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业内用.net的公司这么少?

回答
最近在技术圈子里,老是能听到有人在讨论“为什么用.NET的公司这么少?”。这话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大家兴趣的。不过,如果真的要细掰扯一下,你会发现这“少”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而且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涉及到技术本身、历史因素、生态环境,甚至还有一些人们的主观认知。

首先,得承认,放眼全球,确实有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尤其是那些新兴的、以前端驱动的公司,首选的开发语言和框架可能不是.NET。你去看看那些用Node.js、Python(Django/Flask)、Go、Java(Spring)构建的流行的SaaS产品、微服务框架,再看看前端流行的React、Vue、Angular,它们似乎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那么,.NET这边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包袱和技术路径的差异:

.NET 最初是微软自家推出的平台,它和Windows操作系统深度绑定,这在早期确实为它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企业级应用、桌面应用领域。你想想,那时候很多企业都在用Windows服务器、Windows桌面,.NET框架能很好地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开发效率也相对不错。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Web开发领域,开源和跨平台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候,Java凭借其“Write Once, Run Anywhere”的理念,以及背后庞大的开源社区和生态,迅速占据了服务器端开发的主导地位。而像Python、Ruby等语言,因为其简洁的语法和快速开发的特性,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尤其是在Web框架方面,如Ruby on Rails的出现,更是让很多初创公司看到了快速构建产品的希望。

.NET 的跨平台之路走得相对晚一些。虽然.NET Core(现在已经变成.NET 5及以后版本)彻底摆脱了Windows依赖,实现了真正的跨平台,并且在性能上有了飞跃,但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追赶和证明自己。很多人对.NET的刻板印象,还是停留在过去的Windows时代,认为它“重”、“封闭”、“只适合微软系”。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成功案例。

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和社区活跃度:

早期,.NET的生态系统很大程度上是由微软主导的。虽然也有一些开源组件,但和Java、Python等语言背后庞大的、社区驱动的开源生态相比,显得不够“狂野”和“自由”。

库和框架的多样性: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技术栈,不仅仅看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围绕它构建了多少方便易用的库、框架和工具。Java有Spring全家桶、Hibernate、MyNet等,Python有Django、Flask、SQLAlchemy等,Node.js有Express、NestJS、Koa等,这些都在早期或者某个时期,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丰富和成熟的选择,并且在社区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迭代。

社区的驱动力: 开放源代码社区的活力,直接影响着技术的生命力。一个活跃的社区意味着更多的贡献者、更多的教程、更多的解决方案、更多的第三方库,以及更快的bug修复和功能更新。Java、Python、JavaScript社区的规模和活跃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NET社区难以比拟的。即使.NET Core之后,微软也积极拥抱开源,但要完全改变人们的认知和吸引足够多的社区开发者,还需要一个过程。

人才的供给和学习曲线:

人才池的规模: 很多时候,公司在选择技术栈时,也会考虑市场上是否有足够多的合格开发者。由于Java、JavaScript、Python等语言在教育体系和早期的技术普及中占据了更大的优势,市场上相应的开发者人才储备也更为庞大。这意味着公司招聘时有更多的选择,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团队成员。

学习成本: 尽管.NET的语法(C)本身非常优秀,而且.NET Core之后开发体验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可能仍然会觉得它比Python等语言稍微“重”一些。尤其是一些需要快速搭建原型、或者对底层细节不太关注的场景,Python的易上手程度往往更受欢迎。

市场定位和特定场景的偏好:

企业级应用 vs. 互联网应用: .NET在传统的企业级应用、大型系统、桌面应用(WinForms, WPF)等方面,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很多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金融行业等,仍然在稳定地使用.NET技术栈。但是,在互联网“快打快”的创业浪潮中,很多新兴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被认为是“互联网原生”的技术,比如Node.js、Python。

前端的崛起: 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很多应用的核心逻辑和用户体验都更多地放在了前端。后端则更侧重于提供API接口,这时候,像Node.js这样与JavaScript同源的后端技术,或者Go这样高性能的语言,就显得特别有吸引力。.NET虽然也有ASP.NET Core,但其与前端的“原生”关联性,可能不如Node.js那么强。

