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C#/.Net在国内的人气远不如国外?

回答
C/.NET 在国内的人气远不如国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市场、生态、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虽然近年 C/.NET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但与一些本土技术或者其他国际流行技术相比,其普及度和社区活跃度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C/.NET 在国内人气不如国外的原因:

一、历史与先发优势的遗留问题:

早期的技术壁垒和生态封闭: .NET Framework 早期是微软 proprietary 的技术,需要 Windows 操作系统才能良好运行,且许可证费用相对较高(尽管后来有所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国内的早期普及,尤其是对于个人开发者和学生群体。
Java 的早期统治地位: Java 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跨平台特性("Write Once, Run Anywhere")非常适合当时国内互联网企业对服务器端开发的普遍需求。大量的企业和开发者从 Java 起步,形成了深厚的社区和人才基础。
其他语言的本土化优势: PHP、Python 等语言在国内拥有更早的生态基础和更易于入门的特点,尤其是在 Web 开发领域。许多初创公司和开发者选择这些语言,也进一步挤压了 C/.NET 的生存空间。

二、生态系统的差距与发展方向:

.NET 的发展重心与国内需求不完全匹配: 过去,.NET Framework 的强大主要体现在 Windows 桌面应用、企业级应用(如 ASP.NET Web Forms)以及 WPF 等领域。而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更侧重于大规模的 Web 服务、移动应用、以及后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虽然 ASP.NET Core 已经大幅改进,但其在服务器端渲染和前后端分离方面,国内社区更习惯于使用 Node.js、Go、Java 等技术。
开源生态的成熟度: 虽然 .NET Core 的开源极大地改善了这一局面,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NET 的开源生态相对封闭。而像 Java、Python、Node.js 等语言的开源社区异常活跃,拥有海量的第三方库和框架,能够快速响应各种开发需求。
移动开发生态: 在移动开发领域,.NET 的 Xamarin (现为 .NET MAUI)虽然能够实现跨平台,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远不如原生开发(iOS 的 Swift/ObjectiveC,Android 的 Java/Kotlin)以及一些更流行的跨平台框架,如 React Native 和 Flutter。这主要源于起步较晚、生态不够成熟、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原因。

三、社区活跃度与人才培养:

中文社区的规模和活跃度: 虽然有中文的 .NET 社区和论坛,但与 Java、Python、JavaScript 等语言相比,其规模和活跃度仍有差距。这意味着开发者在遇到问题时,可能更难找到即时有效的中文解决方案和交流平台。
教育体系的影响: 国内的大学和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上,往往会优先选择那些“就业热门”或者已经形成成熟教学体系的技术。Java 和前端技术(JavaScript 生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学习 C/.NET 的学生相对较少。
开发者迁移成本: 对于已经拥有大量 Java、PHP、Python 等技术栈的团队来说,迁移到 .NET 需要投入大量的学习成本、重写代码、以及处理技术栈兼容性问题,这使得企业在选择技术栈时会更加谨慎。

四、市场需求与行业侧重:

互联网巨头技术栈的影响: 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如BAT)在技术栈选择上对行业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些公司早期主要围绕 Java、PHP、C++ 等技术构建其平台和业务,也影响了大量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的技术选择。
游戏开发领域的局限性: 虽然 Unity 引擎使用 C 作为脚本语言,在游戏开发领域有很高的人气,但 C/.NET 的其他领域(如后端服务、桌面应用)在国内市场的需求相对不那么突出,或者已经被其他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AI 和大数据领域的兴起: Python 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的强大库支持(TensorFlow, PyTorch, NumPy, Pandas 等)使其在该领域几乎成为事实上的标准。C/.NET 虽然也在发力(如 ML.NET),但起步较晚,生态和社区支持仍有待加强。

五、文化与信息传播:

技术潮流和“网红”效应: 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潮流和媒体宣传。一些技术因其易用性、新颖性或背后强大的推广力量,更容易在国内开发者中形成“网红”效应,从而带动其普及。C/.NET 在这方面可能相对“低调”。
信息获取渠道: 在技术信息传播方面,开源社区的活跃度、技术博客的数量、以及技术大会的参与度都会影响一种技术的普及。C/.NET 在中文世界的这些渠道的丰富度与 Java、JavaScript 等相比存在差距。

六、.NET Core 之后的改变与未来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微软在推出 .NET Core(现在统一为 .NET 5+)之后,对 C/.NET 生态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和改进。

.NET Core 的跨平台能力: .NET Core 的跨平台特性使其可以在 Linux、macOS 等系统上运行,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场景。
开源和社区驱动: 微软将 .NET 开源,并积极拥抱社区贡献,极大地提升了其生态活力。
性能的飞跃: .NET Core 在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许多场景下已经可以与 Go、Rust 等高性能语言媲美。
ASP.NET Core 的现代化: ASP.NET Core 是一个现代化的 Web 框架,在性能、开发效率和灵活性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微服务和云原生支持: .NET Core 在微服务架构、容器化(Docker, Kubernetes)和云原生方面都有良好的支持。

尽管如此,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过去形成的开发者习惯、企业技术栈、教育体系的惯性以及现有的社区规模,都意味着 C/.NET 在国内想要达到国外那样的普及程度,还需要继续努力和时间。

