一下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一杯水,空气中的尘埃,甚至我.............
  • 回答
    金刻羽教授在《当下时刻,中国如何赢得全球信任》一文中提出的“中国应主动向美国提供医疗物资”的观点,无疑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核心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经济以及人道主义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一、 观点提出的背景与逻辑首先,理解金刻羽教授提出这一建议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触及了中美两国在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物价以及储蓄理念上的显著差异。美国人收入高且物价相对较低,但他们“不存钱”的说法需要更细致地解读,并且“除了股票”之外的消费去向也确实是很多人好奇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美国人收入高,但“不存钱”是一种误解,更多是消费结构和.............
  • 回答
    关于美国在二战期间通过《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援助盟国的物资,战后如何“归还”的问题,需要澄清的是,租借法案的核心精神并非强制性的物质归还,而是更侧重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解决方案。 战后的具体处理方式,更多地体现在债务偿还、资产出售、以及通过其他经济合作形式来“消化”这笔巨大的援助。.............
  • 回答
    在美国,传统意义上“彩礼”的概念并不像很多亚洲或非洲国家那样普遍且固定。婚姻更多地被视为两个独立个体结合的契约,而非家庭间的物质交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准备婚姻的过程中,经济上的贡献完全被忽略。相反,美国的婚姻经济准备方式更加多样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双方的共识。“彩礼”.............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历史的齿轮如果稍微偏转一点,结局或许就会截然不同。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如果二战时美国将援助苏联的物资大规模、直接地转移给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中国能否借此彻底将日本人赶出国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二战时美国援助苏联的物资”到底有多庞大,以及这些物资的性质。美国通.............
  • 回答
    二战时期,美国之所以能储备如此庞大的物资并展现出惊人的生产力,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偶然。简单来说,与其说美国“储备”了多少物资,不如说美国是那个时期全球“生产”和“供应”的最主要力量。首先,深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是关键的基石。美国在二战爆发前就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体系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