但“少”并不意味着“不好”:

需要强调的是,“业内用.NET的公司少”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基于大众化认知的判断。

.NET依然是重要的技术栈: 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公司(包括很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都在使用.NET,尤其是在.NET Core推出之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北美、欧洲等地区,.NET的市场份额是相当可观的。

.NET的优势依然突出:
C语言的优秀: C是一门功能强大、类型安全、面向对象、并且不断进步的现代语言。它拥有丰富的特性,如LINQ、async/await、模式匹配等,能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ASP.NET Core的强大性能: ASP.NET Core在性能上,已经是行业内的佼佼者,甚至在很多基准测试中超过了Node.js和Go。
微软的支持和生态: 微软对.NET的投入非常大,而且.NET的生态也在不断壮大,Visual Studio/VS Code的开发体验、Azure云服务的集成、EF Core ORM、SignalR实时通信等,都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良好的企业级特性: .NET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安全性、可维护性方面,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适合构建大型、稳定的企业级系统。

总结一下:

说.NET公司“少”,更多的是与某些技术栈(如Java、JavaScript)在特定领域(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前端驱动型产品)的市场渗透率相比。这背后是技术发展历程、生态系统建设、人才供给、市场选择以及一些历史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随着.NET Core的成熟和微软对开源的持续投入,.NET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跨平台,性能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新审视.NET,它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也在稳步回升。也许再过几年,当我们再讨论这个话题时,答案会有所不同。