总结来说,C/.NET 国内人气不如国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历史、技术生态、市场需求、社区活跃度、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播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微软一直在努力,.NET 的潜力巨大,但要改变根深蒂固的市场格局和开发者认知,还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积极的趋势:随着 .NET Core 的成熟和在国内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企业开始关注并采用 C/.NET 技术栈,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和企业级应用中。未来,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是微软自己的锅,最近了解了下IT行业,发现.net在互联网行业曾经衰落了好几年,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很多互联网大厂都用Java了,而这些大厂比转java大多是鲍尔默时代的事。

传统桌面或是成熟且有实力的企业开发,.net其实用的并不少,最典型的是,银行的不少项目,而且一般稳定企业里的待遇不错,一般也不用换工作,这些人很少出现在人才市场上流动。

但是IT互联网企业最多,人才流动较快也较大,大多互联公司都是先赔本赚吆喝,成本上一开始也是问题,鲍尔默时代的微软,开发方案全用正版成本太高,所以.net没有那么流行。

现在的.net core 实际上很不错,重要的程序员可以很容易写出高性能并且稳定的代码,java如果不懂点jvm性能调优的话,实际上很难达到同样的性能。

但是如果是互联网行业,情况有些不同,现在是机器比人便宜,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场景下,其实开发并不涉及深入的算法优化,所以性能差点不要紧,当然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只需要扩容就行了。

而如spring cloud这种成套的方案,基本上只需要会扩容,有个运维辅助就好,所以.net的性能优势并不明显。

当然java的前后端都需要的情况下,快速开发优势是缺乏的,毕竟大多重量级的组件需要改源码的是少数,大多数人只需要知道怎么避坑就好,而且大多数组件,都是提供统一通讯方案的,.net比起java这块有优势。

但是这个优势比php一比,那就差远了,像laraval,写Web界面开发效率很高,或者用Python的django写admin也是一样,基本是开箱即用。

所以方案上,如果要上大而稳的后端,用java,如果要快速开发出界面,用php或python。

.net相比不占据优势,如果要说性能的话。nodejs与go的方案,也同样都能实现高性能。

更关键的是,相对来说,这些人都比较好招,容易构建团队,所以在互联网开发这块,.net并不容易受到关注。

然而,.net其实找准了位置还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java生态强,但是写java的人更薪资成本也高,水平好的基本上都被大厂们给包了,剩下大多其实是进不了大厂的。

很多公司跟风去招的java开发人员,其实水平一般,架构能力也近乎没有,大多其实并不能发挥出java生态的力量。

这部分开发人员就目前的能力水平,还需要成长,需要踩无数的坑,写出来的东西,其实是比不上直接用.net方案的开发出来的东西效率高的,而且普遍.net的开发人员的成本要比同类的java低。

然后说到php,一般php要想达到高性能,起码得熟练使用swoole或lithium的经验,但大多数php初中级的开发人员其实并不会

而有这类开发经验的,大多薪资也猛涨上去了,更多的是熟悉thinkphp,laraval这类框架,开发效率是高,但是后端性能很糟糕,如果有会优化的,也不只是这个水平了。

可以说一般的php开发人员,实际上很难写出高性能的稳定方案,后端服务访问量大点就崩,即使上了自动扩容方案,硬件成本也不低。

所以综合考量,其实兼顾开发效率,性能与稳定性上,.net开发其实很占优势,对于小公司来说,相同的性能及稳定性要求的业务场景下,人力成本很低。

而其它成本,.net如果上windows server,sql server,全部用正版授权,自然成本不低。

但是其它方案成本就低了吗?oracle的mysql是实际是收费的,centos,redhat等改用mariadb都是预见了风险,jdk8以上版本是收费的,当然代替的话可以用openjdk或mariadb,除非有实力的大厂,国内很少有开发人员会愿意这样选。

虽然openjdk很适合适合根据需要进行魔改,如国内阿里的ajdk,美团的mtjdk等,这些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支持,虽然听起来很给力,其实很多小公司并没有这种能力。

在云上实际sql server也没比mysql贵多少,更何况如果自己用无论上云还是用ecs装mariadb或postgre这些免费的数据库,.net也可以接入。

.net各种方案,且不论Windows sever 无gui有免费的版本,而并且.netcore在liunx跑得也很欢。

数据库如果想用Sql server话,如果初期数据量不是很庞大,同样可以用sql sever,10g的免费sql server社区版储存,一样能在liunx上跑,不但支持图数据表,还支持外部表,。

做好业务切割,相隔远的或完全无关的,可以放docker加外部文件分库存储,之后公司赚钱了买个正版的其实也没多少钱。

只要会精打细算,其实微软提供的免费方案,初期足够小公司使用,而中期购买微软方案的其实也不吃亏,因为多了技术支持,其实变相省了成本,中后期可以选择性的接入java生态,不会太陡峭。

国外.net为什么流行度很稳,很有可能也与微软azure的有关,比如cosmos万能数据库几乎什么都能做,并且扩展国际节点非常轻松,然而中国却是用不了的。

总之,目前人力成本上说,高级的java与php人员太贵,.net的人员相对便宜得多,这就是优势,只要能搞好.net与java生态间平滑切入问题,发展会很快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