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8 所中医药院校被世界医学院名录除名?

回答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院校被世界医学院名录除名,这件事在医药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咱们得知道这个“世界医学院名录”是啥玩意儿。

这玩意儿,最权威的说法是指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医学教育和研究联合会(IMED)发布的《世界医学院名录》。这份名录主要收录的是被本国教育和卫生部门认可、且符合国际基本医学教育标准的医学院校。能被列入其中,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医学教育体系、教学质量、毕业生的资格等,在国际上是得到认可的。一旦被除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申请国外某些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行医资格、继续深造或者某些医学研究项目时,可能会遇到障碍,甚至直接失去资格。

那么,这次为什么会有8所中国中医药院校被从这个名录里“划掉”呢?

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虽然官方的详细解释可能没那么公开透明,但结合一些公开信息和行业内的讨论,咱们可以推测出几个关键点:

标准更新与适应性问题: IMED或者其代表机构(比如之前负责维护名录的FAIMER,现在这个职能好像整合到WHO里了)会定期更新收录的标准。医学教育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西医的科学方法、循证医学是国际医学的主流。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它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疗效评价标准,很多方面与西医的“金标准”存在差异。当名录的标准在不断与国际主流医学接轨、强调循证、标准化和可重复性时,一些按照传统模式运作的中医药院校,可能在某些方面未能完全达到这些更新后的要求。
“西医”标准下的“中医”教育: 很多时候,在国际化的评价体系中,往往是以西医的模式作为参照系。比如,课程设置上是否涵盖了大量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教学方法是否偏重于实验、临床实践的标准化,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融入国际医学体系。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式,如何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又能被主流的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所接纳和评价,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可能有些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向国际化、标准化靠拢,以证明其教育质量能够被国际广泛认可。
信息申报与沟通的不足: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院校在向IMED申报信息时,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或者申报材料未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教学水平和国际认可度。名录的维护需要机构的积极配合,如果信息不完整或者不符合格式要求,也可能导致被排除。
特定评估周期和遗漏: 有时候,这种名录的更新并非一蹴而就,可能是在某个评估周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前面提到的标准、申报等),某些学校被暂时移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校质量“一夜之间”下降,而是可能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未能满足审查要求。

这件事对中国中医药教育和发展意味着什么?

首先,这无疑是一个警示。它提醒我们,在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国内的认可,更要注重提升其国际化水平,与国际主流医学教育标准接轨。

挑战与压力: 对于被除名的院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业生在海外求学、执业的道路可能会受阻。这也会对院校的声誉和招生(尤其是国际招生)产生负面影响。
机遇与反思: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院校可以借此机会审视自身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是否跟得上时代发展和国际要求。如何将中医药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出既懂中医又符合国际规范的医学人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但如何让这门古老的医学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可,并真正融入国际医学体系,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涉及到学术体系的构建、标准的统一、人才的培养、疗效的科学验证等方方面面。

咱们怎么看?

我认为,看待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用“全盘否定”或者“不屑一顾”的态度。

不应过度解读为“中医药不行”: 首先要明确,被除名不等于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一无是处”,更不等于中医药本身没有价值。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关键在于,如何在国际化的评价体系下,更清晰、更科学地展示其价值和水平。
需要理性审视和积极改进: 对于被除名的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相关国际机构沟通,了解具体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这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提升科研能力,特别是加强对中医药疗效的科学验证和数据积累,使其能够更好地被国际医学界理解和接受。
长远来看,这是推动发展: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压力”反而可能成为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的催化剂。只有正视问题,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让中医药这颗“中国国粹”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总而言之,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被世界医学院名录除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以及院校的国际化能力。我们既要理解其潜在的影响和挑战,更要从中看到改革和发展的机遇,以更开放、更科学的态度,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背后的原因就是,西方理解的“Medicine”和中国人理解的“医学”有概念上的区别。

调整名录是全世界范围医师资格准入和分类管理的需要。中国语境下常说的的“医学”是个大类,不仅中医,口腔、基础、预防、影像技术等均属于这个大类。但在西方(或者说全球,不只是发达国家)背景下,一所Medical School必须要能开设Medicine的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包含作为一个“Doctor”或者“Physician”的课程内容,翻译到中国,这就是说一个“医学院”必须要有“西医临床”专业,授予医学学士或医学博士这样的学位,才能叫医学院,而口腔、预防、药学这样的内容是不算的。传统医学、自然疗法、补充和替代医学也有专门的分类和管理,并不能直接算成是“Medicine”。只要是一个不开设学位项目培养西医大夫的学校,在西方语境下,就不列入Medical School。类似地,韩国传统医药学校也不在名录里,参见新闻报道链接。[1]

不用说中医专业,没有西医临床的其他院校都不一定会在这个名单里,包括主要进行药科和口腔科训练的学校。例如,中国的药科大学有若干所,但搜索药科大学(用“pharm”搜)的话,这个目录上我目前就搜出一个广东药科大学,具体信息是这个学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学位项目的信息。一个学校的西医临床之外的专业情况是什么样,这个名录是不会关注的。

这个目录是要用来给其他国家的医师准入考核系统做参考的。例如美国USMLE[2]

a medical student officially enrolled in, or a graduate of, a medical school that is outside the US and Canada, listed in the World Directory of Medical Schools as meeting ECFMG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hat meets other eligibility criteria of the ECFMG.

