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银行个人业务不能完全取消柜台?

回答
银行个人业务不能完全取消柜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客户需求、安全、合规、以及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虽然数字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但要完全取消物理柜台,还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原因:

一、 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老年客户和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 并非所有客户都熟练掌握智能手机或电脑。老年人、部分残障人士或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的群体,仍然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取消柜台会剥夺他们使用银行服务的权利,造成金融排斥。
复杂业务的咨询和办理需求: 并非所有业务都能完全数字化。例如,大额存款、复杂贷款(如抵押贷款、商业贷款)、遗产继承、涉外业务、理财咨询、投资规划等,通常需要更深入的解释、个性化的建议和人工的核实,尤其是在涉及金额较大或条款复杂的情况下。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与银行工作人员的直接沟通来确保理解和准确办理。
信任和情感连接: 对于一些客户而言,尤其是那些长期与银行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客户,他们可能更看重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和情感连接。柜台服务提供了一种人情味,能够增强客户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突发情况和意外处理: 当客户遇到账户被冻结、银行卡丢失、交易异常等突发情况时,往往需要立即得到人工支持和解决方案。自助渠道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这些紧急需求。
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考量: 部分客户可能出于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担忧,不愿意在公共场合通过自助设备进行敏感操作。他们更倾向于在相对私密和受控的柜台环境中完成业务。

二、 业务复杂性和合规性要求

高风险业务的识别和风控: 银行的许多业务,特别是涉及大额资金流动、反洗钱(AML)、反恐融资(CTF)等,需要严格的客户身份识别(KYC)、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人工柜台在这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人工防火墙”角色,能够通过观察客户的行为、言语以及与客户的互动来识别潜在的风险。完全依赖自动化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疏漏。
法律法规的约束: 许多金融业务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了特定的办理流程和文件要求。例如,某些业务可能需要签署纸质合同,进行公证,或提供额外的身份证明。这些环节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电子化和自动化。
异常交易和风险预警: 柜台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发现一些系统可能难以识别的异常交易模式,例如客户的行为举止异常、同行人的异常反应等,这些都可能涉及欺诈或洗钱等风险。
业务流程的适配性: 银行内部的业务流程是多年积累和演变的结果,许多流程与物理柜台的设置紧密相关。要将所有业务完全迁移到线上或自助渠道,需要对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升级,这既耗时又耗力,且可能引入新的技术风险。

三、 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

系统故障和技术故障: 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任何信息系统都可能发生故障、宕机或网络中断。如果完全取消柜台,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将导致所有客户的业务都无法办理,对银行运营和客户满意度造成毁灭性打击。
网络安全和数据泄露风险: 虽然线上渠道方便快捷,但也伴随着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人工柜台至少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隔离的操作环境,减少了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的风险。
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当前的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识别)虽然越来越普及,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需要人工辅助进行身份核验,以确保绝对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关键或高风险业务中。

四、 成本效益和过渡性安排

大规模技术投入的成本: 要实现所有业务的线上化和自动化,需要巨额的技术研发和系统升级投入,包括开发新的应用程序、维护复杂的后台系统、培训技术人员等。银行需要审慎评估这些投入的成本效益。
客户迁移成本: 将所有客户引导至线上渠道并非易事,需要持续的营销和教育投入,以帮助客户适应新的服务模式。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时间。
部分场景的效率: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特定业务的办理,例如简单的咨询或信息查询,柜台的效率可能并不比线上渠道低,特别是当排队时间不长时。完全取消柜台可能会牺牲部分场景的便利性。
社会责任和就业考量: 银行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完全取消柜台可能会导致大量基层银行员工失业,这会引发社会问题。

五、 战略转型和双轨并行

转型需要时间: 银行正在向轻型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转型完成之前,物理柜台仍然是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重要载体。
实体网点功能转变: 许多银行正在将实体网点的功能从传统的交易处理中心,转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咨询中心、体验中心和营销中心。这些网点虽然柜台数量可能减少,但其存在仍然有战略意义,可以用于维护客户关系、进行产品推广和提供增值服务。
风险分散策略: 维持一定数量的物理网点,也是一种风险分散策略。当线上渠道出现问题时,物理网点可以作为备用或补充,保障银行服务的连续性。

总结来说,银行个人业务不能完全取消柜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和技术接受度低的群体。
处理复杂、高风险的业务,并满足合规性要求。
保障金融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对技术故障和网络风险。
考虑到技术升级的成本、时间和客户迁移的挑战。
履行社会责任和进行战略转型。

因此,银行更倾向于在保持一定数量的物理网点(并优化其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线上和自助服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多场景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这是一种平衡策略,旨在最大化客户便利性和银行运营效率,同时规避潜在的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


1.为什么某些业务一定要去银行办?

