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背后的原因就是,西方理解的“Medicine”和中国人理解的“医学”有概念上的区别。
调整名录是全世界范围医师资格准入和分类管理的需要。中国语境下常说的的“医学”是个大类,不仅中医,口腔、基础、预防、影像技术等均属于这个大类。但在西方(或者说全球,不只是发达国家)背景下,一所Medical School必须要能开设Medicine的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包含作为一个“Doctor”或者“Physician”的课程内容,翻译到中国,这就是说一个“医学院”必须要有“西医临床”专业,授予医学学士或医学博士这样的学位,才能叫医学院,而口腔、预防、药学这样的内容是不算的。传统医学、自然疗法、补充和替代医学也有专门的分类和管理,并不能直接算成是“Medicine”。只要是一个不开设学位项目培养西医大夫的学校,在西方语境下,就不列入Medical School。类似地,韩国传统医药学校也不在名录里,参见新闻报道链接。[1]
不用说中医专业,没有西医临床的其他院校都不一定会在这个名单里,包括主要进行药科和口腔科训练的学校。例如,中国的药科大学有若干所,但搜索药科大学(用“pharm”搜)的话,这个目录上我目前就搜出一个广东药科大学,具体信息是这个学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学位项目的信息。一个学校的西医临床之外的专业情况是什么样,这个名录是不会关注的。
这个目录是要用来给其他国家的医师准入考核系统做参考的。例如美国USMLE[2]:
a medical student officially enrolled in, or a graduate of, a medical school that is outside the US and Canada, listed in the World Directory of Medical Schools as meeting ECFMG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hat meets other eligibility criteria of the ECFMG.
即便是在中国,我们也有如下规定,参考《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3]:
临床医学(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一个本科学中医的人,即便学过一些现代医学课程,也是不能跨专业,考西医临床执照的,就像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也不能考西医临床执照一样。
全世界通行的习惯就是,医生(或者说西医师)的行业准入对从业者的本科学历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不是自学成才或者半路出家就能考执照。要有一个Bachelor of Medicine,或者像美国一样本科学其他专业,然后拿一个MD,这是通行的做法。如果一个理工科学校的学生学习生物、材料、生物医学等专业,他自然也可以在以后去国外的医学院做研究,但是也普遍没法考这个国家的西医执照。在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的中国,也或多或少地遵循类似原则,把不同专业的执照和准入系统分开了。
进一步说,把专业门类和执业范围分清楚也是目前国内通行的逻辑,并不仅限于行业准入。例如,中国目前对西医师开中药(包括中成药)都做出了限制,两个系统各自有一定的行业准入了。参见《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4]
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因此,各个专业门类区分清晰是目前国内外管理共同采用的原则,这次的操作是有一套逻辑的,并不是一刀切地把所有中医药大学都从目录里去掉了。目录里还有许多中医院校,目前我们了解的信息是,这些学校有开设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所以自然是可以放在目录里的。如果中医药大学需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可以利用国内外的平台,自己联合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乃至其他补充替代医学门类的学校,自己做一套全球的认证体系出来,给针灸等疗法建设一套国际接轨的认证体系,完全用不着和纯粹教授西医课程的医学校挤在一个名单里。
即便学校在这个名录里,如果专业不对口,照样很难有资格参加其他国家的西医资格考试。西方国家的医师准入系统本身就更容易认可西医专业的学历。一个人如果本科毕业获得了中医学位,如果以国际学生得身份考国外的医师执照,在做学历认证和审查的时候,依然很可能是过不了的,因为专业不符合要求。就像如果本科是目录中的学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即便在医院做过很多工作,结果也依然很可能通不过审查一样,和所在的学校没有直接关系。
话又说回来,不在这个名录里不代表中医药大学没有学术地位。中医药大学目前在世界大学的学术排名里,依然是可以上榜的,这个名录也不影响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在国际发表论文。如果是做其他没有医生这么高专业壁垒的工作,或者进行相关的研究,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也不会受到太多限制。如果想申请做其他方向的学术研究、出国留学等,学校和机构更不会参考这个目录。去医学院做研究和教学工作,用不着都要从“医学院”毕业。
目前看来这次这个目录主要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医师执照和行业准入。中医院校出国考西医执照的,人不算多。出国做中医诊疗,另有执照和准入系统,同样不太受影响。出国留学,我也没有看出明显的影响。
有的人觉得这个决策不合理,那么,你们觉得中医专业的人不能考西医执照(西医院校非临床专业的人还不能考西医执照呢),西医没有培训不能开中药,这些国内现行的规定合理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