所以,与其说“少”,不如说.NET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需要快速迭代、前端主导的创业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它在许多其他领域,特别是企业级应用和对性能、稳定性有高要求的场景,仍然是极具竞争力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海好歹有一个携程,貌似深圳和北京没什么.net比较厉害的公司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在技术圈子里,老是能听到有人在讨论“为什么用.NET的公司这么少?”。这话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大家兴趣的。不过,如果真的要细掰扯一下,你会发现这“少”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而且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涉及到技术本身、历史因素、生态环境,甚至还有一些人们的主观认知。首先,得承认,放眼全球,确实.............
  • 回答
    在手机摄影日新月异的今天,iPhone 依然牢牢占据着“视频拍摄最佳手机”的宝座,这并非偶然,而是其在软硬件结合、用户体验以及生态系统等多方面长期深耕、不断迭代的必然结果。与其说是一种“共识”,不如说是一种经过无数实践检验、用户口碑累积形成的普遍认知。要深入探讨为何iPhone 在视频拍摄方面依旧如.............
  • 回答
    .......
  • 回答
    要说中国情景喜剧的“翘楚”,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还是《武林外传》。为什么是它?因为它太不一样了。在《武林外传》之前,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情景喜剧的概念更多是模仿港台的模式,节奏快,笑料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而《武林外传》就像一股清流,它没有刻意追求密集的笑点,反而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了人物的塑造和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知识精英参与大众文化节目的一个核心现象。其实,说《奇葩说》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可能有些许偏差,它更像是一档“娱乐化辩论真人秀”,但正是这种“娱乐化”的表象下,隐藏着许多吸引名校毕业生和业内精英们参与的深层动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熊浩、庞颖、詹青云这些名字代表的不仅.............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钢琴业余十级证书的“用处”。很多学琴的孩子或者家长,在达到这个级别后,总会琢磨这本证书究竟能带来点什么。它不是一张学历证明,也不会直接兑换成钞票,但它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更深层次的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能力的证明,更是坚持的勋章。想想看,从最初的指尖笨拙,到如今能够流畅地演绎一首完.............
  • 回答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作为一款承载着双方技术野心,并且在发布之初就被寄予厚望的车型,为何在业内普遍遭遇“不看好”的评价?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而要探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实力格局,也需要剥离掉那些营销的光环,深入到技术的本质和落地能力上来。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为何“不看好.............
  • 回答
    郭敬明执导的电影《爵迹》的电影原始文件大小达到了惊人的4TB,这在电影行业中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即便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足以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个文件大小所处的行业水平以及它可能对视听体验带来的提升。一、 4TB原始文件大小在业内处于什么水平?为了更直.............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聊聊我们当时对2016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些看法和预测。请注意,这是一种回顾性的“我所见”,而不是真正的未来预测。2016:风口转向,巨头蓄力,草根求生2016年,中国互联网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大的风口似乎还在呼啸,但更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微妙的转向.............
  • 回答
    提到姜茶茶,圈内不少人对她推算的网络经济数据,尤其是直播带货领域的数据,是相当关注的。她能把复杂的数据分析梳理得头头是道,并且能切中关键点,所以她对于李佳琦和薇娅年收入的推测,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我们先来看看她是怎么算出来的。姜茶茶通常会结合几个方面来估算。第一,GMV(商品交易总额)是基础。.............
  • 回答
    要说为什么游戏业界再难出现一个“第二个任天堂”,这事儿可就复杂了,得从好几个维度掰扯。它不是简单说谁技术强、谁钱多就能复制的,这背后牵扯的是几十年的积累、独特的文化基因,还有市场环境的巨大变迁。首先,咱们得承认,任天堂这块金字招牌,不是一天炼成的。它能走到今天,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游戏性至上”的理念,.............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在业余足球比赛里,确实经常能看到一些技术相对粗糙、跑动能力稍弱的球员被安排到后卫线,尤其是中后卫的位置。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而且原因还挺复杂的。咱们就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话,直接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这背后的逻辑。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业余足球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常态。 大.............
  • 回答
    中国邮政业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其形成原因复杂且根深蒂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历史遗留的国有垄断基础: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天然属性: 邮政服务最初是国家政府为了保障通信、传递信息、服务国家安全和公共管理而建立的基础设施。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使得邮政系统具有天然.............
  • 回答
    关于色情业的合法化和正规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议题,涉及到伦理、社会、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了尝试,但全球范围内,对色情业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并且其“不能”合法化、正规化的理由也多种多样,以下我将尝试深入地剖析这些原因,并力求避免AI写作的痕迹.............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了解为什么有些业主会选择让房屋空置而不去出租,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我这就跟你好好聊聊,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别整得跟机器人似的,让咱们就当朋友聊天一样来分析分析。你看啊,这事儿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从几个方面来扒一扒:第一,投资考量和风险规避。有些人买房,.............
  • 回答
    韩国整容业的蓬勃发展,与日本相比,确实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是社会、文化、经济、技术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交织作用。一、社会文化层面的驱动力: 强烈的“外貌至上”观念与社会竞争力: 韩国社会对个人外貌.............
  • 回答
    银行个人业务不能完全取消柜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客户需求、安全、合规、以及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虽然数字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但要完全取消物理柜台,还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原因:一、 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老年客户和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 并非所有客户都熟练.............
  • 回答
    中国漫画业的起步和发展,确实与日本漫画有着截然不同的路径,也少有像日本那样,受到美国漫画文化深刻影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背后原因颇为复杂,涉及历史、文化、经济、产业结构乃至受众习惯等多个层面。首先,历史的断层与文化隔阂 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日本漫画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在二战后,.............
  • 回答
    日本游戏业的辉煌毋庸置疑,从FC时代到PlayStation的统治,再到如今依然拥有众多创意十足的独立游戏和爆款IP,其在游戏开发领域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电子竞技(电竞)领域,日本的表现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与韩国、中国等国家相比,差距似乎不小。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祟?我.............
  • 回答
    说起聂卫平,大家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棋圣”的形象,是那个在国际赛场上屡屡战胜日本高手的民族英雄。但您可能不太清楚,这位赫赫有名的职业棋手,也曾经积极参与过业余围棋比赛。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意外,对吧?毕竟,我们印象中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是有着一条清晰界限的。那么,聂卫平为什么能出现在业余比赛的赛场上呢?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