题主特意提到了网银证书过期了,要求银行柜面办理。那我们来从技术角度分析下为什么?

风险永远都是金融行业的伴生矿,有金融就会有风险。而鉴权(Authentication)正是风险控制的最基础一环。具体来说,就是确保交易是客户真实意愿的体现,并且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那么如何做鉴权呢,我们常用的鉴权因素主要有三种:

  • 所知("things only the user knows"),比如密码(passwords
  • 所有 ("things only the user has"), 比如银行卡( ATM cards
  • 所是("things only the user is"), 比如生物特征( biometrics


  • 而从密码学角度上来说,使用上面两者之一完成的验证称之为“双因素验证”(

    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

    举例来说

    单因素验证的例子就是网站的登录,输入用户名、密码这样用户所知的因素即可登录,适用于安全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场景;双因素验证的例子就是ATM取款,插入银行卡,输入银行卡密码,一个是“所有”,一个是“所知”;相对的,网银交易的双因素便是登录密码(所知)、银行所发的认证介质(所有,如口令卡、U盾、密码器等)。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双因素认证本身也是有安全性高低之分,包含“所是”的双因素认证要比不包含“所是”的双因素认证安全性更高,“所知”和“所有”都是可以发生转移的(比如告知密码、转借银行卡等),而“所是”是用户所独有的,无法发生转移

    可以回想一下办理认证介质的业务流程:客户把身份证交给柜员,柜员拿起身份证核对下本人样貌,确认是本人,要求输入某张卡的密码,成功后就完成了双因素认证。而身份证和本人样貌的对应关系正是由公安机关验证过并核发的,具有可信性。

    看到这里就清楚了,口令卡、U盾、密码器等认证介质是由银行进行过更安全的双因素认证后所核发给用户,兼顾便捷性、经济性的认证因素。让每个用户都购买一个指纹/虹膜识别仪用于交易认证,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可行。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用认证介质的方式并不是最高级别的认证,处于风控的需要,银行需要设定有效期,有效期过后便需要通过“所是”的因素进行一次验证。

    以上便是为什么认证介质有有效期,并且需要前往银行办理的原因了。但是为什么要去柜台办理呢?因为这是现阶段兼顾经济、适用范围、监管政策等因素后,确定的较有效的方法。

    那么,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当然有,还有一堆!目前来看,最好的认证手段是指静脉和虹膜,其中指静脉需要在有血液通过的情况下才能验证,这也就避免了被砍手指的悲剧。。。

                        静脉    指纹     虹膜   手形  人脸  签名  声音  拒真率(FRR)   0.01%   0.1%   0.01%  0.8% 2.6% 1.0%  3.0%  误识率(FAR) 0.0001% 0.001% 0.0001% 0.07% 1.3% 1.0%  3.0%       

    从现在发展来看,银行验证介质的发放可以通过远程柜员机(VTM)由身份证联网核查+用户人脸识别(人工或机器)的方式实现双因素验证,办理速度更加快捷。同时,在二代身份证完成指纹录入之后,客户还可以通过身份证+指纹的方式完成无人工介入的双因素验证。

    2.银行个人业务不能完全取消柜台?

    之所以不能完全取消柜台正是因为目前大部分的银行都在面向大众服务,电子银行渠道(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等作为有技术门槛的交易渠道只能作为一类增值服务来提供,而不能全面推开。作为大多数银行来说,将客户的技术水平作为准入门槛:“想成为我行客户,请问您会上网吗?”,这样并不现实。