即便是在中国,我们也有如下规定,参考《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3]

临床医学(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一个本科学中医的人,即便学过一些现代医学课程,也是不能跨专业,考西医临床执照的,就像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也不能考西医临床执照一样。

全世界通行的习惯就是,医生(或者说西医师)的行业准入对从业者的本科学历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不是自学成才或者半路出家就能考执照。要有一个Bachelor of Medicine,或者像美国一样本科学其他专业,然后拿一个MD,这是通行的做法。如果一个理工科学校的学生学习生物、材料、生物医学等专业,他自然也可以在以后去国外的医学院做研究,但是也普遍没法考这个国家的西医执照。在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的中国,也或多或少地遵循类似原则,把不同专业的执照和准入系统分开了。

进一步说,把专业门类和执业范围分清楚也是目前国内通行的逻辑,并不仅限于行业准入。例如,中国目前对西医师开中药(包括中成药)都做出了限制,两个系统各自有一定的行业准入了。参见《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4]

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因此,各个专业门类区分清晰是目前国内外管理共同采用的原则,这次的操作是有一套逻辑的,并不是一刀切地把所有中医药大学都从目录里去掉了。目录里还有许多中医院校,目前我们了解的信息是,这些学校有开设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所以自然是可以放在目录里的。如果中医药大学需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可以利用国内外的平台,自己联合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乃至其他补充替代医学门类的学校,自己做一套全球的认证体系出来,给针灸等疗法建设一套国际接轨的认证体系,完全用不着和纯粹教授西医课程的医学校挤在一个名单里。

即便学校在这个名录里,如果专业不对口,照样很难有资格参加其他国家的西医资格考试。西方国家的医师准入系统本身就更容易认可西医专业的学历。一个人如果本科毕业获得了中医学位,如果以国际学生得身份考国外的医师执照,在做学历认证和审查的时候,依然很可能是过不了的,因为专业不符合要求。就像如果本科是目录中的学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即便在医院做过很多工作,结果也依然很可能通不过审查一样,和所在的学校没有直接关系。

话又说回来,不在这个名录里不代表中医药大学没有学术地位。中医药大学目前在世界大学的学术排名里,依然是可以上榜的,这个名录也不影响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在国际发表论文。如果是做其他没有医生这么高专业壁垒的工作,或者进行相关的研究,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也不会受到太多限制。如果想申请做其他方向的学术研究、出国留学等,学校和机构更不会参考这个目录。去医学院做研究和教学工作,用不着都要从“医学院”毕业。

目前看来这次这个目录主要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医师执照和行业准入。中医院校出国考西医执照的,人不算多。出国做中医诊疗,另有执照和准入系统,同样不太受影响。出国留学,我也没有看出明显的影响。

有的人觉得这个决策不合理,那么,你们觉得中医专业的人不能考西医执照(西医院校非临床专业的人还不能考西医执照呢),西医没有培训不能开中药,这些国内现行的规定合理吗?

参考

  1. ^ http://www.koreabiomed.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4969
  2. ^ https://www.usmle.org/bulletin/eligibility/
  3. ^ http://www.nhc.gov.cn/xxgk/pages/viewdocument.jsp?dispatchDate=&staticUrl=/yzygj/s3577/201403/03c9ff9de89f4fcfa162553d5a329339.shtml&wenhao=国卫医发﹝2014﹞11号&utitle=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EF%BC%882014版%EF%BC%89》的通知&topictype=&topic=&publishedOrg=医政医管局&indexNum=000013610/2014-00091&manuscriptId=03c9ff9de89f4fcfa162553d5a329339
  4. ^ http://www.gov.cn/fuwu/2019-07/02/content_5405241.ht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院校被世界医学院名录除名,这件事在医药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咱们得知道这个“世界医学院名录”是啥玩意儿。这玩意儿,最权威的说法是指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医学教育和研究联合会(IMED)发布的.............
  • 回答
    鸡蛋牛奶是“城市生活的祸害”?—— 一位北中医教授的惊人论断及其背后考量近日,一则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某教授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波澜:“鸡蛋和牛奶是城市生活的祸害”。这个说法听起来颇为触目惊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营养观念大相径庭。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教授抛出如此极端的论断?他的依据又在哪里?这背.............
  • 回答
    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发表的题为《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文章,其背后所引发的讨论和思考是相当丰富且复杂的。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文章的提出与背景:首先,这篇文章的出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话题性”。它将一个在现代物理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概念——“量子纠缠”,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11 月 11 日上午发生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的那场令人痛心的实验室爆燃事故。首先,我得说,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真是沉甸甸的。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地方,一个培养未来医药人才的摇篮,却发生了这样意外而危险的事件,这本身就足够让人震惊和深思。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初步的“是什么”事.............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的暴行”视频,这一问题涉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信息战的特征以及国际社会的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视频的来源 冲突背景: 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两州)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
  • 回答
    关于抖音用户“李赛高(佤邦)”被封号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较为有限,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账号主体身份 “李赛高”可能是某位公众人物或网红,而“佤邦”可能与其身份或背景有关。佤邦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曾与中国存在复杂关系,涉及民族、历史、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