    当然,现在也有各类网络银行专业服务特定的人群,这类银行没有实体网点,通过互联网提供传统银行服务,在国外这类银行包括ING DIRECT,FIRST Internet Bank等,国内主要包括即将开业的浙江网商银行(即“阿里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即“腾讯银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部分银行可以实现完全取消柜台,但是对整个银行业来说,还是暂时不能达成的目标。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知乎APP分享、知乎日报除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银行个人业务不能完全取消柜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客户需求、安全、合规、以及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虽然数字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但要完全取消物理柜台,还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原因:一、 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老年客户和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 并非所有客户都熟练.............
    • 回答
      .......
    • 回答
      董小姐看重银隆,这背后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多重因素交织下的战略选择。与其说她“个人”拉了几家企业投资,不如说是她凭借其在格力电器多年积累的声望和影响力,动员了包括格力电器在内的多家企业,共同布局一项她认为潜力巨大的产业。银隆对她而言,早已超越了“一家新能源企业”的范畴,更像是她个人商业版.............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久期缺口这个东西,以及为什么它会影响银行的净值,特别是当它为正的时候。尽量用大白话,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希望能让你彻底明白。久期缺口:一个衡量银行“利率敏感度”的工具你可以把银行想象成一个经营资金的生意。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借钱(吸储)和放钱(贷款、投资)。这些钱借出去和借进来,都有.............
    • 回答
      关于“女生为公司担保贷款,公司破产后个人欠银行9000万”这件事情,我第一反应是惊愕,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个女生命运的深深担忧,以及对整个事件背后原因的强烈好奇和反思。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金融纠纷,它背后牵扯到的信任、责任、法律、人性,以及中国当前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的现状,都值得我们仔细审视。我们先来梳.............
    • 回答
      想去银行申请贷款?那你的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可是看得比什么都重。别小看了那薄薄几页纸,它可是你“信用身份证”的详细说明书,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拿到钱,以及能拿到多少。那么,银行在你的征信报告里究竟会关注哪些“门道”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心里有个底。一、 你是不是一个“乖乖还款”的人?—— 借贷.............
    • 回答
      近期,一些一线城市曝出个别银行暂停二手房贷款的消息,这无疑在房地产市场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让不少购房者和业内人士感到担忧。这背后释放出的信号,可不是简单的一句“房贷收紧”就能概括的,它牵扯到更深层次的经济和金融动态,值得我们仔细拆解。信号一:房地产市场的“退烧”信号更加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对房.............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哥们儿,恭喜你喜提新成员!看到你发的照片了,这小家伙确实跟你说的“银浅层”有点出入。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扒一扒这小毛球到底是什么来头。首先,你说的“银浅层”,估计是卖家想表达的是“银渐层”。银渐层猫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毛尖是银白色的,然后越往下颜色越深,形成一种渐变的效果,就像是被银色薄纱轻轻覆盖了一样。.............
    • 回答
      银行收取员工护照的现象虽然不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并且背后的原因也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银行并不会随意收取员工的护照,如果银行提出这样的要求,背后很可能有其具体的、合理的(或者至少是银行认为合理的)理由。下面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银行可能收取员工护照的几个主要原因:1. 出差与外派.............
    • 回答
      银行股长期低估值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现象,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行业特性与监管环境的严峻性: 强监管行业属性: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运营受到极其严格的监管。这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不良贷款拨备率等一系列指标,以及对业务范.............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琢磨的。咱们老百姓平时上班挣钱养家糊口,银行又早早关门,想办点业务就得请假,着实有点不方便。按理说,银行作为服务行业,应该把客户方便放在前面才对。那银行为什么就不能改改营业时间,让咱们不用请假也能办业务呢?这事儿啊,背后牵扯着不少门道,不能只看表面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明白银行是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真要说“痛恨”,可能有点太夸张了,毕竟银行和支付宝在很多时候是合作关系。但如果从银行的视角来看,支付宝确实带来了一些挑战,甚至可以说是“警惕”和“不满”吧。首先,我们得明白,银行的核心业务是什么?是存贷款,是中间业务,是支付结算。支付宝的出现,直接动了银行的“奶酪”,特别是支付.............
    • 回答
      银行柜台不全开,搞得大家排队等候,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纳闷的。很多人都觉得,银行那么多窗口,为什么不能多开几个,让大家少受这份罪呢?其实这背后,原因可不止一星半点,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白银行柜台服务的本质是什么。柜台服务,说白了.............
    • 回答
      银行空调温度低,这事儿啊,很多人都觉得奇怪,甚至有点不舒服。坐那儿办个事儿,感觉像是进了冰窖,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那银行里头到底为什么要把空调开得这么低呢?说起来,这里面其实挺有门道的,并不是一家简单地“任性”。首先,咱们得明白银行是个什么地方。它最根本的属性是什么?是安全和稳定。 设备散热.............
    • 回答
      银行柜面那句醒目的“离柜概不负责”,确实让不少人对多找的零钱一旦被发现,自己是否需要归还产生了疑问。明明银行自己写了免责声明,怎么反过来还能找客户“算账”呢?这其中的门道,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尤其是“不当得利”和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咱们先说那句“离柜概不负责”。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似乎银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